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尿液特征(糖尿病的尿液特征图片 小便)
得了糖尿病,小便会先“告诉”你!2大症状,别再后知后觉
说到“糖尿病”相信大家都是不陌生的,随着经济及生活水平的高速发展,糖尿病的患病率也随着上升。糖尿病被称之为“富贵病”,那是因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患病率也高了,在之前生活条件没有那么好,患病率也没那么高。
糖尿病是慢性疾病,一旦“染”便难以根治。除此之外,日常的饮食也是要格外的注意,一不小心“吃错”便会导致血糖上升。糖尿病是很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还在不断的上升,但是那只是已确诊的人数,还有很多人还没有去检查自己的血糖是否正常。甚至很多已有糖尿病症状的患者,仍不知道自己已患有糖尿病。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也是很重要的。说到糖尿病的症状相信大家都是略有耳闻的,足部溃烂这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但是今天小护要告诉大家,尿液也是可以反应体内血糖是否正常的哦!
那尿液的哪些异常反应体内血糖上升呢?
尿液变多
说到糖尿病不禁让人想起它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即吃得多、饮得多、尿得多,体重减少。说到“尿的多”很多朋友会将所有尿液增多都误以为是“肾脏问题”,往往会忽略了“糖尿病”的典型性症状。
很多人肯定会有所疑问,为什么糖尿病和尿液多都关系呢?那是因为,体内血糖升高后,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尿量可达到每昼夜尿量达3000~5000毫升,到最高可达10000毫升以上内。
泡沫尿
正常情况下,尿液表面张力很低,形成气泡较少。尿液含有一些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使尿液张力较强而出现一些泡沫,,气泡就会增多。就拿糖尿病来说,尿液中的血糖含量增高,尿液的酸碱性也会随着发生改变,尿液的表面张力也是会增加,便会形成泡沫尿。
在这还要告诉大家并不是是有泡沫尿都是糖尿病,如果泡沫较大或大小不一,并且持续时间较短,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是大泡沫很快消失,要警惕是否是糖尿。遇到泡沫尿也不要过度紧张过分猜疑,前往医院检查便知结果。
除了以上两种情况外,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尿液的粘稠度上升。正常的尿液不会粘附在马桶壁,但是当体内血糖增高的时候,尿液会变得粘稠依附在马桶壁,流动性较差。这一点是很容易让人忽视的,因为小编完就冲厕所,很多人不会去过多的关注。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小便有什么症状?这3个症状更加典型
很多人都知道在身体发生糖尿病时,会有一系列相关症状,其中包括全身上下,都有不同的症状发生。而有的人比较疑惑,糖尿病在发生后小便会有什么异常,其实糖尿病发生是最容易从小便所提示的一些症状察觉出来的,所以要格外警惕。
一、发生尿频现象
一般一个正常人每天的尿量是在2升左右,而如果自己在没有大量喝水的情况下还频繁想上厕所小便时就要警惕,这有可能是身体的血糖过高导致身体的水分不足,需要摄取足够的水量。当水摄取过多时尿频的现象就会跟着出现。
二、发生泡沫尿
很多人都知道泡沫尿主要是提示肾功能发生问题。而这种情况大多数是发生在糖尿病人身上,一旦患上高血糖而没有及时采取措施控制,会让肾脏的小血管被影响而导致代谢功能没办法正常运行,会让过多的蛋白质进入尿液中而形成蛋白尿,在排便时也就会有大量的泡沫。
一、容易感觉口渴
由于糖尿病在发生后会让身体的血糖不断上升,这个时候就会让代谢系统跟着发生问题,会让中枢神经发出口渴的指令,会有经常口渴的现象,而在大量喝水后这种现象还不能缓解时,一定要让自己进行血糖监测。
二、胃口大增
糖尿病在发生后比较典型的症状是胃口大增而体重下降,可能在短时间食欲会不断上升,摄入的食物量也比较多,但体重并没有跟着直线上升反而是下降,这种情况大多数是和糖尿病有关系,及时进行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三、容易疲劳
在发生糖尿病后,因为身体的血糖过高,胰岛素不能很好的吸收葡萄糖让组织所利用,就很容易让组织因为能量不足而发生低血糖。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让身体有疲劳的现象,尤其是在休息后还得不到缓解。
温馨提示,在发生疾病后身体是会有相关症状,所以在日常要了解,毕竟如果能了解清楚,在发生时也能有效判断,避免疾病发生而自己不知道或者是带来其他影响。另外平时还要注意避免发生低血糖,一次低血糖所带来的伤害性是比高血糖还要高,严重时会危害性命。
【科普】糖尿病人的尿真是甜的吗?
