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以吃奶酪棒么(糖尿病可以吃奶粉冲的牛奶吗)
- 1、10款奶酪棒测试:小猪佩奇等3款属高糖食物;百吉福、妙飞等含防腐剂及香精
- 2、10款奶酪棒测试:小猪佩奇等3款属高糖食物;百吉福、妙飞等含防腐剂及香精
- 3、糖尿病人注意,远离糖尿病,这三种食物最好别上餐桌
10款奶酪棒测试:小猪佩奇等3款属高糖食物;百吉福、妙飞等含防腐剂及香精
■按:这几款奶酪棒营养安全吗?
奶酪棒作为一款高蛋白、高钙的营养零食,的确受到消费者青睐。不过,营养并不意味着健康,奶酪棒也可能暗含健康“隐患”。
2021年8月,《消费者报道》向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送检了市面上主流的10款儿童奶酪棒(再制干酪)。
测试产品糖分、钠、食品添加剂(防腐剂和香精)、塑化剂
测试结果1、小猪佩奇添乐、妙可蓝多、蒙牛爱氏晨曦等3款奶酪棒总糖含量均超过15g/100g,达到了中国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定义的“高糖”食物标准。
2、蒙牛爱氏晨曦钠含量最高,达到538mg/100g,小猪佩奇添乐最低,只有186mg/100g;同时,蒙牛爱氏晨曦和妙飞钙钠比均低于1,意味着在摄入相同钙的条件下,这2款产品会摄入更多的钠。
3、小猪佩奇、君乐宝思克奇、百吉福、奶酪博士、妙飞、伊利等6款奶酪棒同时添加了防腐剂和香精,妙可蓝多、蒙牛爱氏晨曦、安佳、吉士汀等4款奶酪棒则只添加了防腐剂。对于年龄尚小的儿童而言,应该尽量控制奶酪棒的食用量,以避免摄入过多的添加剂。
4、另外,10款奶酪棒均未检出塑化剂,说明与奶酪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塑料棒或塑料壳)质量符合安全标准。
3款达到“高糖”食物标准纯粹的奶酪本身并不具有甜味,甚至会带有咸味、酸味、苦味等味道,如果不加以调配,那么奶酪棒的味道将难以被儿童接受。
在工艺上,为了提高乳固体含量、改善性状及口感,奶酪棒的加工中会添加乳制品(奶粉、乳清粉等),它们当中的乳糖会为奶酪棒带来甜味。
与此同时,为了获得更好的口感,奶酪棒还可能添加较多甜度更高的糖,包括白砂糖、果酱、果汁等。
不过,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新制定的《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指南》中建议,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减少糖分的摄入量,以预防肥胖、龋齿、糖尿病等健康问题。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3版)》指出,4~7岁儿童每日糖分的摄入量应该小于每日能量需要量的10%,大约为30~36g糖。
参考中国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的定义,如果每100g固体食物含有超过15g的糖,那么,这种食物属于“高糖”食物。
测试结果显示,10款奶酪棒的总糖含量在10.5g/100g~18.1g/100g之间,其中,安佳为10.5g/100g,小猪佩奇添乐为18.1g/100g。
另外,奶酪博士和吉士汀等2款奶酪棒总糖含量也相对较低,分别为11.7g/100g和12.2g/100g。
值得注意的是,小猪佩奇添乐、妙可蓝多、蒙牛爱氏晨曦等3款奶酪棒总糖含量均超过15g/100g,达到了中国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定义的“高糖”食物标准。
以总糖含量(18.1g/100g)最高的小猪佩奇添乐为例,每吃一根该款奶酪棒,大约摄入4g左右的糖分,相当于一块方糖。
从减少糖分摄入的角度,本刊建议消费者每次奶酪棒食用量以一根为佳,同时,可选购含糖量低的产品。
蒙牛、妙飞钙钠比欠佳公开资料指出,钠实际是一种身体正常生长发育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不过,摄入过多的钠会引发高血压,引起水肿及增加肾脏的负担。
通常来说,食盐(氯化钠)是膳食中主要的钠来源,然而,奶酪棒也可能“隐藏”着不少的钠,这对儿童来说也是一种潜在的健康“威胁”。
奶酪棒原料干酪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使用到食盐(氯化钠),因而,奶酪棒中的钠含量值得关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3岁儿童每日钠的适宜摄入量(AI)为700mg,4~7岁儿童则为每日900mg。
测试结果显示,10款奶酪棒的钠含量在186mg/100g~516mg/100g之间,其中,小猪佩奇添乐为186mg/100g,蒙牛爱氏晨曦为516mg/100g。
