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妊娠期糖尿病想吃甜食(妊娠期糖尿病想吃辣条)

正义凛然海燕mG 0
文章目录:

不想孕期血糖飙升?做好这几件事

在孕期,准妈妈们都希望能给肚子里的宝宝提供最好的营养,让宝宝健康成长。但有时候,过度的营养摄入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血糖升高。孕期血糖飙升不仅会影响准妈妈自身的健康,还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如巨大儿、早产、流产、胎儿畸形、新生儿低血糖等。那么,如何才能有效预防孕期血糖飙升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合理饮食是关键(一)少食多餐,稳定血糖

很多准妈妈在孕期会觉得特别容易饿,于是一顿饭吃很多。其实,这样不利于血糖

的控制。确的做法是少食多餐,将一天的食物分成 5 - 6 餐,这样可以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导致血糖快速上升。例如,除了正常的三餐,中间可以适当加餐,如吃一些低糖水果、坚果或者喝一杯牛奶。比如,在两餐之间吃一个苹果或者一小把杏仁,既能补充营养,又不会让血糖飙升。

(二)调整进食顺序

吃饭的顺序也很有讲究。建议先吃蔬菜,再吃荤菜,最后吃主食。蔬菜富含膳食纤维,能增加饱腹感,还能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从而有助于控制血糖。先吃蔬菜后,再吃富含蛋白质的荤菜,最后吃主食,这样可以让血糖上升的速度更加平缓。例如,先吃一盘炒青菜,再吃几块瘦肉或者鱼肉,最后吃半碗杂粮饭。

(三)限制精制主食,增加粗粮摄入

白米饭、白面包等精制主食升糖速度较快,准妈妈们可以将它们部分替换成燕麦、小米、荞麦、黑米、红豆等杂粮豆类。这些粗粮富含膳食纤维和复合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相对较慢,能让血糖保持相对稳定。比如,将平时吃的白米饭换成一半白米一半糙米的混合饭,或者早餐把白面包换成全麦面包。

(四)吃水果有讲究

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孕妇和胎儿都很重要,但吃水果的时间和种类要选对。推荐在两正餐之间吃水果,每次 100 克左右,比如上午 10 点或者下午 3 点。同时,要选用含糖量和血糖生成指数(GI)低的水果,像橘子、樱桃、苹果、梨、柚子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千万不能用果汁代替水果,因为果汁在制作过程中会损失膳食纤维,而且更容易被吸收,导致血糖快速上升。

(五)保证充足的蔬菜摄入

每天要保证食用足够的蔬菜,煮熟后大约 2 碗的量,其中 2/3 应为绿叶菜,也可以选择蘑菇、木耳、豆芽、番茄等其他蔬菜。需要注意的是,土豆、莲藕、芋头等高淀粉蔬菜在食用时要替代一部分主食,因为它们的淀粉含量较高,吃多了也会使血糖升高。

(六)限制油脂摄入

烹饪时推荐使用橄榄油、大豆油或玉米油等健康油脂,避免使用椰子油、棕榈油等。同时,要少吃肥肉,优先选择鱼禽类、瘦肉,像黄油、猪油、鸡皮、猪皮等也要尽量回避。此外,油腻食物和快餐食品通常含有大量油脂和糖分,准妈妈们一定要管住嘴,尽量不吃。

(七)合理的烹调方式

烹饪方式也会影响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尽量采用蒸、煮的方式,炒菜时少放油。慎用破壁机将蔬果榨汁食用,因为这样会破坏蔬果中的膳食纤维,使其更容易被吸收,导致血糖升高。另外,要少吃或不吃熏、烧烤、卤制的食物,这些食物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添加较多的糖和盐,对血糖控制不利。

二、适当运动助力控糖(一)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

孕妇可以选择一些有一定耐力的持续缓慢消耗的运动,如瑜伽、散步、上臂运动、太极拳、孕妇操、游泳等。这些运动既能增强体质,又有助于控制血糖。比如,每天饭后半小时去小区里散步 30 - 40 分钟,或者每周去上 2 - 3 次孕妇瑜伽课。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做剧烈运动,像球类运动等就不适合孕妇。如果是不宜下床活动的孕妇,可以选择在床上做一些上肢运动。

(二)把握运动时机

运动应选择在饭后 30 分钟后进行,每次运动 30 - 40 分钟,然后休息 30 分钟。这样既能避免空腹运动导致低血糖,又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例如,晚饭后休息半小时,然后出门散步,既能促进消化,又能帮助控制血糖。

(三)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运动要循序渐进,不要一开始就过度运动,强度要以孕妇自己能够耐受为原则。并且要持之以恒,坚持每周运动 4 - 5 次,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控糖效果。比如,刚开始散步可以走 20 分钟,然后逐渐增加到 30 - 40 分钟,长期坚持下去。

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一)规律作息,拒绝熬夜

熬夜会使身体产生较多升高血糖的激素,不利于血糖控制。准妈妈们要养成定时作息的好习惯,晚上准点睡觉,让身体形成生物钟。一般来说,晚上 10 点到 11 点之间上床睡觉比较合适。如果晚上实在睡不着,也尽量不要刷手机,可以闭目养神,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

(二)戒烟戒酒

吸烟和饮酒都会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可能影响血糖的稳定。所以,准妈妈们在孕期一定要戒烟戒酒,为自己和宝宝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