关于糖尿病,社会上流传着各种说法,
其中最为流传的一种就是糖尿病人的尿是甜的。
很负责任地回答大家是的,确实是甜的!
(这可不是因为有人尝过)
是因为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超过肾脏重吸收能力
多余血糖排出尿液
导致尿液有甜味
不过,这可不能成为你们在家自测的唯一标准哦
因为尿中有甜味不能确诊糖尿病
还需要结合其他因素
一起来了解!
糖尿病人的尿真的是甜的吗?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并不一定都是甜的。糖尿病的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升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都含有糖分。
血糖控制平稳时: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得相对平稳,尿液中可能不会有葡萄糖,因此尿液不会发甜。
血糖水平较高时: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较高,超过肾脏的重吸收能力时,多余的葡萄糖会随尿液排出,这时尿液中就可能含有糖分,从而使尿液呈现甜味。通常,当血糖水平超过10mmol/L时,尿液中可能会出现无法吸收的葡萄糖。
肾脏问题:此外,如果糖尿病患者伴有肾脏疾病,导致肾糖阈下降,也可能导致尿液中糖分增加,从而使尿液变甜。
因此仅凭尿液有无甜味,是不能准确判断是否患有糖尿病。相对于尿糖检测来说,血糖检测更能精准判断是否患有糖尿病。糖尿病的确诊需要通过一个非常重要的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糖尿病是吃糖吃出来的吗?
糖尿病并非由进食糖直接导致。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相当复杂,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发病原因也不尽相同。
遗传因素:糖尿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家族中有糖尿病病史的人患病风险较高。
环境因素:饮食、生活方式、肥胖等环境因素也在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摄入过多的糖分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进而加重胰岛素抵抗,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但糖尿病并非仅仅由吃糖引起,其他高热量食物、缺乏运动等也是危险因素。
自身免疫机制: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可能因自身免疫机制而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因此,虽然饮食中的糖分摄入需要控制,但糖尿病并非单纯由吃糖引起。
糖尿病伴随可怕的并发症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但其并发症却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包括:
视网膜病变:高血糖损害视网膜微血管,可能导致失明。
糖尿病肾病:长期高血糖损害肾脏微血管,可能引发肾衰竭。
神经病变:可累及周围和自主神经,引发肢体麻木、疼痛、心跳异常等症状。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增加心血管病风险,如冠心病、心肌病。
脑血管疾病:高血糖影响脑血管结构和功能,可能导致脑梗死和脑出血。
糖尿病足:足部感觉减退,供血不足,容易引发溃疡、感染,严重时可能导致截肢。
得了糖尿病,需要怎么做?
一旦被确诊为糖尿病,患者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控制饮食:规律饮食,定时定量,控制每日摄入总热量,限制碳水化合物和油脂摄入。
增加运动:保证每周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有利于保持体重及控制血糖。运动前需咨询医生,制定个体化的运动计划。
监测血糖:规律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方案。
合理用药:合理规范使用降糖药物,如果出现并发症,还需要使用治疗并发症的药物。
定期复诊:建议每3-6个月于内分泌门诊复诊,评估血糖情况以及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广卫君小结:
糖尿病患者的尿液并不一定都是甜的,糖尿病的发病也并非单纯由吃糖引起。但糖尿病的并发症却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因此患者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通过科学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和定期复诊,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编辑:陈佳 责编:陈广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