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梦到糖尿病(梦到糖尿病住院)

小芳医学科普 0
文章目录:

经常做这3种梦,千万别以为是迷信,白白错过身体的求救信号

李女士总是被一种奇怪的梦境困扰。每晚,她都会做同样的梦:一个巨大的黑洞在她身边不断旋转,她试图逃跑,却总是被无形的力量拖回。

她的梦境越来越频繁,并且每次醒来时都感到心脏狂跳。虽然她觉得这些梦只是夜间的“噩梦”,但她还是去看了医生。

医生在检查了她的健康状况后发现,她的血压升高,且最近体重有些下降。经过进一步的检查,医生发现李女士竟然有早期的肺癌

李女士这才意识到,她的梦境不仅仅是噩梦,它们可能在无意中提醒了她身体中的潜在问题。李女士的故事揭示了一个重要的医学观点:我们的梦境可能是身体健康的预警信号

梦境不仅仅是我们睡眠中的幻影,它们还可能是健康问题的早期警示信号。梦境的内容与个体的健康状态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尤其是当这些梦境频繁出现时。

以下是三种常见的梦境类型以及它们可能的健康暗示:

1. 恐怖梦

恐怖梦通常表现为恶梦或惊吓梦,这类梦境中常常伴有强烈的恐惧感和不安。

2022年,美国的研究团队在《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上发表了一篇名为《Dreams and Health: A Review of Psychological and Medical Evidence》的文章。

频繁的恐怖梦与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某些癌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那些每周至少做一次恐怖梦的参与者,发展成高血压的风险增加了30%,而糖尿病的风险则增加了20%。

这些恐怖梦可能反映了身体的应激反应。长期的心理压力恐惧感可以导致体内应激激素(如皮质醇)的水平升高,进而影响心血管系统代谢系统

长期的高应激水平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使得个体更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包括癌症。

2. 重复性梦

重复性梦通常涉及到同样的情节不断重复。2021年,英国的一项研究在《Sleep Medicine Reviews》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Repetitive Dreams and Their Psychological Implications》的文章。

重复性梦与焦虑症和抑郁症有显著的相关性。重复性梦出现的频率与个体的焦虑程度直接相关。每周出现重复性梦的参与者中,63%的人表现出显著的焦虑症状,而74%的人有抑郁倾向

这些梦境可能是个体未解决的情感问题的反映。心理学理论认为,重复性梦可能是个体在梦中试图处理未完成的情感问题。

因为这些问题没有在清醒状态下得到解决,它们在梦中不断重复。长期的情感困扰和心理问题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3. 日常生活相关的梦境

这类梦境通常涉及到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如工作压力或家庭问题。

2023年,澳大利亚的研究者在《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上发表了一篇名为《Daily Life Stress and Its Manifestation in Dreams》的研究。

梦境中频繁出现的生活事件,如工作中的压力,与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有直接关系。

那些梦境中经常出现工作压力的参与者,发展成心脏病的风险增加了25%,发展成慢性疲劳综合症的风险增加了15%。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梦境中的生活事件反映了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积累的压力。

长期的心理压力可以导致慢性应激反应,影响身体的各个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持续的压力会导致健康问题的发生,例如心脏病高血压免疫系统疾病。

梦境的内容不仅仅是无意义的幻想,它们可能反映了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态。通过关注梦境的变化,尤其是那些频繁出现的梦境类型,我们可以更早地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频繁出现的恐怖梦可能预示着身体处于长期的应激状态,这可能导致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对于经常做恐怖梦的人,应该注意管理心理压力,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健康问题。重复性梦则可能是心理问题的信号。

如果一个人经常经历重复性梦,特别是伴有焦虑和抑郁情绪时,建议寻求心理咨询以解决潜在的情感问题。心理干预不仅可以改善梦境质量,还可以帮助提升整体心理健康。

至于日常生活相关的梦境,它们可能反映了个体在生活中的压力。如果梦境中反复出现工作压力或家庭冲突的情节,说明这些问题可能正在影响个体的生理健康。

因此,采取有效的应激管理策略,如放松训练时间管理心理支持,将有助于缓解压力,并减少健康风险。

总之,关注梦境的变化并结合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早地发现健康问题。梦境不仅仅是夜间的幻影,它们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帮助我们及时采取行动,保护自身健康。

糖尿病如何避免“转正”?来这里告诉你逆转的关键

也许你在刚查出患糖尿病的第一天,就被医生告知过:糖尿病治不好。

但你有没有想过

这种观念也应该更新了呢?

