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低血糖后吃什么(糖尿病低血糖后果)

自我控糖小知识 0
文章目录:

低血糖发生时吃什么最好?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人的血糖调控能力较差,除了高血糖为常见情况外,糖尿病人还容易发生低血糖。大部分的糖尿病人一生中都会发生低血糖,只是发生的严重程度和次数不同罢了。

低血糖必须立即纠正,否则容易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如昏迷、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纠正低血糖最好的办法就是“吃”了,那么低血糖发生时吃什么最好呢?下面就给大家讲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一、低血糖发生时要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饼干、馒头这些,如果低血糖症状很明显,血糖又很低,可以直接喝糖水或蜂蜜,当然如果有医用葡萄糖更好了,直接口服葡萄糖纠正低血糖的速度是更快的。

二、低血糖发生时吃巧克力不是首选,因为巧克力虽然含有糖,但脂肪含量也很高,而脂肪的升糖速度是比较慢的。除此之外,低血糖也不能靠吃肉或蔬菜来纠正,因为它们升糖都太慢,“远水解不了近渴”。

当然了,如果只是有轻度的饥饿感,没有其他的低血糖症状,测得血糖也不算低,还在4.4mmol/L以上,不一定非得吃碳水,吃点蔬菜也是可以的。

三、如果是服用α-糖苷酶抑制剂导致的低血糖不能靠吃馒头和饼干等主食来纠正,应该直接喝葡萄糖。因为α-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等)是通过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胃肠道的吸收速度来降低血糖的,服用阿卡波糖出现低血糖后,碳水化合物摄入后不能很快转变为葡萄糖,因而不能在短时间内纠正低血糖。

总之,对于糖尿病人来说,低血糖比高血糖还要可怕。糖尿病人平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吃得太多固然不行,过度节食更不行。

当糖尿病遇上低血糖,该如何应对?要怎么预防?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非常关注高血糖的问题,却忽视了一个潜在的健康“杀手”——低血糖。本期,我们就教大家如何应对低血糖。

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小于或等于3.9毫摩尔/升时,就可能出现严重的低血糖症状。需要注意的是,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低血糖,需要患者高度警惕。

导致低血糖的常见因素

药物因素 注射或者服用降糖药物,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药物使用不当,服用或注射药物时间不够精准,都可能引发低血糖。例如,过量使用磺脲类降糖药,可引发低血糖,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饮食失调 已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若进食量过少,尤其是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或者长时间未进食,可能会出现低血糖。

运动过度 适量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有益,但如果运动量过大且未及时补充能量,在某些降糖药的作用下,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糖。

其他疾病 某些疾病可能会影响糖原的储存和释放。例如,肾脏疾病可改变降糖药的代谢时间,如果代谢时间延长,患者出现低血糖的风险将增加。

识别低血糖的危险信号

低血糖的症状因人而异,轻重不一。

轻度低血糖可导致患者出现饥饿、心慌、手抖、出汗、面色苍白等症状。若患者及时采取措施,通常能迅速缓解症状。若患者未及时采取措施,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视物模糊、反应迟钝等中度低血糖症状。而重度低血糖可导致患者出现抽搐、昏迷等症状,甚至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进而危及生命。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无症状低血糖”,这类患者需要提高血糖监测的频率。

如何应对低血糖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且意识清醒时,应立即食用能够快速升高血糖的食物,如糖果、含糖饮料等。15分钟后,患者应重新测量血糖,若血糖未恢复正常,可再次进食含糖食物。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且意识不清时,家属千万不可强行喂食,以免发生呛咳甚至窒息。此时,家属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将患者送往医院,通过静脉输注葡萄糖溶液来纠正低血糖状况。

预防低血糖这样做

监测血糖 糖尿病患者应养成定期监测血糖的好习惯,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睡前血糖等。根据血糖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 糖尿病患者应保持均衡、规律饮食,做到定时定量进餐,确保每餐都含有适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需要使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的患者,更要注意合理饮食,以防在药效最强时出现低血糖。

