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都有并发症吗(糖尿病有并发症)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不可怕 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

如果说糖尿病是甜蜜的杀手,糖尿病并发症则是最具杀伤力的武器。一旦发生并发症,特别是各种慢性并发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将大大下降,严重的还可能威胁生命。

那么,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糖尿病并发症的表现症状有哪些?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代谢性疾病。患者由于长期血糖高,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脏、肾脏、大脑、周围神经、眼睛、足部等等。

糖尿病的并发症包括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主要包括乳酸性酸中毒、酮症酸中毒。

慢性并发症:主要包括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

● 大血管并发症包括脑血管病变、心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即糖尿病足;

● 微血管并发症包括眼部并发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外周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阳痿、神经源性膀胱等等。

3类并发症的表现症状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工作年龄段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

临床表现:通常情况下早期眼部可以无自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眼前黑影飞舞,或视物变形,甚至失明。

如何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定期做眼底检查尤为重要!

2型糖尿病在诊断时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较高,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应尽快进行首次眼底检查和其他方面的眼科检查。

而1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后的5年内应进行筛查。

妊娠可加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以有糖尿病的女性在怀孕后应尽早行眼底检查,在整个孕期内每3个月以及产后1年内进行眼底复查。

2.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和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以导致截肢。

临床表现:早期走路可出现脚痛,足部发凉麻木、刺痛感等感觉异常,后期可出现脚部变形,足弓变高,脚部肌肉萎缩,足部出现红肿破皮现象并逐渐加重,严重时伤口久不愈合,出现溃烂,脚趾发黑,甚至坏死、截肢!

如何预防:糖尿病足比较容易识别,治疗困难,但预防则比较有效。

所有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应进行定期检查,包括足部有没有畸形、胼胝、溃疡、皮肤颜色的变化;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皮肤温度、有否感觉异常及跟腱反射是否减弱等。

如果有上述症状,则应进行预防性足部护理,包括戒烟、穿舒适宽松的鞋子、不赤足行走、仔细修剪指甲避免皮肤损伤、洗脚前测试水温避免烫伤、每日更换袜子,并保持足部清洁等。

如果一旦足部出现皮肤破溃,形成溃疡,患者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足溃疡会明显地降低糖尿病足截肢率。

3.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病,现已成为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临床表现:早期可能无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尿液里泡沫多,检查发现肾小球滤过率升高或降低,逐渐会出现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最后病情进展至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需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如何筛查:一般1型糖尿病患者5年后才会发生糖尿病肾病;而2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时即可伴有糖尿病肾病。所以,如确诊 2 型糖尿病,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肾脏病变筛查。

如何预防并发症

1.改变生活方式:糖尿病患者饮食须保持营养均衡,进餐定时定量。适量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油腻及升糖快的食物,多喝水、少吃盐,每日食盐摄入量应小于6克;经常锻炼,以有氧运动最佳;戒烟、限酒,保持体重在一定范围。

2.监测血糖:血糖达标是糖尿病患者预防并发症的关键,一般空腹血糖 5~7mmol/L,餐后血糖≤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具体需医生根据患者年龄和合并症情况而定。

即使是血糖控制得很好的患者也应该保持每周监测血糖2~4次,对血糖波动很大或血糖过高的病人应该每日监测7次血糖,并及时调整治疗。

3.定期查血压、血脂:血压和血脂的控制对减少糖尿病并发症有重要作用,可以减少并发心脏病的风险,每次就诊时应该监测血压,每年至少查一次血脂和心电图。

糖尿病患者理想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总胆固醇<4.5mmol/L,甘油三酯<1.7mmol/L。

4.定期检查视力:所有的糖尿病患者每年都应去医院检查眼底。如果出现视物模糊、部分视力缺失的话,千万不能大意,应及时到眼科就诊,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及早处理,防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5.定期检查肾功: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特征是尿中白蛋白排泄轻度增加,逐步进展至大量白蛋白尿和血清肌酐水平上升,最终发生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或肾移植。

糖尿病患者要定期进行检查尿微量蛋白以及血肌酐水平,以便确定肾功能情况。如果总出现腿肿或脚肿,一定要注意,很可能是合并糖尿病肾病的征兆。

6.观察足部变化:对于足部的小伤口、溃疡或起水泡都要认真对待,以防日后发生严重后果。另外,剪脚趾甲时要注意,不要剪破周围皮肤。

除上述之外,要提防一些特殊情况,如出现双手或双脚麻木、刺痛或有烧灼样感觉时,这很可能是神经病变的征兆;如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等。

一旦发现异常,须及时就医处理,以免发生严重后果。

总之,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规律用药,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定期复查,才能真正预防并发症,才是降低死亡率,延长寿命的最佳策略噢!