君乐宝思克奇和安佳等2款钠含量也相对较低,分别为191mg/100g和202mg/100g;伊利、妙飞和吉士汀等3款则均在370mg/100g以上。
以钠含量(516mg/100g)最高的蒙牛爱氏晨曦为例,每吃一根(20g)该款奶酪棒,摄入的钠达到103mg。
尽管上述结果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的建议量还有差距,不过,若加上正常饮食中的钠和其他零食,那么,一日摄入的钠就比较可观了。
另外,通常也用钙钠比(钙含量与钠含量的比值)判断一款奶酪棒的营养性能。如果钙钠比越大,就意味着在摄入相同钠的情况下,能摄入更多的钙。
结果发现,蒙牛爱氏晨曦和妙飞等2款钙钠比均低于1,分别为0.9和0.8,这说明补充同样的钙,这2款奶酪棒会摄入更多的钠。
其余8款奶酪棒的钙钠比则在1.0~2.4之间,其中,小猪佩奇添乐、奶酪博士、君乐宝思克奇等3款在2.0以上。
10款均未检出塑化剂为什么奶酪棒会与塑化剂联系起来?因为奶酪会被包裹在塑料壳中,并且,奶酪中也会放有一根塑料棒。
公开资料指出,邻苯二甲酸酯类作为塑料制品中常用的增塑剂,可以从塑料制品中迁移至食品中。
由于邻苯二甲酸酯类为脂溶性,当接触到食品中的油脂、酒精即可通过溶解方式释放出来,造成污染。
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分子结构类似于“激素”,可干扰生物体内分泌的化学物质,改变人体内荷尔蒙雌激素水平。
长期食用塑化剂超标的食品,会损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严重可能导致畸胎、癌症等。
奶酪是一种富含油脂的食物,塑料壳或塑料棒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有可能通过“相似相溶”的化学性质进入奶酪。
《GB 9685-2016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明确规定,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DEHP和DBP)仅用于非脂肪性食品的材料、不得用于接触婴幼儿食品用的材料。
2011年,卫生部签发551号文件《卫生部办公厅关于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该文件规定,DEHP、DINP、DB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在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的最大残留量分别为1.5mg/kg、9.0mg/kg、0.3mg/kg。
测试结果显示,10款奶酪棒均未检出DEHP、DINP、DBP等3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安全性能良好。
【特别声明】:本报道中的试验结果、提及品牌仅对测试样品负责,不代表其同一批次或其他型号产品的质量状况。
10款奶酪棒测试:小猪佩奇等3款属高糖食物;百吉福、妙飞等含防腐剂及香精
本文来源:消费者报道 作者:陈宇
奶酪棒作为一款高蛋白、高钙的营养零食,的确受到消费者青睐。不过,营养并不意味着健康,奶酪棒也可能暗含健康“隐患”。
2021年8月,《消费者报道》向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送检了市面上主流的10款儿童奶酪棒(再制干酪)。
测试产品
测试指标
糖分、钠、食品添加剂(防腐剂和香精)、塑化剂
测试结果
1、小猪佩奇添乐、妙可蓝多、蒙牛爱氏晨曦等3款奶酪棒总糖含量均超过15g/100g,达到了中国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定义的“高糖”食物标准。
2、蒙牛爱氏晨曦钠含量最高,达到538mg/100g,小猪佩奇添乐最低,只有186mg/100g;同时,蒙牛爱氏晨曦和妙飞钙钠比均低于1,意味着在摄入相同钙的条件下,这2款产品会摄入更多的钠。
3、小猪佩奇、君乐宝思克奇、百吉福、奶酪博士、妙飞、伊利等6款奶酪棒同时添加了防腐剂和香精,妙可蓝多、蒙牛爱氏晨曦、安佳、吉士汀等4款奶酪棒则只添加了防腐剂。对于年龄尚小的儿童而言,应该尽量控制奶酪棒的食用量,以避免摄入过多的添加剂。
4、另外,10款奶酪棒均未检出塑化剂,说明与奶酪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塑料棒或塑料壳)质量符合安全标准。
3款达到“高糖”食物标准
纯粹的奶酪本身并不具有甜味,甚至会带有咸味、酸味、苦味等味道,如果不加以调配,那么奶酪棒的味道将难以被儿童接受。
在工艺上,为了提高乳固体含量、改善性状及口感,奶酪棒的加工中会添加乳制品(奶粉、乳清粉等),它们当中的乳糖会为奶酪棒带来甜味。
与此同时,为了获得更好的口感,奶酪棒还可能添加较多甜度更高的糖,包括白砂糖、果酱、果汁等。
