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幼儿园预防糖尿病教案(预防儿童糖尿病)

芋圆只加啵啵 0
文章目录:

高中生物教资面试----血糖平衡的调节,教案你会写吗?

#高中生物教资面试##教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血糖平衡的调节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及原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构建模型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养学生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反馈调节案例。

教学难点:血糖平衡的原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情境导入:甲流病毒的侵入导致体温会有所改变,这是因为我们的体温是机体内环境保持稳定的重要指标之一。这种相对稳定是通过复杂的调节实现的。通过初中的学习我们知道,在血糖的调节中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两种激素起到调节的作用。

(二)教授新课

1.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饭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图(用过早餐后12h或更多时间内不再进食)和运动时血糖含量变化曲线图。

(2)教师引导学生获取信息,学生分析归纳出血糖的来源和去向图 。

(血糖来源: 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和吸收,肝糖原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等;血糖去向:促进血糖的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和转化成脂肪等)

进一步展示饭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图中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开始释放和停止释放的点。

教师设疑:既然血糖是提供能量的,血糖越多,能量供应就越充足,血糖含量不是越高越好么?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3)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这里有初中学到的知识点,胰脏的外分泌腺胰腺分泌胰液,它的内分泌腺胰岛分泌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2..血糖调节模型

(1)教师布置探究活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如何调节血糖平衡的呢?同学们阅读课本'建立血糖平衡调节的模型”的活动介绍,要求学生分组活动,并根据活动讨论"分析与结论”中的思考题。

(2)教师引出反馈调节的定义: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人体通过激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也是一种反馈调节。

(3)糖尿病的病因、症状及治疗

①病因:由胰岛B细胞被破坏或功能衰竭,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

②症状:患者有高血糖和尿糖等症状,此外还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症状。

③教师设疑尿糖与糖尿病一样么?

a尿糖:正常人当血糖超过1.6~1.8g/L时,糖较多地从尿中排出。

b糖尿病: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

c关系:出现尿糖不一定是糖尿病,但持续性的尿糖很可能是糖尿病。

(三)巩固练习

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下列关于人体进食后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

A.血糖平衡调节只有激素调节

B.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

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并得出B是正确的。

(四)课堂小结

概括目前所学的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及原理,需要重点掌握。

【科学】第11课 不同的声音(教学设计)(苏教版)

第11课 不同的声音(教学教案)

核心素养

※在观察、制作的实践活动中,描述物体声音在音量、音调等方面的不同的特点。

※能够对不同物体的发声情况进行区别与辨识,学会利用不同声音的特点制作发声装置。

※在小组合作的制作与演奏游戏中运用相关概念,形成科学实践活动的好奇心,乐于分享与合作。

※能辨识声音在音量、音调方面的区别,了解声音与发声物体之间的关系。重点

※利用物体声音不同的特点设计制作发声装置。难点

教学内容

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声音来自物体振动,声音可以在空气、水和固体中向各处传播。本课围绕“不同声音的区分与辨识及与物体的关系”这一话题展开,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做猜声音的游戏。认识到每个人的声音是不同的,各具特点,进而延伸出各种物体发出的声音各不相同,形成探究声音不同之处的兴趣与动机。

第二部分,分别制造音量、音调不同的声音,对比分析音量、音调不同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包括两个活动,分别研究音量和音调。

第三部分,小组合作击打能产生不同高低、强弱声音的简易装置,合奏一首乐曲。

第四部分,认识噪声,交流讨论保护听力的办法。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适宜的歌曲录音、铝片琴及相关视频等。

学生分组材料:小皮鼓、三角铁、装有不同水量的小瓶若干、长短不同的金属管、其他各种适宜发出不同声音的物品等。

教学过程

你的嗓音和其他人的嗓音一样吗?嗓音有哪些方面的不同?

