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干呕(糖尿病干呕吃什么药)
糖尿病患者呕吐的12大原因及对策,你得心中有数
现实生活中,糖尿病患者难免会出现呕吐的情况,有些呕吐是疾病的征兆,糖尿病患者切不可掉以轻心。本文为您剖析糖尿病患者呕吐的12个原因及对策,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胃肠型感冒
糖尿病病人出现感冒时,有一部分是胃肠型感冒,具体表现为:胃胀、腹痛、呕吐、腹泻,一天排便多次,身体感觉乏力,严重时会导致肌体脱水、体内电解质紊乱,免疫系统遭到破坏,所以胃肠型感冒会有呕吐情况。
对策:多饮水,保持房间通风,症状严重的适当可以使用抗生素,注意休息,使用“藿香正气片”和“藿香正气水”效果较好。
2.急性胃肠炎
糖尿病病人夏秋季,多由于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馊、秽浊不洁的食品,会导致急性胃肠炎。
具体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
对策:尽量卧床休息,多饮水(盐水 糖水),严重时需静脉输液,必要时可注射止吐药。对于感染性呕吐,可适当选用有针对性的抗生素。
3.肠梗阻
肠梗阻如今是外科的常见病,尤其在每年的春节长假后就诊的人数会出现一个小高峰,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梗阻,表现为:肚子痛、呕吐、肚子胀,肛门不排气。
对策:对于单纯性、不完全性肠梗阻,不吃东西,胃肠减压,留院观察;对于绞窄性肠梗阻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4.中枢性呕吐
脑袋受外伤、中暑、炎症等刺激下,表现为呕吐,若为脑出血常常为喷射性的呕吐,眩晕症所致的呕吐常有头晕、视物旋转等情况。
对策:若为中暑,需立即停止活动并在凉爽、通风的环境中休息,适当喝水,以湿毛巾降温;若为炎症或外伤等严重情况需立即住院治疗。
5.胆道疾患
胆道是各种消化酶分泌的重要通道,一旦出现胆管炎、胆道梗阻等,可表现为食物消化能力下降,出现全身无力、不想吃东西、呕吐等,重者可表现有皮肤黄染情况。
对策:若为胆道疾患所致呕吐需住院治疗。
6.胰腺疾病
胰腺分泌胰液,胰腺也是消化很重要的东西,所以一旦糖尿病病人出现胰腺炎等疾病时可出现呕吐,全身无力等。
对策:应立即就诊,暂禁食不喝水,适当静脉补液、解痉止痛、抗感染等治疗,一般呕吐会好转。
7.药物因素
糖尿病病人口服某些药物时,可出现呕吐情况,常见的药物如下:吗啡、洋地黄、环磷酰胺、氟尿嘧啶等。
对策:立即停服药物,必要时洗胃,适当使用止呕药物。
8.糖尿病病人合并妊娠
当糖尿病病人怀孕时,会表现为妊娠呕吐,注意不要混同为一般的妊娠呕吐反应,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呕吐可以成为剧吐,即严重的恶心、呕吐加重,甚至会引起脱水等危急情况。
对策:应住院休息,适当禁食,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补充营养,防治并发症。
9.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垂体危象或甲亢危象
当糖尿病病人存在上述3种危象时,可能会表现为明显呕吐,一般这种情况很少见,常见于突然停服激素、垂体或肾上腺手术后的等病人。其他表现还有:血压下降、虚脱、厌食、呕吐、精神不振、严重者可有昏迷等。
对策:请您立即住院治疗。
10.低钾血症
当糖尿病病人出现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3.5 mmol/L)时,常见于拉肚子、口服“呋塞米”、糖尿病合并甲亢等情况, 主要导致胃肠道平滑肌张力减退,容易发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
对策:注意休息,适当补钾处理,处理原发病。
11.重度感染
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不好时身体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出现肺部、尿路等部位的感染,当感染严重时,会有发烧、咳嗽、咳痰、恶心、呕吐等不适,极重度的感染甚至会出现休克、昏迷等情况。
对策:住院治疗,必要时予以抗生素治疗原发病,适当补液、止呕、抗休克处理。
12.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胃轻瘫
很多人都没听过胃轻瘫,其实这里一种的糖尿病并发症,与糖尿病导致的自主神经病变有关。典型症状为腹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体重减轻,症状通常在餐后较为严重。
对策:这种原因所引起的呕吐往往难以控制,需住院治疗,少量多餐,积极控制血糖、营养神经治疗,适当促胃肠动力、补液、补充营养等,可试用红霉素(胃动素受体激动药)治疗。
各位糖友出现呕吐情况,可观察是否是这12种常见原因的一种,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
作者简介
杨康
单位: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中心怀化分中心)
审校: 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中心怀化分中心)张美彪主任医师
原来胃也会“瘫痪”!糖尿病患者出现反复恶心呕吐要当心
