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眼干(糖尿病眼干眼涩怎么办)
「“糖”友注意!」糖尿病患者别把干眼不当一回事
糖尿病患者要警惕干眼症☟☟☟
在我们眼球前表面覆盖有一层泪膜,保护我们眼健康。这层泪膜由外向内分为脂质层、水液层 和黏蛋白层,含有IgA、溶菌酶、β溶素、乳铁蛋白、电解质等营养成分,润滑我们眼球表面,防止角结膜干燥,供给角膜氧气和营养,还可以冲洗、抵御眼表异物和微生物的侵害。
症状
如果您有以下症状:眼睛干涩、容易疲倦、眼痒、有异物感、痛灼热感、分泌物黏稠、怕风、畏光、流泪、对外界刺激很敏感。那么您可能已经患有“干眼”。
干眼,是指任何原因造成的泪液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病变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
轻度干眼可能仅表现为眼部的不适感,但严重的干眼会造成视力的下降、甚者有失明的可能。因此我们应该提高对“干眼”的关注度,及时就医,减轻它带来的眼表损伤。
引起干眼的病因十分复杂,随着临床研究不断深入,我们认识到干眼可以由单一原因引起,也可由多种原因共同作用引起。针对病因采取有效治疗方法,可以提高干眼治疗效果。
糖尿病是干眼的易感因素之一
在干眼的众多发病因素中,糖尿病是易感因素之一。有研究证明:对于I型糖尿病的患者,患有干眼症的几率大约是57%,II型糖尿病患者当中患有干眼症,大约占70%左右。
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因为糖尿病患者血液和泪液中的血糖值均升高, 使眼表处于易感染炎症的状态;
☆其次泪腺结构及结膜杯状细胞的破坏, 使泪液分泌减少, 泪膜稳定性下降, 易发生干眼;
☆且角膜神经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状态, 血供营养较差, 导致患者角膜神经受损, 知觉下降, 瞬目次数减少,泪膜破裂后, 新的泪液无法及时涂布在角膜表面, 角膜损伤难以及时修复, 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影响患者视力。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建议在调控血糖同时,应密切关注眼表健康,若您已经出现上述干眼可能会出现的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于眼表门诊就诊,遵医嘱用药。
温馨提示:对于准备做手术的患者,建议提前治疗眼表疾病,这样做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术后恢复。除开正规的治疗,建议日常避免用眼过度、注意用眼卫生,可热敷缓解不适。
来源:西安市第四医院.西安市人民医院
仅用两周时间,让糖友血糖下降、口干口渴缓解、乏力眼干改善!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发病率逐年上升。
许多糖友不仅要面对血糖的波动,还会遭受口干口渴、乏力、眼干等并发症的困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今天这篇文章,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名叫李大姐的患者如何在医生的帮助下,仅用两周时间显著改善这些症状,并由此带出糖尿病治疗和日常管理的关键知识。希望这个故事能为更多糖友带来启发和希望。
每天清晨,李大姐都会习惯性地打开窗户,呼吸一口新鲜空气。然而,这个简单的动作对她来说,已经变得异常困难。
“口渴得像要喝干一条河,浑身没力气,眼睛也干涩得睁不开。”她坐在椅子上喘着气,低头看着手边的水杯,眼里满是无奈。
李大姐今年刚刚50出头,却早早地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日子过得更加焦虑。
“我真的快撑不下去了。”李大姐对家人说。她的儿子小张看着母亲日渐消瘦的脸庞,心里也不是滋味。于是,他帮母亲预约了当地一家医院的内分泌科,期待能找到改善的办法。
那天,李大姐第一次见到了主治医生王医生。王医生是一位40多岁的中年人,戴着眼镜,语气温和但专业。刚坐下,他就仔细翻阅了李大姐的病历,随后抬起头问道:
“李大姐,最近血糖控制得怎么样?”
“不太好。”李大姐叹了口气,接着补充道,“空腹血糖经常在10以上,有时候14、15都有。每天早上起来口渴得很,一晚上得起来喝七八次水,走两步就喘,根本没法干活。”
王医生点了点头,拿起笔在病历上记下这些症状,随后问道:“饮食方面呢?有没有特别注意?”