找一位同学出来,蒙上他的眼睛,由其他同学分别用自己正常的嗓音对这位同学说一句话,让蒙着眼睛的同学猜一猜是谁发出的声音。

分析 就像每个人的相貌总是与众不同的一样,每个人的嗓音也是独一无二的,即每个人说话的音色都是不同的。音色又叫音品,是指声音的品质。每个人嗓音的音色和其声带的长短、宽窄、薄厚以及每个人的发声方式等都存在差别,世界上不会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声带,所以就不会有相同的嗓音。

结论 声音的强弱叫作音量。每个人的声带都不一样,所以嗓音就不一样。

设计意图:

发现每个人的嗓音不同且各具特点,产生探究不同声音的兴趣。

制造音量不同的声音。

1.制造音量不同的声音,感受声音的强弱。

实验目的:发现声音有强弱的不同。

实验材料:塑料筒、皮制薄膜、橡皮筋、小木棍、三角铁、金属棒。

实验步骤:(1)把皮制薄膜蒙在塑料筒上,并用橡皮筋固定住。

(2)用小木棍不断敲打皮制薄膜,先用很小的力,然后逐渐加大敲击的力度,听听皮制薄膜发出声音的强弱有什么变化。

(3)用金属棒敲击三角铁,先用很小的力,然后逐渐加大敲击的力度,听听三角铁发出声音的强弱有什么变化。

实验记录:

敲击力度

发出的声音

小皮鼓

三角铁

小(弱)

小(弱)

中(较强)

中(较强)

大(强)

大(强)

实验现象:随着敲击的力度逐渐加大,皮制薄膜和三角铁发出的声音逐渐变大。

实验结论:同一个物体发出声音的强弱,与它所受敲击的力的大小有关。物体所受的敲击的力越大,声音越强。

选一首歌曲,在老师的带领下,跟着音乐的节奏击掌。

分析 每一首歌都有节奏,节奏指的是把长短不同的音组织起来,形成有规律的强弱变化,可以理解为整个音乐中段落的比例平衡。根据不同的节奏击掌会发现,用力击掌时,音量较大;轻轻击掌时,音量较小。

结论 音量的强弱与击掌的力度有关,击掌力度越大,声音越强;击掌力度越小,声音越弱。

认识音量

声音的强弱叫作音量。音量的强弱与发声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同一物体,振动幅度越大,音量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音量就越弱。音量的强弱等级可以用“分贝”来表示。

设计意图:

知道声音的强弱叫作音量。

制造音调不同的声音。

1.制造音调不同的声音,感受声音的高低。

实验目的:发现声音有高低的不同。

实验材料:三个材料相同、水量不等的瓶子,五个材料相同、长短不同的管子,铝片琴。

实验步骤:(1)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几组材料,听听声音有什么不同。

(2)反复实验三次,描述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1)水量越多声音越低,水量越少声音越高。

(2)管子越长声音越低,管子越短声音越高。

(3)铝片越长声音越低,铝片越短声音越高。

实验记录:

研究高低不同的声音

实验方法

什么情况下发出的音调更高

敲击水量不等的瓶子

装水较少的瓶子,音调更高

敲击长短不同的管子

长度较短的管子,音调更高

敲击铝片琴

长度较短的铝片,音调更高

实验结论:音调的高低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短、细、薄、紧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调高,长、粗、厚、松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调低。

设计意图:

知道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发现发出高音和低音的物体分别有什么共同特点。

听到下面场景中发出的声音,你会有什么感觉?

上面这三种声音会让人烦躁、刺激、头痛,甚至有要发疯的感觉。

经过逐一敲击,我们发现粗、长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低;细、短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高。因为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的粗细、长短(振动频率)有关,物体越细、越短,振动频率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反之越低。

认识音调。

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同一物体,振动频率越快,音调就越高,振动频率越慢,音调就越低。

小组同学敲击不同长度的金属管,试着合奏一段乐曲。

合奏之前,我们可以动手制作一款打击乐器。

制作材料:七个材质相同、长度不同的金属管,木块,铁钉。

制作步骤:(1)按照图示组装。

(2)确定每一个音调在乐器中的位置。

(3)根据音调调节方法,一个音一个音地安装、调试、定型,直至所有音调调节完毕。

(4)在乐器上做好音调标志。

(5)为自制乐器进行装饰。

(6)合奏一段乐曲。

制作原理:金属管越长音调越低,金属管越短音调越高。

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拓展活动,给学生运用有关概念解释现象,充分发展合作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机会。

听到下面场景中发出的声音,你会有什么感觉?

