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马蹄(糖尿病马蹄能吃吗)

福爸聊营养 0
文章目录:

荸荠是甜的,糖尿病人担心会升高血糖。这种担心有没有道理呢?

大家好!我是福爸,执业医师,专注研究体重管理和疾病营养治疗二十余年。希望我的文章对您有用。

在日常为糖尿病患者做营养咨询的时候,回答最多的问题就是这个能不能吃,那个能不能吃,尤其是甜的食物。有位患者喜欢吃荸荠,发现有糖尿病之后,担心吃了荸荠会引起血糖升高。这种担心有没有道理呢?今天福爸来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要明确一点,即便是得了糖尿病,还是要吃主食的,甚至白米饭都是可以吃的。关键在于控制饮食总热量,控制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在50%左右,用复杂碳水化合物食物替代部分精制碳水化合物食物,确保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我们再来看看荸荠符不符合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求。

荸荠又叫马蹄,是南方常见的水生根茎类蔬菜。小时候在江南农村,经常将茡荠当零食吃。茡荠口感脆甜,不管是生吃还是做菜,都很受欢迎。从营养学角度讲,茡荠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含水量很多超过80%。碳水化合物含量在13~15%之间,其中不少是甜度很高的果糖,所以吃起来比较甜。蛋白质和脂肪很少,可以忽略。维生素含量一般,矿物质中只有钾比较多。还含有大约1%的膳食纤维。和其它蔬菜营养,茡荠也有多种植物化合物,只是含量一般。最有特色的是一种叫做茡荠英的物质,有一定抗菌作用。

从茡荠的营养成分我们可以发现,茡荠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只有白米饭的一半左右,还属于复杂碳水,还含有膳食纤维,因此,茡荠升高血糖的能力是远远不如白米饭的。既然糖尿病人都可以适量吃米饭,当然就可以吃茡荠。

只是,糖尿病人吃茡荠也是有讲究的。首先当然是要适量,不能太多,一天吃几十克就可以了。其次,就是不可以用油和糖加工茡荠。最后,如果吃了比较多的茡荠,就要相应的减少其他主食。

我是#福爸聊营养#,执业医师,专注研究体重管理和疾病营养治疗二十余年。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就关注我呗,这里有不少实用有趣的营养健康知识。

荸荠是糖尿病的天然“克星”?先别急着买,听听医生怎么说

荸荠,一种在菜市场里常见的根茎类蔬菜,以其独特的甜味和脆感赢得了不少食客的喜爱。这种被称作马蹄的食材,在亚洲餐桌上已有数百年历史。

近来,网络上流传着荸荠能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天然“克星”的说法。然而,在我们冲向超市之前,不妨先听听医生和营养专家怎么说。

一、荸荠的营养特性与健康价值

荸荠,因其低热量和高纤维的特性,被不少追求健康生活的人士所青睐。每100克荸荠只含有30卡路里的能量,而且提供了3克的膳食纤维。这种低热量高纤维的组合,不仅有利于减肥,还能帮助改善胃肠道的健康。

纤维的魔力不止于此。根据《美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高纤维食品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个好消息。膳食纤维有助于放缓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传输速度,这样可以延缓糖类的吸收速度,从而避免血糖水平发生剧烈的波动。

除了纤维,荸荠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如钾、铁、以及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钾元素能够帮助维持电解质平衡,对于控制血压也有好处。而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不仅能提升身体免疫力,还能改善心脏健康。

二、荸荠对糖尿病患者的潜在益处

糖尿病患者需要格外注意自己的饮食,特别是那些直接影响血糖水平的食物。荸荠之所以被视为糖尿病患者的友好食物,主要是因为其低血糖指数(GI值)。食物的GI值衡量的是食物导致血糖水平升高的速度。低GI食物能够使血糖水平缓慢上升,从而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

