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粥与糖尿病(粥糖尿病人能吃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友能喝粥吗?

粥是国人饮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角色,但是很多医生会告诫糖尿病患者不宜喝粥。糖友们也流传这样一个说法:“一碗粥就是一碗糖水”。那么,糖友为什么不宜喝粥?喝粥对糖友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传统煮粥主要以白米为原料,煮的过程使得白米容易消化,也容易使餐后血糖升高,因此很多糖友视粥为饮食“禁忌”。其实,糖友没有绝对不能吃的食物,只要合理地选择和搭配就能保持血糖平稳。所以,糖友可以喝粥,但要讲究科学的方法。

煮粥时不要加碱。很多人认为加碱能让粥、汤变得更黏稠,但是煮粥时加碱很容易破坏粥里的蛋白膜,让粥中的淀粉全部释放,继而增加淀粉的糊化作用,最终导致餐后血糖升高速度加快。再者,糖友也不宜喝较黏稠的粥类。

煮粥食材宜多样。有研究数据表明,单喝大米粥时,在健康人中测定的大米粥血糖指数可高达102,而加水煮烂的红小豆只有24。糖友可以食用加入豆类的谷豆混合粥。为了严格控制餐后高血糖,糖友煮粥需使用一半以上的杂豆原料,包括红小豆、绿豆、芸豆、豌豆、蚕豆、小扁豆等,也可以选择花生、芝麻、莲子、百合等低生糖食材。少加枣和葡萄干等甜味食材,更不要加糖。可以选用燕麦、大麦来增加黏稠感,也有利于控制血脂。此外煮粥时在将食材充分煮熟的基础上,要注意尽量保持豆子的完整性,豆子、米粒越完整,消化吸收越慢,血糖越稳定,因此煮粥时间不宜长。

喝粥时速度宜慢。尽可能搭配其他食物一起进食,不要空腹喝粥,以延缓食物进入肠道的时间,减慢消化、吸收速度,从而减轻喝粥对于血糖的影响。也不要多喝,一小碗即可。

尽量避免进食餐馆的粥品。一是这样的粥品大多经过反复、长时间的熬煮,糊化程度较高。二是这样的粥品有可能为了追求口感,额外添加糖、盐等调味品,不利于控制血糖。

注意监测血糖。可在喝完粥后2小时监测血糖,以判断喝什么样的粥、喝多少粥对血糖的影响有多大。

其实粥和馒头、大米饭一样,都是碳水化合物,既然馒头、大米饭能吃,当然粥也能喝。只要注意以上几点,糖友也可放心喝粥。

文: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内分泌风湿免疫科 李霞 杜瑞琴

整理:莫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粥升糖指数高?医生分享3个小窍门、4款养生粥,糖友放心喝粥

粥是我们日常食用比较多的一种主食,软烂易吸收,是很多人主食的主要选择之一。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提起吃粥,总是担心引起血糖的波动。的确相对于米饭来说,粥的升糖指数是比较高的,同一种米如果煮成米饭,升糖指数是83.2,如果是将米煮烂熬成粥的话,升糖指数就达到了89.2,因为大米在熬制的过程中很容易被分解成短链的碳水化合物,这样更容易被吸收,所以可以更快的升高血糖。

那么,糖尿病患者如何才能健康吃粥呢?今天给大家分享几个小窍门,可以让糖友即享受美食又可以享受健康。

3个熬粥小窍门

1、可以在粥内适当添加一些青菜或者蛋白质食材

粥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如果糖尿病患者只是单纯吃粥不仅营养比较单一,而且容易快速升高血糖。所以我们在制作的过程中,不妨适量添加一些蔬菜、鱼、肉类等食材,这样不仅使粥吃起来更美味,还同时补充了蛋白质与膳食纤维。

2、粥在制作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放盐和糖

有的人喜欢甜粥,有的人喜欢咸粥,因为这样的粥吃起来口感和味道都比较好,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粥内加糖的话,就容易引起血糖出现较大的波动,如果粥内添加盐,就无形中增加了糖尿病患者对心脑血管的伤害,尤其是如果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情况,一定要控制盐的摄入量,所以糖尿病患者在制作粥的过程中,一定不要添加糖和盐。

