中医健康网

妊娠期糖尿病几周生(妊娠期糖尿病几周可以生)

生命时报 0
文章目录:

得了妊娠期糖尿病,胎儿20周开始猛长

英国《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杂志刊登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与糖耐量正常的孕妇相比,妊娠糖尿病的孕妇从怀孕20周开始直至分娩,其胎儿体重明显增大。

研究中,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儿童健康和人类发展研究所张翠林博士的研究团队对2009~2013年2458名孕妇的相关数据展开了分析。这些年龄在18~40岁之间的参试孕妇均无重大慢性疾病,且都做过血糖筛查或糖耐量检测。孕妇在妊娠8~13周登记,并被随机分为4个超声检查组,以记录每周胎儿生长情况。研究人员通过病历回顾确定参试孕妇的妊娠期糖尿病、糖耐量减低(IGT)和正常糖耐量情况,对怀孕10~14周的孕妇进行血糖监测。

结果显示,107人(4.4%)患有妊娠期糖尿病,118人(4.8%)糖耐量降低,2020人(82.2%)糖耐量正常。对比分析发现,妊娠糖尿病组孕妇的胎儿体重从孕20周开始增加,孕28~40周显著增加。怀孕37周时,妊娠糖尿病组和非妊娠糖尿病组的胎儿体重分别为3061克和2943克,两者相差118克。另外,怀孕10~14周的血糖水平与第23周开始的估计胎儿体重呈正相关性,在27周时更显著。

新研究结果表明,妊娠糖尿病女性更可能分娩过大胎儿,其后代发生肥胖和糖尿病的几率更大。减轻妊娠糖尿病相关的胎儿过度生长的努力应在孕24~28周前开始。

妊娠期糖尿病 生完就没事?

解惑专家:曾慧倩,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科副主任医师

在各类糖尿病患者中,妊娠期糖尿病由于病程较短而常常为患者所忽略,觉得“生完孩子没事就行了”。实际上,妊娠期糖尿病除了可能会在围产期危害母婴健康和安全,对日后妈妈和孩子的健康会有远期影响。专家建议,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咨询产科医生后制定孕期管理计划,寻找专业营养师的帮助、调整饮食,加上在医生指导下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如果上述方法无法把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不要害怕药物治疗,该用胰岛素时就用胰岛素。同时要自我监测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定时定量进食,保持规律生活、愉快心情和充足睡眠。

妊娠糖尿病不可忽视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科副主任医师曾慧倩介绍,亚洲人群是妊娠合并糖尿病的高发人群,发病率达到16%~17%。我国近年两孩政策全面放开后,高龄孕产妇增加,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另外,有糖尿病家族史、怀孕前就肥胖、有糖耐量异常史、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孕妇,也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据悉,大部分妊娠合并糖尿病病例是在妊娠期首次发现的,称为“妊娠期糖尿病”,这是由于孕期分泌的激素会导致生理性的胰岛素抵抗,从而使人血糖更高。而在分娩后6周~12周血糖就会恢复到正常状态,因此很多女性都会认为只是小问题。

“虽然妊娠期糖尿病的病程不长,但对妈妈和宝宝都有影响。对宝宝来说,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早产、流产以及胎盘功能不好,或造成巨大胎儿或者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低血糖、黄疸机会也会增加。妈妈容易发生高血压、感染等妊娠并发症,到了孕期后期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宝宝会缺氧,需要手术助产、剖宫产、产伤的几率增加。”曾慧倩说。

曾慧倩提醒,更重要的是,妊娠期糖尿病并不是生完好了就“万事大吉”。“大约50%~70%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会进展为2型糖尿病,她们的小朋友患肥胖和心脏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是普通小朋友的2~4倍。尽管妊娠期糖尿病现在没什么给你造成不舒服,可能10年、20年后,影响就出来了。”

控制不好血糖需要用药

曾慧倩指出,其实多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都没有症状,主要依靠产检时的筛查发现病情,但影响是很大的。

至于怎么干预也有讲究。有的孕妇会觉得,患上糖尿病可能是因为自己吃太多糖类了,之后少吃点甜食、主食就可以。“其实主要原因不是吃甜食,而是胰岛功能不是很好,吃了甜食进去没有办法触发身体反馈性分泌胰岛素的机制。”曾慧倩表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要专业的营养指导,达到既能控制血糖也能保障胎儿的营养需求的平衡,营养科医生会根据能量换算、食物配比,给出细致到分几餐吃、东西怎么煮的指导,单纯靠自己减某一类食物很难达到这一平衡。