科学在飞速向前发展着,医学的日新月异,关于糖尿病的新研究、新疗法不断出现着。

你知道吗——

《美国预防医学杂志》刊登英国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天久坐时间长达7小时的女性罹患2型糖尿病危险更大。

你知道吗——

《英国医学杂志出版集团公开期刊》称,那些喝红茶较多的国家,其人口中糖尿病发病率较低。

你知道吗——

英国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今年12月报道:患者通过节食减重,成功逆转了2型糖尿病,这是医学上首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减肥可以逆转2型糖尿病。

还有近年来涌现的更多令人振奋的糖尿病防治新知,来这里,由三甲医院知名内分泌专家们亲口告诉你!

12月24日

四川省预防医学会主办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成都商报四川名医承办的

共筑健康梦

2017四川省糖尿病预防

和治疗创新大会

这里有新知

在大会上,将有百余位从事糖尿病预防、治疗和管理的医务人员走上“创新大道”,展示和交流在糖尿病预防与治疗领域的最新创新成果。

四川名医首席专家顾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童南伟教授

华西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胡雯教授

……

多名知名专家现场讲座

这里有义诊

童南伟教授

你不但能在这里了解到最前沿的防治糖尿病知识,还有包括童南伟教授在内的来自全省数十家知名三甲医院的“四川名医糖友家”专家同时亮相,为“糖友”们开展一场大型义诊,提供健康意见。

这里有福利

除了新知分享、专家义诊之外,大会还为每位到场的市民准备了大量免费福利:

来自成都市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团队提供现场免费签约、免费血糖/血压检测等服务,有机会免费体验各种高大上的控糖新产品,以及免费赠送的血糖仪、控糖食品、口腔护理服务等。

共筑健康梦-

2017糖尿病防治创新大会

成都龙之梦瑞峰国际酒店(龙凤厅)

地址:成都市成华区嘉陵江路8号-A、近成都东客站东广场

交通路线:地铁2号线、地铁7号线、公交2、91、101路到成都东客站下车

报名方式:

1、拨打四川名医健康热线028-69982575预约(周一到周日09:30-18:00接听)。

2、,在弹出的页面中查看具体信息,并提交预约资料。

到场即可获得以下福利

名医义诊

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西宁联勤保障中心成都总医院、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等院内分泌科专家,24日上午10:00在大会现场提供现场义诊。

现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成都市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现场提供家庭医生免费签约和免费血糖/血压检测等服务。

首批确认到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名单:

锦江区督院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锦江区盐市口社区卫生服务站

锦江区春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锦江区龙舟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锦江区东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锦江区莲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锦江区成龙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武侯区望江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武侯区火车南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成华区青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成华区万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现场免费血糖检测

由北京怡成生物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血糖检测

由无锡博慧斯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现场福利赠送

(先到先得送完即止)

由三诺生物提供价值198元的血糖仪 试纸购买抵用券1000份(抵用券可在指定药房换购试纸)

宝弗利控糖饼干500盒

由拜博口腔提供的口腔全景片 超声波假牙清洗券1000份,凭券到医院享受服务

(福利陆续增加中,请关注四川名医查看)

12月24日

在大会上一起分享糖尿病新知

迈向健康生活!

本文记者、编辑:王欢

做梦会影响睡眠质量吗?

