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跳绳(糖尿病跳绳好还是走路好)
糖友跳绳有隐患 运动前必须检查身体
糖友王女士患糖尿病六年了,最近她被医生严重警告:如果再不控制体重和血糖,她的心脏、血管和神经都可能受到影响。王女士开始选择跳绳进行减肥,每天都跳绳500次,同时控制饮食。坚持了半年左右,她的体重明显下降,血糖也比以前平稳。但王女士高兴之余,却发现自己的眼睛模糊,视力下降,就去医院查了个眼科,结果让她大吃一惊:她竟然出现了视网膜脱落,面临失明的危险。
对此,广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内科主任,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冯烈指出,糖友王女士很显然在进行跳绳运动前,没有对眼底进行检查,因为运动后出现视网膜脱落意味着病人有视网膜病变基础、运动是视网膜脱落的诱因。
“所有糖友参加运动之前,都必须要做一个系统的检查,包括对心血管,肾功能、蛋白尿检测等评估,以及行眼底检查,假如患者处于一个严重的视网膜病变,或者严重的心、肝、肾活动性受损的状态,这种情况下糖友运动应暂缓。”
而且,冯烈主任认为,王女士跳绳的运动量过于剧烈,不符合糖友运动循序渐进的原则,大强度的跳绳运动使得王女士血压和眼压增高,从而加大了视网膜脱落的机会。
因此,冯烈主任认为,像跳绳这类运动,首先要求糖友的身体处于相对良好的状态,其次是糖友必须有长期运动的习惯,才能耐受这类较激烈的运动。跳绳会对膝关节造成一定的撞击磨损,而高龄的糖友容易有骨质疏松,关节软骨退化等问题,故不推荐参加此运动。
跳绳的最佳时间
在我们的平时 之上,究竟跳绳运动对于人们有什么优点和好处呢。究竟跳绳的最佳时间是在什么时候呢,因为跳绳的花样十分的繁多,可以简单,也是可以繁琐,随时可做,一学就会。特别是比较适合在一些气温较低的季节可以当做健身的运动模式的。
但是,对于跳绳的最佳时间,决定了人们跳绳运动是不是最为合理的运动模式的,因为时间选择不对的话,会给人们的身体锻炼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在进行跳绳运动之前,有必要去认识一下跳绳的最佳时间是什么的,以免对自己的健康十分不利,
从运动量来说,持续跳绳10分钟,与慢跑30分钟或跳健身舞20分钟相差无几,可谓耗时少、耗能大的有氧运动。锻炼多种脏器。经国内外专家研究,跳绳对心脏机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它可以让血液获得更多的氧气,使心血管系统保持强壮和健康。跳绳的减肥作用也是十分显著的,它可以结实全身肌肉,消除臀部和大腿上的多余脂肪,使你的形体不断健美,并能使动作敏捷、稳定身体的重心。跳绳能增强人体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的功能。跳绳能增进人体器官发育,有益于身心健康,强身健体,开发智力,丰富生活,提高整体素质。跳绳时的全身运动及手握绳对拇指穴位的刺激,会大大增强脑细胞的活力,提高思维和想象力,因此跳绳也是健脑的最佳选择。
研究证实,跳绳是全身运动,人体各个器官和肌肉以及神经系统同时受到锻炼和发展,所以长期跳绳可以防止胃病,如肥胖、失眠、关节炎、神经痛等症状。同时医学专家认为,跳绳训练人的弹跳、速度、平衡、耐力和爆发力,同时可培养准确性、灵活性、协调性,以及顽强的意志和奋发向上的精神。跳绳可以预防诸如糖尿病、关节炎、肥胖症、骨质疏松、高血压、肌肉萎缩、高血脂、失眠症、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多种症病。对哺乳期和绝经期妇女来说,跳绳还兼有放松情绪的积极作用,因而也有利于女性的心理健康。
跳绳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多加的注意和人们的用餐时间叉开一段时间,因为在跳绳的最佳时间上,早上跳绳结束一个小时之后才是我们最佳的吃饭时间,晚饭结束了之后,最好建议我们过了一个多小时到两个小时再跳绳,以免给我们的胃部带来许多的负担。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友运动能降血糖,这几种有氧运动效果最佳!
