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眼睛模糊(糖尿病眼睛模糊用啥眼药水)

糖尿病学堂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导致视力模糊的常见治疗方法有哪些

糖尿病导致视力模糊,尤其是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视力问题,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控制基础疾病、药物治疗、激光手术以及在某些情况下进行的眼科手术。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1.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和胆固醇水平:

这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基础措施。通过饮食调整、增加体力活动、必要时使用药物来达到最佳的血糖、血压和血脂控制。

2. 药物治疗:

抗VEGF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如雷珠单抗(Lucentis)、阿柏西普(Eylea)等可以阻止异常血管的生长,减少黄斑水肿,改善视力。

类固醇注射:有时也会使用眼内注射类固醇来减轻黄斑水肿。

3. 激光光凝术:

用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一种常见方法,特别是对于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严重的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可以通过封闭泄漏的血管和破坏缺氧区域的组织来防止进一步的视力丧失。

4. 玻璃体切割术:

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玻璃体积血或视网膜脱离时,可能需要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这种手术移除充满血液或瘢痕组织的玻璃体,并替换为透明的溶液,以恢复视力。

5. 定期眼科检查: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即使没有明显的视力问题,也应定期接受专业的眼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问题。

6. 生活方式的调整:

包括戒烟、限制酒精摄入、保持健康体重等,这些都有助于减缓疾病的进展。

重要的是,每位患者的病情都是独特的,因此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由医疗专业人士制定。如果出现视力模糊或其他视觉变化,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糖尿病眼病,视力模糊,别再乱用眼药水了,做好这两点最重要

糖尿病眼病,视力越来越模糊,很多患者会使用眼药水来缓解,但往往会发现刚开始有点效果,之后却越来越不明显,甚至病情还会加重。

这主要是因为阴虚燥热灼伤了眼部脉络。糖尿病人机体气血运行不畅,长期如此,耗损气阴,燥热内生,导致血液不能正常濡养眼部,血溢脉外形成瘀血,阻塞眼部脉络,从而使糖尿病人出现视力模糊的现象。中医讲久病入络,糖尿病患病时间越长,眼部脉络越容易瘀滞,视力模糊也会越严重。这时候用眼药水是不起作用的。

所以糖尿病人一旦发现糖尿病眼病,有两大治疗重点:

一方面,眼部脉络,既要濡养又要疏通。通过调理气血的运行,打通眼部脉络的瘀堵,让气血能够顺畅地在眼部流通,为眼部组织提供充足的养分。另一方面,注重滋阴明目。因为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阴虚的情况,而阴虚会进一步影响眼部的健康。通过滋阴的方法,可以补充体内的阴液,改善阴虚状态,从而达到明目、保护视力的目的。

我曾接诊过一位糖尿病患者,患糖尿病十来年了,视力模糊症状的出现也有半年多。患者刚开始用一些眼药水,但只能短期内缓解一下,整体效果不佳,而且视力越来越差,还伴有眼睛干涩、口渴多饮、心烦失眠、腰膝酸软等症状。我看他舌干红,少苔,四诊合参,辨证为肝肾阴虚兼血瘀。

在治疗上,我重用熟地、山茱萸滋补肝肾,配合枸杞子、菊花明目,再加入丹参、川芎活血化瘀,打通眼部脉络的瘀堵。接着加入密蒙花、谷精草进一步明目,再加入石斛、麦冬滋阴生津。然后加入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改善失眠。

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视力模糊的症状逐渐减轻,其他症状也有所改善。

当然了,中药一定要在中医的指导下服用,不可擅自服药。

眼科医生:这些视线“模糊”,或是糖尿病失明前兆!别耽误治疗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礼物]福利礼包赠送中】即日起,每天将在收藏、点赞并评论留言的读者中抽出幸运中奖者,免费赠送健康大礼包(实物)一份,欢迎大家参与活动!


