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日活动(糖尿病日活动主持词)

新华网 0
文章目录:

联合国糖尿病日:防治糖尿病,我们在行动

图集

值第14个联合国糖尿病日来临之际,11月13日,由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宣传组、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指导,中国家庭报社主办的“糖尿病科普、健康中国‘E起来’——2020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活动举行。

图为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左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左三),诺和诺德大中国区市场准入与公共事务企业副总裁林敏(左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节目主持人黄薇(左一)。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指出,糖尿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既需要顶层设计,更需要基层实践支撑。在社会层面,应大力整合专家力量和媒体资源,充分动员医务人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丰富健康教育载体和形式,打造好糖尿病预防的“社会疫苗”。立足现阶段我国国情,充分结合糖尿病防治行动的主要内容,充分吸纳医务工作者的专业意见,梳理出具有权威性且易于传播的关键信息,形成更加全面、凝练的科学表达。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表示,促进糖尿病防治相关知识的传播,需要针对不同人群选择不同的传播方式与内容,从而增强科普行为的有效性。比起千篇一律的倡导和信息灌输,有针对性地做好分众传播非常关键。科普行为还应落到实处,贴近基层群众,加强对广大家庭的健康教育,在基层社区做到糖尿病管理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三早”。他还为观众解答了“糖尿病是否能治愈”“注射胰岛素是否会上瘾”等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加深了大众对糖尿病的科学认知。

“民以食为天”,吃什么,怎么吃,是每个家庭关注的重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医生林矗表示,目前很受年轻人欢迎的高糖饮料和高脂肪食物并不利于体重的保持和血糖控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蔡晓凌指出,生活中常见的大部分蔬菜如青菜、番茄等都适合“糖友”,但山药、地瓜等根茎类蔬菜淀粉含量很高,食用时要注意平衡碳水,将它们当作主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崔铭萱则推荐“糖友”们选择苹果、梨、柚子等“低升糖水果”,避免或减少使用香蕉、菠萝等糖分较高的热带水果。

图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蔡晓凌(右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崔铭萱(左一)

基层医院承担了血糖检测与药物治疗这两项糖尿病防控的重要工作。北京市大兴区亦庄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主任王俊香提到,平时,该院主要通过年轻人的入职与年度体检、中老年人的门诊筛查和免费体检发现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社区目前设立了“糖尿病健康课堂”,以及健步走、健身操、自行车比赛,并积极推广老年人运动防跌倒保健操。通过医防融合、社区联动与健康管理,让社区医院成为守护人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活动还揭晓了今年8月由中国家庭报社发起,诺和诺德公司公益支持的健康中国“E起来”糖尿病科普作品征集活动评选结果,并对优秀作品进行集中展播。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近30个省市,覆盖近百家医院和多所大学、多家重点单位、糖尿病科普自媒体以及基金会等公益组织的302部作品,经过初评、复评、专家遴选与网上投票,共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与优秀奖 20名。

其中,河北省南皮县人民医院《健康生活,远离糖尿病》夺魁,中华护理学会糖尿病护理专委会的《糖尿病科普海报》和甘肃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糖尿病健康科普》分获第二、三名。现场,中华护理学会糖尿病护理专委会主委、中日友好医院护理部副主任赵芳分享了获奖作品的创作理念与设计内涵,展现了医务工作者的为糖尿病防治宣传工作贡献力量的雄心。

责任编辑: 孙慧

知否丨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来了!专家教你正确减轻“甜蜜的负担”

央广网南京11月14日消息(记者王纪民 实习记者张凤)2024年11月14日是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活动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倡导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糖尿病健康服务的核心,促进患者享有健康生活。据了解,我国糖尿病患病总人数已超一亿人,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所带来的疾病负担,正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什么会得糖尿病?糖尿病可以治愈吗?如何科学治疗?一起来听听江苏省中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中医师周静波怎么说。

周静波介绍,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过度进食高糖、高油、高脂的食物,久坐、缺乏运动也容易引发糖尿病。

“传统的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就是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实际上,这种‘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已经不是很明显了。”周静波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人患糖尿病,许多患者在体检时发现自己血糖升高。周静波特别提醒,年轻人要注意晚上不要熬夜,尽量在晚上10点之前睡觉,保持良好的心态,减少患病风险。

“糖尿病从理论上来说是不可治愈的,但把血糖控制好,可以延缓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周静波建议,患者可以多吃一些粗纤维、维生素,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同时保持中等强度的运动,以控制体重和血糖。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糖尿病日”健康宣教活动 教居民远离“甜蜜负担”

华西社区报记者 李思佳 受访者供图

11月14日是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糖尿病与幸福感”。为了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认识,普及防治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并增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当天,由双流区卫生健康局、双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双流区彭镇人民政府指导,双流区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办,双流区彭镇鲢鱼社区协办的主题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在鲢鱼社区双凤桥群宴点举办,吸引了大批居民参与。

上午10点,伴随着健康素养和糖尿病防治知识的科普视频滚动播放,现场氛围愈发热烈,居民们陆续步入主会场,在咨询区、讲座区、检测区等了解糖尿病防治知识、接受血压、血糖检测等健康义诊服务。

为了创新活动形式,把“严肃板正”的宣教活动开展得更加丰富有趣,鲢鱼社区的“文艺骨干”们还带来了精彩丰富的节目表演,引得阵阵掌声。“预防糖尿病有‘五宝’,健康饮食、规律运动、管理体重、监测血糖、管理情绪一样都不能少!”由双流区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魏倩玲带来的糖尿病知识科普既有趣又有用,内容涵盖了糖尿病的病因、症状、危害、防治方法等多个方面。为增加活动的互动性,讲座期间还穿插了互动环节,“糖尿病一定会遗传吗?”“不一定!刚刚医生讲了,糖尿病的遗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对糖尿病的易感性!”……一问一答的互动方式不仅激发了居民的学习热情,还加深了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义诊区域,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们不仅为居民提供了血糖、血压检测服务,还针对检测结果给予个性化的健康建议和指导,帮助居民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健康教育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我们会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让健康知识深入人心,不断提升辖区居民的健康素养,”双流区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