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红姑(糖尿病红姑可以吃吗?)

醉美新源 0
文章目录:

新疆新源县:天山红菇种植致富农牧民

村医“不务正业”种红菇,为百姓闯出致富路。对于有经验的采摘野蘑菇的人来说,杨树林就像蘑菇的宝库,在这里,总能收获惊喜。

新源县别斯托别乡昂达斯村有一块占地200亩的杨树林就是盛产蘑菇的宝地不过,这里的蘑菇是人工种植的,这种蘑菇的学名为大球盖菇,因为菌盖成红褐色,人们更喜欢称它为天山红菇。

  今年,是天山红菇落户昂达斯村的第三年,引进它的主人却有些出乎意料,因为他是昂达斯村村医康延猛。

天山红菇是近几年兴起的食用菌新秀,2018年,康延猛无意中在网络中看到特克斯在种植天山红菇,他心中一动,“天山红菇让我心动的原因是,秸秆就是原料,林下空地就可以种植。昂达斯村每年要产生大量的秸秆,当地大多数农牧民除了打工,没有其他增收渠道,种植天山红菇也许就是一条致富路。”

但当地是否种植天山红菇,康延猛心中没底,他决定自己去试一试。 2018年,他来到特克斯县学习天山红菇技术后,从河南商丘购进菌种,在一亩林地中开始试种,当年,亩产达到一吨半。

试种成功后,康延猛决定扩大种植面积。2019年,经过昂达斯村干部推荐,他找到了有200亩退耕还林林地的谢建洪。“我们从小相识,康延猛把他的想法和我一说,我说,‘这是好事。在林地种植天山红菇,利用后的秸秆、麸皮是很好的肥料,可以促进林木生长。而且种植天山红菇,不仅为当地农牧民解决部分就业岗位,也能为当地百姓找出一条致富路。咱们来试试!’”谢建洪说。

尽管有第一年的种植经验,康延猛还是认为,经验还需要积累,种植规模不能过快。

 “第二年,我们只种了2亩,但为了学习种植技术,我们四处取经,前往河南商丘、昌

 吉、博湖等种植天山红菇较长的地方,去拜师学习。当年,亩产进一步提高,达到2吨。”康延猛说。

这下,他们心里有了底。“今年,在村委会的支持下,我们成立了奥明启专业合作社,入社社员9人,天山红菇种植面积扩大到32亩。最近,天山红菇开始采收,每天产量在200公斤以上。天山红菇一直可以采收到十月底,今年亩产预计可达到3吨左右,每公斤价格为20元,亩产值可达6万元。”康延猛告诉记者。

种植面积扩大后,奥明启专业合作社吸纳了当地5名贫困户和低保户,从事管理、采摘工作。今年57岁的苏义政是村里的低保户,一家四口仅有十几亩地,加上苏义政患有高血压、胆结石,妻子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一个孩子身患残疾,一家人生活十分困难。“来到合作社后,每月工资有3000元,对我们一家的帮助特别大。”苏义政说。

帮助像苏义政这样的困难群众,正是康延猛试种天山红菇的初衷。如今,他的梦想是帮助他们走到致富路,“今年年底,种植面积还要增加20亩。我们的计划是,用一到两年的时间,将种植面积扩大到200亩,并为贫困群众免费提供菌种和技术指导,鼓励他们利用庭院种植天山红菇,走出自己的致富路。”

新源县融媒体中心通讯员 黎雯 刘宁宁

惊!杭州果园现神秘红菇,灵芝身份引热议与警示

近日,杭州塘栖的网友芳芳在自家果园里有了一个意外发现,她在树底下瞧见了一颗极为惹眼的红蘑菇。这蘑菇通体鲜红似火,表面还像打了蜡一般油光锃亮,模样甚是奇特,芳芳表示自己以前从未见过这种蘑菇。满心好奇的她将这一发现拍成视频发布到了网上,没想到瞬间点燃了网络的热度。

视频一经发布,评论区就像炸开了锅。网友们七嘴八舌,各种猜测纷至沓来。“这哪是蘑菇啊,这分明就是灵芝!” 有网友笃定地说道。紧接着,留言区里各种关于灵芝的说法此起彼伏,有人说是红灵芝,有人坚称是紫灵芝,还有血灵芝、赤灵芝、树灵芝等说法不绝于耳。更有甚者,提及赤芝具有补气安神、美颜等神奇功效,还爆出一斤赤芝能卖到 1809 元的高价,这让大家对这颗红蘑菇的身份愈发好奇与关注。

为了弄清楚这红蘑菇到底是什么,记者拿着视频赶忙请教了临平区中医院药剂科主管中药师颜璟婷医生。颜医生仔细查看视频后给出了答案:这其实就是赤芝,一种药用价值极高的灵芝品种。赤芝可不简单,它体内蕴含着丰富的宝藏。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以及 17 种氨基酸,这些都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

此外,糖类、维生素 B1、维生素 E、维生素 C 等营养成分也一应俱全,它们协同作用,对人体健康有着诸多益处。从功效上来说,赤芝堪称 “多面手”,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就像为身体的血管道路进行疏通,让血液畅行无阻;还能降低血糖,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一丝希望曙光;在肝脏保护方面也表现出色,犹如肝脏的忠诚卫士;对于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也有着积极的辅助作用;同时还能补益气血,让人面色红润有光泽,益肺功能则有助于呼吸系统的健康稳定,甚至还能改善皮肤的状态,让爱美人士心动不已。

