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莜麦(糖尿病莜麦的营养价值和功效)
糖尿病人怎么吃莜面?新做法,色香味美稳定血糖
"王姐,您看这莜面饼,软糯可口又不会让血糖升得太快。"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62岁的路大姐正在向邻居展示她最新钻研的莜面食谱。作为一位糖尿病患者,她对主食的选择一直格外用心。
1. 认识莜麦
莜麦,这种生长在寒冷地区的草本植物,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它的籽粒磨制而成的面粉,就是我们常说的莜面。在北方一些地区,莜面更是百姓餐桌上的常客。
2. 营养特点
- 富含钙铁等矿物质
- 膳食纤维含量丰富
- 蛋白质含量高于普通面粉
- 特含亚油酸等功能性物质
3. 健康功效
- 调节血糖平稳
- 改善血脂指标
- 促进新陈代谢
- 辅助体重管理
第一道创新菜:莜面土豆块
1. 原料准备
- 莜面粉 200克
- 土豆 2个(中等大小)
- 调味料若干
2. 制作步骤
a) 土豆处理:
- 蒸熟去皮
- 趁热掰成小块
- 控制大小均匀
b) 莜面包裹:
- 将土豆块裹上莜面粉
- 注意力度适中
- 保持形状完整
c) 最后烹饪:
- 大火快炒
- 适时调味
- 保持口感
3. 营养价值分析
- 土豆与莜面的膳食纤维协同作用
- 抗性淀粉的血糖调节效果
- 优质蛋白的补充作用
第二道创新菜:莜面蔬菜卷
1. 食材选择
- 主料:莜面粉
- 配料:各类时令蔬菜
- 调味品:根据个人口味选择
2. 具体步骤
a) 面皮制作:
- 和面调制适中硬度
- 擀制均匀薄度
- 预留醒面时间
b) 蔬菜处理:
- 选择硬质蔬菜切丝
- 控制水分含量
- 注意切丝均匀
c) 卷制蒸煮:
- 均匀排列蔬菜
- 紧密卷制成卷
- 适时蒸制
3. 特色优点
- 荤素搭配均衡
- 口感层次丰富
- 营养价值全面
传统莜面做法补充
1. 经典做法介绍
a) 莜面窝窝:
- 团圆如窝状
- 口感绵软适中
- 适合蘸汤食用
b) 莜面鱼鱼:
- 手工搓制长条
- 形似小鱼
- 口感独特
c) 莜面饸烙:
- 压制成面条形
- 蒸煮后筋道
- 搭配多样
2. 特色吃法
- 搭配羊肉汤
- 配以农家小菜
- 讲究温度适宜
莜面不仅是一种传统的健康主食,更是糖尿病患者的优质选择。通过这两种创新的做法,既能让餐桌更添美味,又能帮助稳定血糖。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别忘了注意适量,毕竟健康饮食贵在坚持。
糖友稳糖小食谱—莜麦
降糖关键词:钾、锌、镁
莜麦含有钾、锌、镁等元素,可促进胰岛素的形成和分泌,能够降低血糖。轻症糖尿病患者如果每天能吃一次莜麦,不但血糖、尿糖降低,而且自觉症状可明显减轻。
营养档案
【性味归经】性寒,味甘、归胃、肾经。
【营养功效】莜麦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磷、钾、镁、锌、铁及8种氨基酸,能抗疲劳、耐饥抗寒、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可用于疲劳综合征、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病的调养。
每天适宜吃多少
每天60克为宜。
烹调宜忌
莜麦米的米质较硬,直接烹煮不易做熟,烹调前先用清水浸泡数小时。
食用宜忌
1.莜麦宜与肉类搭配烹调,两者同吃有抗疲劳的作用。
2.脾胃虚寒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忌食莜麦。
推荐降糖食谱
莜麦鸡丝面
材料:莜麦面100克,鸡胸脯肉50克,菠菜100克。
调料:葱花、花椒粉、盐、酱油、味精各适量,香油3克。
做法:
1.菠菜洗净,放入沸水中焯一下,入冷水过凉,捞出沥水,切段;鸡胸脯肉切成丝。
2.炒锅放香油烧热,下葱花、花椒粉炒出香味后放入鸡丝,待鸡丝变白时加适量水烧到熟透。
3.加菠菜段翻炒片刻后用酱油、盐和味精调味,鸡丝卤就做好了。
4.莜麦面加水和成较硬的面团,用擀面杖擀成面条,放入沸水中煮熟,捞出,过凉,将鸡丝卤浇在莜麦面条上即可。
[能量计算器]总热量约481千卡,蛋白质24.2克,脂肪13.0克,糖类73.1克。
[烹饪一点通]将菠菜放入开水中煮3分钟,捞出再做菜,即可除去涩味。
摊莜麦蛋饼
材料:莜麦面100克,鸡蛋1个,韭菜50克。
调料:植物油6克,盐适量。
做法:
1.鸡蛋打入碗内,搅散;韭菜洗净,切末。
2.将蛋液、盐、韭菜末和适量水倒入莜麦面中搅匀。
3.平底锅加油,用勺盛莜麦面糊倒入锅中,摊成饼形,煎至两面金黄即可。
[能量计算器]总热量约514千卡,蛋白质20.1克,脂肪19.3克,糖类70.6克。
[烹饪一点通]新鲜的鸡蛋,浸在冷水里时是平躺状态,如果浮在水面上,有可能是变质了。
今天小编给广大糖友们推荐一款方便又美味的五台山莜麦面挂面, 想要购买的朋友们,只需要关注“五台山灵峰山庄土特产”微信公众号,点击“特产商城”就可以找到下单啦,此外还可以在“特产商城”的个人中心找到“代言人中心”注册后所有的商品就可生成专属推广海报进行分享,好友通过你的分享下单,你还可获得额外奖励哦,快快行动吧!
