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糖尿病能活多久(儿童糖尿病活多久)
糖尿病能活多久?4岁男孩用85岁生日告诉你8个字
关注“康怡每日健康”,在尽量不改变生活习惯的情况下提升健康!
4岁的小男孩Don Ray被诊断患有I型糖尿病,医生说,他可能只能活到青少年时期。
成功活到青少年时期的Don Ray,两个医生的诊断结论发生了分歧,一个医生认为他只能活到30岁,另一个医生则认为他能活到50岁,总之,远远低于一个健康人的正常年龄。
到今年的7月3号,这个来自克利夫兰(美国俄亥俄州城市)的小孩,迎来了自己85岁生日。他用自己的长寿和幸福生活,证明医生的判断都错了。
而他长寿的主要秘诀就是血糖控制得相当好,也没有高血压和肥胖等症,还有就是他非常乐观,也保持着运动的良好习惯。
1型糖尿病是怎么回事?1型糖尿病原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也可发生于各种年龄。起病比较急剧,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必须用胰岛素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疗效,否则将危及生命。
1型糖尿病能活多久?2012年的一个统计:世界糖友长寿排行榜中,前50位糖龄都超过75年,而且前50名,几乎都是1型糖尿病人。
主治医师:1型糖尿病的患者能活多久,不取决于分型,取决于血糖平常控制的情况,以及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的情况。
比如有的患者发病年龄比较小,可能孩子没有一定的自制力,平常血糖控制也不是特别的好,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结果不太好。但是另外一些患者,因为血糖控制的比较好,即使发病年龄比较早,也有可能存活的时间比较长。
所以长期的血糖控制良好,使患者的预期寿命和正常人没有太大的差异。1型糖尿病活的寿命和平常血糖控制有很重要的关系。
副主任医师:一型糖尿病一般情况下,不出现并发症是可以活很久的,和常人寿命差不多。最重要的就是要严防并发症的产生。
2型糖尿病是怎么回事?2型糖尿病原名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
副主任医师:糖尿病病人的寿命主要是由糖尿病病情的轻重程度来决定的。一方面看患者的血糖是否控制达标,及24小时内血糖的高低波动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糖尿病患者急慢性并发症控制的情况。
如果这两方面都控制得比较理想,那么一般来说2型糖尿病的期待寿命是不受影响的。如果患者没有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反复出现急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也快速进展性加重,那么患者的寿命很可能因为合并严重的感染,肾功能衰竭,合并严重的心,脑大血管病变而加速病人的死亡。
主任医师: 二型糖尿病,如果血糖控制得好,就不会出现糖尿病的并发症,也就不会对生命有什么影响。积极的通过饮食运动控制,及时的服药治疗,是完全可以控制血糖的。
糖尿病能活多久?副主任医师:目前我国1型糖尿病人的平均寿命约为一般人群的80%,平均60余岁;2型糖尿病病人的平均寿命约为一般人群的90%,平均70岁左右。病人因长期坚持正确的治疗和监测,直到80岁,甚至90岁以上还有健在的例子。
到2002年,健在的1型糖尿病病人和2型糖尿病病人都已年逾百岁。所以说问题不在于能不能长寿,而是如何才能做到长寿。
如何才能做到长寿?复旦大学的教授金力“相比之下,遗传因素对寿命的贡献只占25%。心理健康、生活满意程度、饮食、水质、空气污染程度等环境因素对寿命的影响更大。”
其实,少吃盐、少吃高胆固醇食物、多吃各种蔬菜水果、拥有乐观的心情、减小生活压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家庭融洽、社会环境安定……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人的寿命。即便没有长寿基因的人,只要注意环境因素也能长寿。
而4岁男孩Don Ray的长寿秘诀,更值得大家借鉴,那就是血糖控制得相当好,没有高血压和肥胖等症,还有就是他非常乐观,也保持着运动的良好习惯。
控制血糖,离不开专科医生,也离不开健康管理师、营养师,以及运动专家的协同配合。咨询请下载安装每日健康APP。
糖尿病人能活多久?