2018-05-15 16:37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王波 通讯员 谢美君 林海君
提起"瘫痪",很多人脑海中首先想到的是肢体无法动弹。事实上,除了身体以外,我们的胃也会"瘫痪"。
39岁的俞先生年纪不大,却已经是个老"糖友"了,早在10几年前,他就被确诊患有"2型糖尿病"。多年来,因为这个毛病,俞先生的身体每况愈下,高血压、贫血等一系列问题相继找上门,今年年初又查出另一个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终末肾病"。从那时起,他每周都得雷打不动地到医院做3次规律血液透析治疗。不仅如此,俞先生近半年来还总觉得胃很不舒服,吃一点东西就会有饱胀感,而且反复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胃镜检查结果提示为"糜烂性胃炎",但是经过护胃、促进胃肠动力及营养植物神经等一系列治疗后,恶心、呕吐症状却仍未见明显缓解。
不久前,俞先生找到鄞州二院消化内科林琪主任求助。林琪详细询问和评估了患者病情,并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最新文献,最终诊断俞先生得的是"糖尿病胃轻瘫"。
林琪介绍,胃的正常运动功能包括容纳食物,调节胃内压,推进、搅拌、研磨食物等,其动力是由胃壁肌肉的收缩和括约肌的协调启闭完成。而胃轻瘫患者,往往因为神经系统受损而无法正常蠕动,导致胃内食物很难消化、排空。所以,患者常常会不觉得饿,吃一点就觉得有饱胀感、腹胀、恶心和呕吐。
"这种毛病比较容易发生在有多年糖尿病史的患者,以及一些做过近端胃部手术的患者身上。" 林琪说,俞先生的情况就是属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一种,主要是迷走神经受损引起的。迷走神经主要负责胃部消化过程,告诉胃何时开始清除食物,并引导进入下消化道。而糖尿病患者由于持续高血糖,会改变消化系统的化学平衡,并因此阻碍血液循环和迷走神经健康。一旦迷走神经明显受损,就会诱发消化延迟。
日前,林琪和团队成员为俞先生行内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通过内镜隧道新技术,成功打通了胃与十二指肠间的通道。术后禁食2天后,俞先生逐渐开始恢复进食,从刚开始的米汤,慢慢过渡为白粥、米饭,而且恶心、呕吐的症状也完全消失。
"终于又能顺畅地吃饭了!" 在经过近十天的住院治疗和调养后,5月14日,俞先生顺利从鄞州二院康复出院。
糖友请注意!突发恶心呕吐、四肢无力可能是酮症酸中毒
红网时刻新闻10月28日讯(通讯员 王曙)40岁的张先生国庆期间与朋友聚餐喝酒,第二天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家人以为食物中毒了,可是没想到越来越严重,神志昏昏沉沉地,差点下不了床了,而且同时就餐的朋友们都没有类似症状。张先生在家人的护送下,来到省直中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经检查才发现,恶心呕吐并非食物中毒,而是酮症酸中毒所致。
医生问诊中,发现张先生患糖尿病3年,平时不够重视,国庆前更是自行停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血糖急剧升高,导致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经过5天的积极治疗及护理,张先生酮症完全消除,血糖平稳,又恢复了往日的笑容。近期,省直中医院内分泌科收治了许多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究竟什么是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
一、什么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由于在多种诱因的作用下,如胰岛素明显不足,生糖激素不适当升高,造成糖、脂肪、蛋白质代谢严重紊乱的综合征。患者常有脱水症状,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循环衰竭,危及生命。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非常凶险!
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什么症状表现?
1、肢软无力、极度口渴、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症状加重。
2、厌食、恶心、呕吐。部分患者有腹痛,酷似急腹症。
3、深而快的呼吸,部分患者呼出类似烂苹果的气味。
4、头痛、头晕、萎靡、倦怠,继而烦躁、嗜睡。
三、怎样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1、规律饮食:每餐都应有主食摄入。饮食定时定量,避免过量、过甜或不足,不要酗酒等。
2、坚持用药:谨遵医嘱服药,不要自行调药或停药。
3、劳逸结合:注意休息,适当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
4、切忌剧烈运动,切勿空腹运动。
5、预防感染:注意预防感冒;不宜穿过紧的鞋子,预防糖尿病足;避免各种外伤。
6、监测血糖:定期监测血糖,了解自己的血糖变化,避免血糖过高过低而诱发酮症酸中毒。
7、加强学习:糖尿病患者和家属都要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见症状,发现异常,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