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按摩疗法(糖尿病按摩疗法有哪些)

南方健康 0
文章目录:

血糖高不用怕!身体自带5个“降糖穴”,每天按3分钟,辅助降糖

糖尿病不可治愈

“使用xx个疗程,轻松治愈糖尿病……”

这是很多虚假广告词里最常见的用语。

然而,参考现阶段人类的医疗水平,糖尿病是无法完全被治愈的。

当前对糖尿病的治疗的根本目的是:控制好血糖,减少并发症。

所以,希望大家能明白,一个道理,糖尿病是治愈不了的,全靠调控血糖,切勿上当受骗!

今天呢,给大家讲一讲糖尿病在中医层面上的辅助治疗。

6种情况,中医辅助调理糖尿病能够发挥效果:
  • 1、饭前血糖值比较稳定,能控制在8.3~10mmol/L或更低的糖友。
  • 2、有意愿以中西医配合治疗调养,了解中西医不同的治疗特色。
  • 3、能依照医师指示用药,并可以确实配合饮食控制、运动治疗的人。
  • 4、使用西药之后,产生恶心、没有食欲等副作用,希望借由中医治疗,降低西药使用量的人。
  • 5、已经使用西药,但血糖控制情況仍不稳定的糖友。
  • 6、容易有头晕、心悸、胸闷、口干舌燥、食欲不振、腹胀、便秘、频尿、排尿无力、四肢麻木、抽筋、眼睛干涩、视力变差等不适症状和并发症的糖友。

也提醒中西药并用的糖友,中药跟西药的服用時间最好间隔1小时,而且不可以擅自停用西药,如果要减药或停药,必须跟西医师讨论。

切记,糖尿病患者该做的追踪检查,例如血糖、肝/肾功能、血脂、神经、眼底检查等,一定要如期确实,才能确保用药安全。

在日常饮食上,中医观点,苦瓜(尤其是山苦瓜)、冬瓜、山药、薏仁、南瓜、燕麦、牛蒡等,具有辅助降血糖的效果,糖友可在饮食上增加这些食材的比例,达到稳定血糖的目的。

中医的作用主要是与西医合作,合并控制糖尿病病程的继续恶化;而针灸则是针对糖尿病所衍生的并发症,达到缓解的效果。

再推荐保健5穴位

糖尿病人可按摩以下穴位保健。按摩原則是一紧一松地按压,可压5秒、停3秒,约重复按5~10分钟。每天早晚各做1回。

按压的力量要有一定的强度,穴位最好要出现疼、麻、胀的感觉,才是“得气”现象。

但要注意禁忌:一般来说,手术后、饮酒后、怀孕期、肌肉发生肿胀、生理期、高血压、饥饿或疲累状况下,不宜做穴位刺激。特別是需要慎防低血压的糖尿病病人,更不能在饥饿倦怠的情況下按摩,以免发生意外。

  • 承浆穴

功效:缓解口渴

位置:下唇下方中央凹陷处

按法:拇指垂直下按

  • 合谷穴

功效:促进水分代谢,协助降血糖

位置:在拇指、食指合拢后肌肉的隆起处

  • 足三里穴

功效:调整消化系统,提高免疫力

位置:膝盖下缘外侧凹陷处直下3寸

按法:拇指放在膝盖后方,以食指、中指垂直下按。

  • 三阴交穴

功效:调整内分泌系统,保护肾脏功能

位置:内踝尖上3寸处

按法:拇指垂直下按

  • 中脘穴

功效:强壮脾胃

位置:剑突跟肚脐的中间(约肚脐正中直上4寸)

按法:以拇指指腹尖按摩

总之,告知大家糖尿病的一些中医层面上的辅助护理方式,是想传递一个理念——“糖尿病不可治,但糖尿病不是绝症!”或许现在还没办法治愈,但希望现在的糖友们,努力活着,竭尽所能去控制住糖尿病,健康的生活会带给你好的回馈,活在当下,珍惜每一天,未来可期。

#清风计划##南方健康超能团##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如何做好按摩保健?

糖友的按摩保健

手掌匀力推揉脊柱两侧,或用按摩棒、老头乐,敲打后颈到腰骶,重点按揉胰俞(第八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俞(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和局部阿是穴(痛点),适合于2型糖尿病乏力、腰背酸痛者。

双手掌互擦至掌热,左手掌压右手掌紧贴神阙穴(肚脐),从右上腹部向左上腹部,从左上腹部向左下腹部,用力推揉,适合于2型糖尿病腹满、大便不畅者。

以手指揉点按足三里(外膝眼向下4横指)、三阴交(内踝上3指)2分钟,以酸胀为度。手擦涌泉穴(前脚掌心)以透热为度,适合于2型糖尿病头晕、乏力、眠差,或下肢麻痛者。

糖友的艾灸保健

灸足三里: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足三里(外膝眼向下4横指),约距0.5至1寸左右,进行熏灸,每侧10至15分钟。适用于2型糖尿病乏力、抵抗力降低、下肢无力者。灸关元: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关元穴(下腹部肚脐下3寸),约距0.5至1寸左右,进行熏灸,每次10至15分钟。适用于2型糖尿病畏寒肢冷,或男子阳痿,抵抗力降低者。注意防止烫伤。糖尿病患者不适宜于化脓灸。

按摩时注意别太剧烈

正规适度的按摩可以治疗某些肌肉关节类疾病,但千万不要太猛、太剧烈。糖尿病患者本身就容易出现血管、神经相关的并发症,按摩师最好轻柔些,尤其是对待血管较脆弱的老年糖尿病患者。

