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能喝啤酒酒吗(糖尿病能喝啤酒吗有什么好处)
干啤,糖尿病人可以喝吗?不得不饮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3点
经常有人有这样的疑惑:“糖尿病到底能不能喝酒,经常看到有人喝干啤,也听说糖尿病人喝干啤没啥事,怎么喝都行,这是真的吗?”
有时候由于特殊情况聚会或者谈客户,在国内免不了的就是喝酒。对于普通人还好一些,但是对于患有糖尿病的人来讲喝酒会难免让人有些担心。有些人也是听了被人的建议,会选择喝一些干啤。那么糖尿病人喝干啤是否可以呢?不得已要喝酒的时候怎么喝酒才能尽可能的安全伤害小呢?
1. 糖尿病可以喝干啤吗?
干啤和普通的啤酒在制作工艺和成分上会有一定的饿差别,干啤的主要特点是发酵度高,含极少的残糖成分。它符合现代人对啤酒的新潮追求,低热低糖,喝后不会使人轻易发胖。干啤酒源于葡萄酒,普通啤酒有一定糖分残留,干啤使用特殊酵母使糖继续发酵,把糖降到一定浓度之下。理论上说糖尿病人可以饮用干啤,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还是什么啤酒都不饮为好。毕竟干啤也只是做到了尽可能的低糖,并不是无糖。喝多了还是会引起血糖升高的,只不过比其他啤酒温和一些罢了。
2. 糖尿病人喝酒需要注意什么?
①喝酒之前吃点东西:空腹饮酒不仅仅不利于血糖的控制,而且对胃黏膜有很大的伤害。胃主要吸收水和酒精,在喝酒之前吃两口主食(对于糖尿病病人最好是杂粮的)就会将危害降低一些。
②慢点喝酒:无论是糖尿病人还是正常人,喝酒都不要一口闷,慢点喝酒能减少酒精作用,避免醉的太快。饮酒快,血中乙醇浓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会出现醉酒状态。若慢慢喝,体内有充分的时间把乙醇分解掉,不易喝醉。如果一杯又一杯的直接干掉,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加饮酒量。
③坚决不喝高度酒: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在控制饮酒量的同时也控制一下酒精度数。高浓度的酒对血糖是有影响的,可以抑制肝糖输出,空腹大量饮酒可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症,而醉酒会掩盖低血糖的症状,使病人发生危险。酒精可产生大量的能量,也可以影响血糖,因此血糖不稳定的糖尿病患者不宜饮酒。
另外,糖尿病患者长期饮酒,对身体的危害是巨大的,不仅不利于血糖的控制,甚至还会加重糖尿病症状。长期饮酒也会导致营养不良,特别是B族维生素的消耗增多,也不利于血糖控制。糖尿病患者因过量饮酒引起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并非罕见,因此一定要重视起来,不可掉以轻心,存有侥幸心理。
当不得不饮酒的时候,建议选择少量干啤即可,并且注意以上3点饮酒建议。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友喝啤酒会升血糖吗?
夏天不吃点啤酒和烧烤,怎能算过夏呢?
糖友胖胖,最近啤酒烧烤吃嗨了,很多糖友说,糖友不能喝啤酒,也有糖友说,喝啤酒降血糖...
那糖友到底能不能喝啤酒呢?啤酒对血糖会造成什么影响呢?往下看~
啤酒又称作“液态面包”,是由麦芽和啤酒花发酵而成的,酒精含量低,相比较白酒,营养成分还是相对丰富一些的,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低分子糖、无机盐和各种酶,但是不及红酒。啤酒中的小分子糖和氨基酸很易被消化吸收,并产生大量热量。
不同类型的啤酒有什么区别?啤酒的分类标准有很多,比如工艺、酵母发酵的地方、色泽、杀菌情况、麦原浓度等,其中啤酒的麦原浓度直接影响升血糖的高低。
麦原浓度又称麦芽汁浓度,制造啤酒的大麦芽和辅助原料大米等,通过麦芽淀粉酶和蛋白酶的作用,会转化为麦芽糖类,麦芽汁浓度就是指发酵前原料中可发酵糖的浓度。
麦芽汁浓度一般是用“°P”为单位标注,或者以“麦芽度:”为开头标注。
酒度一般是以“%vol”或“%(V/V)”标注,以及以“酒精度:”为开头标注。
麦芽汁浓度是鉴定啤酒的一个硬性指标,麦芽汁浓度越高,营养价值越好,泡沫越细腻持久,酒味越醇厚柔和,同时酒精度也会越高。在我们生活中大多数情况接触的啤酒,一般酒度在3度左右,而“麦芽度”一般在10度左右。
啤酒中的酒精是麦芽糖转化而来,一般分为低、中、高三个浓度型。
低浓度型:麦芽汁浓度在6°~8°(巴林糖度计),酒精度为2%左右,夏季可做清凉饮料,缺点是稳定性差,保存时间较短。中浓度型:麦芽汁浓度在10°~12°,以10度为普遍,酒精含量在3.5%左右,是我国啤酒生产的主要品种。高浓度型:麦芽汁浓度在14°~20 °,酒精含量为4%~5%。这种啤酒生产周期长,含固形物较多,稳定性好,适于贮存和远途运输。
常见的雪花啤酒系列,比如纯生、勇闯天涯便属于低浓度型啤酒,黑啤便是高浓度型啤酒。
