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红疹(糖尿病红疹图片)
糖友起疹子,不都是过敏!真菌感染、脂质代谢异常、神经病变等都会导致
受访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杨淑霞
春季是皮肤病高发时段,糖友出现的各类皮肤异常,常会被简单地认为是过敏。对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杨淑霞说,糖尿病有很多并发症,有些就可能表现在皮肤上,如果仅当过敏就会贻误病情。
皮肤瘙痒。糖友皮肤发痒,可以是全身泛发或是局限于身体某些部位。其可能原因主要有三:神经病变、皮肤干燥或是糖尿病导致肾损害后引起的瘙痒。糖尿病合并的瘙痒一般较为顽固,可以没有任何皮疹,普通的止痒治疗对其效果不好。需提醒的是,北方春天风较大,再加上目前处于抗击新冠肺炎阶段,洗澡、洗手次数增多,可能会使干燥加剧,从而加重瘙痒症状,甚至引发乏脂性湿疹;糖友干燥问题严重导致手脚干裂,尤其是脚后跟,若护理不及时就易继发细菌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皮肤温度升高,严重者可能发生坏死性筋膜炎,甚至导致溃疡。
发疹性黄瘤。这种情况多是糖尿病合并脂质代谢异常引起的,是一种全身散发的黄红色小疙瘩(即结节或丘疹),因此常被人误以为是过敏起的皮疹。实际上两者有比较明显的差别:过敏导致的皮疹通常为红色,质地一般不硬,有瘙痒;发疹性黄瘤摸起来略硬,且表面有光泽,一般无瘙痒。
皮肤潮红。这一般是由于皮肤毛细血管弹性比较差和异常扩张,导致皮肤出现持续性潮红斑,好发于面、颈和上肢。过敏性红斑会伴发瘙痒,远离过敏原后,红斑会消失;糖友的这类潮红不痒,在血糖控制后可缓解。
真菌感染。天气转暖,糖友某些部位出汗较多,再加上糖友机体抵抗力差,容易引发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性间擦疹,好发于大腿根、乳房下、腋下,局部皮肤出现红斑、小丘疹或小脓包;手癣、甲癣、脚癣也容易在此时加重,还可传染到大腿根、臀部、脸部等处。糖友如果把以上情况当成过敏涂抹激素药膏,会使皮损扩大,并使原本的表现变得不典型。因此,当糖友出现这些情况,要及时请医生鉴别。
细菌感染。在天气潮热、皮肤清洁卫生不够时更易继发细菌感染,大大增高毛囊炎、疖肿等的发生几率。
病毒感染。春季也是一些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如带状疱疹等。它可发生在身体任何地方,表现为群集的红色丘疹、丘疱疹和水泡。大多数患者在皮疹出现前几天甚至几周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麻木、刺痛、灼痛、跳痛以及瘙痒等症状。
为了防止糖友出现皮肤问题,引发严重并发症,杨淑霞给出了以下建议:1.严格控制血糖;2.饮食搭配要合理;3.注意身体养护,糖友皮肤易干燥,在洗澡、洗手、洗脚后要及时涂抹润肤产品;皮肤某些容易潮湿浸渍的褶皱部位,应保持清洁和舒爽,可适当用些爽肤粉,穿纯棉衣物。4.及时处理。发现皮肤问题应及早就诊。▲
肚子上布满红疹的糖友
转眼间,从台湾学习归来已经快半年了,这段时间我们用心实践着从台湾学到的“共同照护”模式,从点滴细节做起,希望患者可以收获最贴心的服务和最满意的疗效。
几天前,我在门诊做卫教时遇到一位糖尿病患者,他大概60多岁,患糖尿病一年,患病后一直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血糖控制还算稳定。这次是因为最近血糖忽高忽低来到我们医院就诊。医生为他调整了治疗方案,然后导医将他带到了我的面前。我首先将他的基础信息进行了登记,然后按照“共同照护”模式的要求,检查起他的胰岛素注射部位(这项检查在我们实施“共同照护”模式以前并不是常规检查项目)。
当他把衣服掀开,露出腹部时,我惊呆了:在他的脐周皮肤上密密麻麻布满了红疹,仔细观察才发现这一个个红疹是注射针眼。我很诧异的问他:“您原来的医院难道没有讲解注射部位吗?”他答复:“讲了呀!”我请他告诉我注射部位是哪些地方,等他叙述完了,我恍然大悟,原来他是把腹部注射部位记错了,才导致皮肤出现了这么严重的红疹。
于是,我重新为他讲解了正确的注射部位,讲述过程中不停询问他,是否讲解清楚了,得到他肯定答复后我才继续讲下去。考虑到这位先生的年纪,讲解完毕我又请他复述了一遍,以确认他真的清楚了。这时我才放心地舒了一口气。
从这个小小的故事,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我们还是想当然的认为既然患者一直都在注射胰岛素,就以为他什么都清楚,而不去了解他做得是否正确;如果我们没有按照“共同照护”模式设置卫教室检查注射部位……想起我看到的无数红疹,我不敢想象继续错误注射下去的后果。
当我陪着他回到诊室,他说了一句话:“还是专科医院好。”
这句话让我看到了“共同照护”的未来,我们会坚定不移地为患者提供更完善的健康教育。想起了那句话,“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送出的玫瑰是由健康知识组成的花瓣,余香是患者对我们的信任。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患者收到我们精心准备的玫瑰。
关注微信公众号laoke1114,精彩不断;糖友唠嗑,与您一起改变糖尿病!
