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葚可以治糖尿病吗(桑葚治糖尿病有效吗)
桑葚号称“黑色人参”,糖尿病人能吃吗?今年夏天希望你不要吃错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你觉得糖尿病人不能吃甜的东西吧?但如果我告诉你,有些看似健康的水果,也可能是‘糖分炸弹’,你会不会感到意外?”
今天,我们要聊的主角就是夏季水果界的“明星”——桑葚。它黑得发亮、酸甜可口,营养标签上更是写满了大大的“健康”二字,有人还给它冠上了“黑色人参”的称号。但问题来了:糖尿病人真的可以像普通人一样放心地吃它吗?别急,今天我们就从它的“水果履历”开始,带你踏上一场健康探险之旅!
想了解桑葚,得先看看它的“成分表”。桑葚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维生素C、维生素K、铁元素以及一种叫做花青素的抗氧化剂。花青素是什么?简单来说,它是植物界的“防晒霜”,能帮助植物抵御紫外线侵害。而在人体中,它则是“抗氧化小能手”,对抗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桑葚还含有膳食纤维和一种叫做白藜芦醇的物质。这些营养成分让它在“水果界”名声大噪。不少研究指出,白藜芦醇可能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来源:PubMed, 2010),甚至在某些动物实验中表现出延缓衰老的效果。
听起来是不是很诱人?但别高兴得太早!科学的探险从来不会只看表面,我们接下来得深入“糖分迷宫”,看看桑葚是否真的对所有人都友好。
桑葚虽然“营养满分”,但别忘了,它还是一种水果,而水果里少不了糖。糖尿病人最怕的是什么?血糖飙升。而某些水果虽然看起来“无害”,却暗藏高糖分,让血糖“蹦极”。
那桑葚的糖分到底高不高?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每100克桑葚含糖量约为8.1克,属于中等糖分水果,低于葡萄(15.2克)和荔枝(14.6克),但高于草莓(4.8克)和柠檬(1.5克)。乍一看,桑葚好像没那么“甜腻”,但问题在于——你能只吃100克吗?
试想一下,夏天一碗桑葚端上来,酸酸甜甜的味道让人忍不住多吃几颗。很快,你可能轻松吃掉200克乃至300克,而这意味着,你摄入的糖分可能已经超过20克。对于糖尿病人来说,这无异于一场甜蜜的“灾难”。
让我们把镜头拉近,直接探访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细胞“吐槽大会”。
胰岛素细胞(绰号“搬运工”):
“我已经很辛苦了!本来就得拼命把血液里的糖分送到各个细胞,现在又来了一大堆桑葚的糖分?你们是想让我加班到猝死吗!”
血糖分子:
“别怪我啊,我也是被逼的!桑葚太好吃了,主人吃多了,我就只能在血液里‘超载’了!”
脂肪细胞(暗自窃喜):
“嘿嘿!血糖过多会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每次主人管不住嘴,我都能长得更胖!”
通过细胞的视角,我们不难看出,糖尿病人的身体已经“负债累累”,再加上桑葚的糖分,很可能会让血糖失控,甚至引发并发症。
第四站:糖尿病人真的不能吃桑葚?关键在量和搭配听到这里,你可能会想:既然桑葚这么“危险”,糖尿病人是不是干脆别碰了?其实也不必“因噎废食”。
根据《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20版)》,糖尿病人并不是不能吃水果,而是要选择低升糖指数(GI)的水果,并控制摄入量。桑葚的GI值约为25-30,属于低GI水果,这意味着它的糖分释放较慢,不会瞬间让血糖飙升。
但这不代表你可以肆无忌惮地吃。以下是几个安全“吃法”:
控制量: 每次摄入不超过50克(大约一小把),并尽量在两餐之间食用,避免空腹或搭配主食。
搭配纤维: 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坚果)一起吃,可以减缓糖分吸收。
监测血糖: 吃桑葚前后测量血糖,观察是否有明显波动,找到自己的“安全食用量”。
补铁高手: 桑葚的铁含量是大多数水果的3-4倍,对于缺铁性贫血的人来说非常友好。
天然助眠剂: 桑葚中含有一定的色氨酸,有助于合成“睡眠激素”褪黑素,晚上吃一点可能让你睡得更香。
抗氧化冠军: 桑葚的花青素含量比蓝莓还高,能帮助延缓衰老、保护视力。
这些隐藏技能让桑葚成为许多人心目中的“健康神器”,但记住,再好的食物,也不能多吃。
通过这场健康探险,我们发现,桑葚虽然“黑得诱人”,但糖尿病人吃它时需要格外小心。关键不在于“能不能吃”,而在于“怎么吃”。
最后,用一句话总结:“水果虽甜,但健康更珍贵。糖尿病人吃桑葚,别让甜蜜变成负担!”
