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的患儿有哪些表现(糖尿病患儿有哪些护理问题)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孩子突然爱喝水了?小心儿童糖尿病

近日,一名4岁女孩确诊糖尿病的新闻引起全网热议。儿童糖尿病有哪些症状,是否可以预防?健康微课邀请西南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王育林为您开课。

儿童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王育林介绍,儿童糖尿病更多的还是以Ⅰ型糖尿病为主,它的典型症状是口干、多饮、多尿以及多食。很多儿童在早期会出现大量饮水、体重下降的症状,也因为高糖还会出现精神萎靡、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到后期发展为酮症酸中毒的话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以及呼气有烂苹果味的情况。有些儿童在体育课上出现创面的时候,还会出现创面难以愈合,包括四肢麻木等症状。

儿童糖尿病的高发年龄是几岁? 儿童糖尿病的高发年龄段在学龄前期以及青春期,也就是4~6岁和10~14岁这个阶段。对于一些Ⅱ型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其发病年龄可能会提前。(上游新闻记者 石亨)

来源: 上游新闻

杭州13岁男孩确诊糖尿病!妈妈后悔:他每天都喝……家长不能太宠了

来源:杭州日报

作为饮料的忠实爱好者

杭州13岁的峰峰(化名)

几乎每天都要喝一瓶

不管是甜甜的果汁、香浓的奶茶

还是让人酸爽的“快乐肥宅水”

他都很喜欢

可谁能想到,就在几天前

他像往常一样,喝了一瓶饮料后

竟陷入了重度昏迷,还差点丢了性命

1、一瓶饮料下肚,13岁肥胖男孩进了ICU

事情发生于两天前,峰峰像往常一样喝了一瓶饮料,过了不久他突然开始呕吐,整个人昏昏沉沉,连饭也吃不下。家人以为他感冒加上肠胃不舒服,就给他吃了点感冒药和健胃消食片。

可过了一段时间,峰峰恶心呕吐的症状并没有缓解,嗜睡的症状还加重了,最后甚至对外界的呼唤反应很差。

家人赶紧将他送到了浙大儿院,到达急诊时,峰峰已陷入了昏迷,GCS评分7分,精神差,血气分析提示严重酸中毒,pH值低至6.89,实际碱剩余 -28.5mmol/L,血糖38mmol/L(正常空腹血糖应低于6.1mmol/L)。

如果再不接受治疗,随时会危及生命。孩子随即被转入PICU,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

2、孩子长期肥胖,暗暗得了糖尿病

PICU医生不久后就召集内分泌科医生进行了会诊,峰峰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高渗性高血糖状态伴酮症酸中毒

看到这一长串的诊断,峰峰家人感到吃惊。因为虽然看不懂专业的医学名词,但糖尿病几个字他们还是知道的。

也就是说孩子之前就已经得了糖尿病?

内分泌科医生戴阳丽解释,峰峰身高170cm,体重却有112.2kg,身体质量指数(BMI)高达38 kg/m2,已经远远超过儿童肥胖的标准。如果一直肥胖,人体的胰岛可能会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有朝一日可能就会“罢工”。

“儿童2型糖尿病主要和肥胖有关。引发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体内发生胰岛素抵抗。”戴阳丽说。

得益于疾病的快速、正确诊断,峰峰及时进行了补液、降颅压、胰岛素应用等治疗。经过积极治疗,峰峰的酸中毒逐渐纠正,血糖稳步下降,精神状态也明显好转。目前血糖控制良好,定期随诊中。

3、医生:体重超过这个界限都要注意

糖尿病风险会急剧上升

我们知道太胖不好,但想着孩子还小没关系,没想到真会因此得糖尿病啊。” 峰峰家人后悔不已。

浙大儿院内分泌科主任董关萍主任医师表示,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患者内脏脂肪增多会引起胰岛素抵抗。为了维持正常血糖,胰岛β细胞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出现高胰岛素血症。此过程伴随胰岛β细胞的功能受损,患者胰岛功能逐渐减退,不能代偿胰岛素抵抗时就会出现血糖升高,发生糖尿病。所以肥胖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这个孩子BMI高达38 kg/m2处在糖尿病的高风险体重区。

她表示,在中国,成人BMI≥24 kg/m2时糖尿病风险开始显著增高,BMI≥28 kg/m2时风险急剧上升。怎么计算自己的BMI是否超过28这个界限?

计算公式为: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

也就是说,如果您的身高是160cm,在体重达到71公斤的时候,BMI就达到了28 kg/m2;如果您的身高是170cm,在体重达到80.9公斤的时候,BMI就达到了28 kg/m2。

而儿童的超重、肥胖BMI标准随年龄不同,详见附表。

4、谨记:肥胖增加糖尿病风险,小孩也不例外!

儿童糖尿病主要分三大类: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以及其他类型,如新生儿糖尿病和青少年起病的成年型糖尿病(MODY)。儿童糖尿病中接近90%是1型糖尿病,大多患儿发病年龄在学龄前期,其次在青春期;2型糖尿病占比不到10%,虽然并不算高,但比例却日渐增加。

2型糖尿病以前常被认为是“成人的糖尿病”,但现如今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2型糖尿病发病已越来越年轻化。儿童2型糖尿病主要和肥胖有关,因此,控制好体重,无论是对于大人,还是对于孩子,都非常重要。

知识1 1:孩子太胖了怎么办?