进一步地,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荸荠所含的丰富膳食纤维特别有益。这种纤维能够降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速度,并能延长饱足感,从而间接地有助于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同时,纤维的存在还能促进肠道健康,帮助维持正常的肠道功能。

除了对血糖的直接影响,荸荠还具有利尿消肿的功能,对于那些因糖尿病而经常面临水肿问题的患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额外的好处。适量食用荸荠,可以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缓解水肿症状。

三、食用荸荠的注意事项

在荸荠成为糖尿病患者饮食的一部分之前,有几个关键的考虑因素需要被提及。首当其冲的是,即便荸荠的血糖指数较低,但对于不同个体的反应却是千差万别的。《中国糖尿病学会》在2019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强调,糖尿病患者在选择食物时,不仅要考虑到食物的GI值,还需要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和血糖控制的具体情况来调整饮食计划。

此外,虽然荸荠的利尿和消肿作用对某些患者有益,但对于那些有特定健康问题的人,比如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可能需要更谨慎地考虑。过量的利尿作用可能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因此,这部分患者在食用前应咨询医生的建议。

关于荸荠中的草酸含量,这一点也不容忽视。荸荠虽然营养丰富,但高草酸食物可能会促进肾结石的形成。对于有结石病史或易形成结石的个体,过多食用荸荠可能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此,建议这部分人群在食用前进行适当的医学咨询,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食用量。

四、健康的烹饪与食用方式

了解了食用荸荠的注意事项后,如何健康地烹饪和食用荸荠就成为了接下来的重点。健康烹饪的首要原则是尽可能地保留荸荠的营养价值,同时减少不必要的热量添加。

例如,蒸、煮或者生食荸荠是保留其营养成分的好方法,避免油炸或者过多使用调味料,这些做法往往会增加额外的热量和钠摄入。

另一方面,将荸荠融入到平衡饮食中也十分重要。荸荠虽好,但不能单独作为治疗糖尿病的“万能药”。一个健康的饮食计划应该包括丰富的膳食纤维来源、适量的高质量蛋白质、以及健康的脂肪来源。荸荠可以作为蔬菜摄入的一部分,与其他低GI食物一起,共同构成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方案。

除了饮食以外,综合的生活方式调整也对糖尿病管理至关重要。规律的体育活动、充足的睡眠、管理压力等,都是支持糖尿病患者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荸荠和其他健康食物的智慧选择和使用,应该被纳入到这个全面管理框架中,而不是被看作是孤立的解决方案。

五、整体饮食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的意义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理解和实施一套全面的饮食管理策略远比单一食物的选择更为重要。糖尿病的管理并不是简单地寻找某种神奇的食物,而是需要一个综合考虑的饮食计划,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荸荠等食材的合理利用无疑是有益的,但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些食物融入到一个均衡且多样化的饮食当中。

一个均衡的饮食应当包含五大类食物:谷薯类、蔬菜类、水果类、肉蛋类和奶豆类。每类食物都为人体提供了不同的营养素,对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他们的饮食应侧重于低糖、低脂肪及高纤维的食物,并优先考虑那些具有低血糖生成指数(GI值)的食物,这样做有助于更有效地管理血糖水平。

谈到具体实施,平衡饮食的概念应体现在每一餐中。例如,早餐可以包含一份高纤维的全谷物食品、一份低脂奶制品和一份新鲜水果;午餐和晚餐则可以着重于蔬菜的摄入,搭配适量的瘦肉和全谷物,同时注意总热量的控制。此外,适当的零食,如一小份坚果或一些新鲜的水果,也可以作为饮食计划的一部分,以帮助控制饥饿和血糖水平。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定期监测餐后血糖是了解个体对不同食物反应的重要方式。这种监测不仅可以帮助患者了解哪些食物对自己的血糖控制有利,还可以作为调整饮食计划的依据。

