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血糖尿病可以吃吗(糖尿病可以吃鸭血)
鸭血是糖尿病的发物吗?医生:不想血糖走“下坡路”建议少吃4物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有人一查出血糖高了,立马开始戒糖、控饭量、买低GI零食,连水果都当敌人。
可是转头吃火锅、烧烤、卤味,照样点上一份鸭血豆腐、鸭血粉丝汤,还说这玩意没糖,没脂肪,低热量,应该没问题。
但医生一看这饮食单,眉头皱得老高。鸭血到底是不是糖尿病的“发物”?这话不全对,但也绝对不能一口咽下去不思考。
问题不在“糖”字,而在这类食物背后,藏着糖尿病人最容易忽略的“诱发因子”。
鸭血本身的营养成分确实不复杂,富含蛋白质、铁、少量脂肪,碳水几乎为零,看起来对血糖没啥威胁。然而,问题在于,其为高嘌呤、高胆固醇食材中的一种。
虽然不含直接升糖成分,却可能通过“影响胰岛素通路”和“诱发系统性炎症”来间接加速血糖的波动。
华中科技大学一项针对糖尿病与高嘌呤饮食关系的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患者中超过三分之一同时伴有糖耐量异常。
而鸭血这种动物血类,一份就能提供近200毫克嘌呤,是诱发高尿酸和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源头。
再说鸭血的加工问题。市面上买到的大多数鸭血制品都不是“现场放血新鲜凝固”,而是用鸭血粉、明胶、添加剂合成出来的“重组血制品”。
这类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常常加入明矾、硫酸铝等保色剂、凝固剂,这些铝盐一旦摄入过多,就容易通过肠道破坏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
江苏省疾控中心曾做过抽检,在市售鸭血制品中检测出明矾残留普遍超标2~4倍,而这些重金属残留恰恰是导致糖尿病人“血糖不听话”的重要外因。不是糖吃多了,而是“控糖的系统出bug了”。
说白了,鸭血对糖尿病人来说不是“升糖”的敌人,而是“搞乱系统”的幕后黑手。
吃它就像给正在辛苦控糖的大脑和肝胰系统上加一层迷雾,让它搞不清外界的真实血糖水平,一会儿觉得该分泌胰岛素,一会儿又开始反弹,最后就是“越控越乱、越控越飘”。
真正要让血糖稳定住,不只是戒糖,还得避开那些让胰岛素功能变“钝”的食物。
这类食物的共同点不是高热量,而是高胰岛素刺激负荷,也就是说,它们吃下去虽然不一定直接拉升血糖,但会激起胰岛素的“大动作反应”,最后形成胰岛素“工作疲劳”,越管越不灵。
比如说第一个隐藏得特别深的食物是糯米制品。很多人以为粘性食物饱腹感强,吃一两个糯米团子、糯米饭团不会过量。
但问题是糯米是高GI 高胰岛素刺激双重叠加型碳水,它的升糖速度非常快,而且因为它含有较高比例的支链淀粉,导致消化吸收特别快,血糖一下子就蹿上去了。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做过饭后血糖测试,发现同样是50克碳水,糯米粽子的血糖峰值比白米饭高出近32%,而胰岛素释放水平几乎是白米饭的1.5倍。
第二种需要警惕的是部分“低糖型”坚果制品。糖尿病人一听坚果有好脂肪,纷纷把核桃仁、腰果、杏仁当零食,每天一抓一大把。
可市面上很多“原味”坚果其实用糖精、麦芽糊精、调味料处理过,不加蔗糖不代表没有碳水。
