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如何预防高血压糖尿病(如何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预防高血压 6个妙招要记牢

高血压是冠心病、脑卒中、慢性肾脏病等疾病的高危因素。10月8日是第26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健康生活,理想血压”。

广东全省正在普及知识,推进高血压防治工作,推动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共管”扩大试点,不断提升高血压防治水平。10月8日广东省心血管病中心就市民群众关心的高血压预防、血压测量与药物治疗等方面的疑问进行解答。

近年来,广东建立健全心血管病防治体系,加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开展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持续加强高血压防治宣传教育力度,持续推进全省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

2016年,广东正式成立广东省心血管病中心,逐步推进全省心血管病防治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建立了涵盖61家医疗机构在内的省市县三级心血管病防治体系,在推广和培训心血管疾病防治技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据统计,2022年以来,省、市级心血管病中心专家通过下基层活动,开设义诊及帮扶带教,已培训基层人员约1.7万人次。

广东陆续开展了“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和综合干预项目”“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高血压糖尿病防治规范项目”和“广东省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共管’试点工作”,不断提升相关患者的防控知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积极探索以患者自我管理为主、医生治疗管理为辅的高血压疾病管理模式。

目前,全省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点已实现21个地市全覆盖,2020年,全省摸底调查了10个县区1.2万名心血管疾病患者,为制定全省心血管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今年“全国高血压日”,广东省卫健委在广州20多个人流密集的地铁站点投放科普海报,组织专家,围绕高血压的预防、治疗、运动、膳食等进行科普。

如何预防高血压?

预防高血压的六大措施是限制钠盐摄入、减轻体重、适量运动、戒烟、戒酒以及保持心理平衡。

限盐:高钠低钾膳食是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重要的危险因素。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日。因此,要坚持健康饮食,多吃新鲜蔬果,少吃煎炸腌卤,在维持胃肠舒适的同时,维护血管,预防高血压。

减重:超重和肥胖可促使血压上升,尤其是腹型肥胖,是高血压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推荐高血压患者将体重维持在健康范围内(BMI体重指数应在正常范围,男性腰围<90cm,女性<80cm)。

运动:建议根据自身条件适量有氧运动、进行肌肉力量练习和柔韧性练习。研究显示,有氧运动从每周3次(每次30分钟)增加到8次(每次30分钟),持续4周,发现收缩压较前降低5mmHg,舒张压降低3.09 mmHg。

戒烟:吸烟可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建议戒烟(包括传统烟和电子烟)。

戒酒:大量饮酒使血压升高,不饮酒对健康最有益。推荐高血压患者不饮酒,包括含酒精饮料。

心理:长期精神紧张或焦虑、抑郁状态可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负面情绪,高血压患者,在必要情况下,可采取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缓解焦虑和精神压力。

中西药降血压有哪些注意事项?

不论中药还是西药,高血压患者都要在专业执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正规治疗。常用的中成降压药物有:罗布麻降压片、复方羚角降压片、山楂(菊)降压片、珍菊降压片、安宫降压丸、牛黄降压片、清脑降压片、仲景降压片、杜仲降压片等。切记不要轻信“祖传秘方”或保健品宣传的降压神效,乱吃药伤身。

要提醒的是,中药和西药在降压治疗中都有重要作用,它们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这是因为大多数药物需要经肝脏或肾脏代谢排出体外,不管中药还是西药在人体代谢过程中都可能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在服用过程中都需要密切监测。

对于很多人关心的服药时间,其实降压药物的服用时间是饭前还是饭后没有绝对要求,大多数都可以饭前或饭后服用,具体可以根据患者自己的习惯选择是饭前还是饭后。不过,由于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是清晨血压高,因此大多数患者建议早上服用;也有一些患者夜间血压高,对于夜间血压高的患者,一般建议可以晚上服用,因此需要根据高血压患者的家庭血压监测情况决定什么时候服用才是最好的。

另外,要服多久的降压药?高血压是一个慢性疾病,大多数降压药物只能维持24小时左右,因此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终身坚持服药治疗,但可以根据患者自己监测的血压情况对降压药物的服用剂量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整。

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吃降压药物。因为高血压的治疗包括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对于非药物疗法主要是生活方式的调整,比如控制钠盐摄入、增加运动、调整休息改善睡眠、放松心情、戒烟戒酒等,如果通过生活方式改善不能使血压控制达标的情况下,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考虑使用降压药物。

在家如何监测血压?

在家测量血压,建议选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不推荐腕式血压计、手指血压计、水银柱血压计进行家庭血压监测。

对初诊高血压患者、治疗早期或虽经治疗但血压尚未达标者,或血压不稳定者,建议每天早晨和晚上测量血压,每次测2~3遍,间隔1分钟,取平均值;建议连续测量家庭血压7天,取后6天血压平均值。血压控制平稳且达标者,可每周自测1~2天血压,早晚各1次;最好在早上起床后,服降压药和早餐前,排尿后,固定时间自测坐位血压。(全媒体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粤卫信)

来源: 广州日报

生活调理入手!这样做能有效预防高血压和糖尿病

警惕心血管健康的 连环杀手

撰文 黄 力

编辑 保健君

为了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病,我们需要特别注意预防心血管健康的连环杀手——高血压和糖尿病

那么,应该如何早期预防高血压和糖尿病?从生活调理入手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包括饮食调理、加强运动、心理调摄和戒烟限酒。