“注意倒是注意了,主食少吃了很多,可还是控制不了!”李大姐有些激动,声音里透着无奈。
王医生笑了笑,语气温和地解释道:“糖尿病的管理不仅仅是少吃主食那么简单。您的症状说明血糖波动比较大,尤其是空腹血糖偏高,这很可能跟您胰岛功能减退有关。
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比如调整饮食结构、合理运动、优化药物治疗,还要关注生活中的一些细节。”
“那我这个情况严重吗?”李大姐有些紧张地问。
“说严重也不算严重,但如果再不控制好,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甚至影响到心血管健康。”王医生一边说,一边拿出一张图表,指着上面的数据给李大姐看。
“您看,这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数据。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在确诊后10年内高达40%-60%,而血糖控制不佳是主要原因之一。”
李大姐听得心里一紧,急忙问:“那我现在该怎么做?”
王医生微微一笑,说道:“别着急,我们先从今天开始,给您制定一个详细的管理计划。只要严格执行,两周内一定能看到明显的改善。”
当天,李大姐带着医生开具的药物和一份详细的饮食计划回了家。这份计划包括:
1. 饮食调整:减少单纯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比如全谷物、蔬菜、豆类等;每天的总热量控制在1500-1800大卡之间。
2. 运动方案:餐后30分钟进行快走,每天累计30-40分钟。
3. 血糖监测:每天早晚各测一次血糖,并记录在血糖日记中。
4. 药物优化:根据李大姐的病情,调整了胰岛素用量,同时增加了一种新型的口服降糖药——SGLT-2抑制剂。
两周后,李大姐再次来到医院复查。这次,她的脸上多了一些红润,整个人也显得精神了许多。
“李大姐,这两周感觉怎么样?”王医生关心地问。
“好太多了!”李大姐笑着说,“早上起来没那么渴了,晚上也不用频繁起夜,走路也有劲儿了。今天早上测的空腹血糖,只有7.8!”
王医生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说道:“这说明我们的方法是有效的。不过,这只是一个开始。糖尿病是一个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接下来还需要您坚持下去。”
在与李大姐的对话中,王医生还详细科普了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日常管理的关键知识:
“李大姐,您知道为什么糖尿病会导致这些症状吗?”王医生问道。
李大姐摇了摇头:“不是血糖高吗?可为什么高血糖会让人口渴、乏力呢?”
“这是因为高血糖会导致渗透性利尿。”王医生拿起纸笔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继续解释道。
“当血糖过高时,肾脏无法完全滤过多余的葡萄糖,葡萄糖就会随着尿液排出,同时带走大量的水分,这就是为什么您总是觉得口渴、起夜频繁。而乏力的原因则是因为细胞内缺乏葡萄糖,无法提供能量。”
“那眼睛干涩呢?”
“眼睛干涩主要是因为高血糖会破坏泪腺的正常功能,同时也可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表现。所以,定期检查眼底和泪腺功能很重要。”
李大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感慨道:“原来糖尿病会影响这么多,我以前真是没重视。”
“是的,但好在现在您意识到了问题,并且开始积极管理。”王医生安慰道。
在文章的最后,我们也想给所有糖友一些温馨的建议: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它。通过科学的管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每位糖友都可以有效控制血糖,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1. 饮食均衡: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2. 坚持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比如快走、游泳、瑜伽等,每周至少5次。
3. 定期复查:包括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肾功能和眼底检查。
4. 管理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压力过大对血糖的影响。
5. 遵医嘱用药:不要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
“糖尿病是一场需要长期作战的马拉松,而不是短跑。只要用心去管理,您一定能活得健康又自在。”希望每位糖友在与糖尿病相处的旅程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迎接更美好的生活。
关心您的健康,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生
喝这个汤,秋季糖友眼干眼涩、视物模糊都跑光
大家好,我是糖友低糖生活发起人吴凡。
糖友秋季眼睛易干涩和看东西模糊,这个好理解,秋燥。以下推荐的这个汤,大家可以经常的喝一喝。
生黄芪、杭白菊、羊肝
组合也非常简单,也非常容易做。第一味就是生黄芪十克,第二味是杭白菊6克,第三味是羊肝50克。怎么做?就是先煎煮生黄芪和菊花15分钟。然后放入切好的羊肝,五分钟以后就可以吃肝喝汤了。配料只要放配料只要放少量的盐、黄酒和亚麻籽油就可以了,不要放生姜!这个饮食方法当中,生黄芪补气,菊花和羊肝是养阴补血的。
在古代,很多药食两用的方法,包括了一些配置中药的方法当中,只要跟眼睛有关的,我们很多时候都能看到羊肝的身影,所以说这个方法对眼睛百利而无一害。制作非常的便利,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