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喝的豆奶粉(糖尿病喝豆奶粉还是米汤)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馒头升糖快,糖尿病人不能吃?和面时有1个小窍门,让老人放心吃

馒头,一直以来都是人们食用主食中的主力军。虽然之前因为南北方的差异,南方人的主食都喜欢以白米饭为主,北方人则是以面食为主。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南北方的主食都会吃面食,如馒头、花卷、烙饼、馅饼等等。

但同时人们也非常关心的是,馒头中的热量以及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很多人都说馒头是高热量食物,并且还是高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

确实,馒头在各种主食上,无论是大米饭还是其他面食,馒头的水分含量少,且热量更高。一个普通大小,基本上是100g的馒头,其热量为236千卡。这个热量是米饭热量的2倍之多,是大米粥的5倍之多,是面条的2倍左右。

可见,馒头的确是一个热量大户,是我们不能轻敌的美食。对于馒头的血糖生成指数,它也是名副其实的高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它的血糖生成指数是在88左右,甚至会更高。那这样的馒头是不是糖尿病患者就不能食用了呢?对于喜欢吃馒头的人, 改善几点后也可以吃。

现如今,人们吃的馒头松软有嚼劲,一是用了精细加工后的小麦粉,这样的食物在加工时去掉了其中的糊粉层、胚芽、膳食纤维等有益成分,只留下了最为精致的胚乳。大家在制止的基础上还加入了部分泡打粉或者是糖,让馒头更加不健康。

糖尿病人群食用这样的馒头,很有可能会升高餐后的血糖水平,对自身病情不利。而我们需要改善的首先就是把小麦粉换成全麦粉,对于现代生活中有减肥计划的人群,用全麦粉制作馒头再合适不过了。

全麦粉和小麦粉相比,没有经过精细加工,其中留有大量营养物质,还富含膳食纤维。虽然在口感上会差一点,但好在的是,用全麦粉烹饪过后的馒头,很有咀嚼的口感且还会有一丝丝甜味,整体上味道是非常不错的。

如果你实在不喜欢,还可以荞麦粉、土豆粉、紫薯粉等代替高热量的精致小麦粉。

大家还可以改善的地方是,可以在精致小米粉的基础上加入豆粉,豆粉可延缓糖尿病人群餐后的血糖水平,适量吃的前提下,不会有加剧病情的危险,也是供大家选择的方式。

各位朋友,你喜欢食用美味的馒头吗?会如何做?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所有糖友注意!补充三种维生素,对降糖大有帮助,文章详细解答

秦女士身材偏胖,5年前确诊糖尿病,虽然每天都要吃药,但是她从来没有觉得麻烦,再加上她性格豪爽,在别人眼里看起来一点都不像得病的样子。

确诊疾病后,秦女士非常听医生的话,减少了饭量,增加了粗粮,每天晚上还会去运动,每次复查血糖都很不错。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秦女士却感觉双腿不得劲,还总是背痛,她以为自己又得了什么大病,赶紧咨询给自己治疗糖尿病的医生,医生建议她先去骨科查一查。

经检查,秦女士的骨密度水平低于-2.5,维生素D水平不足20ng/mL,也就是说,秦女士腿没劲后背痛是因为骨质疏松。

秦女士不理解,是自己老了吗?自己才50岁,这就骨质疏松了?

有数据显示,在京、沪两地50-70岁的中老年人群体中,近九成人群缺乏维D。而在青岛内分泌糖尿病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35%的患者维生素D不足,年龄越大,不足的情况越严重。

糖尿病患者补充3种营养素,对降糖大有帮助

维生素D

它参与糖脂代谢,补充后胰岛素敏感性更强。另外,它也能降低机体炎症水平,提升免疫力,降低患者生病的风险。

《欧洲内分泌学杂志》上一项研究显示,维生素D可改善代谢功能,经过半年的补充,参与者体内的胰岛素更加敏感。

注意:患者在服用前应咨询医生,结合个人情况,再做补充,因为长期、大量服用某一种营养素,可能出现副作用,一般每天补充800毫克,如果缺乏的程度不高,也可通过食物、晒太阳补充,海鱼、蛋类、牛奶都有足够多的维生素D。