噪声是听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声音。汽车的喇叭声、机器的轰鸣声、轮船的汽笛声等,都可能让人听着不舒服。有些人爱听的摇滚乐,对一些喜欢安静的人来说,就是噪声。长期遭受噪声侵扰,人就容易得病。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因素。根据噪声的来源,噪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交通噪声:包括机动车辆、船舶、地铁、火车、飞机等发出的噪声。由于机动车数量的迅速增加,交通噪声成为城市主要的噪声来源。

(2)工业噪声:工厂的各种设备产生的噪声。工业噪声的声级一般较高,给工人及周围居民带来较大的影响。

(3)建筑噪声:主要来源于建筑机械发出的噪声。建筑噪声的特点是强度较大,且多发生在人口密集地区,因此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休息与生活。

(4)生活噪声:包括人们的社会活动和家用电器、音响设备发出的噪声。这些设备的噪声级数虽然不高,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会影响他人的工作和休息,极易引起邻里纠纷。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

过高或过强的声音都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耳朵是非常脆弱的器官,它每天承担着各种声波传来的振动,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注意保护听力。具体做法如下:

(1)加强体育锻炼,积极预防疾病。

(2)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听音乐、看视频。

(3)当出现听力问题时,应及时就诊,争取获得最佳的治疗时机。当听力下降并属于无法治愈的疾病类型时,应当及早解决听力障碍的问题,请专业的助听器验配师运用科学的方法为其验配助听器。在助听器应用无效时,还可通过手术植入人工耳蜗。

(4)尽量避免长时间接触强噪声环境,若必须进入噪声环境工作,要做好保护听力的措施,因为长时间暴露在强噪声环境下会导致永久性的听力损伤。

(5)积极治疗中耳炎和感染性疾病,避免耳部或头部外伤。如有耳部不适,切勿自己实施操作。

(6)尽量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

(7)积极治疗全身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自身免疫病、心血管疾病等,避免这些病引起耳聋。

了解人们降低噪声和保护听力的做法

降低噪声的做法

控制噪声源、装隔音或吸音屏障等

保护听力的做法

避免经常置身嘈杂环境;佩戴防噪声耳塞;不要长时间用耳机听音乐;勿乱挖耳

设计意图:

了解什么是噪声以及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知道保护听力的方法,形成自觉的保护环境、避免噪声的行为习惯。

活动手册

课堂总结

本课我们通过敲小皮鼓、敲三角铁制造音量不同的声音,体会音量与用力大小的关系;跟着音乐的节奏击掌,体会击掌的轻重与声音强弱的关系;通过敲击水量不等的瓶子、敲击长短不同的管子、敲击铝片琴等,发现音调的高低与物体的形状有关。通过小组合作击打能产生不同高低、强弱声音的简易装置,合奏一首乐曲,进一步认识声音与发声物体之间的关系。

板书设计

不忘初心大道宽——退役大校徐文涛的不同寻常路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沈阳9月18日电题:不忘初心大道宽——退役大校徐文涛的不同寻常路

新华社记者王天德、秦富梁

9月15日,全国第十八个国防教育日,原沈阳军区后勤史馆里观众络绎不绝。佩满勋章的67岁退役大校徐文涛,站在展板前声情并茂的讲解,赢得阵阵掌声。

一位来自政府机关的观众向徐文涛表示:“听您讲解党史军史,了解您的经历,无比清晰共产党是什么样子,解放军是什么样子,我应该是什么样子——那就是始终不忘初心。”