特别是加工时使用的“植脂末”增香成分里,有不少是反式脂肪酸、乳化剂,这些物质能直接扰乱脂肪代谢路径,增加胰岛素抵抗。
复旦大学公共健康学院在一项调查中指出,每日摄入超过30克加工坚果的人群中,血糖控制不良的比例比普通人高出18%。
坚果不是不能吃,但必须是未加任何调味的纯生坚果,而且控制在每天15克以内才保险。再好也是脂肪,胰岛素可不是只盯糖,脂肪超标它一样“喊加班”。
第三个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无糖饮料。听起来像个笑话,无糖还能升糖?但事实就这么魔幻。
这类饮料里的“甜味”通常来自人工甜味剂,比如阿斯巴甜、三氯蔗糖、乙酰磺胺酸钾等,这些甜味剂在味觉上虽然不含热量,但它们会激活肠道“甜味感受器”,导致胰岛素提前分泌。
中山大学医学院做过实验,用无糖饮料喂养小鼠两周后,出现明显的空腹胰岛素水平升高、葡萄糖耐受下降现象。
意思就是,你喝了个没糖的水,身体却以为糖进来了,结果空放了一堆胰岛素,真正吃饭的时候反应变迟钝,长久下来胰岛素“反射弧”被打断,糖尿病控制难度加倍。
第四个隐藏特别深的,是高温加工过的蛋白质食物,比如焦黄的煎蛋、干煎豆腐、蛋黄酱烧制类小吃。
这些食物虽然蛋白质含量高,表面上是控糖饮食的“优质蛋白”来源,但它们在高温处理后会产生一种叫AGEs(糖基化终产物)的物质。
此物质对胰岛β细胞具有毒性,可直接致使胰岛素分泌异常,并且会增强炎症反应,促使胰岛素抵抗加剧。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研究所的一项分析报告指出,高温油炸蛋白类食物的AGEs含量是水煮类的5~7倍,而AGEs摄入量高的人群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高于低摄入组。
这种物质和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关系也很大,比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很多人以为是血糖高搞出来的,其实血糖控制不错,AGEs吃多了也照样出问题。
说到底,糖尿病不是糖的病,是胰岛素“过劳”的病。鸭血不是发物,但它搭上添加剂、嘌呤、重金属残留,就成了“搞坏胰岛系统”的隐形毒。
日常生活中,真正搞得血糖乱七八糟的,不是那一口蛋糕,而是那一杯“无糖”饮料、那一个“健康”坚果、那一口焦香煎豆腐、那一块煮得通透的鸭血。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1]蔡春娇,谢翠华,刘荣珍,等.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循证护理,2025,11(04):670-676.
关于食用血制品,糖友要注意这些
小的时候,一到过节时分、亲朋相聚时,老一辈会逮两只自家棚里养的鸡或者鸭来烧一桌菜进行招待。往往是一大早就要爬起来,给鸡或者鸭进行放血、烫毛、清洗内脏等一系列步骤,等到忙完正好可以直接烧午饭。让笔者记忆深刻的是那个时候家中长辈会把鸡或者鸭放出来的血用个盆接好,等到笔者好奇询问那血接着有什么用,长辈脸上会露出笑容道,那血其实也是一道美味的食材,这让幼时懵懂的笔者闻之震惊,而等到所有菜都上齐了,看着汤汤水水,未曾发现“血”的踪影时,长辈则笑着一指,“诺,娃儿你要找的就是你面前的血豆腐啊!”