糖友能不能喝啤酒?啤酒能够快速产能,每100g啤酒,含有的热量16~77千卡不等,平均含有32千卡,但是啤酒很容易喝过量,一个人一餐需要热量在500千卡左右,如果喝了2瓶啤酒,热量就已经占了需要量的一半,甚至满足了一餐的需要量。在夏天,一两瓶啤酒,是很容易喝到的,如同喝水一样,对于饮酒之人来说,很容易热量超标,而控制血糖的首要饮食原则便是控制总热量的摄入。
任何一种酒均含酒精。在正常情况下,饮酒后,乙醇在人体内经肝脏代谢变为乙醛,再继续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如果人在空腹或饥饿时饮酒,乙醇会很快吸收到血液里,可刺激胰腺β-细胞分泌出大量胰岛素,使血糖浓度降低。同时,乙醇迅速进入肝脏,还能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和异生,促使低血糖的出现。
对于糖尿病患者,特别是服用降糖药的糖友,尤须忌酒。因为乙醇与某些降糖药有协同作用,使血糖明显降低,甚至可发生低血糖性昏迷。再者,患者口服降糖药同时饮用烈性酒,则会阻断乙醛代谢,使其大量蓄积,极易出现头晕、心悸、面红、结膜充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糖友应该慎饮酒。
酒精进入人体后,先通过肝脏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代谢成乙醛,再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酸,最后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但是酒精具有直接的神经系统毒性、心脏毒性和肝脏毒性。
有些人酒量好,因为体内的这两种脱氢酶活跃,能迅速的将乙醇代谢;而对于酒量较差,或一喝酒就脸红的人,则是因为体内缺少乙醛脱氢酶,不能将乙醛代谢成乙酸,而乙醛除了自身的毒作用外,还能刺激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的分泌,表现出面色潮红、心跳加快等症状,这类人更应慎喝。
不仅啤酒,尤其是高浓度的白酒,糖友须慎喝哦~如果特别想喝酒,不妨喝点红酒解解馋吧,选择干红更佳。
糖尿病人喝酒会有哪些影响?4大危害不可轻视
酒是很多场合不可缺少的一种饮品,如应酬、亲朋好友相聚上,这些场合都免不了要喝酒,而很多人应该知道如果经常喝酒会给自己对身体带来伤害,特别是糖尿病的糖尿病人,在平时如果经常喝酒容易导致一些副作用的发生。
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专科主任医师赵玲在此前接受采访表示,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是不建议喝酒的,比如在平时喝一些啤酒,啤酒当中含有一定量的糖分,喝了之后会引起血糖波动。还有大部分糖尿病人合并有高尿酸血症,喝了啤酒之后会对尿酸造成影响,所以糖尿病人为了健康着想一定要戒酒,不管是啤酒还是白酒最好是远离。
糖尿病人喝酒会带来哪些副作用?
一、会导致肝脏的负担加重
由于酒精在进入身体后是会通过肝脏分解的,而对于正常的人来说,适当的喝酒并不会给肝脏带来太大伤害,但是由于糖尿病人的肝脏解毒能力比较弱,如果在平时经常喝酒就会导致肝脏的负担加重,从而导致肝损伤,进而容易引起糖尿病肝病。
二、导致血糖不能稳定
由于酒精本身是一种高热量食物,如果糖尿病人没有控制的饮用就容易导致身体热量过多而让血糖不稳定,另外如果是经常空腹喝酒也容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由于酒精在进入身体后会抑制肝脏分解糖原,就会让血糖一度下降而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在低血糖过于严重的时候就会让身体分解大量酮体堆积在身体内,进而出现酮症酸中毒严重,会让患者出现昏迷。而且一次低血糖的发生比高血糖更严重,它会让身体的一系列器官受到伤害,更加容易引起一些并发症。
三、刺激胰腺
有一些糖尿病对身体胰岛素分泌会出现障碍,如果长期的喝酒就会在酒精刺激下促进胰腺分泌,就很容易导致胰腺炎的出现。
四、会引发糖尿病肾病
由于糖尿病人会因为长时间的高血糖让肾脏更容易受到伤害,而长期喝酒会让酒精进入到肾脏,由于酒精进入身体是需要肾脏进行排泄的,如果长期喝酒就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如果糖尿病人肾脏不是很好,这些酒精没办法及时排泄出体外,久而久之就容易导致肾脏发生病变而引发糖尿病肾病。
温馨提示,糖尿病人要知道在平时要避免喝酒,才能够避免血糖出现波动或者让酒精给身体带来伤害,而如果自己是在需要的情况下喝酒就要特别的注意,要尽量选择一些热量比较低的酒,可以选择红酒,另外尽量不要空腹喝酒,空腹喝酒容易导致低血糖,在喝酒前可以适当的补充一些食物,避免酒精造成低血糖,让低血糖给身体带来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