适度运动 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测量血糖、适当进食等;在运动过程中,要避免过度劳累;运动后要及时补充能量。

随身携带应急食品及急救卡 糖尿病患者应随身携带含糖食品,如糖果、饼干等,以便及时补充糖分。在急救卡上,要写明自己的姓名、紧急联系人姓名及电话,还可将以下内容附在后面:我患有糖尿病,如果您发现我神志不清或行为异常,可能是出现了低血糖。我若能吞咽,请给我一些含糖食品(已随身携带)。若15分钟内尚未恢复,请送我到医院并通知我的家人。若我昏迷无法吞咽,切勿强行喂食,也请送我到医院并通知我的家人,感谢您的帮助!

总之,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应充分认识低血糖的危害,并时刻保持警惕。通过定时监测血糖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远离低血糖带来的潜在威胁。

来源:老年健康报

来源:健康报微信公众号

当糖尿病遇上低血糖,该如何应对?要怎么预防?

原创 健康报 健康报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非常关注高血糖的问题,却忽视了一个潜在的健康“杀手”——低血糖。本期,我们就教大家如何应对低血糖。

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小于或等于3.9毫摩尔/升时,就可能出现严重的低血糖症状。需要注意的是,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低血糖,需要患者高度警惕。

导致低血糖的常见因素

药物因素 注射或者服用降糖药物,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药物使用不当,服用或注射药物时间不够精准,都可能引发低血糖。例如,过量使用磺脲类降糖药,可引发低血糖,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饮食失调 已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若进食量过少,尤其是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或者长时间未进食,可能会出现低血糖。

运动过度 适量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有益,但如果运动量过大且未及时补充能量,在某些降糖药的作用下,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糖。

其他疾病 某些疾病可能会影响糖原的储存和释放。例如,肾脏疾病可改变降糖药的代谢时间,如果代谢时间延长,患者出现低血糖的风险将增加。

识别低血糖的危险信号

低血糖的症状因人而异,轻重不一。

轻度低血糖可导致患者出现饥饿、心慌、手抖、出汗、面色苍白等症状。若患者及时采取措施,通常能迅速缓解症状。若患者未及时采取措施,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视物模糊、反应迟钝等中度低血糖症状。而重度低血糖可导致患者出现抽搐、昏迷等症状,甚至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进而危及生命。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无症状低血糖”,这类患者需要提高血糖监测的频率。

如何应对低血糖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且意识清醒时,应立即食用能够快速升高血糖的食物,如糖果、含糖饮料等。15分钟后,患者应重新测量血糖,若血糖未恢复正常,可再次进食含糖食物。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且意识不清时,家属千万不可强行喂食,以免发生呛咳甚至窒息。此时,家属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将患者送往医院,通过静脉输注葡萄糖溶液来纠正低血糖状况。

预防低血糖这样做

监测血糖 糖尿病患者应养成定期监测血糖的好习惯,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睡前血糖等。根据血糖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 糖尿病患者应保持均衡、规律饮食,做到定时定量进餐,确保每餐都含有适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需要使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的患者,更要注意合理饮食,以防在药效最强时出现低血糖。

适度运动 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测量血糖、适当进食等;在运动过程中,要避免过度劳累;运动后要及时补充能量。

随身携带应急食品及急救卡 糖尿病患者应随身携带含糖食品,如糖果、饼干等,以便及时补充糖分。在急救卡上,要写明自己的姓名、紧急联系人姓名及电话,还可将以下内容附在后面:我患有糖尿病,如果您发现我神志不清或行为异常,可能是出现了低血糖。我若能吞咽,请给我一些含糖食品(已随身携带)。若15分钟内尚未恢复,请送我到医院并通知我的家人。若我昏迷无法吞咽,切勿强行喂食,也请送我到医院并通知我的家人,感谢您的帮助!

总之,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应充分认识低血糖的危害,并时刻保持警惕。通过定时监测血糖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远离低血糖带来的潜在威胁。

原标题:《当糖尿病遇上低血糖,该如何应对?要怎么预防?》

阅读原文

来源:健康报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