糖尿病患者不能长寿?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会增加患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肾病等并发症的风险,如果这些并发症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对患者的寿命产生影响。
糖尿病患者的寿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病情的严重程度、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并发症,等等。
一、发生急性并发症
如果血糖控制不好,糖尿病患者就容易发生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高渗性昏迷等。这些情况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可能在1-2周内危及生命。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急性并发症呢?常见的诱因有哪些?
1、患者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因害怕胰岛素的不良反应或副作用,或者错误的认为“胰岛素会上瘾”、“有依赖性”,就会自行把胰岛素减量或突然停用胰岛素。
2、患者自觉血糖控制的很好(因为没有任何不舒服),或者害怕西药副作用,自行停用降糖药物(西药),改用“包治百病”、“无任何毒副作用”的偏方。
3、生活不节制:暴饮暴食、大量饮酒、熬夜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导致血糖控制不好,波动很大。
4、感染:当胃肠炎、肺炎等急性感染发生后,如果我们不增加血糖监测频次,及时调整降糖方案,血糖就会飙升而失控。
5、饮食不当、胃肠道疾病:尤其是伴有严重呕吐、腹泻、高热时,常导致严重失水和进食不足而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血糖高渗状态。
6、其他各种应激情况: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血管意外、创伤、手术、麻醉、妊娠、分娩、严重的精神刺激等。
7、拮抗胰岛素的激素过多:如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包括地塞米松、倍他米松、泼尼松、甲泼尼龙、氢化可的松、可的松等)。
二、发生慢性并发症
长期血糖控制不良会发生多种慢性并发症,如肾功能不全、心梗、心衰、脑梗、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等,这些并发症如果控制不好会影响患者的寿命,可能减少数年甚至十余年的寿命。
三、血糖控制很好
如果患者能够严格控制饮食,坚持体育锻炼,按时用药,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尿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使血糖几乎时时达标,血压和血脂水平正常,并且没有严重的并发症,那么他们的寿命可以接近没有糖尿病的人。
总之,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得了糖尿病不会影响寿命,关键在于良好的血糖管理和并发症防治。建议糖尿病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控制血糖水平,定期检查,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延长寿命。
小孩子也会得糖尿病,血糖值多少才正常?
【基本信息】男,13岁
【疾病类型】Ⅰ型糖尿病
【治疗医院】东阳市人民医院
【治疗方案】医学营养学治疗、运动治疗、注射胰岛素和监测血糖
【治疗周期】终生注射
【治疗效果】能够稳定控制血糖,尚未发现并发症
目前糖尿病已经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小孩子患糖尿病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在我们国家小儿糖尿病的发病率约为0.6/10万。作为一名内分泌科的医生,小孩子到我这儿就诊也是经常发生,不过他们通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肥胖。最让我深感不幸的是,他们作为病人十分地自卑,身边的朋友往往会给他们贴上各种标签,比如胖子、药罐子等等。一位患糖尿病的男孩曾经问我:我还能活多久?那眼神空洞,带着无助和绝望,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一、初识患者小男孩今年13岁,就在几个月前自觉饭量增加,但软弱无力,并且身体越来越消瘦,呈现出“三多一少”的症状——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减轻,随后到我院来就诊。来医院就诊时空腹血糖达到17mmol/L,通过实验室检查后诊断为Ⅰ型糖尿病。
后问诊得知孩子家族中并没有糖尿病的病人,还了解到孩子是家里的独子,从小家庭条件就很好,父母也是特别宠爱他。孩子从小几乎很少喝水,对可乐却是情有独钟,把可乐作为了日常的饮用水来喝。男孩从小就是很肥胖的,餐桌上也是少不了大鱼大肉,总而言之,这些生活方式都对孩子的血糖有很大的影响。
但是我也了解到这位孩子心里十分的脆弱,向我诉苦,同学和朋友会常常嘲笑他的体重。最让我震惊的是,本该是希望满满、内心热忱的年龄,他的眼神中却没有了光彩,以至于问出了我开头讲到那句话:医生,我还能活多久?我这时候就明白了药物治疗、生活习惯引导和心理干预一样都不能少。
