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可以经常喝茶吗(糖尿病可以经常按摩吗)

李医师科普驿站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不能喝茶?警惕!想要血糖稳定,这5种茶确实不要贪嘴

参考文献

1.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国营养学会

3. 《茶与健康——茶多酚的代谢与作用》,《中国茶叶》2021年第43卷

“医生,我能不能喝茶?”——这个问题我被问了1000次!

说真的,糖尿病患者对“能不能喝茶”这件事的执念,简直堪比健身人士对蛋白粉的狂热!每次门诊,总有患者小心翼翼地凑过来,压低声音问:“医生,我能喝茶吗?”

我懂你们的纠结,茶文化在中国的历史太悠久了,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寻常百姓,喝茶几乎已经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但糖尿病患者,喝茶真的不是件随便的事!

喝对了,血糖稳稳的,甚至还能有点辅助降糖的效果;喝错了,血糖波动大,甚至可能引发低血糖或胰岛素抵抗。尤其是以下这5种茶,糖尿病患者真的要慎重!

1.果味花草茶:你以为是养生,其实是“糖水”!

很多糖友喜欢花草茶,觉得它们“天然无害”“有助于调理身体”,但你知道吗?有些花草茶的“糖分”堪比一杯奶茶!

⚠️为什么果味花草茶不适合糖尿病患者?

1. 大部分果味花草茶都含有干燥水果片,比如柠檬干、苹果干、菠萝干,这些都含有果糖,冲泡后会溶解在水里,导致血糖升高。

2. 有些商家为了口感更好,会额外添加糖,你喝的不是花草茶,而是“隐形糖水”!

3. 某些花草茶会影响血糖调节,比如玫瑰花茶、桂花茶,虽然香气宜人,但有一定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可能导致血糖波动

✅那糖尿病患者可以喝什么茶?

如果你喜欢花草茶,可以选择纯正的菊花茶或金银花茶,它们不含糖分,对血糖影响较小,还能帮助缓解炎症,提高免疫力。

2.奶茶:糖尿病患者的“隐形杀手”!

奶茶在年轻人中风靡,但很多中老年糖友也偷偷爱喝。

我有个患者,60岁,每天下午固定一杯“无糖奶茶”,结果血糖控制得一塌糊涂。

你以为点了“无糖”就没问题?太天真了!

⚠️为什么奶茶对糖尿病患者特别危险?

1. 市面上的奶茶大多数是奶精 糖浆的组合,奶精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加重糖尿病。

2. 即使你选择了“无糖”奶茶,也可能含有代糖,比如阿斯巴甜、甜菊糖等,部分研究表明,长期摄入代糖会影响肠道菌群,导致血糖调节紊乱。

3. 奶茶通常还会添加珍珠、椰果、布丁等配料,这些淀粉类物质会迅速转化为葡萄糖,直接让血糖飙升!

✅真的想喝点“奶茶”怎么办?

可以试试自制豆浆 淡茶,比如无糖豆浆 普洱茶,口感醇厚,又不影响血糖。

3.浓茶:别拿它当“提神神器”,血糖会失控!

“医生,我每天工作太累,不喝浓茶根本扛不住!”

很多糖友喜欢喝浓茶,觉得它提神醒脑、解腻降脂,但其实,喝浓茶对血糖的影响比你想象的还要大!

⚠️为什么浓茶会影响血糖?

1. 浓茶中的咖啡因含量很高,会刺激肾上腺素分泌,让身体进入“应激状态”,短时间内血糖会急剧上升

2. 茶多酚过量会影响胰岛素功能,适量的茶多酚有利于血糖控制,但浓茶中的茶多酚过量,可能会干扰胰岛素的正常工作,反而让血糖更不稳定。

3. 浓茶会影响睡眠,而睡眠不足是血糖失控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加重,让糖尿病更难控制。

✅那糖尿病患者怎么喝茶?

尽量选择淡茶,比如淡绿茶、淡乌龙茶,一天控制在1-2杯,不要过量。

4.甜茶:糖友的“温柔陷阱”!