提醒:硫酸铝、硫酸镁等药物会影响维D吸收,应分开服用,一个放在餐前,一个放在餐后,尽量在白天吃完,然后到户外逛一逛,促进维D转化。

叶酸

叶酸能促进血管内脂类物质代谢,降低血脂水平,同时还可滋养神经,降低神经病变的风险,若患者血压不稳定,叶酸也可帮助预防血管病变。

研究表示,摄入叶酸有助于降低HCY水平,改善胰岛功能,降低机体炎症水平,摄入量越高,患病率越低。补充叶酸后糖尿病风险降低了30%。

再说了,糖尿病患者本身就容易缺乏叶酸,一方面是因为摄入不足,叶酸转化能力较低,另一方面是服用药物影响了叶酸的代谢。

注意:食物中的叶酸很容易流失,建议简单烹饪,以下这些食物中都有较多的叶酸,包括小米、玉米、香菇、南瓜、柚子、猕猴桃、动物肝脏等。

提醒:不管是饮食补充,还是吃药,叶酸进入人体后要先转化后利用,但是如果患者存在基因突变,转化能力低下,将会出现代谢障碍,这类人群出现中风的风险会比较高。

B族维生素

糖尿病医学营养指南指出,患者容易出现缺乏B族维生素的情况。

补充B族维生素能改善神经炎,同时还可降低动脉硬化的风险。

一般补充维生素B1、维生素B12

注意:糖尿病患者的皮肤很脆弱,容易被真菌入侵,出现脚气病的概率比较高,补充营养素有助于帮助皮肤屏障修复,降低糖尿病足出现的风险,也可减少脚气病。全谷物、豆奶蛋、红肉都是不错的选择。

提醒:患者长期服用大概率会出现缺乏的情况,应适当补充。神经受损的症状不太明显,但是时间久了危害很大,如肢体麻木、烦躁、焦虑、低落、记性差、失眠等,给中老年患者带来无尽的折磨。可以通过动物性食品补充。

血糖降下来了,说明糖尿病“逆转”了?可以大鱼大肉了?

患者经过药物和生活调理后,一般血糖都会降下来,这个时候患者很激动,想恢复正常生活,我想说现在高兴还太早,因为患者的胰岛已经不能正常工作,一旦恢复大鱼大肉的生活,很快又会血糖升高,只有持久缓解才是“逆转”。

“逆转”不是胰岛恢复正常了,而是降糖药减少了,血糖也不会上升,甚至慢慢停药后,通过运动、健康饮食、减肥,也能将血糖平稳住,不过,要空腹血糖小于5.6维持一年以上,才能说自己成功了。

无论什么时候,包括血糖正常的人,都要坚持健康饮食,控制每天摄入的热量,保证营养丰富种类多,不把自己吃撑,搭配粗纤维的食物一起吃,加强代谢减少热量。

早晨可以吃凉拌蔬菜、牛奶、鸡蛋、花卷,中午吃清炒蔬菜、蔬菜汤、杂粮饭,晚上吃清淡的肉、凉拌蔬菜、水果、小半碗米饭,最好不吃内脏、鱼籽、加工肉。加餐适宜选择水果、牛奶、坚果,分量不用多,通常半个苹果、300毫升牛奶、一小把坚果即可。

患者可以吃鱼、吃肉,但不是大家所想的“大鱼大肉”,在保证饮食均衡的前提下,科学烹饪食物,不用药物补充,也可吸收到足够的维生素,但若存在偏食的情况,就容易缺乏营养。

参考资料:

[1]张磊教授团队:中国T2DM患者维生素D缺乏现状如何?看青岛地区研究数据 | ADA中国之声·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2022-06-16

[2]近九成中国人缺乏维生素D 维生素D的作用被小看了·新快报.2017-07-18

[3]糖尿病营养指南:这5种维生素容易缺乏,导致血糖波动大·医糖.2021-12-15

[4]30年长期随访研究,年轻时多摄入叶酸或可降低糖尿病患病风险·生物探索.2020-08-13

[5]国际新研究:补充维生素D或可减缓2型糖尿病进展·健康时报客户端.2019-08-02

健康 | 杂粮糊糊能控血糖吗

很多人听说吃杂粮对身体好,又担心胃肠不够坚强,吃杂粮后不舒服。还有老年人牙齿不给力,咀嚼全谷杂豆困难,不得不选择吃杂粮糊,可又担心难控血糖。吃杂粮糊,能够帮助控制血糖吗?