不过,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新制定的《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指南》中建议,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减少糖分的摄入量,以预防肥胖、龋齿、糖尿病等健康问题。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3版)》指出,4~7岁儿童每日糖分的摄入量应该小于每日能量需要量的10%,大约为30~36g糖。
参考中国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的定义,如果每100g固体食物含有超过15g的糖,那么,这种食物属于“高糖”食物。
测试结果显示,10款奶酪棒的总糖含量在10.5g/100g~18.1g/100g之间,其中,安佳为10.5g/100g,小猪佩奇添乐为18.1g/100g。
另外,奶酪博士和吉士汀等2款奶酪棒总糖含量也相对较低,分别为11.7g/100g和12.2g/100g。
值得注意的是,小猪佩奇添乐、妙可蓝多、蒙牛爱氏晨曦等3款奶酪棒总糖含量均超过15g/100g,达到了中国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定义的“高糖”食物标准。
以总糖含量(18.1g/100g)最高的小猪佩奇添乐为例,每吃一根该款奶酪棒,大约摄入4g左右的糖分,相当于一块方糖。
从减少糖分摄入的角度,本刊建议消费者每次奶酪棒食用量以一根为佳,同时,可选购含糖量低的产品。
蒙牛、妙飞钙钠比欠佳
公开资料指出,钠实际是一种身体正常生长发育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不过,摄入过多的钠会引发高血压,引起水肿及增加肾脏的负担。
通常来说,食盐(氯化钠)是膳食中主要的钠来源,然而,奶酪棒也可能“隐藏”着不少的钠,这对儿童来说也是一种潜在的健康“威胁”。
奶酪棒原料干酪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使用到食盐(氯化钠),因而,奶酪棒中的钠含量值得关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3岁儿童每日钠的适宜摄入量(AI)为700mg,4~7岁儿童则为每日900mg。
测试结果显示,10款奶酪棒的钠含量在186mg/100g~516mg/100g之间,其中,小猪佩奇添乐为186mg/100g,蒙牛爱氏晨曦为516mg/100g。
君乐宝思克奇和安佳等2款钠含量也相对较低,分别为191mg/100g和202mg/100g;伊利、妙飞和吉士汀等3款则均在370mg/100g以上。
以钠含量(516mg/100g)最高的蒙牛爱氏晨曦为例,每吃一根(20g)该款奶酪棒,摄入的钠达到103mg。
尽管上述结果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的建议量还有差距,不过,若加上正常饮食中的钠和其他零食,那么,一日摄入的钠就比较可观了。
另外,通常也用钙钠比(钙含量与钠含量的比值)判断一款奶酪棒的营养性能。如果钙钠比越大,就意味着在摄入相同钠的情况下,能摄入更多的钙。
结果发现,蒙牛爱氏晨曦和妙飞等2款钙钠比均低于1,分别为0.9和0.8,这说明补充同样的钙,这2款奶酪棒会摄入更多的钠。
其余8款奶酪棒的钙钠比则在1.0~2.4之间,其中,小猪佩奇添乐、奶酪博士、君乐宝思克奇等3款在2.0以上。
10款均未检出塑化剂
为什么奶酪棒会与塑化剂联系起来?因为奶酪会被包裹在塑料壳中,并且,奶酪中也会放有一根塑料棒。
公开资料指出,邻苯二甲酸酯类作为塑料制品中常用的增塑剂,可以从塑料制品中迁移至食品中。
由于邻苯二甲酸酯类为脂溶性,当接触到食品中的油脂、酒精即可通过溶解方式释放出来,造成污染。
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分子结构类似于“激素”,可干扰生物体内分泌的化学物质,改变人体内荷尔蒙雌激素水平。
长期食用塑化剂超标的食品,会损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严重可能导致畸胎、癌症等。
奶酪是一种富含油脂的食物,塑料壳或塑料棒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有可能通过“相似相溶”的化学性质进入奶酪。
《GB 9685-2016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明确规定,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DEHP和DBP)仅用于非脂肪性食品的材料、不得用于接触婴幼儿食品用的材料。