有些糖尿病患者喜欢喝“甜茶”,比如甜菊叶茶、甘草茶等,觉得它们“天然甜味,不含糖,适合糖尿病患者”。

但你知道吗?有些“甜茶”的甜味来源于天然甜味剂,这些物质虽然不是糖,但可能会影响胰岛素分泌,让血糖发生异常波动

⚠️为什么甜茶可能影响血糖?

1. 代谢机制复杂:比如甜菊糖虽然不含热量,但有研究发现,它可能会影响肠道菌群,从而间接影响血糖调节

2. 可能导致“假性饥饿”:喝了甜茶后,大脑会误以为摄入了糖分,但血糖并没有真正升高,于是反而会让你更想吃东西,增加进食量。

✅真的想喝点甜味的茶怎么办?

可以选择赤藓糖醇或罗汉果茶,它们的代谢路径比较特殊,对血糖影响较小。

5.冰镇茶饮:血糖波动的“隐形推手”!

夏天到了,很多人喜欢喝冰镇绿茶、冰红茶等,觉得“无糖茶饮没问题”,但实际上,冰镇茶对糖尿病患者并不友好!

⚠️为什么冰镇茶饮会影响血糖?

1. 低温会影响胃肠蠕动,让食物在胃里停留时间变长,影响胰岛素的释放,导致血糖波动。

2. 冰镇茶容易让人“喝太多”,短时间内大量液体进入体内,可能导致血糖突然下降或升高

✅那糖尿病患者夏天怎么喝茶?

尽量选择温茶或常温茶,少喝冰镇茶,避免血糖波动。

总结:糖尿病患者喝茶,一定要有讲究!

避免果味花草茶、奶茶、浓茶、甜茶、冰镇茶
选择淡茶、温茶,如菊花茶、绿茶、乌龙茶等
控制饮茶量,不要过度依赖茶提神

糖尿病患者喝茶不是不能喝,而是要喝得聪明!记住,血糖稳定才是关键,别让一杯茶毁了你的控糖努力!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糖尿病人喝茶好处多!但医生提醒:不注意11个问题,会起反作用

临床上常常会有糖尿病患者问:医生,我能喝茶吗?

我的回答是:当然能喝啦,喝好了,还能喝出健康来。

平时我也很喜欢喝茶,对我来说,喝茶不仅能解渴提神,还可陶冶性情。

喝茶还有很好的保健功效。茶叶中含有茶多酚、 茶多糖、咖啡碱等物质,茶多酚等活性物质可以保持血管弹性,消除动脉血管痉挛,预防血管破裂,糖尿病患者长期饮茶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好处。

然而喝茶有讲究,有糖尿病喝茶必须注意这11件事。

1. 不喝浓茶

茶叶中含有鞣酸,长期大量饮用高浓度的茶水会影响消化功能,另外鞣酸可以和铁元素结合形成不溶性产物,影响铁的吸收,导致缺铁性贫血。

此外,饮浓茶还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这些都不利于糖尿病患者病情的控制。

2. 不空腹喝茶

空腹饮茶会冲淡胃液,降低消化功能,影响食欲和肠道消化吸收,而且空腹饮茶还会增加结石的风险。

3. 不在睡前喝茶

因为茶叶中含有咖啡碱等物质,这些物质会刺激中枢神经,使人兴奋,因此睡前喝茶会影响睡眠,容易引起失眠,从而容易导致血糖升高。

4.不喝隔夜茶

隔夜茶不能喝,是因为茶叶浸泡时间过久,茶叶中的茶多酚等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形成黄红色氧化产物,这些产物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但是这样使茶叶失去了本身的保健功效。

另外放置8小时以上的茶水鞣酸等成分相对增加。

凉茶具有聚痰、滞寒的坏处。

5.不用茶水服药

不要用茶水服药,因为茶叶中的鞣酸会和某些药品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品的药效发挥,建议把吃药和饮茶的时间相对间隔开。