眼睛作为人体最重要的感官之一,我们通常不会把它与糖尿病联系在一起,直到出现视力模糊、眼花等症状时,才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对于很多糖尿病患者来说,眼部疾病往往是一个被忽视的潜在风险。

事实上,眼科医生警告:视线模糊并不仅仅是因为眼镜度数没调好,或者单纯的疲劳,某些情况下,它可能是糖尿病引发的眼部病变的前兆,甚至是导致失明的“第一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且常常在没有明显症状的情况下悄悄发展,等到症状出现时,很多时候已经为时晚矣。

如今,随着糖尿病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这种疾病对于眼睛健康的威胁,也越来越被重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成为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究竟哪些视力模糊的症状,需要糖尿病患者特别警惕,及时检查呢?

如果不想让糖尿病引发的眼疾破坏自己的视力,接下来,就要看清这些警示信号。

1.视线突然模糊,短期内无法恢复

“眼睛偶尔模糊一下,休息会儿就好”,这种情况很多人都经历过。

眼睛干涩、疲劳、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都会让眼睛感到不舒服,休息一下或滴点眼药水通常会有所缓解。

然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视力突然变得模糊,并且这种模糊不容易恢复,这可能不是疲劳或干眼症的表现,而是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的警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初期,常常表现为视力模糊、视野中出现“漂浮物”(飞蚊症),或者感到看东西不清晰。

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疼痛感,很多患者甚至没有察觉到眼部的异常变化。

随着病情发展,血管破裂、渗漏、出血等现象可能导致视网膜的损害,导致视力进一步下降,直到无法恢复。

此时,如果患者没有及时检查和治疗,甚至可能引发失明。

2.视物变形,出现视网膜水肿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在看东西时感到物体变形,特别是直线变弯,或者有时候看东西像是透过水波一样模糊不清,这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水肿的表现。

视网膜水肿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

当糖尿病导致的高血糖状态长期不加控制时,视网膜的微血管会受到损害,出现渗漏,导致视网膜的水肿。

这时候,患者看到的图像就会出现变形或扭曲,直线可能变弯,文字可能模糊不清。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早期阶段症状并不明显,直到水肿加重时,才会出现这些明显的视力问题。

此时,如果不及时治疗,水肿可能加重,进一步损害视网膜,导致永久性视力损伤。

3.眼睛前方出现黑点或漂浮物

“飞蚊症”,这是一个很多人都听说过的词,指的是眼前飘动的黑点或线条,尤其是在明亮的背景下更加明显。

很多人经历过这种现象,通常认为是眼睛疲劳,或者是眼睛进了灰尘。

然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眼前的“黑点”或“漂浮物”有可能是视网膜出血的表现。

视网膜出血通常是糖尿病引发的视网膜病变的后期症状之一。

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长期失控时,视网膜上的微血管会出现破裂,导致血液泄漏到玻璃体腔内,从而形成黑点、漂浮物等现象。

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液渗透到视网膜的不同层次,可能导致视力丧失。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很多患者将这些“漂浮物”当作视力问题,忽视了潜在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4.视力逐渐模糊,夜间视力下降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视力的变化并非仅仅在白天才出现问题,夜间的视力下降同样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一个警示。

由于视网膜病变影响了视网膜的功能,患者可能会发现夜间或昏暗环境下视力明显下降,甚至无法看清远处的物体。

这是因为视网膜的感光细胞受到损害,夜间视力的适应能力变差。

事实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早期可能并没有明显的视力丧失,而是仅仅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出现视力模糊、难以看清物体等问题。

随着病情进展,日常的视力模糊也会加重。

因此,如果糖尿病患者发现自己在夜间或者较暗环境下,视力变得更加模糊,甚至出现行走困难、看不清物体等症状,应尽早到医院进行眼科检查。

及时检查,防止失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并不复杂,最关键的就是早期发现。

医学研究表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旦进入晚期,可能会导致视力永久性丧失,甚至失明。

而如果能在早期阶段发现病变,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如激光治疗、药物治疗等),则可以有效阻止视力的进一步恶化。

糖尿病患者往往忽视眼部健康,认为“视力不清”是年龄大了或眼睛疲劳的问题,殊不知,这可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先兆。

糖尿病对视力的影响不仅仅是眼前的模糊,更可能导致失明。

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时刻关注自己的视力变化,特别是在出现视力模糊、视物变形、眼前浮动黑点等异常症状时,尽早就医检查,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通过定期眼科检查,糖尿病患者完全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的眼睛,防止失明的发生。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邱莎.临床药师参与1例双目失明伴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治疗实践,中国药师,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