来源: 吉林12320

糖尿病有哪些并发症?

常听别人说得了糖尿病很可怕,除了血糖偏高点儿,咋就没觉出来有多可怕呢?

下图来了解一下

下面的这个更清楚一些

知道有多可怕了吧!还不快做好下面的这张

作者:马帅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

郭树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中国科协中华医学会医学科普传播专家团团长

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委会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媒体联盟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科普分会主任委员

小编:马帅 北京朝阳医院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系微信公众号“中华医学科普平台”独家用稿,

转载前请先与我们取得联系,

欢迎您给中华医学科普平台投稿:

zgyxkp@163.com

并转发我们的作品

您可以直接留言与我们取得联系。

糖友家丨得了糖尿病,就一定会导致并发症吗?

得了糖尿病体重迅速下降,

是不是吃药的缘故呢?

如果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还会出现并发症吗?

一次性给您讲清楚!

关于体重

得了糖尿病体重迅速下降,并不是吃药的缘故,而是糖尿病的经典表现“三多一少”里面的“少”,体重减轻。

体重下降很快,因为吃的食物中的糖类身体利用不足,从尿里排泄掉了自然就瘦了。

但是这是不健康的,是不锻炼及血糖高,营养流失造成的,因为只有血糖很高才会从尿里流失掉,正常人尿里是没糖的。

关于并发症

正常人血糖波动范围在3.3~8.9mmol/L之间。

而糖尿病人血糖波动范围很大,低的时候到2.8mmol/L,高的时候可能超过30mmol/L,正是血糖的超范围波动,发生并发症。

血糖越高,波动越大,并发症发生越快越重。只要血糖波动超过10个毫摩尔,就会对器官和人体组织产生伤害。

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统计数据显示:

3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在46%以上;

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在61%以上;

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高达98%。

但是如果血糖控制得好,那就跟正常人一样无需太担心并发症,那些放任血糖自流的,才更要担心并发症。

糖尿病只是一种状态

不代表一种必然的结局

糖尿病患者只是在饮食和生活方式上要求比健康人更严格一些而已,并没有我们想象的有那么大的差别,习惯了就好了。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你努力,并发症就一定会来的晚来的轻甚至比某些健康人还好一些,所以心态一定要积极向上。

想定期监测自己的血糖?

想要学到科学的糖尿病知识?

想问医生自己的身体情况?

赶紧拿出手机

记血糖、看直播、问名医、做分享

还可以和糖友们一起参与到

线下丰富多彩活动当中去!

还等什么,赶快加入吧!

参与糖友家活动的办法

第一步:打开四川名医微信公众号,点击首页左下方新栏目“糖友家”。

↓↓↓

第二步:进入糖友家平台后,选择感兴趣的栏目,即可参与到糖友家线上、线下活动中来。

今日直播预告

主题:这些容易忽视的痛风症状,你有吗?

医生介绍:四川省人民医院 风湿免疫科 副主任医师 张晶

直播内容:往往不严重的疼痛症状可能就是痛风的表现,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就是在赌命!快来早发现早治疗!

直播观看方式

1、病友圈观看:在四川名医糖友家(1、2、3、 4、5、6群)心血管圈、肾脏圈中,准时点击小康妹发送的直播链接观看。

2、如何加入病友圈:微信关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微信公众号,在底部对话框中输入关键词“糖友家”“心血管圈”“肾脏圈”,按照提示入群。

ID:scmingyi

关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

*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内容合作,请致电:028-86780845

本文来源:综合中日友好医院等

图片来源:123RF等

本文编辑:谢语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