6.选择合适的茶叶

茶叶中的茶多酚物质对改善血糖有一定帮助,因此选择茶多酚含量多的茶叶更适合糖尿病患者。

红茶的加工经过了发酵步骤,使茶多酚物质含量减少,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选择绿茶。

从茶叶本身来看一般茶多酚含量高的茶叶泡出的茶水颜色较深,口感上有苦涩感,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选这类茶叶。

7.选择合适的茶具

泡茶最好用紫砂壶或陶瓷茶具冲泡,然后再饮用,如果使用保温杯等泡茶,茶叶长时间浸泡在高温中,就如同煮茶一样,不仅会降低茶香味,还会使茶叶中的芳香油物质过多挥发。

8.注意泡茶,洗茶的温度

泡茶的水温宜高,研究表明茶多酚溶出的最适温度为 90~100℃,而洗茶的过程会造成茶多酚物质大量丢失,因此最好不要洗,如果担心农药残留和灰尘,洗茶采用60℃的水温为宜。

9.冲泡次数不宜多

茶叶不宜多次冲泡,一般头两道溶出的茶多酚物质较多,浸泡4次以后差不多就没多少营养物质了,而且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 更多的鞣酸物质会被泡出来,后者对胃肠道有一定刺激作用。

因此一般茶叶泡4次就足够了。

10.新茶不要急喝

新茶炒制好之后,最好放半个月到1个月以上再喝。因为新茶中各种醇类、醛类物质含量较高,这类物质容易对胃肠黏膜造成影响。

部分人饮用新茶后会出现恶心、腹痛、乏力等症状,被称为“醉茶综合征”,放置一段时间的茶叶中这些物质被氧化或挥发掉一部分, 这时再泡茶喝不仅不影响茶叶的滋味,也避免出现 身体上的不适。

11.肾结石患者少喝茶

如果糖尿病患者是结石体质,特别是肾结石患者最好不要饮茶, 尤其是不能喝太浓的茶。

茶水里的鞣酸和可可碱物质会增加机体形成草酸盐结石的机会,这类人群最好饮用白开水。

关于喝茶,您还有什么疑问,欢迎留言分享。

作者:陆小玉 主治医师湖南省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国家代谢性疾临床医学中心怀化分中心审校:张美彪 主任医师湖南省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国家代谢性疾临床医学中心怀化分中心

糖尿病患者不能喝茶?医生告诫:不想病情加重,尽量少喝这6物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权威信息来源

1.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3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医学杂志,2023年第103卷

2. 《糖尿病饮食管理》, 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年版

3.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国营养学会

4. 《糖尿病患者饮食干预的最新研究》,中华糖尿病杂志,2023年第15卷

5. 《茶与血糖控制的临床研究》,中国中医药研究院,2022年

“糖尿病患者是不是不能喝茶?”这个问题困扰了不少人。

有人说,茶可以降血糖,喝了对身体有益;也有人担心,茶会影响血糖控制,甚至加重病情。到底真相如何?

医生提醒,不是茶不能喝,而是某些饮品和食物,糖尿病患者要尽量少碰,否则可能让血糖飙升,加重病情!

今天,就来揭开这个健康误区,看看糖尿病人应该少喝哪些东西,避免“好心办坏事”!

糖尿病患者喝茶,真的有风险吗?

茶叶中富含茶多酚,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还有研究表明,适量饮茶可能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

但茶并非万能药,糖尿病患者喝茶,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若饮用不当,确实可能影响血糖控制,比如:

1. 过量饮用浓茶,可能会导致咖啡因摄入过多,引起心率加快,甚至影响胰岛素的作用。

2. 空腹喝茶,可能会刺激胃酸分泌,导致胃部不适,影响食欲,进而影响血糖稳定。

3. 加糖的茶饮,如奶茶、蜂蜜柚子茶等,含有大量糖分,直接导致血糖升高。

所以,糖尿病患者并不是不能喝茶,而是要科学饮茶,避免高糖、高咖啡因的茶饮品。

医生告诫:糖尿病患者尽量少喝这6种饮品!1. 含糖饮料——血糖“隐形杀手”