(三)保持心情舒畅

孕期情绪波动较大,而长期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准妈妈们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心情舒畅。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和家人朋友聊天等方式缓解压力,放松心情。比如,每天听半小时舒缓的音乐,或者和闺蜜一起喝下午茶聊聊天。

四、定期监测血糖(一)了解正常血糖范围

我国采用 75g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正常范围为:空腹血糖正常值 < 5.1mmol/L,服糖后 1 小时血糖正常值 < 10.0mmol/L,服糖后 2 小时血糖正常值 < 8.5mmol/L。由于仪器精度的不同,不同医疗机构出具的化验单参考值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准妈妈们要了解这些标准,以便更好地监测自己的血糖。

(二)按时进行血糖检查

在首次产前检查即妊娠 6 - 13 6 周时,常规行空腹血糖检查;在妊娠 24 - 28 周时,进行 75g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对于一级亲属有糖尿病家族史或糖尿病遗传高危因素的孕妇,可提前进行 OGTT 检查。准妈妈们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血糖异常。

(三)做好血糖记录

准妈妈们可以准备一个小本子,记录每次的血糖检查结果,包括空腹血糖、餐后 1 小时血糖、餐后 2 小时血糖等。这样可以直观地看到自己血糖的变化情况,也方便医生根据数据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预防孕期血糖飙升需要准妈妈们从饮食、运动、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入手,同时定期监测血糖。只有这样,才能让准妈妈们健康度过孕期,迎接可爱宝宝的到来。

孕期糖尿病:孕妈不可忽视的健康隐患

怀孕本是一段充满幸福与期待的旅程,然而孕期糖尿病却可能悄然来袭,给母婴健康带来潜在风险。据统计,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在17.5%左右 ,这意味着每6位孕妈中就可能有1位受到孕期糖尿病的困扰。因此,了解孕期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至关重要。

孕期糖尿病的类型与成因

孕期糖尿病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妊娠糖尿病(GDM)孕前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糖尿病是指在怀孕期间首次出现的糖尿病,占孕期糖尿病的大多数。其发生与胎盘分泌的激素抵抗胰岛素作用有关,使得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血糖升高。而孕前糖尿病合并妊娠则是在怀孕前就已经患有糖尿病。(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全科医生张新宝)遗传因素、高龄妊娠(年龄≥35岁)、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都是孕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例如,肥胖的孕妈脂肪细胞肥大,对胰岛素的反应不敏感,更易发生孕期糖尿病。

孕期糖尿病的危害

孕期糖尿病对孕妈和胎儿都有诸多危害。对孕妈而言,孕期发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增加2 - 4倍,还可能出现羊水过多、感染,如泌尿系统感染、霉菌性阴道炎等。分娩时,由于胎儿过大,难产、剖宫产的几率也会升高,产后出血风险增加。对胎儿来说,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胎儿出生后易发生低血糖、低血钙、高胆红素血症等。巨大儿出生后,未来患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也会显著增加。

孕期糖尿病的诊断

目前,孕期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血糖检测一般在孕24 - 28周进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空腹血糖≥5.1mmol/L,或服糖后1小时血糖≥10.0mmol/L,或服糖后2小时血糖≥8.5mmol/L,只要其中一项达到或超过标准,即可诊断为妊娠糖尿病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孕妈,如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等,可能会提前进行血糖筛查。

孕期糖尿病的防治

孕期糖尿病的防治,“管住嘴、迈开腿”是基础。饮食上,要遵循少食多餐原则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全谷物等每天保证适量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运动不仅有助于控制血糖,还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若通过饮食和运动管理,血糖仍不达标,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不会通过胎盘,对胎儿安全有效。同时,孕妈要定期监测血糖,包括空腹、餐后血糖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孕期糖尿病虽然可怕,但只要孕妈们提高警惕,做好筛查、预防和治疗,就能有效降低风险,保障母婴健康。希望每一位孕妈都能顺利度过孕期,迎来健康可爱的宝宝。

毓健漫时光|妊娠糖尿病的低GI甜蜜攻略

孕期遇上妊娠糖尿病,甜蜜美食仿佛成了“雷区”?别担心!妊娠糖尿病≠告别美味,关键在于选择低升糖指数(GI)食物。

1.低GI食物的魔力

低GI食物消化吸收慢,血糖上升平缓,不会像高GI的甜甜圈那样让血糖“坐过山车”。比如全麦面包、燕麦、糙米、豆类和绿叶蔬菜,它们富含膳食纤维,能稳住血糖,还能让你更有饱腹感。

2.巧妙搭配,甜蜜不升糖

想吃点甜?试试用水果代替糖果。苹果、橙子、草莓,GI值低,营养又美味。搭配一些优质蛋白质,比如鸡蛋、牛奶或坚果,能让血糖更平稳。

3.少食多餐,血糖不“蹦迪”

别饿着自己,也别一次性吃太多。少食多餐是关键,每餐七八分饱,血糖就能稳稳当当。

4.运动助力,甜蜜加分

饭后散散步,不仅能帮助消化,还能让血糖更快被利用,让孕期生活更健康。

妊娠糖尿病不是“紧箍咒”,而是换个方式享受美食。低GI饮食,让你的孕期甜蜜又安心!

稿件提供:烟台毓璜顶医院内分泌科李梦璐

作品声明:科普图片引用AI生成,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