血糖高不高,皮肤来通知?皮肤出现这4处变化,可得最好做下血检
糖尿病是一种很常见的慢性病,持续的高血糖和代谢紊乱会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
防止血糖过高,不仅是医学界需要研究的课题,更是每一个普通人在生活中需要特别注重的健康问题。
其实,高血糖不仅可以通过仪器测量出来,在皮肤上也会出现一些蛛丝马迹。
如果发现皮肤出现以下异常,就有可能是患上糖尿病的一种预警。
一、皮肤瘙痒皮肤瘙痒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症状。
据统计,有大约20%的糖尿病患者会合并出现皮肤瘙痒的情况,尤其是大面积的皮肤瘙痒。
当出现原因未明的皮肤瘙痒时,应及时地进行血糖的检测,以对糖尿病进行确认或排除。
一定不要盲目用力抓挠,也不要用过热的水和刺激性的肥皂进行冲洗,而高血糖会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造成病人的知觉麻木,在这种情况下盲目抓挠,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抓伤皮肤,引发溃疡和感染,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
皮肤反复长出皮疹也是糖尿病人经常会出现的皮肤问题,有可能是长期血糖处于高水平状态,破坏了皮肤组织中的菌群平衡。
糖尿病人常见的皮疹又分成红疹和黄疹,多见于四肢、背部和颈部,有时还会逐渐变硬和突起。
出现这类皮疹要第一时间考虑是否患上了糖尿病,同时可以使用一些常见的皮肤软膏来缓解症状,必要时也可服用抗生素来防止感染,并保持良好卫生的生活习惯。
脖子发黑,这种情况多出现于比较肥胖的儿童身上,有时也会伴随着腋下皮肤的发黑,如果家中的孩子本身体重超重,又出现了这种症状,家长就一定要提高警惕了,因为孩子很可能已经患上了糖尿病。
这是因为高血糖孩子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代谢多余的糖分,胰腺的分泌功能出现紊乱,导致黑色素沉淀在皮肤上,诱发了黑色棘皮症。
皮肤突然变硬变厚,也是出现高血糖体现在皮肤上的症状之一。
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进行糖尿病的筛查,如果确认为糖尿病,就要到医院进行专业的处理。因皮肤的角质化会导致组织缺血,引发溃烂和坏死,有形成糖尿病病足的风险,严重的还会导致截肢。
切记不可自己随便拿剪刀等工具进行处理,也不要用过热的水长时间的泡脚。以免给皮肤造成进一步的伤害,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总之,皮肤是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很多疾病早期都可以通过皮肤的变化得以体现,给人提出预警。
如果皮肤出现了异常表现,不要轻率地把它单纯当做皮肤问题去看待,一定要及时筛查排除,找到真正的病因,以防贻误病情,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
此外,即便检查出来自己的血糖水平出现过高的情况,也不必过于紧张,只要及时发现,尽早进行系统科学的治疗,把血糖控制在一个正常的水平,就不会对身体带来太大的伤害。
保持乐观积极的精神面貌,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和体育锻炼,养成低糖低热量的饮食习惯,做到“管住嘴迈开腿”,血糖异常情况自然会得到很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