由于孕期需要保证一定的能量供给,因此当控制饮食、适当运动不能达到理想的血糖水平时,就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很多患者因为担心药物副作用,宁愿吃少一点都不愿意用药,但这样有可能会使宝宝得不到足够营养,导致生长受限。实际上胰岛素不会通过胎盘,在孕期使用是安全的。”曾慧倩说。

她提醒,一旦妊娠期糖尿病这个诊断成立了,就会伴随整个孕期,“并不是血糖正常,就是妊娠期糖尿病好了,只是说控制得比较好,仍然需要持续地监测、随访。随着孕周增大,胰岛素生理抵抗在怀孕八九个月时达到高峰,那个时候的血糖是最难控制的。”(全媒体记者伍仞通讯员李雯)

什么?怀孕期间出现高血糖、高血脂是进化所致?

怀孕以后,女性身体会发生很多的变化,很多的实验室指标会超出正常非孕期女性正常值范围。

所以很多孕前正常的女性怀孕以后会被诊断为异常,例如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等。

· 对于多数人来讲,这些变化只是在妊娠期出现,是一个暂时性的改变,分娩以后会恢复正常,分娩以后继续异常的只是少数。

· 对于妊娠期出现暂时异常,分娩结束以后恢复正常的女性来讲,未来在五六十岁以后发生持续异常的风险是明显增加的。所以怀孕对于女性的身体来讲是一次“大考”,也是一次“筛查”,“不及格”的人未来发生各种慢性疾病的风险是增加的。

· 对于孕妇来讲,怀孕以后血糖升高血脂升高不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如果把时间拉长了,从人类进化的角度来讲,这种“异常”其实是人类为了保护胎儿而逐步进化出来的一种保护机制。

1

妊娠期“血糖”升高

背后的逻辑

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人类身体机能的进化是需要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的时间来发生渐变,短期内的环境剧变会让我们的身体和机能根本来不及改变和进化,疾病也就因此而产生。

怀孕以后身体对胰岛素的抵抗可能是一种保护机制,是人类不断进化的结果。

自从有了人类以来,我们的祖先99%以上的时间是处在饥一顿饱一顿的状态,只有在过去几百年人类食物供给才开始丰富起来,甚至营养过剩,我们的身体机制根本来不及进化。

在食物不丰富的年代,为了给宝宝的生长发育提供更多的营养和能量,在孕期妈妈就会出现胰岛素抵抗,让血糖的水平保持足够,这样就不至于影响到宝宝的生长发育。

这种保护机制是几万甚至是几十万年才进化出来的,针对的是每天只能吃一顿饭的人类的。

现在我们每天吃三顿饭,而且还要吃很多的零食、水果、点心和饮料,每天的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总量是超标的

来对付今天现状的是几万甚至是几十万年前的老的机制,不出问题才怪呢。

胰岛素是用来转化和降低血糖的,在食物极度匮乏的时候,孕妇胰岛素抵抗可以保持孕妇的血糖正常。

在食物极大丰富的今天,依然是胰岛素抵抗,就会导致血糖的明显升高,就会有很多的人出现妊娠期糖尿病。

2

妊娠期“血脂”升高

背后的逻辑

怀孕以后,多数孕妇的血脂是升高的,无论是脂肪、脂类还是胆固醇,看到这些升高的箭头很多妈妈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担心,问了医生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其实,这种一般的升高是不需要担心的,除非是高得离谱。

我们平时使用的血脂的标准,参考的是正常非孕女性的正常值范围,孕妇是普遍升高的。

孕期血脂水平的升高也是为了给胎儿有足够的生长发育的养分,这也是进化的结果,是一种对胎儿的保护机制。

除了保障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以外,脂类对于出生以后的新生儿来讲,是十分重要的。

在出生以后的头六个月,新生儿和婴儿的生长发育主要靠母乳,其中脂类(主要是脂肪)提供了大约50%左右的能量。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有活性作用的脂类,对于婴幼儿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免疫系统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孕期,你的身体会储备足够的脂类,保障宝宝出生以后至少六个月的口粮。

所以知道了这些道理,你就会明白我苦口婆心劝大家要管住嘴迈开腿背后的原因和逻辑了。

微信公号:段涛大夫

新浪微博:@段涛医生

本文已设“原创”,如需转发,欢迎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