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传染吗(糖尿病传染吗通过什么途径传染)

民福康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是传染病吗?为什么说一人得病,全家遭殃?答案很好理解

不少人表示,自己在四十来岁的时候被查出了糖尿病,一直都有好好的接受治疗,谁知道没多久之后,自己的另一半也被查出糖尿病。这让他有些怀疑,难道糖尿病是一种“传染病”?为什么一个人得病,家里人也会跟着得病?

首先,我们需要肯定的回答大家,糖尿病不是传染病。不存在因为你得病了,所以伴侣被你“传染”得病的说法。那有人要问了,既然它不是传染病,为什么我患病后没多久,我的另一半也查出了糖尿病?

一人得病,全家遭殃,往往和3个因素有关

诱因一:家族内相同的基因

在一家人中,可能因为遗传的因素,让人体内存在相同的基因,从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会更高一些。比如在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中,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也会比较高。这一点可能让糖尿病患者出现一定的家族聚集性

诱因二:生活习惯相近

这和很多夫妻病的出现也有一定的关系。受到人们生活习惯的影响,夫妻两可能都存在久坐不动、懒得动弹的问题,或者受到相同的作息习惯的影响,都存在熬夜通宵作息混乱的情况。受到这些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人体出现血糖波动的风险也比较高,诱发糖尿病的风险也比较高。

诱因三:饮食习惯差

因为是一家人,所以在吃饭方面往往相似性还是比较高的。如果一家人吃饭的口味都比较重饭量比较大,并且进食的习惯比较差,经常出现不吃早餐吃饭不规律等情况,那么出现糖尿病的风险确实会比较高一些。

在夫妻间,父子之间,这种因素导致糖尿病会“传染”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当你发现自己身边的人,都存在这样的进食习惯,或许在潜移默化中,你和糖尿病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了。

如果你能认识到糖尿病的出现和这些因素有关,也就很好理解,为什么一家人中有一个人得糖尿病,其他人患糖尿病的风险也会比较高了。

当家人出现糖尿病,你该如何预防?

很多糖友在家里往往是比较注重生活方式的调理的。光是自己注重健康生活还不够,最好带着家人一起调整生活习惯。

比如,在吃饭方面,糖友要严格的控制摄入的热量以及脂肪含量,减少高碳水食物的摄入,避免引发血糖波动。而对没有得糖尿病的家人来说,也可以配合糖友采取高膳食纤维,低糖低脂的饮食方式,只是可以略微宽松一些,不用过于严格的控糖。

还有,对家族中存在糖尿病史的人群来说,在40岁之后定期体检血糖也是预防糖尿病的有效措施之一。糖尿病的出现也有一个前期阶段,在这一时期如果能够及时的察觉到异常,也有望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调理来逆转糖尿病。就不用后半辈子都靠降糖药来稳定血糖了。

由此可见,糖尿病并不是传染病。而一人得病,全家遭殃的说法其实和3个糖尿病的诱因有很大的关系。当你发现身边有人得糖尿病,也应该及时的引起重视,注重提前预防和提前筛查,以便于保护自己的健康。

参考资料:

1、一人得糖尿病,全家被“传染”?这些容易被“传染”的情况要知道·北京卫视养生堂·2018-11-15

2、全世界夫妻:听说过“夫妻相”,竟然还有“夫妻病”·光明网·2019-10-31

3、一人糖尿病,全家都要小心被“传染”!五条防控知识保护家人!·健康时报·2018-11-3

注意!糖尿病会传染,内分泌科主任王煜:教你四招预防

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有50.1%的成年人正处于糖尿病前期!也就是说,每两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处于糖尿病前期。

而且,更恐怖的是,糖尿病是会“传染”的。瑞典科学家曾发现:由于相同的生活方式,如果家庭中有人得了糖尿病,那么他的风险大约是一般人的2~30倍。

一旦患上糖尿病,就是不可逆的过程,甚至还会出现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和糖尿病病足等并发症……

所以,糖尿病的预防,对于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今天四川名医微坐诊为大家请来了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王煜,让她来帮我们解答关于糖尿病的疑惑。

哪些人是患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据王医生介绍,以下5类人群很容易被糖尿病找上!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

直系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患者。

分娩过巨大婴儿的妇女

如果婴儿出生时大于等于8斤,妈妈就会有患糖尿病的风险。

另外,如果婴儿出生时体重小于5斤,妈妈也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腹部肥胖人群

男性腰围大于90厘米,女性腰围大于85厘米,都属于腹部肥胖。腹部肥胖者比那些脂肪集中在臀部和大腿上的人更容易患糖尿病。

患高血压人群

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高胰岛素血症,因此患糖尿病的几率更大。

年龄超过45岁的人

随着年龄的增加,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很多慢性疾病都会找上门来,糖尿病也不例外。

据王医生介绍,糖尿病近年来呈年轻化的趋势,这主要跟年轻人爱宅在家,进食高糖、高脂、高蛋白饮食的生活习惯有关。除此之外,工作压力过大也会影响人的内分泌代谢,进而加大患糖尿病的概率。

那么,对于高危人群来说,应该怎么预防糖尿病呢?

这些预防方式,你知道多少?

1、改善生活方式。不吸烟,不饮酒,坚持早起早睡。

2、均衡营养结构。每餐只吃七八分饱;进餐时先吃青菜,快饱时再吃些主食、肉类。

3、加强监测。糖尿病高危人群应定期查体重、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一旦发生异常,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咨询医生。

4、每天保证运动量。通过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糖尿病是怎么发展形成的?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以慢性血糖升高为特征并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作用缺陷或二者同时存在而导致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素乱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

首先,会出现胰岛分泌障碍或胰岛素抵抗等状况,但血糖并不会出现明显的升高。

然后,会出现胰岛功能失代偿,会出现餐后血糖升高以及空腹血糖仍偏高等现象,即糖尿病前期。

接下来,是没有症状的糖尿病,并慢慢出现尿得多、喝得多、吃得多、体重减少的症状。

最后,糖尿病长期不控制,出现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一系列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病人在冬季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注意保暖。糖尿病病人抵抗力比较差,千万别受凉感冒了。

2、注意血糖的监测。冬天比较寒冷,很多糖尿病人运动量达不到,血糖会波动。如果血糖增高异常,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找医生咨询。

最后,王教授特别提醒,糖尿病病人一定要谨遵医嘱,按时服药。如果不吃药不打针,血糖居高不下,对脏器的危害可能会加重。

另外,得了糖尿病就不要盲目乱吃保健药啦,没有效果的~还是要相信专业医生的建议噢。

图片来源:123rf

编辑:离离

糖尿病到底会不会传染?别瞎猜了,医生给出权威答案!

糖尿病会不会传染?很多没有基本医学知识的患者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其实,稍有些医学常识,也可以知道糖尿病并不传染,糖尿病这个疾病属于慢性代谢疾病,跟传染类疾病没有关系,这个大家可以放心和糖尿病患者解除,是不会被传染的。

糖尿病实际上是一个多因素参与致病的以血糖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很多情况下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有相关缺陷引起。关于糖尿病,我国的祖国医学早有认识,《黄帝内经》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经论述了这个疾病。糖尿病虽然几千年前就被人类认识到,但是几千年来也没有阐明糖尿病的具体发病原因,只能说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等综合病因所致。

但是,不管怎么说,糖尿病是绝对不会传染的,几千年来也没有一个医学文献认为糖尿病可以传染,大家可以放心的和糖尿病患者接触。

希望我的介绍对您有所帮助。

更多健康信息,就去“今日头条”关注张之瀛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