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与肾阴虚(糖尿病肾阴虚为什么会尿频)
恩师说:糖尿病是肝肾阴虚了!只有健脾滋阴是不够的
“糖尿病是燥病,先要健脾滋阴!”行医这么多年,经常从同行和部分患者口中听到这句话。
但是糖尿病的病机病因不只如此,恩师曾说过:对待糖尿病,只有健脾滋阴是不够的!必须要对症,灵活变通才能找到出路。
今天聊一位患糖尿病已经10年的患者。
他年轻时候工作原因,东奔西跑,生活节奏乱七八糟,应酬多,饮食较为肥腻。
久而久之,他每天感觉乏力,小便多,大便稀,嘴干,还有点苦味,眼睛也干。直到被确诊为糖尿病后,一直用药维持,但是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针对他的情况,我的诊断结果是肾阴虚亏,随即开方:
枸杞子、菊花、生地、山药、山萸肉、茯苓、泽泻、牡丹皮、生地黄、黄芪、人参、枇杷叶、枳壳。
(这里方子是这位特定病人的,并不是万能的,不建议大家自行服用)
三周后,他说感觉口干苦和眼睛干涩的问题减轻了不少,大便开始变得有形状起来。
效不更方,只做加减,我让他坚持服用。
经过3次调方,直到他不适症状全都消失,体重稳定,精神焕发,血糖也降到了5.8。
这个方子是怎么起到作用呢?
他表现出来的症状是口干、尿频、时不时会头晕目眩,耳朵里响个不停,腰部发酸无力。这典型的是肾阴不足。
方中的熟地、山萸肉、泽泻、牡丹皮、茯苓可以帮助补充肝肾的能量;而枸杞子、菊花、生地、葛根、人参、黄芪这些则是为了清热解渴;枳壳是用来增大气管的活力,有助于止渴。
把这些药组合在一起,就能起到降糖、补水、滋润身体的作用。
《黄帝内经》里曾经说过:“热中消中,谓之消中”。
我们现在说的糖尿病,其实是五脏六腑功能失调导致的,尤其是肺、胃、肾这三个器官最容易出现阴虚火旺的现象。
因此我们在治疗前一定要准确判断病情类型,才能有效用药。
如果病人有口渴、尿频的情况,那么有可能是肺部上火所致。可以用清热养阴的药:生地、石膏和麦冬等。
如果病人多食易饿,身形消瘦,那么有可能是胃部上火所致。可以用清胃泄火的药:黄连、天花粉等。
如果病人体倦乏力、说话有气无力,那么有可能是气血双虚所致。可以用益气养阴的药:黄芪、人参等。
无论是在哪一方面,我们都应该学会灵活运用。
对病情治疗更是需要我们灵活变通地进行辨证施治,而不是只限于某一种固定的治疗方法。
经典名方六味地黄汤,不仅补肾,还能帮你攻破糖尿病
中医书上说六味地黄汤还可以治消渴,那不就是糖尿病么?现代糖尿病在中医上叫做“消渴病”,主要病因是肺胃肾阴津亏损所致,根据证型可分为上中下三消,这六味地黄汤呢调理的是肾阴亏损所致的糖尿病!
肾阴虚为什么会引起糖尿病呢?其实中医治病只要看症,而肾阴亏损后,体内会产生虚火,往上熏扰,则口干口渴,熏扰脾胃则吃的多,饿的快,肾本身固摄尿液,掌管大小便,它亏损后膀胱开阖失常,那就容易尿多,再加上脾胃吃的多,消化的快,大部分水谷精微没有被充分吸收,所以尿就发甜,而这吃的多,喝水多,尿多等症状不就是糖尿病典型的表现么?
那该怎么判断一个人的糖尿病到底是不是肾阴亏损引起的呢?看兼症,以肾阴虚为主的人,平时会出现口干口渴,头晕耳鸣,小便浑浊发白,以及腰膝酸软等情况,并且舌红少苔,但临床上病人肯定不会按照课本生病,证型往往比较复杂,这时就得灵活变通,可以参考六味地黄汤为基础方,如果阴虚耗气的话可加补气药;阴阳两虚的话还可加入些补阳药。
如果只会死板的用基础方六味地黄汤,那效果往往不好,更不用说是现在的中成药六味地黄芄了,所以糖尿病调理最好线下就医,找专业医生辩证开方调理。
你明白了么?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提问,但千万不要跟风乱用药,以免用错伤身!
血糖降不下?还是肾阴虚作祟,教你一个降糖饮,让你看到希望
人到中年,查出糖尿病,每天都吃二甲双胍,血糖总是降不下去,经常20mmol/L左右徘徊,平常还口干口渴,喝水多,经常去卫生间。其实血糖降不下来,还是肾阴虚在作祟,今天教你一个降糖饮,滋阴降糖,给你带来希望。赶快点赞收藏转发给身边的朋友吧。
糖尿病在中医的范畴里,叫做消渴,病因的根本就是肾阴亏损,肾阴亏损,就会生虚火,虚火向上灼烧心肺,就会口渴多饮,往中就会损伤脾胃,脾胃虚弱,阴液亏虚,无法运化饮食中的水谷营养,不能把影响输送到全身各处营养身体,营养得不到使用和消化,就停留在血液里,造成“高血糖”,肾阴亏损,功能虚损,不能再控制尿液的气化,所以就会小便变多。
同时还会吃的多,饿的快,心烦失眠,眼睛看东西模糊,大便干燥,腰膝酸软,皮肤干燥瘙痒,舌头红干等症状。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滋养肾阴了,只有肾阴充足,才不会有虚火影响其他的脏腑,脾胃没有虚火的损伤,就会恢复正常功能,能够正常的消化食物,运化营养,血糖才能正常。
今天医生推荐的降糖饮,就是滋阴补肾,补脾益气的方子,可以养阴生津,润燥清热,我们一起来看它的组成吧!
用药分别是五味子,麦冬,知母,生地黄,枸杞子,何首乌,山药,苍术,黄芪,人参,玄参,石膏。
五味子味酸,甘,归肺,肾经,可以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安神。收敛的意思就是可以收敛身上的阴液,以免耗伤过多,上能润肺,下能补肾。
麦冬,知母和石膏,都是清热泻火滋阴的药,入肺和脾胃经,既能润肺,又能清除脾胃的燥热。
生地黄也是一味补阴药,主入肾经,药性凉,甘,在补肾的同时,还能清热降火,以免肾阴亏虚,虚火上炎伤害身体。
枸杞子和何首乌都是入肾经的大补肾阴的药,这补的就是肾阴的根本,肾阴充足,虚火才能从根本上消失,身体才能正常。
山药和苍术都能健脾,补脾胃,这样可以纠正因为虚火损伤脾胃,而导致的脾胃生理功能失常的情况。
黄芪和人参都是大补元气的药材,既能补脾气,和山药苍术一起健脾,又能补肾气,和枸杞何首乌一起养肾。
玄参可以清热凉血,滋阴散火,尤其是针对热病伤阴的症状,既可以滋阴,又能去火。
整个方,有补肾,有去火,有健脾,有补气,可以说是标本兼治,治标来去火健脾,恢复脾胃的正常功能,治本以滋阴补肾,从根本上解决病因。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