糖尿病人通过运动降低血糖的效果已经被广泛研究和证实。运动不仅能够增强身体的代谢功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还能促进糖分的消耗和利用,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对于有氧运动而言,由于其能够持续、稳定地提高心率和呼吸频率,加速血液循环,因此是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管理的重要手段。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糖尿病人运动降血糖的原理,并推荐几种效果显著的有氧运动。
糖尿病人运动降血糖的原理
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T1DM)和2型糖尿病(T2DM),虽然两者的发病机制有所不同,但运动对于两者的血糖管理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运动能够刺激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降低血糖水平。具体来说,运动过程中,肌肉会消耗大量的葡萄糖来提供能量,这有助于减少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同时,运动还能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得胰岛素能够更有效地发挥作用,进一步降低血糖。
对于T2DM患者而言,运动还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即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性增强。胰岛素抵抗是T2DM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通过运动改善胰岛素抵抗,可以延缓糖尿病的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此外,运动还能促进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整体代谢水平,有助于体重控制,进一步降低糖尿病的风险。
效果显著的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指通过大肌群参与的、持续时间长、强度适中的运动,能够显著提高心肺功能,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糖分的消耗和利用。以下是一些适合糖尿病患者的有氧运动:
1. 高强度间歇训练
高强度间歇训练是一种在短时间内进行全力、快速、爆发式运动的训练方法,如冲刺、跳跃等,然后短暂休息,再重复进行。根据《柳叶刀》杂志的研究,HIIT的控糖效果最佳。这种训练方式能够短时间内提高心率,加快新陈代谢,显著降低血糖水平。然而,HIIT对于初学者和身体条件较差的糖尿病患者可能不太适合,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 慢跑
慢跑是一种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通过慢跑,可以提高机体细胞的活性,促进身体的大循环,有助于控制血糖。建议糖尿病患者在餐后20~40分钟进行慢跑,每次持续30分钟左右。慢跑不仅能够降低血糖,还能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身体状态。不过,慢跑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运动鞋和场地,避免运动损伤。
3. 游泳
游泳是一种全身性的有氧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有益。在水中,由于水的阻力和浮力作用,能够均匀地锻炼全身肌肉,提高心肺功能。同时,游泳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胰岛素抵抗,加快新陈代谢。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游泳不仅有助于控制血糖,还能减轻体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不过,游泳时需要注意水温、水质以及个人体能状况,避免发生意外。
4. 跳绳
跳绳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有氧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方便。跳绳时,身体多个肌肉群处于运动状态,能够在短时间内消耗大量的糖分,从而降低血糖水平。不过,跳绳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有些困难,需要逐渐适应。建议从每次跳5分钟开始,逐渐增加时间。跳绳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绳子长度和跳绳节奏,避免过度运动导致低血糖。
5. 骑自行车
骑自行车是一种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的有氧运动。骑自行车不仅能够锻炼下肢肌肉,还能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骑自行车有助于控制血糖,减轻体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骑自行车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路线和速度,避免过度劳累。同时,骑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佩戴好防护装备。
运动的注意事项
虽然有氧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有益,但在进行运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运动时机:建议在餐后1小时左右进行运动,此时血糖水平相对较高,运动能够更好地降低血糖。同时,避免在空腹或睡前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
2. 运动强度:糖尿病患者应根据个人体能和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一般来说,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最为适宜。运动过程中要注意监测心率和血糖水平,避免过度运动导致低血糖或身体不适。
3. 运动前准备:在进行运动前,糖尿病患者应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如轻微活动关节、拉伸肌肉等。这有助于预防运动损伤和提高运动效果。同时,选择合适的运动鞋和袜子也非常重要,以保护足部健康。
4. 运动后恢复:运动结束后,糖尿病患者应进行适当的放松和拉伸活动,帮助肌肉恢复和减少疲劳感。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和营养,以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水平。
控糖结语
综上所述,有氧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血糖管理方式。通过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糖尿病患者不仅能够降低血糖水平,还能改善心肺功能、增强身体代谢能力、减轻体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然而,在进行运动时需要注意安全、监测血糖水平、避免过度运动等问题。只有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计划并结合饮食控制、药物治疗等措施,才能更好地管理糖尿病并享受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