二、患者的治疗过程I型糖尿病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无法治愈,稳定只能通过长期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的,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保证远期的生活质量,提高远期生存率。
除了胰岛素的药物治疗之外,还需要进行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保证每日的能量摄入适宜,儿童患者可按照下列公式进行计算:总热量(kcal)=1000 年龄x(100~70)(注意:括号中的100~70是指:1~3岁儿童为100,3~6岁为90,7~10岁为80,10岁以上为70),营养要均衡,营养均衡:每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分别占50%~60%:10%~15%:20%~30%。针对小男孩这种情况,我们还建议他进行多种形式的有氧运动,比如慢跑、健身操和游泳等等。
从他之前的心理和表现来看,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对这位男孩子进行心理干预。在就诊期间,我与这位孩子进行多次交流,灌输给他信心,虽然Ⅰ型糖尿病无法治愈,但是只要坚持正确地治疗,还是可以拥有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
我建议他的父母多多督促,同时也苦口婆心地教导小男孩,建议他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同时面对体重这个难关需要去克服它,这不仅对病情有帮助,也能让他变得更自信。
(本病例仅供参考,若与本文里的病例相似,一定要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
三、患者在治疗中注意事项1.首先要戒掉碳酸饮料等含高糖的饮料,注意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2.谨遵医嘱,按照医生的方案注射胰岛素,务必听从专业医生指导进行调整
3.定期监测血糖
四、患者的治疗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孩子的体重有所下降,血糖控制也比较稳定,我能明显感觉到小孩子开朗了许多。我也告诉他,这个治疗过程需要持之以恒,他欣然接受。目前状况良好,仍在继续治疗中。
五、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1.一定要重视个人的饮食习惯,患者需要多补充些高纤维的食物,就比如蔬菜,水果,还有谷类等,这些食物是能够有效地缓解病症的,日常生活中需要多补充一些维生素,另外大家也需要严格控制胆固醇以及脂肪摄入量,食物不可以吃的太咸,可以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这样能够有效地控制病症,另外大家可以适量的补充一些水果,水果不宜吃得太多。
2.进行适当的运动,避免剧烈运动,运动时随身携带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以防低血糖的发生。
3.父母或者监护人要掌握多方面糖尿病管理的知识,对孩子进行教育。
4.日常对血糖进行监测,定期来医院复查,适时调整用药方案。
六、医生感悟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为主,引起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升高及尿糖。I型糖尿病只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I型糖尿病是不可治愈的。II型糖尿病一般多见于中老年人,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来控制血糖。II型糖尿病早期有可能可以不用药物治疗,单纯用饮食和运动的方式就能很好地控制血糖。
我在这里有几点想对各位们说:
1.想要诊断糖尿病并不难,早期有很典型的表现如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减轻,我们统一称作“三多一少”。比如上述的小男孩,症状十分的明显,也有皮肤瘙痒等表现。血糖升高得比较快时也会引起视力下降,导致看东西很模糊。如果日常发现这些表现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排查,儿童和成人的血糖值是一样的,那么血糖值多少算是正常的呢?正常的空腹血糖范围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
2.对于如何预防糖尿病的发生,首先要控制饮食:饮食上要控制好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量。少吃内脏、蛋黄、肥肉、蟹黄等食物,吃多了会加重糖尿病代谢的负担,也容易引起高血脂。做到健康饮食,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吃糖分太高的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控制热量的摄入,多吃富含高膳食纤维的食物,可少吃多餐。其次,适量的运动:长期坚持运动可以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利用,使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加速了葡萄糖的利用,有利于血糖的控制。还可以控制体重,降低血脂。保持体重正常,控制高血压和高血脂。适量的运动也有助于提高免疫力。运动对儿童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运动对于糖尿病儿童更有重要意义。最后要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