现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想吃食用血制品,不必再像过去那样用自家的土方子来制作,在一些大型超市当中可以买到正规的食用血制品,这对于饮食安全也有一定的保障。而在日常当中,糖友们如果觉得一些食材吃腻了,那么不妨试一下血类食材。关于食用血制品,笔者这边把它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动物血制作而成的血豆腐,另一类则是用血制作而成的菜,比如血鸭、血肠、猪血丸子等,这边给大家一一道来。
血豆腐
首先我们先来聊一下血豆腐,它也叫血旺,为动物血加盐直接加热凝固而成的食品,常见的血旺为鸭血、猪血制作而来。血旺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搭配其他的食材进行二次烹饪。
其中,猪血又称液体肉、血花等。性平,味咸。含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B2、铁、磷、钙、烟酸等营养物质(具体数值见表1)。在选购上,猪血一般切面粗糙,有小孔,有股淡淡的腥味。猪血用保鲜盒装好,置于冰箱冷藏室可短期储存,一般可保存两天。
表1 猪血营养成分表(以100克可食部计)
营养元素
含量
营养元素
含量
营养元素
含量
能量(千卡)
55
水分(克)
85.8
脂肪(克)
0.3
钠(毫克)
56.0
硒(微克)
7.94
锌(毫克)
0.28
钙(毫克)
4
蛋白质(克)
12.2
铜(毫克)
0.10
钾(毫克)
56
灰分(克)
0.8
总生素 E (毫克)
0.20
磷(毫克)
16
铁(毫克)
87
锰(毫克)
0.03
胆固醇(毫克)
51
尼克酸(毫克)
0.3
总维生素 B2(毫克)
0.04
镁(毫克)
5
碳水化合物(克)
0.9
维生素 B1(毫克)
0.03
来源:杨月欣 主编《食物饮食宝典》
推荐菜肴:猪血山药汤
材料:猪血、山药、葱花少许、食盐2克、胡椒粉少许
做法:将猪血放在清水里泡一下,用手翻洗。用流水轻轻地冲洗猪血。用漏勺将猪血捞出,沥干水分。洗净去皮的山药用斜刀切厚片,取一块洗净的猪血,从一侧开始切均匀的大块。将大块的猪血摆放整齐,切成同样大小的小块即可。锅中注水烧热,倒入猪血,汆去污渍,捞出,沥干水分。另起锅,注水烧开,倒入猪血、山药,盖上盖,烧开后用中小火煮约10分钟至食材熟透。揭开锅盖,加入食盐,拌匀,关火后待用。取一个汤碗,撒入胡椒粉,盛入锅中的汤料,点缀上葱花即可。
而鸭血,也叫做鸭羽。含钴、铁等微量元素,能预防缺铁性贫血(具体数据见表2)。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朋友会在菜市场选择购买一些当地商贩自制的鸭血豆腐,那么就要注意辨别其真假,生的鸭血豆腐在未煮熟时没有气孔,表面光滑,呈暗红色;煮熟后有气孔。假的鸭血豆腐在未煮熟时就有蜂窝状气孔,颜色更偏咖啡色。真的鸭血豆腐吃起来嫩滑且有鸭子的香味,没有明显血腥味;假鸭血豆腐有吃胶状物的感觉、口感很韧。真鸭血易碎、不能拉伸,假鸭血由于加入了化学物质,反而有韧性、可以拉伸。
表2 鸭血(白鸭)合肥营养成分表,以100克可食部计)
营养元素
含量
营养元素
含量
营养元素
含量
能量(千卡)
108
水分(克)
72.6
脂肪(克)
0.4
钠(毫克)
173.6
硒(微克)
-
锌(毫克)
0.50
钙(毫克)
5
蛋白质(克)
13.6
铜(毫克)
0.06
钾(毫克)
166
灰分(克)
1.0
总生素E(毫克)
0.34
磷(毫克)
87
铁(毫克)
30.5
锰(毫克)
0.14
胆固醇(毫克)
95
尼克酸(毫克)
-
总维生素 B2(毫克)
0.06
镁(毫克)
8
碳水化合物(克)
12.4
维生素 B1(毫克)
0.06
来源:杨月欣 主编《食物饮食宝典》
推荐菜肴:韭菜鸭血汤
原料:鸭血300克,韭菜150克,姜少许,盐、鸡粉各2克,芝麻油3毫升,胡椒粉适量
做法:鸭血切块,韭菜切小段,姜去皮切片。锅中注水,倒鸭血,略煮,捞出沥干。锅中注水,用大火烧开,倒姜片、鸭血,撇去浮沫,加入盐、鸡粉、芝麻油、韭菜段,搅匀,煮入味。撒上胡椒粉,关火后盛出即可。
“血”菜
接下来,我们再来聊一聊用血做的菜。相比于常见的血豆腐,其实血类食材还有一些其他的变式。