文能修史亿万字,武能领军数千人,又擅长钢琴、二胡、乒乓球,身材魁梧、多才多艺的徐文涛,退休以来只与史馆相伴,“吸粉”无数。

不上而下

“认真比聪明更重要,让优秀成为习惯”,是徐文涛的座右铭。

有着40多年军龄的他,每个岗位都干得很出色,当解放军202医院副院长时荣立三等功,担任分部参谋长时将分部司令部建成“沈阳军区先进司令部”,先后被评为全军联勤改革和仓库整治先进个人……

然而,2004年,徐文涛却提前两年主动辞去领导职务,白手起家去创办沈阳军区后勤史馆。

当时,很多战友、同学不解,也为他惋惜。一起上山下乡、相恋10年终成眷属的老伴却非常支持,“老徐认定的事,自有他的道理”。

徐文涛辗转多地,从上亿字史料中筛选出4万多字的文字解说、2000多幅珍贵的历史照片,近千件历史文物。耗时2年时间,全军第一家战区级后勤史馆终于建成。深研东北革命史、熟悉后勤发展史的徐文涛亲自担任讲解员。

一位老红军后代在参观史馆后激动地写道:“后勤史馆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从领导干部到史馆馆长,再到讲解员,徐文涛10多年来义务讲解1500多场,接待了20多万名来访者。

不退而进

“讲党史,拿出真货干货。向群众宣讲,是要让他们信;向党员干部宣讲,是要他们做。”徐文涛说。

丰富翔实的史料,大校身体力行的讲解,后勤史馆影响力越来越大,先后被命名为沈阳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2011年,徐文涛达到最高服役年限。有人劝他:“该急流勇退了,在家看看孩子,休养一下吧。”

徐文涛却说:“我离不开后勤史馆,这是我的‘孩子’,这是我的‘阵地’。”

退休7年来,他每天按时上班,热心接待每一批观众。

去年底,史馆的老战友有的去海南度假,有的去国外看望儿孙,只有他坚持在这“一亩三分地”。

付出并非没有回报,组织上极力关心。沈阳军区善后办为史馆装配了空调、新建了厕所,沈阳市和平区调拨专项经费保障……

组织的支持给了徐文涛莫大能量,他知难而进、从未停步。面对不同群体,他准备不同讲解词;根据形势任务变化,他不断更新史馆内容,今年又新建了雷锋馆、军服馆、卫勤馆。

此外,徐文涛还常走出史馆,到党政机关、大专院校等讲课。每一次都有针对性地编写教案,课件和辅助资料存储了几十个G。

徐文涛看起来风风火火,实际上身患高血压、糖尿病和前列腺增生等病,不少次都是带着尿袋讲解。

“作为党员,奉献没有止境。退休不能退步,没有权力还有责任。”徐文涛说。

不单而众

激情播火十余载,徐文涛并非形单影只,一大批干部群众自发成为徐文涛红色阵地的支持者。

在后勤史馆,除了徐文涛,经常会看到一些熟悉的身影,从八九十岁的老红军到稚气未脱的几岁孩童,他们隔三差五自发到馆里义务打扫卫生,辅助为群众讲解,制作多媒体产品等。

后来,这些人成立了原沈阳军区后勤史馆志愿者支队,固定人数已近百人。

支队长高磊是一名“80后”,曾经创业10多年积累下百万家资,2015年生意转行时曾懈怠过一段时间,花天酒地、肆意挥霍。

偶然的机会,听到徐文涛讲解授课,高磊深受震撼,决定成为志愿者,协助徐文涛。

2017年11月以来,高磊还组织“老兵圆梦”行动,自费行车20多个省份,为300多名革命老兵拍下了暮年军礼照,捐赠慰问品。

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徐文涛的队伍中。

“他们不图名利的奉献让我也很感动,这恰恰也说明了红色基因的强大能量,更坚定了我活到老、做到老、传到老的信心。”徐文涛说,“今年沈阳市和平区4万多名党员要到史馆参观见学,辽宁省某公司15000多员工也要来参观,还有很多预约的团体和个人。我们干劲十足!”

“历尽沧桑犹赤子,踏平坎坷再长征”。镌刻在后勤史馆入门右侧墙壁上《不忘初心赋》中的一句话,正是徐文涛人生路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