在制定饮食计划时,还应考虑到个体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和口味偏好,以确保饮食计划的可持续性和实际可行性。糖尿病患者可能需要与营养师合作,定制一个既能满足营养需求又符合个人偏好的饮食计划。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合理的饮食。规律的体育锻炼、足够的睡眠和有效的压力管理,这些都是控制糖尿病的关键因素。一个全面的糖尿病管理计划,旨在通过综合方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非依赖单一的食物或者治疗手段。

总结

我们希望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来看待和处理他们的病情。糖尿病的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医生和营养师之间的紧密合作。

荸荠以及其他健康食物的正确利用,结合全面的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实现更好的血糖控制,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

古人也得糖尿病,是的!古郎中用5个食物榨汁,不花钱的降糖药

糖尿病并不是现代人专属的疾病,古人也会得。

只不过古代没有血糖与糖尿病一说,古人将糖尿病称为消渴症。

那是因为糖尿病常常有多饮多食多尿的表现,古人将这种表现归结为消渴。

上消者多饮,中消者多食,下消者多尿。

《中国2型糖尿病的防治指南(2020)》明确将糖尿病列为消渴。

“相如病渴妨文赋,想像甘寒结小红。”这是诗人雷渊的《梨花得红字》

司马相如得了消渴症,想象着山梨熟了,甘甜冰凉美味,生津止渴。

据说,司马相如多次以身有消渴为借口推辞当官。

可见古人早已有糖尿病,那他们是怎么治疗的呢?

《温病条例》中有一方,用梨 荸荠 鲜苇根 麦冬 藕捣成汁代茶饮,被称为“五汁饮”,我们来了解一下。

《温病条例》:甘寒清热,生津止渴。治太阴温病,热灼津伤,口渴。取上五汁,临时斟酌多少,和匀凉服。不甚喜凉者,重汤炖温服。

甘微酸,凉,入肺、胃经,清肺胃之火,也就是中上焦之火,可治上消和中消。

梨甘凉,能够生津,润燥,清热,化痰。故能治热病津伤烦渴,消渴,热咳。

《唐本草》:"主热嗽,止渴。"

《纲目》:"润肺凉心,消痰降火。"

《本草通玄》:"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

荸荠

味甘;性寒,肺;胃经。荸荠,就是我们吃的马蹄,甘甜甘甜的,有喉咙痛,口渴,咬几个下去就不渴了,喉咙也好多了。

它能够清热生津;化痰。治疗口渴;咽喉肿痛;痰热咳嗽;消渴。

《别录》:"主消渴,痹热,热中,益气。"

《日用本草》:"下五淋,泻胃热。"

《本经逢原》:"治酒客肺胃湿热,声音不清。"

马蹄和梨一样是凉的,胃寒,有寒痰等不宜食用。

芦根

苇根又称芦根,甘,寒,归肺、胃经。能够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它能清肺热,又能清胃热,善于治胃热呕吐。在我们这里要用鲜芦根。

《别录》:"主消渴客热,止小便利。"

《药性论》:"能解大热,开胃。"

《天宝本草》还认为其有清心益肾的作用。

《天宝本草》:"清心益肾,去目雾,头晕,耳鸣,夜梦颠倒。"

甘,寒,凉血散瘀,止渴除烦,用于热病烦渴。此外藕还有健脾开胃的作用,平时吃点酸辣藕片,真的是能够增进食欲。

《滇南本草》:"多服润肠肺,生津液。"

《本草拾遗》:"消食止泄,除烦,病后热渴。"

《别录》:"主热渴,散血,生肌。"

麦冬

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能够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可清心、肺、胃火,用于肺燥干咳,津伤口渴,心阴不足之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总结:将梨 荸荠 鲜苇根 麦冬 藕捣成汁代茶饮,能够生津润燥,五汁饮中诸味多为果蔬,药食两用。

糖尿病(消渴)上消型以多饮为主,小便较多、色黄,咽干灼热,食量如常,舌红少津、苔黄而干。多采用生津止渴、清热润肺的方法调整,可用五汁饮。(《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第1期)

#健康养生##健康科普大赛##谣零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