权威信源参考: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20版)》
PubMed数据库相关研究论文(doi:10.1016/j.jnutbio.2010.07.004)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
治疗肝肾阴虚佳品—桑椹的功效与应用
大齐前些日子参加同学会,老同学们多年未见,一见面都兴奋的热聊起来,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这期间,大齐发现不少同学年纪轻轻的已经有很多白头发了。聊天中得知,他们还不同程度的出现头晕耳鸣,视物昏花、记忆力减退、便秘等症状。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经常应酬喝酒,加班熬夜,三餐不定,家里单位两头烧这些都极易引起肝肾血虚从而出现以上症状。这些症状看似不严重,其实是身体已经对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再不重视将会引发更严重的疾病。
出现以上症状我们就应该注意调整作息,严重者应该找大夫进行咨询。在这里呢,大齐给大家分享一种药食同源的水果—桑椹。
桑椹味甘、酸,性寒。有滋阴补血,生津润燥的作用。属于补虚中的补血药。《滇南本草》中说桑椹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
如果有以下症状适合服用:1.肝肾阴虚:头晕耳鸣,目暗昏花,关节不利,失眠,须发早白。2.肝血亏虚。3.津伤口渴,肠燥便秘。
现代研究桑椹含有鞣酸、糖类、苹果酸等多种微量元素,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临床用于治疗:(1)糖尿病 (2)老年便秘和睡眠障碍。
每次10—15克煎汤(中药桑椹)。也可以用桑椹泡酒,用量15—30克。桑葚酒入肝肾有滋阴、养血、生津、明目的作用。
此外脾胃虚寒,大便稀溏者忌服。
想了解更多中医保健妙招,请大家评论区留言
许多当季花果是养生佳品
夏天到了,气温一天天升高,部分人出现了食欲不振、多汗烦闷、头昏头痛等不适。此时,正是大量新鲜花果成熟、上市的时节,其中有些花果不仅新鲜美味,正确食用还能起到食疗调病的效果。
金银花:解暑降压
“金花间银蕊,翠蔓自成簇”,金银花又名忍冬、双花等,自古就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
中医认为,金银花有宣散风热、保护血管、消炎杀菌的功效。进入夏天后,有些人出现特别怕热、上火溃疡、口渴咽干、手足心热、便秘等不适,建议这类人群可用金银花制作清心祛暑饮来调理。具体做法:取淡竹叶6—10克,金银花6—8克,莲子心5克,桑葚10克,甘草5克,加入沸水冲泡,放置微温时饮用即可。夏季血压偏高的人可用金银花、菊花、葛花各10克,做成“三花降压饮”,经常泡水喝,可帮助稳定血压、清热凉血、保护血管。
石斛花:滋阴解郁
石斛花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其气清香,有养胃生津、疏肝解郁、增强免疫力、抗衰老等功效,对呼吸道疾病、糖尿病、慢性肝炎、慢性胃炎等有辅助调理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石斛花中含有多种挥发油,能使人心情开朗,有效缓解精神压力大、易疲劳、心情烦躁、抑郁等不适症状。用石斛花坚持泡水喝能起到较强的保健功效。想提神醒脑的,可以用3克石斛花泡水饮用;想养阴润燥的,可取6克石斛花泡水。
桑葚:补血滋阴
时下正值桑葚上市,其新鲜爽口、酸甜多汁的口感受到不少人喜爱。其实,桑葚还是一款滋补良药。
女性、中老年人及过度用眼者可以适当吃点桑葚,这是因为桑葚具有补血滋阴、生津止渴、润肠燥等功效,有助于改善阴血不足造成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失眠等症状。如果吃新鲜的桑葚,要选紫黑熟透的,每次20—30颗即可。桑葚也可以晒干或略蒸后晒干,再制作成桑葚冰糖饮、桑葚蜂蜜膏等,既能增加口感,又可延长保质期。
桑葚冰糖饮取桑葚40克,冰糖20克,泡水代茶饮。此饮尤其适合皮肤粗糙、颜面无华者。
桑葚蜂蜜膏取桑葚、蜂蜜各适量。将桑葚煎水取汁,小火慢熬成膏状,加入蜂蜜拌匀饮服,每次10—15克,每天吃两三次。此膏可滋阴补血,适用于阴血亏虚所致的须发早白、女子月经不调等。
枇杷:润肺止咳
气温升高后,风热之邪较盛,如果平时又喜欢吃重口味的食物,就容易发生肺热咳嗽(表现为咳嗽、咯黄痰、发热、咽痛、大便干等)。
出现肺热咳嗽时,可以吃点枇杷,在《滇南本草》有“枇杷治咳嗽吐痰”的记载。中医认为,枇杷是肺热咳嗽最佳的保健水果,不但能止咳,还能增加食欲。
枇杷的食用方法较多,生吃酸甜可口。与雪梨一起煮汤,可润肺止咳。但是要注意的是,一次性吃太多枇杷会助湿生痰,因此一次最好不要超过10颗。
枇杷雪梨汤的具体做法:将雪梨洗净去皮切成小块,枇杷去皮去核,食材一起下锅,加水没过材料,小火慢炖30分钟即可。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