一是日常采取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鱼、海鲜、豆类、坚果类食物,其次是谷类,烹饪时要用植物油代替动物油。

二是让胰岛充分休息。一日三餐已经能够满足孩子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了,尽量不要喝饮料、最好不要加餐,特别不要吃夜宵,让胰岛可以休息足12个小时,有助于代谢健康。

三是适量运动。运动好处多,不管是有氧运动还是抗阻力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放松身心,还可以丰富孩子的生活,提醒运动45分钟后才开始燃烧脂肪,所以要保证足量的运动时间。

四是充足睡眠。睡眠对身体机能的调控很重要。人在睡眠中,体内分泌大量的生长激素,高峰时的分泌量超过白天分泌量的5-7倍,儿童最好的睡眠时间是在晚上8点半到早上6点左右。

来源:浙大儿院

儿童糖尿病的早期识别与管理,科学管理,控制血糖水平

在一个本应充满欢笑与奔跑的童年里,小华的故事却像一道突如其来的阴影,让无数家长的心紧紧揪起。儿童糖尿病,这个听起来似乎与稚嫩孩童无关的疾病,正悄然成为威胁孩子们健康的隐形杀手。你是否也曾担忧,那个活泼可爱、总是笑眯眯的孩子,会不会某一天也被这突如其来的病魔缠身?

儿童糖尿病并非遥不可及,它的早期症状虽不明显,但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后果将不堪设想。想象一下,当我们的孩子因为一个小小的伤口而久久不能愈合,或者因为频繁的口渴和排尿而夜不能寐,我们的内心将承受多大的煎熬?

但别担心,今天,我们就将带你走进儿童糖尿病的世界,深度剖析它的早期识别与管理之道。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全面的控制,我们将向你展示,即使面对儿童糖尿病这样的挑战,我们依然有能力守护孩子们的甜蜜童年,让他们的未来依旧充满阳光与希望。

所以,无论你是正在为孩子健康担忧的家长,还是对儿童糖尿病充满好奇的旁观者,都请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揭开儿童糖尿病的神秘面纱,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吧!

一、儿童糖尿病的早期症状:警惕身体发出的信号

儿童糖尿病的早期症状虽不明显,但家长仍需警惕。多饮、多尿是小华最早出现的症状,由于血糖水平升高,小华频繁感到口渴,饮水量和排尿量都明显增加。此外,多食但体重下降也是儿童糖尿病的典型表现。小华虽然食欲大增,但由于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体重反而下降。家长若发现孩子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

数据显示,儿童糖尿病患者中,约有半数以上会出现视力模糊、皮肤瘙痒等症状。这是由于高血糖导致眼睛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和皮肤神经末梢受损所致。此外,疲劳、虚弱、易感染等也是儿童糖尿病的常见症状。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就医。

二、儿童糖尿病的诊断:科学检测,明确病情

儿童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血液检查和尿液检查。空腹血糖测定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手段,若空腹血糖大于7mmol/L,则可确诊糖尿病。血浆C肽测定有助于糖尿病的分型,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近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对于评估病情和控制效果具有辅助作用。

尿液检查同样重要,包括糖尿、蛋白尿、尿酮体和管型尿等项目。糖尿是糖尿病患者的典型表现,蛋白尿可反映肾脏损伤程度,尿酮体一般见于重症糖尿病或伴酮症酸中毒的患者,管型尿则与蛋白尿同时存在。

三、儿童糖尿病的管理:科学规划,全面控制

儿童糖尿病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饮食、运动、药物和血糖监测等多方面协同作战。

饮食管理:平衡饮食,保证营养。儿童糖尿病患者应多吃新鲜蔬果和粗粮,少吃高糖、高脂食物。家长在烹调时,应选用煮、炖、凉拌等方法,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同时,要控制饮食总热量,保证孩子正常发育的需要。

运动管理:规律运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建议儿童糖尿病患者每天至少进行6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葡萄糖的利用,有利于血糖控制。但需注意,运动应在餐后进行,避免空腹运动导致低血糖。

药物治疗:合理用药,控制血糖。一型糖尿病患者需依赖胰岛素治疗,二型糖尿病患者则可在饮食和运动管理的基础上,考虑口服降糖药。但无论何种药物,都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

血糖监测:定期监测,了解病情变化。家长应教会孩子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法,每日至少监测4次,包括空腹和餐后血糖。同时,要记录血糖数据,以便医生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四、生活中的小贴士:细节决定成败

保持规律作息: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血糖控制。

预防感染:儿童糖尿病患者免疫系统受损,易感染各种细菌、病毒和真菌。家长应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避免感染。

心理关怀:儿童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家长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心理关怀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科学管理,守护孩子的健康未来

儿童糖尿病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早期识别、科学管理,就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守护孩子的健康未来。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