如此高的药用价值,也让赤芝在价格上 “笑傲群雄”。记者在网购平台上搜索发现,一斤野生赤芝的标价竟然高达 1809 元,即便是单枝售卖的赤芝,价格也不菲,一整枝就要 398 元,这价格都能买上一箱车厘子了,着实让人咋舌。

然而,就在人们对赤芝的价值惊叹不已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悄然浮现。野生灵芝并非全都安全无害,由于其品种繁多,生长环境又极为复杂,其中有些灵芝本身是带有毒性的。之前就有报道,永安的母子陈某某和钟某某,他们在晚餐时食用了从山里捡回来的灵芝炖老鸭汤,本以为是大补之物,结果却出现了严重的呕吐等中毒现象,被紧急送往医院洗胃。后来经过医生的仔细鉴别,他们捡到的灵芝虽然外观上和赤芝、紫芝极为相似,但实际上却是一种毒灵芝。幸好这对母子就医及时,否则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除了要警惕野生灵芝的毒性,在食用灵芝时还有一些配伍禁忌需要注意。例如鸡蛋、辣椒、柠檬等食物,就不建议与灵芝一同食用。因为这些食物与灵芝搭配后,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或者降低灵芝本身的药效,从而影响人们对灵芝的合理利用。

这一场由杭州果园里的红蘑菇引发的 “灵芝风波”,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大自然的馈赠虽好,但也需要我们怀着敬畏之心去对待。在面对这些看似神奇的野生之物时,不能仅凭一时的好奇或冲动就盲目行动,而应该借助专业的知识和力量,去辨别、去了解,这样才能在享受大自然福利的同时,保障自身的健康与安全。

从这件事我们更应看到,在信息传播飞速的当下,网络虽然能快速汇聚大众的智慧,但也容易造成信息的混乱与误导。网友们仅凭外观就对红蘑菇进行各种灵芝的论断,这反映出非专业人士在面对未知事物时的盲目性。而在养生热潮盛行的今天,许多人听闻灵芝的药用价值便趋之若鹜,却忽略了其中隐藏的风险,这也警示着我们对待传统养生观念要理性甄别。野生灵芝的鉴定与食用禁忌,不仅仅是个医学或生物学问题,更是关乎公众健康素养提升的社会议题。我们需要更多的科普宣传,让大众明白,任何来自大自然的 “宝藏”,都需要在科学的框架下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切莫让无知和鲁莽将我们引入健康的误区。

误把毒菇当红菇 三明一家七口全中毒

8月8日,沙县一家七口误食毒蘑菇,三人住进ICU。目前,病人情况均已好转,没有生命危险。

一碗“红菇”,毒倒七人

据沙县虬江街道琅口镇山峰村村民庄艳艳介绍,8月8日凌晨三点,父亲庄火清和朋友上山采摘野生红菇。当天中午,父亲煮了一大碗红菇请亲戚品尝。不料红菇有毒,父亲、母亲、爷爷、姑丈的母亲、姑姑姑丈和表弟七人都“中招”,好在其中四人中毒较轻,经治疗已没有生命危险,当天回家休息。

“爷爷、姑妈、表弟、阿婆在吃完午饭后陆续出现呕吐,头晕症状。而我父母是在午休后才出现呕吐现象,姑父是第二天才出现呕吐等现象。”小庄介绍,由于父母吃得比较多,毒素扩散全身,多器官受损,已出现横纹肌溶解综合征,须靠呼吸机和血液透析才能维持生命,已分别住进沙县医院和三明第一医院ICU病房。

据医生介绍,庄艳艳父亲的血小板一度急剧下降至每升20乘以10的九次方个以下,出现自发出血,情况危急。而正常人血小板为每升100-300乘以10的九次方个。

小庄的表弟说,他父亲身体不适,出现上吐下泻,并且两腿发软,路都无法走动。从沙县转到了南平九二医院ICU治疗,目前,已经恢复意识。

医药费愁煞农家女两天筹集9万多元

据了解,庄艳艳父母都是农民,只有农村医保,家里经济并不宽裕。父母前年辛苦做小吃赚到的10万元被邻居骗走,姑姑家的20万元家底也被卷走。爷爷心肺不好,已经做过好几次大手术,奶奶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常年吃药。

这次,父母二人每天透析、输血等治疗费加起来要近4万元。无奈之下,8月12日,庄艳艳在网上发起爱心众筹,两天就筹集9万多元。“已经够了。”庄艳艳说,多出来的钱,她会通过爱心机构捐出去,给需要帮助的人。

“目前,父亲病情已好转,正常的话,8月15日可能转普通病房。母亲还是无法自主呼吸,靠呼吸机维持,胸腔仍有积液,出现肺炎、手脚浮肿症状,白蛋白也偏低,但肌酸激酶在降低,情况也有所好转。”庄艳艳说。

8月,是毒蘑菇中毒事件多发期,采摘野生蘑菇要慎重。沙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罗秀贞提醒,毒蘑菇毒素被人体吸收,会慢慢发作,且每只蘑菇毒素不同,每个人的症状会有所不同。一旦出现头晕等不适,要立即求医,遵循医嘱,及早治疗。

来源: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