莜麦:唯一原产于中国的麦类粮食作物,为何没有成为中国人的主粮?
根据现有的考古结果,西亚、中国、中南美洲和非洲是世界公认的四大农业起源中心,其中小麦、大麦、黑麦等农作物,以及驯化的山羊、绵羊、牛,均起源于西亚。但并非所有的麦类均起源自西亚,有一种麦类的起源地就在中国,它就是莜麦,一种一年生的燕麦属的草本作物,营养价值居谷类粮食之首,因儿童发育必需的氨基酸-组氨酸含量丰富,而被誉为“儿童的谷黄金”。
莜麦是一种一年生的燕麦属的草本作物,营养价值居谷类粮食之首。
莜麦学名裸燕麦,别名玉麦、铃铛麦、油麦、苏鲁,《穆天子传》中称为“焚麦”,《尔雅》记载称之为“蘥”,《黄帝内经》称“迦师”,《广志》称“折草”,《稗海博志》称“燕麦”,《史记》称“斯”,《唐本草》称“麦”等,属于禾谷类燕麦属的作物,根据播种期早晚分为夏征麦和秋蔽麦。莜麦籽粒瘦长,有腹沟,表面生有茸毛,尤以顶部显著,形状为筒形或纺锤形的粮食作物。
莜麦属于禾谷类燕麦属的作物,根据播种期早晚分为夏征麦和秋蔽麦,籽粒瘦长。
中国是莜麦的原产地,据山西省志记载,莜麦最少有2500年的栽种历史,最早起源于华北的高寒地区。
中国是莜麦的原产地。据山西省志记载,莜麦最少有2500年的栽种历史,最早起源于华北的高寒地区,后来逐渐成为北部高寒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作为塞北高寒农作物,莜麦与小米、小麦被称为内蒙古的三件宝。自唐代起,就从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地被引种到俄罗斯、智利等国。当然莜麦是裸燕麦,与市面上常见的普通燕麦属于同一族属,但并不同种。
莜麦是裸燕麦,与市面上常见的普通燕麦属于同一族属,但并不同种。
燕麦主要有5类:普通栽培燕麦、埃塞俄比亚燕麦、地中海燕麦、砂燕麦和大粒裸燕麦,而莜麦便是大粒裸燕麦。
燕麦的栽培种主要有5类:普通栽培燕麦、埃塞俄比亚燕麦、地中海燕麦、砂燕麦和大粒裸燕麦,而莜麦便是大粒裸燕麦。燕麦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栽培作物,全球有42个国家在种植,集中在北纬41°~43°的燕麦黄金生长纬度带,如俄罗斯、加拿大、美国、波兰、中国,还有南半球的澳大利亚。这些地区海拔1000米的高原,年均气温2.5℃,日照平均可达10小时,正是燕麦生长的最佳自然环境。
地区海拔1000米的高原,年均气温2.5℃,日照平均可达10小时,正是燕麦生长的最佳自然环境。
莜麦籽粒瘦长,有腹沟,表面生有茸毛,尤以顶部显著,形状为筒形或纺锤形的粮食作物。
不过,除了中国之外,其他国家种植的基本是普通栽培燕麦,这是一种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的燕麦种类,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距今也有约2000年的种植历史。不过因为莜麦得天独厚的原生属性,依然是国内燕麦的主要种类,产区集中在内蒙古的阴山南北、河北省的阴山和燕山余脉、山西省太行山及吕梁山等区域,播种面积约占全国的75%,其中内蒙约占35%以上。
内蒙古的阴山南北、河北省的阴山和燕山余脉、山西省太行山及吕梁山等区域,播种面积约占全国的75%
至于燕麦这五个种类的分化起源,植物学家瓦维洛夫认为不同种类的燕麦染色体数目不同,有着各自的起源地,且燕麦的产生与二粒小麦和大麦的起源有关。目前世界公认的普通栽培燕麦、地中海燕麦和砂燕麦起源地均为地中海沿岸,埃塞俄比亚燕麦起源地在非洲,而大粒裸燕麦,即莜麦的起源地就在中国山西与内蒙古一带。
大粒裸燕麦,即莜麦的起源地就在中国山西与内蒙古一带。
莜麦喜寒凉,耐干旱,抗盐碱,生长期短,十分适应华北北部的高寒大陆性气候和游牧民族四处迁徙的生活习惯。在元朝时,张北(即内蒙古高原南缘的坝上)地区就开始种植大量种植莜麦,种植面积一度达到七十万亩,被称为“河北莜麦之乡”。而山西的莜麦产区主要在晋西北,尤以“五寨三分三”品种最佳,茎秆粗壮,根系发达,分蘖力强,粒大饱满,且面白、味美、耐饥。