比如血肠,它是北方人的传统食品,宰猪(羊)时,用大盆装些盐水接血,然后搅拌血液,使其不凝固,拌上剁碎的猪(羊)肉和洋葱末、盐、姜粉、胡椒粉等调料后灌肠,扎紧捆实,放入锅中煮制即成。古代还有“白肉血肠”的记载。还有猪血糕又称为米血或米血糕,传统特色糕点之一。猪血糕通常用新鲜的猪血加入糯米、盐及其它材料,然后蒸熟成为凝固的块状,口感比一般的糯米糕还硬一些。也有使用鸭血制作的血糕,通常较硬,比较适合烹煮。猪血糕与糯米肠一样,可以当成米饭的替代品。也可以切成小块当成火锅料,或是切成条状后成为卤味、关东煮的材料。另外,还有血鸭,据说它的出世,与文天祥抗元有关。
推荐菜肴:酸菜血肠
原料:酸菜300g、血肠200g、五花肉150g、盐适量、葱姜较多、鸡精适量
做法:将猪肉切成薄如纸的大薄片,越薄越好。将酸菜帮掰开,洗净,去掉边缘菜叶,顺着菜帮片两刀(厚帮片两刀,薄帮片一刀),然后顶刀切成细丝,越细越好,洗净,捏干水分。先往锅中注入开水,然后放入葱丝、姜片、盐和酸菜,再往酸菜上放上五花肉片,大火煮开。出锅前放入鸡精即可。
:
天地链接:吃“血”类食材的利弊
动物血指动物的血液制作而成,铁蛋白和蛋白质含量比较丰富,同时也含有铁元素,可以改善缺铁性贫血,也能帮助血红蛋白升高,但是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不可以作为药物使用。动物血的蛋白质含量比较丰富,也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成分,可以为人体提供营养,对人体健康有好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动物血在制作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保证在无菌的状态下,有可能会导致有很多的细菌,这些细菌在进入到人体之后,可能会引起急性肠炎的情况。同时有一些不良的商家,在制作动物血的时候,还会使用很多的添加剂,这些添加剂也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甚至还会造成中毒反应。建议尽量购买新鲜的动物血,同时在烹饪的时候炒熟,避免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糖尿病病人,动物内脏和动物血到底能不能吃?
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饮食方面总是有诸多讲究和疑问,其中一个常常被问到的就是:应不应该忌食动物内脏和动物血?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事儿。
咱们先说说动物内脏,像猪肝、猪心、猪肚这些,它们的营养挺丰富,含有蛋白质、维生素A、铁等多种营养成分呢。可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动物内脏往往胆固醇含量比较高。要知道,糖尿病病人本身患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风险相对高一些,如果经常大量吃高胆固醇的动物内脏,就可能让血脂升高,进一步加重血管负担,对病情控制不利呀。所以呢,动物内脏不是完全不能吃,但是得控制量,偶尔少量尝一尝还是可以的,可千万不能贪吃哦。
再讲讲动物血,常见的猪血、鸭血等,它们可是“补铁小能手”呢,含铁量挺高,而且还容易被人体吸收,对于一些可能存在缺铁性贫血情况的糖尿病病人来说,适当吃点动物血是有好处的。同时呢,动物血的热量也不算特别高,只要在烹饪的时候少放些油、盐等调料,作为日常饮食中的一部分也是挺不错的选择。
总之呀,糖尿病病人不用绝对地忌食动物内脏和动物血。关键在于把握好量,吃的时候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比如清蒸、炖煮,避免油炸、油煎等高油高盐的做法。这样既能享受美食,又不会对病情控制造成不良影响啦。大家要记得合理饮食,为健康的身体保驾护航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