供图:视觉中国

无疑,各种杂粮先经过较低温度的焙烤,然后打粉,再用沸水冲成糊糊喝下去。这类产品既不需要咀嚼,又非常好消化,对胃肠不好的人还是挺友好的。可它们真的能够替代杂粮主食的健康作用吗?这就要看具体情况了。吃杂粮的目的不同,吃法也不一样。

在焙烤并打粉冲糊之后,全谷杂豆“难咀嚼”“消化慢”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淀粉可以迅速和水分子亲和并糊化,所以变得非常好消化。焙烤打粉冲糊之后,杂粮中的维生素有少量损失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一点损失都没有。如果自己家里有豆浆机或者破壁机,自制杂粮糊糊,也是没问题的。

如果血糖正常,喝杂粮糊糊主要是为了增加营养,那么用这种方式来吃杂粮是完全可以的。尤其是用它替代白米粥作为早餐的一部分,或者替代饼干巧克力作为两餐之间的加餐,都是不错的。比如说,先喝一碗糊糊再去赴宴,会比空腹喝酒吃肉对胃肠友好一些。因为胃里的大量淀粉类食物可以吸附和稀释部分酒精,减少对胃的损伤。

不过,如果用它当饭吃,对高血糖人士并不适宜,因为这种糊糊太容易消化,餐后血糖反应就会比较高,起不到吃杂粮控血糖的作用。同时,这种糊糊消化快,也就更容易饿。对血糖控制不佳的人来说,还有低血糖的风险

当然,具体是不是容易发生低血糖,还要看糊糊的内容和多少。首先,毕竟杂粮糊糊是高水分食物,以为自己喝两大碗不少了,但实际上就是个水饱,干货太少,就会容易发生饥饿。另一方面,如果其中淀粉比例大,蛋白质含量低,那就更不能长期维持饱腹感了。假如糊粉的总量充足(比如干粉50克,甚至更多),而且还额外加入了奶粉、豆粉、蛋白粉等富含蛋白质的配料,那么用它做早餐的时候,饱腹感就会增加很多,餐后血糖也会稳定一些。

自制杂粮糊,可加入豆类和坚果,提升蛋白质、脂肪和膳食纤维的含量,也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比如加入红小豆、绿豆、芝麻、亚麻籽、核桃仁等,和小米、糙米、燕麦等杂粮相配合,既增加美味,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价值也能进一步提升。和没有豆子坚果的杂粮糊糊相比,喝了之后血糖波动更为平稳,不容易出现低血糖情况。

如果想用糊粉来帮助控血糖呢?也不是不可能,不过,那恐怕就得把糊糊当成餐前负荷,并精准把握餐前30分钟喝进去了。

研究发现,焙烤冲糊的山药粉,如果在餐前30分钟摄入,此后再吃米饭,并把山药糊的淀粉量扣减掉,那么有利于降低餐后血糖反应。也就是说,吃一小碗山药糊,替代几口米饭,能让餐后血糖反应低一点

对于胃肠功能正常的糖尿病人来说,直接吃杂粮,直接吃蒸山药,可能更好一些。但对于一些胃肠不好的糖尿病人来说,餐前30分钟喝少量好消化的糊糊,然后相应扣减正餐主食,这个方法可能还是多少有点帮助的。

如果出门在外,可以携带杂粮糊粉,在餐前热水冲糊食用。如果担心糊糊本身血糖反应高,可以稍微加点温水搅一搅,然后再冲入沸水。这样冲糊温度降低一点,淀粉糊化程度减弱一点,就可以避免血糖上升过快的问题了。

来源:科普时报作者:范志红(作者系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农业大学营养健康系副教授)

编辑:吴琼

审核:王飞

终审:陈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