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田边三菱糖尿病(田边三菱制药株式会社)

环球网 0
文章目录:

日本盐野义制药公司进军“数字药物”,要以游戏治疗发育障碍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王欢】据日本共同社4月4日报道,日本盐野义制药公司将参与销售被称为“数字药物”的治疗型应用软件(APP),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终端的游戏等来治疗发育障碍。公司设想针对名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一种发育障碍等疾病,在APP中通过躲避障碍物等操作来提升脑部活性,从而改善症状。盐野义计划将其作为医疗设备获批,数年内在日本和台湾销售。

治疗型APP由美国的风险企业开发,盐野义已获得在日本等地的销售权。在助力患者治疗的APP中,大日本住友制药免费提供可管理帕金森病用药的APP,田边三菱制药开发能向糖尿病患者提供营养和运动指导的APP,但像盐野义这样争取得到政府批准进行销售的做法比较罕见。

ADHD被认为原因出自大脑皮层功能障碍,据悉在该款APP中,游戏会根据不同患者调整难易度,对脑部给予适度刺激,从而有望提升注意力。患者可以一边通过手指触控操作智能手机或平板终端的画面,一边避开障碍物,同时若出现特定对象物的话,要求尽快点击等,解决各种问题。

盐野义还将销售针对不擅长建立人际关系的自闭症谱系障碍的APP。该公司表示“不仅是医药品,还希望通过提供基于数字技术的治疗法,增加治疗的选项”。

施维雅中国与田边三菱集团在京签署独家战略协议

签约仪式

2月28日,施维雅中国与田边三菱集团在北京签署独家战略协议,在中国推广由田边三菱研发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TENELIA(替格列汀)。根据规划,施维雅中国将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该药物在中国大陆地区的上市前工作,并代理这款降糖药物的上市后医学市场推广事宜。

活动现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纪立农教授作主题演讲指出,“肾功能、低血糖和体重增加,这看似不相关的三者,却成为阻碍血糖达标的恶性循环。因为低血糖和体重增加是影响达标的因素之一,肾功能不全影响降糖药物的选择,而血糖不达标则会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最终造成对患者治疗沉重的负担。”纪立农表示,“兼顾治疗目标、预防并发症并改善生活质量,以患者个体化治疗需求为核心考量日渐成为糖尿病患者治疗策略制定的标准。”

近年来,DPP-4抑制剂(二肽基肽酶IV抑制剂)在单药和联合治疗中的优势逐渐凸显。DPP-4能够失活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 GLP-1是响应食物摄入、由胃肠道分泌的一种激素;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多重病理生理机制,且安全、高效、使用广泛;成功破解了血糖达标中的恶性循坏,成为指南推荐的一线或二联优选药物。”

“根据一项覆盖2119位2型糖尿病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显示,TENELIA(替格列汀)单药治疗达标率达70%,降低HbA1c(糖化血红蛋白)0.82%;与安慰剂相比,用替格列汀治疗不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及其他不良反应。”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内分泌科张帆教授补充道:“针对不同阶段、各种级别的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替格列汀具有一致的药代动力学。即便对终末期肾病患者亦可实现有效降糖,耐受性和安全性均良好;将成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全程治疗的新选择。”

嘉宾合影

田边三菱集团以研发为驱动,以“通过创造药物产品,为世界各地人民的健康生活作作出贡献”为愿景。这与施维雅“以患者的需求作为所有业务开展的首要考量”使命不谋而合,也成为促成双方此次合作的基石。“我们对于与施维雅的长期合作充满信心。” 田边三菱制药株式公司 中国事业统括室、室长Sachiko NAKAGAWA女士强调说。“中国是田边三菱集团的重要市场。两家公司携手合作,旨在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案,令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

糖尿病是施维雅聚焦的五大疾病领域之一。“我们致力于改进治疗手段,以满足患者需求。在糖尿病领域,施维雅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多款优质创新治疗药物和丰富的全程管理经验;并始终抱开放合作的态度,携手全球的顶尖合作伙伴共同探索研究创新疗法,为满足多样化的患者需求提供更多的选择。” 施维雅中国及西欧和北欧区域,国际运营总经理Hugues RENAUT先生介绍道:“希望此次的合作仅仅是一个开端,后续双方能够开展更为广泛的合作。”

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替格列汀将展开中国推广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 高凯 摄

中新网北京3月1日电 (记者 高凯)记者2月28日获悉,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TENELIA®(替格列汀)将在中国展开推广。

对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纪立农教授表示,近年来,DPP-4抑制剂(二肽基肽酶IV抑制剂)在单药和联合治疗中的优势逐渐凸显。DPP-4能够失活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GLP-1是响应食物摄入、由胃肠道分泌的一种激素;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多重病理生理机制,且安全、高效、使用广泛;成功破解了血糖达标中的恶性循坏,成为指南推荐的一线或二联优选药物。

据悉,TENELIA®(替格列汀)是源于日本的首个DPP-4抑制剂,2012年首次在日本上市,并逐步在韩国等国家上市。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张帆教授 高凯 摄

目前,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发病率已达10.9%,占世界糖尿病患者总人数近30%。若不加控制,到2040年受糖尿病困扰的人群将增加到1.5亿人;上亿的糖尿病患者中,诊断率和治疗率仅约1/3;且治疗患者中,半数以上没有达到医生建议的血糖控制水平;可见,进一步有效降糖,仍然是糖尿病防控的首要目标。

据了解,低血糖是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显著增加微血管疾病和大血管疾病风险;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肾病患病率为30%—50%,较正常人预期寿命平均缩短16年,死亡风险增加三倍。

“肾功能、低血糖和体重增加,这看似不相关的三者,却成为阻碍血糖达标的恶性循环。因为低血糖和体重增加是影响达标的因素之一,肾功能不全影响降糖药物的选择,而血糖不达标则会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最终造成对患者治疗沉重的负担。”纪立农教授表示,“兼顾治疗目标、预防并发症并改善生活质量,以患者个体化治疗需求为核心考量日渐成为糖尿病患者治疗策略制定的标准。”

“根据一项覆盖2119位2型糖尿病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显示,TENELIA®(替格列汀)单药治疗达标率达70%,降低HbA1c(糖化血红蛋白)0.82%;与安慰剂相比,用替格列汀治疗不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及其他不良反应。”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内分泌科张帆教授称。

据悉,施维雅中国与研发TENELIA®(替格列汀)的田边三菱集团已于日前在北京签署协议,在中国推广该药物。

至于TENELIA®(替格列汀)获批上市的具体时间,田边三菱方面表示,在中国政府的流程结束之后,会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相关努力,让该药尽快走向中国市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