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得快是糖尿病吗(糖尿病老饿是怎么回事)
吃得多饿得快,说明肠胃效率高?有3种表现,需提防隐患
有句古话说,“能吃是福”,意思是吃得多,胃口好,说明身体健康,一切顺利。但如果从现代健康的角度来看,吃得多,却并不一定是健康的象征,长期摄入大量食物,不仅容易发胖引发代谢病,还会给肠胃带来很大的负担。不仅如此,一些人吃得多的同时,还饿得很快,肚子就和“无底洞”一样,怎么也填不满。
看到类似的情况,不少人仍然还会抱有乐观的态度,觉得吃得多又饿得快,不会积食,说明肠胃对食物的消化能力强,是健康的体现。真的是这样吗?
吃得多,但是饿得快,真的是肠胃效率高的表现吗?
诚然,我们不否定有些人天生肠胃消化功能比较好。虽然很能吃,但是身体消化快。
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如果经常出现类似情况,也有可能是其他因素造成的,分别是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
先说生理性因素:
比如每天吃饭过于精细:每天主食都以米饭,面条细粮为主,这些食物虽然吃下了肚子,但是非常容易消化,过不了一段时间就会进入肠道,胃部空虚,就会继续感到饥饿。
而每天饮食过于精细的后果,除了会让你“饿了吃,吃了饿”以外,无形之中增加你碳水的摄入,会让你变得越来越胖,最后诱发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的代谢疾病症状。
还有例如蛋白质摄入不足,纤维素摄入不足等因素。比如牛奶,鸡蛋,瘦肉以及蔬菜,水果等食物要多吃,每天摄入70g左右的蛋白质和定量纤维素,保证肠胃一定水平的饱腹感,才能有效缓解每天“吃了又饿”的情况。
就生理性因素而言,可能通过日常饮食调整的方式就能缓解,但经常吃得多,饿得快,也是存在一定的病理性因素的,相比而言更需重视。
吃得多,饿得快,这些病理性因素更需提防
例如甲状腺类型疾病,比如甲亢,甲状腺炎等,因为激素驱使,导致身体新陈代谢速度加快,消化系统运转加快,就会导致吃得多但饿得快的情况出现。
还有一些常见的消化疾病,比如胃酸过多,胃食管反流症等,消化液分泌增加,导致消化系统能力病态提高,也会出现吃得多但饿得快的情况。长期保持过量胃酸的状态,出现胃食管炎和溃疡症状的可能性也会提高。
总而言之,吃得多但饿得快,虽然不一定是病,但或多或少潜藏了一些异常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有必要的情况下前往医院检查一下最好,如果存在疾病隐患,也请尽早排出,以免给身体健康留下潜在风险。
不仅如此,吃得多这件事情本身,可能是因为个体差异,但是,就和“吃得多,饿得快”一样,如果在吃得多的同时伴随一些其他的异常症状,也需要多多警惕。
贪吃的朋友要注意,如果还有3种日常表现,要尽早提防疾病
———【吃得多但是体重没有增长】
如果您胃口很大,平时吃得很多,但是体重却没有明显增长,也需要注意。
一方面,有可能是饮食中的热量和脂肪含量较少,无须担心。
但另一方面,如果日常饮食中热量很大,但仍然体重不见增长,就要怀疑是否存在早期癌症的隐患。癌细胞是无限分裂的,并且在生长过程中会掠夺身体养分,导致患者出现胃口增加,但体重却减少的情况。如果有类似症状出现,还请一定及时前往医院检查治疗。
———【吃得多但排便却很少】
如果吃得多排便却很少,相信很多朋友也猜到了,可能是便秘的症状。
但是,也请大家别不把便秘当成病,长期便秘,同样会对健康造成隐患,例如痔疮,肠梗阻,囊肿等疾病,都有可能因为长期便秘而出现。对于经常便秘的人群而言,适当增加蔬菜,水果,粗粮等膳食纤维食物摄入,必要情况通过开塞露,泻药等医疗方式缓解,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吃得多也吐得多】
正常情况下,人偶尔吃的多只会感觉到腹胀或者消化不良,但如果在吃了很多食物以后,却发生了呕吐一类的情况,同样需要警惕。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你吃得太多了,导致食物反流刺激食管,继而引起呕吐。
而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因为肠胃应激综合征,胃食管溃疡,甚至贲门癌等因素所导致的,仍然不能放松警惕。
综上所述,对于贪吃的朋友们来说,想要彻底避免这些隐患,规律饮食,优化膳食营养均衡,养成一个良好的吃饭习惯,则是最稳妥的,也最有效的方法。另外,如果存在上述的异常情况,也要及时前往医院做好检查,以免导致潜在疾病恶化,反而酿成更大的健康问题。
参考资料:
[1]黄妧婷. 吃得多还饿得快是生病了吗[J].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6, 000(009):58.
[2]曹晓培. 多吃纤维、大量喝水、猛做运动……便秘的8个错误常识[J]. 养生保健指南, 2015.