莜麦种植是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域优质牧草和苜蓿轮作倒茬替换作物。
莜麦是盐碱地和贫瘠土地开发、改良与利用的先锋作物。
作为综合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粮经饲”三元作物,莜麦不仅能作为粮饲兼用作物,而且在多种领域有着重要利用价值,更是盐碱地和贫瘠土地开发、改良与利用的先锋作物,所以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由于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所以莜麦种植就成了该地域优质牧草和苜蓿轮作倒茬替换作物。这也是内蒙、山西、河北有大量莜麦种植的重要原因。
“五谷杂粮,莜麦称王”,莜麦是营养价值很高的粮种之一,是世界公认的居谷类粮食之首。
莜麦所含氨基酸,不仅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全部具备,而且含量很高平衡
莜麦是营养价值很高的粮种之一,是世界公认的居谷类粮食之首,特别是蛋白质含量高达15.6%,远高于小麦蛋白质含量的11.2%,粳米(标一)含量的7.7%,玉米面(黄)的8.1%,大黄米(黍)的13.0%,高粱米的10.4%,小米的8.0%。另外所含氨基酸,不仅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全部具备,而且含量很高平衡,比如莜麦的赖氨酸含量是大米、小麦粉、玉米面、高粱米、小米的2倍多,是大黄米的1.8倍左右。
莜麦缺少麦谷蛋白与麦胶蛋白,粘结力与弹性均较差,不能直接制作纯莜麦面包、馒头食用,需要与小麦粉配合。
更重要的是,莜麦所含的脂肪主要成分属于不饱和脂肪酸,其中的亚油酸可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脏病。《本草纲目》中记载,雀麦(即莜麦)具有“充饥滑肠”的作用。可催乳、预防心脏病、糖尿病、对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预防作用的莜麦却不易多食,因为不易消化。而且莜麦缺少麦谷蛋白与麦胶蛋白,粘结力与弹性均较差,所以不能制作纯面包、馒头食用,需要与小麦粉配合使用。
莜麦粉需要搓成薄片或细条,搁在笼屉上蒸熟了蘸着咸汤或酱油等佐料吃。
需要搓成薄片或细条,搁在笼屉上蒸熟了蘸着咸汤或酱油等佐料吃,这种局限的食用方式也是影响莜麦成为像小麦、水稻那样主食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莜麦由于兼具食用和饲用的价值,其草量大、茎干柔软适口性好,且富含营养,消化率高,籽粒和茎叶均可作为饲料,所以莜麦就成了调制青饲或调制干草的重要精饲料。
莜麦与小麦、水稻这些主粮的产量也差距巨大,莜麦的亩产量仅有300斤,赶在收成不好的年月仅有200多斤。
当然莜麦与小麦、水稻这些主粮的产量也差距巨大,莜麦的亩产量仅有300斤,赶在收成不好的年月仅有200多斤,相比小麦的平均亩产在1000-1200斤(水稻亩产量与小麦大致相当)相差甚远,由此莜麦便便丧失了成为主粮的可能。但由于我国总耕地仅有约18亿亩,其中37%的旱作耕地中盐碱地和贫瘠性土地占比较大,莜麦耐寒耐旱抗盐碱的优势就成了这些土地上耕作的优选作物。
莜麦耐寒耐旱抗盐碱的优势就成了盐碱地和贫瘠性土地上耕作的优选作物。
或许这就是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道理吧!
上期回顾:红薯: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第一救荒杂粮,竟使清朝人口暴增至4亿
备注:本文仅为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转发。另文中配图部分引自网络,如有版权私联请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