3、粥在制作的过程中不要煮的太烂

上面说过,粥熬制的比较懒的话,虽然更容易消化,但是升糖指数更高,更容易引起血糖迅速升高,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煮粥时,不建议熬制的过于软烂。

糖尿病患者适合吃的四款养生粥

1、豆浆粥

豆浆粥具有辅助控制血压、血脂的作用,适用于糖尿病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糖尿病肾病患者慎用。

制作方法:将50g白米煮成粥,然后加入500ml的豆浆共同熬制。

2、绿豆粥

绿豆粥具有辅助降血脂的作用,如果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高血脂以及冠心病等情况,但是如果糖尿病患者已经出现肾脏损伤或者肾衰的情况,不适合食用绿豆粥。

制作方法:大米与绿豆同等份,大米洗净泡水1小时,绿豆洗净泡水3小时,浸泡完成,共同熬制。

3、山药粥

山药粥适合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腰酸乏力、脾虚肾虚的情况。

制作方法:百米洗净浸泡1小时,熬煮成粥,山药煮成糊放入白粥中。

4、红豆粥鱼肉粥

红豆具有比较好的利尿作用,如果糖尿病患者有水肿的情况,可以选择红豆鱼肉粥。

做法:红豆洗净泡水3小时,鱼肉洗净熬煮,煮熟后取出汤汁,红豆熬成粥后倒入鱼汤调味即可。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病人为什么不能喝稀饭?这个答案你想不到

经常会听见医生给糖尿病病人特别是血糖控制不太好的病人说尽量不要吃稀饭、汤面等食物,很多病人会遵守但依旧免不了心里的疑惑,为什么能吃其他食物比如馒头、花卷之类的就不能吃稀饭、吃汤面?其实说来也简单,具体原因如下:

1.进食食物后食导致体内的血糖生成指数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食物的种类、生熟、加工方法等。据研究发现,如果加工时间越长、温度越高,血糖生成指数越高。而大米稀饭以及汤面等加工时间比较长,使屋内的颗粒变小,更易于吸收。进入身体后导致血糖生成指数迅速升高高,所以吃稀饭后血糖升高快。

2.经调查发现,患者进食稀饭餐后2h血糖要比进食干饭的平均高4-6 mmol/ L。 这还不是不能吃稀饭、由于大米的淀粉颗粒为六角型多面体, 用水加热后能使淀粉颗粒膨胀, 淀粉化。

煮成稀饭摄入后, 可广泛与消化液接触, 容易被吸收; 在胃内的排空时间相对缩短, 而在小肠停留时间较长, 有助于食物消化吸收, 易引起血糖迅速升高, 而血糖升高又刺激胰岛素分泌, 使食欲增加, 有饥饿感而再进食, 形成恶性循环, 使胰岛负担越来越重, 导致血糖更难控制。

当然即使这些研究和调查都说的有理有据,也并不是说糖尿病患者就一定不能吃稀饭、喝米粥之类的食物,只是尽量少吃。严格的糖尿病饮食真的很难做到,但是为了血糖控制、缓解甚至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我们还是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认识到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以及不加以控制之后可能会产生的诸多严重后果,也就是俗称的糖尿病教育。其次,自己监测血糖,现在每家每户都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保持小康状态了,一个血糖检测仪也很方便,所以即使远离社区医院等,也还是可以选择自己在家监测血糖,不管是空腹血糖还是三餐后血糖也好。

这样就可以大概了解到自己吃了哪些食物后血糖升高波动比较大,哪些东西对血糖影响较大等,做自己的“医生”慢慢了解自己身体的规律、了解这个糖尿病在自己身上所表现出症状的密码是什么很重要,毕竟只有我们自己才是身体的主人,自己是最能也是醉容易真正把控好自己的疾病的辅助治疗的。

最后,调整饮食配合运动疗法。虽然说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的疾病,但并不是说适量的运动就没有任何作用了。相反,除了一些疾病如脊柱损伤等的绝对禁忌症是运动外,其他很多疾病都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缓解病情进展的。

据研究显示,增加体力活动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减少身体脂肪量,增强体力,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长短应根据病人的总体健康状况来定,找到适合病人的运动量和病人感兴趣的项目。运动形式可多样,如散步,快步走、健美操、跳舞、打太极拳、跑步、游泳等。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未经书面授权,任何(自)媒体不得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