吃的多饿的快 警惕糖尿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饮食结构改变,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迅速增加,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三大国之一。
作为临床医生,我们最近连续在住院的中年患者中筛查出2型糖尿病。他们并没有人们通常印象中糖尿病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所谓的“三多一少”症状,反而共同表现为体重超重或肥胖、高血压、高血脂或高尿酸血症,吃的不能算太多,但饿得快,有时吃饭前还出现心慌、手抖、头晕、出汗等低血糖症状。
由于时常发生低血糖,他们从不怀疑自己得了糖尿病,反而觉得是不是吃少了。其实,餐前或空腹低血糖,正是一部分2型糖尿病人早期的临床表现,我们也正是从这一点上觉察到这些患者糖尿病的蛛丝马迹的。
成人所患的糖尿病主要为2型糖尿病,即由于体内胰岛素抵抗合并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所引起,而后者主要是胰岛素分泌延时所致。由于胰岛素的分泌延时,在进食后糖分吸收入血的高峰需要胰岛素时胰岛素未能及时分泌而造成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胰岛素的延时分泌又使血液中胰岛素的高峰出现于血糖已降低时,从而导致血糖的进一步降低而发生低血糖,这一时段正好在餐前空腹时。人们不了解这一点,会误以为得了“低血糖”症而多食,又进一步加重糖尿病。体重超重或肥胖、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的人本身就是糖尿病的危险人群,如果出现空腹或餐前低血糖现象,一定要想到糖尿病的可能,注意查一查血糖,尤其不要忘记查餐后2小时血糖。
这里,还有一点要提及的,中年人的血糖,不要以化验单上的6.1mmol/L(读作毫摩尔。每升)为上限标准,因为按照国内有关疾病防治指南,空腹血糖超过5.6mmol/L就应该进行糖尿病的筛查,如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7.8mmol/L,也应该筛查。筛查的方法是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英文缩写为OGTT。这样可以早期发现糖尿病并早期干预治疗。
糖尿病是心血管病的等危症。得了糖尿病的人罹患心血管病的危险是非糖尿病人的2-4倍,未来8-10年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高达20%,而高血压病人一旦合并糖尿病,就属于高危了。糖尿病可以造成全身大小血管的损伤硬化和阻塞,造成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伤和眼部、肢体病变,导致严重的残疾甚至死亡。重视糖尿病的检出和防治,有利于心血管病的防治和长久的健康。
为啥有人不爱饿,有人饿得快?竟是体内这个指标不一样?
过年家家美味不断
可有位朋友却因为吃饭问题
和家长发生了分歧
小碗:周末,一般我们家都是上午十点左右才吃第一顿饭,结果到了下午两点的时候,我饿了。我爸却说:你咋那么爱饿?这才吃完饭多长时间啊,我咋不饿呢?跟你讲,你瘦不下来都是有原因的!
你们给评评理,十点吃饭,两点饿,吃完饭四个小时饿,这不正常吗?为啥我爸就不饿?他这一顿饭能管一天,再过俩点问他,他都不带饿的!为啥我们与“饿”的距离这么不一样?
饿得慢 多慢才算有问题?
吃完饭四个小时候后有饥饿感
这属于一个正常的现象
相反如果说十点吃完饭
到晚上四、五点都不饿的话
那的确属于“饿得慢”行列了
饿的多慢算慢
这个主要是看我们吃的食物
它所含有的营养元素
比如说碳水化合物、蛋白和脂肪
碳水在胃里吸收是最快的
通常一个半小时
两个小时就吸收光了
蛋白可以吸收四到六个小时
脂肪是八到十二个小时
如果进食的食物是一个混合餐
我们按照正常的比例去摄入的话
大概三到四个小时基本上就消化完了
平时正常早上八点吃饭的话
然后中午十二点
再到晚上五六点钟吃饭
这是一个正常的吃饭节律
如果要是更长的一个时间
那就属于是饿得慢或者是消化慢
饿得慢 是好事还是坏事?
这个还要看你吃了多少东西
和你吸收多长时间
包括运动量、耗脑量怎么样
同时有些疾病
比如说得了甲减
那也会影响食物在体内的代谢
或者说有一些消化系统疾病
肠胃蠕动变慢的话
那也会延缓食物在体内的吸收
如果说这些问题你都没有,依然饿得慢
那就是机体自身代谢减慢所造成的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
我们机体的代谢
包括胃肠的蠕动也会减慢
所以导致吸收的时间会有所延长
这种情况下如果说一天就吃两顿饭
然后吃的量也不多
能维持正常的生活,状态也很舒适
就不用非得去给他纠正
有人可能会担心饿得慢
肯定吃的间隔也长
这样会不会对血糖有影响
这就要看这人有没有糖尿病
正常人机体血糖代谢
会受很多激素的调控
比如胰岛素能够降血糖
把血糖调定在一个比较窄的范围内
但是对于糖尿病病人而言
或者是糖尿病前期的病人
胰岛素分泌或者
其它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会有一定的代谢异常
所以调控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饿得快 进食开关出问题?
这要看正常葡萄糖在体内吸收的过程
比如说进完餐之后
血糖吸收高峰是在30~60分钟
这是一个正常人的曲线
到180分钟的时候
基本上就回落到基线的状态
如果说高峰的时候你就饥饿了
那这个时候肯定是属于饿的快行列了
但它和饥饿症是两个概念
饥饿症是真正的一种疾病
饿得快糖耐量异常捣的乱?
这要分两种情况
血糖特别高的病人
经过尿糖漏出能量丢失
会导致病人吃得多
还有一种情况是血糖并不高
叫糖耐量异常
这个阶段有的病人也会出现
下一餐前的低血糖反应
这主要是血糖的曲线
和胰岛素的分泌曲线不匹配
血糖的曲线高峰是在30~60分钟
到180分钟的时候回到基线状态
但是糖尿病前期的病人
他的胰岛素高峰会延迟到120或180分钟
所以病人就会出现低血糖的反应
血糖通常分为
空腹血糖、餐后血糖
如果只测了空腹血糖
就很容易漏诊餐后血糖升高的情况
所以这样的病人建议做一个
标准的糖耐量检测
真正的低血糖是小于2.8mmol / L
这种情况下通常建议
第一调整平时的饮食习惯
可以把全天的总热量
进行分散,少食多餐
第二种碳水的比例要减少
然后增加禁饿的东西
比如说粗纤维的食物
然后多运动
转自:健康一身轻
来源: 新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