一、饮食调理

处于高血压前期或高血压高值的患者以及糖尿病前期的患者,要特别注意饮食结构的调整。饮食的搭配可以参考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2016)。

1、注意食盐摄入量

食盐的用量应该限制在每日6克,也就是一个啤酒瓶盖的量。

“口重”的人可以暂时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其中含有钾),以替换出体内过多食入的钠盐,但仍然应该逐渐改变口味,形成少盐的饮食习惯。

下图中是几种含盐量比较高的食品

2、注意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

为了控制血糖,我们可以选择血糖生成指数(GI)中和低的食品替代精米精面。

高GI食品: 血糖生成指数大于70

中GI食品: 血糖生成指数介于55~70

低GI食品: 血糖生成指数小于55

血糖高者应尽量选用低GI食品,避免喝含糖饮料,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糖分。

下表中是常见食品的血糖生成指数,您在选择食材时可以作为参考

二、加强运动

01、运动时间

最好每日运动20分钟以上,每周有1~2次中等或大强度的运动。

血糖偏高者最好于每餐30分钟后走路20分钟,通过行走降低血糖。

年纪偏大或体弱者选择低强度的运动。

02、运动强度

以运动后心率不超过(170-自己的年龄)为宜。

大强度运动: 快跑、游泳、跳绳

中强度运动: 平地慢跑、做操、打羽毛球

低强度运动: 跳交际舞、平地骑车

极低强度运动: 散步、打太极拳、做家务(不建议以做家务替代运动)

其中消耗80千卡热量的运动量(相当于75克米饭的热量),分别为大强度运动5分钟、中强度运动10分钟、低强度运动20分钟或极低强度运动30分钟。

三、心理调摄

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力,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淡泊名利,知足常乐,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抵御疾病的有力武器。

应尽量减轻精神压力,放松情绪,保持心情舒畅,维持心理平衡。可采用音乐疗法,并根据病情分别选择镇静型、解郁型和兴奋型曲目。此外,郊游或旅游亦是放松的好方法。

注意适当休息,保持充足睡眠。

四、戒烟限酒

01、戒烟

吸烟会诱发和加重冠心病。

首先,吸烟会导致短期和长期的血压升高、心率增加,还会减少心脏输出量和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传输到身体组织的氧气量。

另外,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破坏血管内皮、改变血细胞特性,导致胆固醇和其他脂肪物质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血栓形成风险。吸烟通过直接兴奋冠状血管的肾上腺素能受体,促进儿茶酚胺的释放,引起血管痉挛而减少心肌供血。

国际医学界制定了吸烟量级别,分为4级

0级:不吸烟

1级:少于100支年

2级:少于200支年

3级:超过200支年

“支年”为每日吸烟支数×年数。吸烟超过100支年与冠心病风险明显相关。

02、限酒

饮酒也可引发心脏损害。

饮酒会增加心脏负担,直接损害心肌,造成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可引起心律失常、心率加快、心房颤动等。

饮酒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使胆固醇代谢减慢、甘油三酯升高,还可升高血压。

此外,饮酒可增加血小板聚集性、激活凝血过程,促发脑血栓形成。

所以一定要限制饮酒的量。

少量饮酒是指,每日饮酒量不超过400毫升啤酒,或100毫升葡萄酒,或25毫升白酒。

此外,咖啡和浓茶 也会诱发高血压,所以血压偏高者不宜饮用。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2016)等更多内容详见《中老年保健》杂志8月刊,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订阅《中老年保健》杂志。

以上为《中老年保健》杂志原创作品,如转载须获得本刊授权!

专家简介

黄力 医学博士,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主任医师,中医教研部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及兼职教授。兼任北京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会长、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健康与传媒分会会长、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北京市朝阳区第十五、十六届人大代表等。

从医近四十年,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衰、双心疾病等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较好的疗效。先后承担了国家级、局级及北京市等多项课题,并发表SCI及核心杂志论文八十余篇,培养硕博士四十余名。

欢迎关注中老年保健官方微信(ID:zlnbjzz)

点击网址即可订阅2021年纸质杂志: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172346660

中老年保健杂志全国邮局订阅:邮发代号 82-221

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zlnbjzz:010-64216645

如何预防高血压性心脏病

对原发性高血压病应按照分级治疗的原则,选用合适的降压药和其他非药物治疗措施。使血压控制在较适宜的水平,避免增加心脏负担的因素,以防发生心力衰竭;对于继发性高血压,要针对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同时采取降压措施,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防止和延缓心脏病发生。这是预防高血压心脏病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高血压性心脏病怎么预防

已发生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功能处于代偿期,这时要预防高血压心脏病的恶化,避免可能增加心脏负担的因素。如体力劳动、高盐饮食、上呼吸道感染、烟酒及精神刺激等;对于高血压心脏病处于失代偿期,已发生左心衰竭者,要积极治疗心力衰竭,减轻心脏前后负荷,予以扩血管药物,利尿,强心治疗。心力衰竭纠正后,血压要保持在可控制的范围内。若患者呈现心肌收缩力低下或反复发生心力衰竭,可用地高辛维持量口服治疗,同时治疗各种合并症,如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防止心力衰竭复发。

患者要放宽心境,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疾病。此外,平时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及适量的体育运动,也有助于改善心情,控制病情。病人家属也应多疏导、鼓励、安慰并理解患者,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再有,患者还可参加一些心脏病专题讲座,了解心脏病及其并发症的基本知识和应对措施,纠正错误认识及不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