2011年,卫生部签发551号文件《卫生部办公厅关于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该文件规定,DEHP、DINP、DB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在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的最大残留量分别为1.5mg/kg、9.0mg/kg、0.3mg/kg。
测试结果显示,10款奶酪棒均未检出DEHP、DINP、DBP等3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安全性能良好。
【特别声明】:本报道中的试验结果、提及品牌仅对测试样品负责,不代表其同一批次或其他型号产品的质量状况。
糖尿病人注意,远离糖尿病,这三种食物最好别上餐桌
在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数量是越来越多,据官方的数据显示,目前糖尿病患者高达一个亿,看到这个数字,还是挺触目惊心的。除此之外,有一些人虽然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是血糖已经出现了轻微的波动,这就是医生们嘴里经常说的糖尿病早期阶段。如果没有重视,没有积极的进行干预和预防,那么很快就会发展为糖尿病。其实大家的身边可能就有很多糖尿病朋友,大家也都知道,糖尿病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变严重了,出现糖尿病并发症,一旦并发症形成,往往都是不可逆的,就像是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的病变,这些并发症的出现,不仅会大大降低糖尿病朋友的生活质量,缩短寿命,而且也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数据触目惊心
糖尿病又叫“富贵病”,这么叫其实是有原因的,发生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就是饮食。如果一个人不忌口,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血糖很快就会出现异常,所以说我们如果想要预防糖尿病,还是要从饮食上下功夫。今天呢就来给大家着重的介绍一下,要想远离糖尿病,保持健康,以下这三种食物,我们最好赶紧撤离我们的餐桌。
1.含糖量比较高的食物
说到含糖量比较高的食物,肯定大部分人都喜欢吃,尤其是大多数女孩子们的最爱。心情不好时,吃点甜食,别提有多幸福了。比如说碳酸饮料,奶酪棒,饼干等等,这些食物都含有较多的糖分,当进入我们的身体之后,会被迅速的吸收,如果说我们平时不节制,大量摄入这类食物,无疑会造成血糖的持续升高,对我们的身体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所以说我们在平时,一定要少吃这类含糖量比较高的食物。
碳酸饮料
2.高盐食物
高盐食物即我们平时说的含盐量比较高的食物。大家都知道,高血压不可以多吃盐,而且每天可以摄入的盐都是严格控制的。那么糖尿病和盐又有哪些关系呢?往下看你就知道了。首先盐具有提高淀粉酶的活性,促进食物消化吸收的作用。其次,如果摄入过多的盐,不仅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也会不利于糖尿病的治疗,因为它会增加血糖的浓度,加重糖尿病的病情。除此之外,过多的摄入盐,也会干扰身体胰岛素的正常分泌,从而影响了血糖的自我调节,无形中提高了糖尿病的患病几率。因此,我们在平时吃饭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食盐的量,像是味精等这类调味品,也含有一定的盐分,平时也要注意好量。
食用盐
3.高脂肪食物
这类食物估计也是很多人的最爱,但是如果吃的太多,很容易导致肥胖。其次,有研究表明,肥胖的程度与胰岛抵抗程度成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肥胖很容易导致糖尿病的发生。而且我们大家也知道,肥胖大多数伴随着高血脂,高血压以及脂肪肝的病症,治疗起来也是非常的困难。所以要想远离糖尿病,这类食物一定要控制好食用的量,平时注意运动,同时要有意识的远离,像是炸鸡,肉制品这类脂肪含量比较高的食物。
脂肪含量比较多的(炸鸡)
今天给大家说的这几种饮食都是容易导致糖尿病发生的饮食,如果说大家想要远离糖尿病,一定要从我们的饮食和日常生活中着手。最后希望我的文章能够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此文章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感谢您的支持,如果您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帮忙点个赞点个关注,收藏起来,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