不仅如此,由于有些糖友的足部皮肤感觉较为迟钝,烫伤后不容易及时发现,而且一旦破损恢复起来很慢。所以,糖友做足疗或自己泡脚时,也要注意手劲儿不能太大,温度不宜高,以手腕试水温觉得不烫为度,最好经常检查双脚,在明亮处检查足部及趾间,一旦发现水泡、血泡、红肿等尽快治疗。

糖尿病患者自己要明白,穴位治疗在您的整个糖尿病治疗中所占的位置,一定要合适。如某些患者在正常的药物治疗情况下,再加上穴位治疗可能会比单服用药物治疗效果好一些,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同时要考虑划不划算,因为糖尿病治疗是长期的花费。完全靠穴位治疗,无论是神阙穴、涌泉穴,还是其他穴位治疗糖尿病,其治疗效果,现在还无大规模的临床实验,也没有明确的肯定的报道,希望患者朋友明白这一点。

糖友管好自己血糖是关键

最优化:针对发病关键,处方要有针对性。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1型糖尿病与遗传因素、免疫失调相关,机体免疫系统误把胰腺中产生胰岛素的β细胞当作外来入侵者,加以破坏。2型糖尿病可能是机体对胰岛素作用的反应降低,俗称胰岛素抵抗;或是体内胰岛素分泌量相对不足,或绝对量分泌下降,造成血糖升高。针对发病诱因,治疗需要有针对性。

个体化: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病程、是否有并发症等,采用最合理方案。糖尿病治疗就像“走钢丝”,既要控制高血糖,又要防治低血糖,二者要达到平衡。治疗的终极目标不能一味强调降糖。若治疗太激进、严苛,却导致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这样的治疗方案就没有意义。还有一些患者病程较长,并发症多,过分强调降糖,并不能解决并发症的问题。所以,治疗方案要根据糖友的具体情况,合理、合适,避免踩到低血糖的“警戒线”。

比如,年轻人、病程较短、新诊断糖尿病、胰岛功能较好时,就要严格控糖,使之尽量接近正常。而对于病程较长、并发症多的老糖友,控制目标主要是强化糖化血红蛋白达标。

全强化:不仅要实现血糖达标,其他如血压、血脂等,也要控制好。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和血糖、血脂、血压、血凝状态的异常,以及吸烟等众多危险因素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医生不能只着眼于血糖一个方面,还要对其他危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和控制,才能为患者争取最大利益。如糖友的血压应控制在80—130毫米汞柱,甘油三酯<1.69毫摩尔/升,低密度脂蛋白≤2.6毫摩尔/升,胆固醇<4.68毫摩尔/升。

最简化:能服药坚决不打针,能每天服药一次就不服多次。糖尿病治疗是一场持久战,用药方式要足够简便、易操作,这对提高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轻症2型糖尿病患者首选口服降糖药。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不能达标、存在口服降糖药使用禁忌症的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并发症,合并妊娠或口服药失效,或控制不理想,或有严重肝肾功能不佳者,可使用胰岛素。

防治糖尿病,经常按摩这几个穴位,降低患病风险

近年来,患高血压、糖尿病的人呈逐年上升趋势,他们成年吃很多的药,还要忌嘴,特别是糖尿病,酸、甜、烂、软的都不敢吃。但是,控制饮食并不能得到更好的医治效果。下面,给大家介绍下能防治糖尿病的穴位”。


防治糖尿病穴位

1:足三里穴取穴方法: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在腓骨与胫骨之间。这个穴位在肌肉上,不是在骨头上!膝盖骨下面有两个凹陷,外面的叫“犊鼻”,犊鼻穴下三寸(四根手指宽度)的位置,距胫骨前缘一横指的位置就是足三里。
按摩方法:可随时随地按揉,每次按揉次数为100~200次,当感觉到酸胀的时候,就可以停止了。每周按摩3次以上。按摩足三里穴的同时,最好配合内关穴与合谷穴一起按摩。
作用:足三里自古以来都是保健要穴。配合内关、合谷穴一起按摩,可以有效缓解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并发症。特效穴位

2:神阙穴取穴方法:位于我们肚脐的正中央。


按摩方法:每天晚上临睡前,平躺在床上。双手先搓热之后再双手上下重叠放在自己的肚脐上,先顺时针揉转200下,按摩的时候要注意手法轻柔,动作缓慢。当感觉到腹部发热并且没有任何不适感后停止。之后再以神阙穴为中心开始按摩,按摩可以扩大到整个腹部,因为人的腹部上分布着多个穴位,一起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起到调整肠胃脾、前列腺以及膀胱等器官的作用。
作用:长期按摩神阙穴不仅可以改善体质,还可以起到降血糖的效果。注意:女性糖友,来月经时不宜按摩神阙穴。腹部有肿瘤或炎症时也不宜按摩神阙穴。特效穴位

3:三阴交穴取穴方法:取穴时,患者迎正坐或仰卧。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上缘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按摩方法:先用右手拇指按住身体左侧的三阴交穴,手指向下压之后再放开为1次,连续按压50~100次,之后再换左手拇指按压身体右侧的三阴交穴50~100次。按摩过后,将双手的两只手掌互相摩擦,感觉到手掌发热之后,用右手手掌在左侧三阴交穴上,上下摩擦50~100次,之后再换另一只手做同样动作。

作用:平时多按按三阴交穴,可以起到调节肝、肾、脾三经气血,起到降血糖、降血压的作用。注意:孕妇不要按摩三阴交穴,容易导致流产。特效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