很多人喜欢喝甜饮料,比如可乐、果汁、奶茶等,但这些饮品的含糖量极高

以一瓶500ml的普通可乐为例,含糖量高达55克,远超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每日糖摄入量(25克)。

案例分析:
某医院接诊了一位50岁的糖尿病患者,长期饮用果汁和碳酸饮料,血糖控制一直不理想。一次体检发现,他的糖化血红蛋白高达9.5%(正常应低于7%),最终被诊断为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医生分析后发现,他每天喝两瓶果汁,导致血糖长期处于高水平。

医生建议: 糖尿病患者应避免所有含糖饮料,包括碳酸饮料、果汁、奶茶等。

如果想喝饮品,可以选择白开水、淡茶或无糖柠檬水。

2. 酒精饮品——血糖“过山车”的罪魁祸首

很多人认为,适量饮酒有益健康,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酒精可能是个大麻烦。

酒精会影响肝脏释放葡萄糖,导致低血糖风险增加,同时,啤酒、米酒等酒精饮料含糖量较高,会造成血糖波动。

医学研究表明,饮酒可能会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并影响胰岛素敏感性。

尤其是空腹饮酒,容易导致低血糖,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意识丧失,甚至昏迷。

医生建议: 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饮酒,尤其是高糖酒精饮料,如米酒、甜酒等。

3. 浓咖啡——容易影响血糖稳定

适量的咖啡可能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但糖尿病患者喝过量浓咖啡,可能会导致血糖波动。

原因在于:

· 咖啡因可能会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导致血糖升高。

· 过量咖啡会影响睡眠,睡眠不足也会影响血糖控制

医生建议: 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喝咖啡,但尽量选择无糖、低咖啡因的咖啡,避免加糖和奶精。

4. 加蜂蜜、红糖的茶——看似健康,实则高糖

很多人喜欢在茶里加蜂蜜或红糖,认为这样更健康。

但事实上,蜂蜜和红糖的主要成分仍然是糖,会导致血糖迅速升高。

数据对比:

· 100克白糖含糖量:99克

· 100克红糖含糖量:95克

· 100克蜂蜜含糖量:75克

可见,蜂蜜和红糖的含糖量并不低。

糖尿病患者如果经常喝加糖的茶,血糖控制会变得更加困难。

医生建议: 糖尿病患者喝茶时,尽量选择原味,不要额外添加甜味剂。

5. 罐装果汁——“天然果汁”未必健康

很多人以为,果汁比碳酸饮料更健康,但实际上,大部分罐装果汁都经过加工,含有大量果糖和添加剂,喝下去后,血糖会迅速升高。

案例分析:
某糖尿病患者以为喝鲜榨橙汁对身体有益,每天早晨一杯,结果血糖一直居高不下。

医生解释,橙子本身的糖分不低,而榨成汁后,纤维减少,血糖升高更快。

医生建议: 糖尿病患者尽量吃完整的水果,而不是喝果汁,以减少血糖波动。

6. 乳酸菌饮料——伪装成“健康饮品”

市面上很多乳酸菌饮料宣传“益生菌有助于肠道健康”,但实际上,许多乳酸菌饮料含有大量糖分,喝下去后,血糖可能会飙升。

数据对比:
某品牌乳酸菌饮料,每100ml的含糖量高达12克,一瓶330ml的饮料,含糖量可能超过39克,远远超出糖尿病患者的每日推荐摄入量。

医生建议: 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无糖酸奶,代替乳酸菌饮料,以减少糖分摄入。

结语:科学饮食,稳控血糖,让健康相伴!

糖尿病管理的关键,在于控制血糖波动,而饮食习惯对血糖的影响至关重要。远离高糖、高酒精、高咖啡因的饮品,选择健康的饮食方式,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风险!

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科学饮食,合理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糖尿病也能轻松管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