睡觉对于人类来说,就像呼吸、吃饭、喝水一样必不可少,每个人生命中的1/3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

可由于人们现在的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睡眠时间大大被剥夺,睡不好觉已成为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甚至还引起很多亚健康症状。

所以说,健康睡眠真的很重要!会睡觉、睡好觉,才是身心健康的大前提!

睡眠时长标准是什么?

根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设立的“新国标”,不同年龄段的人每天所需睡眠时长也是不一样的。

○刚出生至3个月龄的小婴儿,需长达14~17小时的睡眠;

○1~2岁的幼儿应睡11~14小时;

○3~5岁的儿童建议10~13小时;

○6~13岁的学龄儿童应睡9~11小时;

○14~17岁的青少年应睡8~10小时;

○18~64岁的成年人均建议为7~8小时;

○65岁以上的老年人,建议睡7小时。

睡眠不足,百害而无一利

睡眠对人体的生理、心理发育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1.促进大脑皮层的成熟和发育,这对成长期的孩子非常重要;

2.睡眠是促进人体生长的因素之一,孩子要想长个,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睡眠;

3.睡眠能促进人体机体功能的恢复,促进体力和精力的恢复;

4.良好的睡眠是维持体内功能稳定的前提,人体免疫系统的稳定、内环境的稳定,必须要有好睡眠作依托。

因此,良好的睡眠可以促进大脑发育,巩固记忆,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避免衰老的过早发生,就像人体机能的“加油站”、“充电站”。

长期睡眠不足的危害

长期睡不好觉,免疫系统受损,会产生一系列的躯体症状和精神疾患:

1

患各类疾病的几率大大增加,如肥胖、II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中风风险增加以及抑郁和焦虑等;

2

大脑反应变慢,出现头晕眼花,严重者会导致幻觉产生;

3

无法抵御癌细胞的侵袭,从而增加癌症风险。只有睡眠充足,体内的代谢才能平衡,免疫细胞起到免疫作用,细胞突变、变成癌症的风险才会降低;

4

若几天不睡觉,会大大提升猝死的概率。

失眠有轻重,重度快就医

很多人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明明想关了手机早早上床睡觉,结果左翻右倒就是睡不着,心想还不如再刷会手机,熬到有困意再睡。这样做不会助眠,反倒会刺激失眠,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屏幕发射出的蓝光会抑制身体产生助眠的褪黑激素,结果往往是越看越兴奋。建议把睡前读物换成纸质书,同时喝一杯热饮,如热牛奶也可助眠。

造成失眠的因素很多:

情绪波动、紧张、过于劳累、生活规律改变等非疾病因素均可引起失眠。某些躯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焦虑、抑郁也是引起失眠的重要精神因素。

如果失眠情况每晚都可能发生,而且会对生活质量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伴随容易发怒、经常焦虑等临床症状,这已经影响到了个人生活质量,需要赶紧去神经内科或睡眠科检查治疗。

梦对睡眠有利无害

Q:做梦真的会影响睡眠质量吗?

其实并不会。相反,做梦本身是保护睡眠的机制,对睡眠是有利而无害的。梦是协调人体心理世界平衡的一种方式,是潜意识愿望的表达,特别是对人的注意力、情绪、心理和认识活动有较明显的调节作用。所以,做梦不但不会影响睡眠,反而有利于身心健康,是保证机体正常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晚上经常做噩梦,被吓醒,感觉影响到了睡眠,可从以下几方面改善:

1.平时放松心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睡眠习惯,协调好各种人际关系,使自己处在一个比较宽松的生活环境中;

2.需要治疗一些内科疾病,如甲亢,低血压,神经痛,骨骼及肌肉性疼痛;

3.夜间入睡前,要避免饮用刺激性饮品,及从事刺激性,兴奋性的活动,可以饮一杯温牛奶,洗个热水澡;

4.避免引起大脑兴奋的药物,如喹诺酮类药物,抗病毒类药物,碳青霉烯类药物等;

5.纠正睡眠姿势,夜间不要把手放在胸口睡觉。

作者 |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王梦阳

来源: 北京114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