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龙虾(糖尿病 小龙虾)
糖尿病可以吃小龙虾吗?吃货糖友如何享受美味小龙虾?
话说着,吃小龙虾的旺季又要来了。
华灯初上,约起好友,大排档、小酒馆,吃点小龙虾,喝点小酒,岂不美哉?
面对美味的小龙虾,糖友又怎能抵挡得住诱惑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糖友能不能吃小龙虾?怎么吃才健康?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需要先搞清楚小龙虾身体里,有什么样的营养价值!
一、小龙虾的营养价值
小龙虾营养丰富,且其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
虾中含有丰富的镁,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在蛋白质方面,龙虾的蛋白质含量为18.9%,脂肪含量不到0.2%,同时小龙虾内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而体内又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的8种必需氨基酸,而且其脂肪大多是由人体所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组成,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并且具有防止胆固醇在体内蓄积的作用。
龙虾和其他水产品一样,含有人体所必需的矿物成分,其中含量较多的有钙、钠、钾、镁、磷,含量比较重要的有铁、硫、铜等。
但也有不少糖友担心,人在食用小龙虾后,其富含的蛋白质被人体吸收后,满足人体代谢需要后,多余的蛋白质有15%-50%会通过糖的异生作用转化为糖,因而高蛋白饮食可使血糖升高。
是不是糖尿病患者就要与小龙虾这种美味无缘了呢?专家表示:并不是
二、大部分糖友是可以吃小龙虾的
对糖友来说,小龙虾本身是一道美味的食物。只要注意吃的方式和分量,不会对血糖有影响。上面说,小龙虾体内蛋白质含量占16%-20%,如果食用小龙虾的量控制在200克以内,那么,摄入的蛋白质就不会超过40克,加上三餐饮食适当控制,也不会达到高蛋白饮食的标准。
二、虽然糖友可以吃小龙虾,但痛风朋友就没这么幸福了!
小龙虾对于痛风朋友来说,是危险品。小龙虾 啤酒的绝配对痛风来说是“双重毒药”。
小龙虾含有丰富的嘌呤核苷酸,而啤酒能够分解嘌呤核苷酸,两者产生化学反应,导致血尿酸升高,有的人可能平时尿酸就已经偏高了,然后一顿小龙虾配啤酒之后,痛风就发作了!
另一方面,小龙虾因为富含蛋白质,过量的蛋白质加重肾脏负担,特别是原本肾脏功能就不好的人,更加严重。所以肾脏功能不好的人也要少吃。
而痛风朋友如果肾脏负担加重,甚至受损,会进一步加剧尿酸排泄受阻,让痛风进一步加剧。
所以,对痛风朋友而言,小龙虾,还是少吃为妙!(不是绝对不能吃,但是谁能说自己就吃一两个能忍住呢!就怕你忍不住吃了一堆!)
如果你是糖尿病合并痛风,那更加不建议吃小龙虾了!
为了长久的身体健康,朋友们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口舌之欲。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小龙虾过敏 专家教你如何应对
健康科普
什么是当下街头巷尾卖得最火,让人吮指回味,吃了停不下来,大众聚会、宵夜的必点美食?——小龙虾!然而,在我们享受美味的同时,却也可能会经受各种过敏症状。
近日,一位20多岁的年轻女子来到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主诉自己全身瘙痒,坐立不安,难受极了。接诊的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朱凤仔细询问得知,原来该女子是中午食用了一斤的小龙虾而引起的过敏症状——荨麻疹。
朱凤介绍,食用小龙虾后,其变应原激发机体内的Ⅰ型超敏反应,刺激细胞释放出组胺、5-羟色胺等生物活性物质,诱发机体产生各种过敏症状。
那么小龙虾还能不能吃?哪些人不适合吃?朱凤称,小龙虾过敏的症状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皮肤反应:此现象最为常见,皮肤可能出现红斑、痒疹等过敏症状,其中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这两种急性皮肤症状最为常见;亦有报道食用小龙虾后出现胸腔积液及肝功能损害。
胃肠道反应:患者主要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现象,严重者会出现休克现象。
口腔过敏综合征:患者在摄入过敏原后引起接触性荨麻疹,唇、舌、颌等咽喉部位会出现瘙痒症状,但是出现后很快会自我缓解。
对于有过敏体质的人,肝炎、高血脂、肾脏病、胃肠炎、痛风病人不宜多食龙虾;糖尿病、甲亢、便秘、咽喉炎、口腔溃疡的患者也要特别谨慎。
如果只是身上部分皮肤出现红疹,可选用氯雷他定片或者盐酸西替利嗪片口服,如果全身皮疹比较广泛,一定要及时至医院就诊,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通讯员 罗鑫
啤酒加小龙虾,最怕痛风悄然而至!痛风到肾衰竭要多久?请看此文
大家好,我是一名从业多年的肾内科医师。现在这个季节,天气燥热,夜宵市场也旺了起来。不少人下班后约上三五个好友围成一桌,冰啤酒来个几扎,麻辣小龙虾整个数斤,再来点花生米、盐水毛豆、凉拌黄瓜,生活好不惬意。医生提醒:啤酒加小龙虾,最怕痛风悄然而至,相信有痛风的朋友应该体会颇深,痛风的急性发作对于酒尤其是啤酒是非常的显灵,往往晚上刚吃过半夜就发作,像第一个脚趾关节处(跖趾关节)、脚踝、腕关节、肘关节等部位尤为好发,表现为局部的红、肿、热、痛。痛风急性发作,就像是一阵风一样,即使你不吃药,不打针,只要能熬得住疼,过了八天十天它也会自己好,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痛风它还伤“肾”,痛风到肾衰竭要多久?今天我就以此来为大家做一篇科普讲解。
●痛风发生的本质其实就是“尿酸”在从中作梗,我们人体是有一个正常的尿酸范围的,一旦高于这个数值,那么尿酸就会对我们人体的肾脏、关节、周围软组织等产生侵害。那么什么情况下会导致我们的尿酸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呢?最多见的就是“恶性肿瘤”尤其是白血病和淋巴瘤的放化疗前面这1-2天。由于这种状态下会有大量的细胞破坏,导致尿酸的生成迅速增加,而我们原尿中滤过的尿酸水平远远超过正常水平,故而导致大量尿酸盐结晶析出,阻塞我们的肾小管,导致急性的少尿型肾衰竭。
●大家别太担心,这种类型相对来说少见一些,况且在放化疗前相关专科医生也会进行系统的评估,加以药物的预防。我们着重需要注意的其是慢性的高尿酸血症引起的慢性肾脏病变,即长期但不严重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易出现肾脏的小管间质的慢性病变,有时也叫痛风性肾病。注意!注意!注意!其严重程度与我们的血尿酸升高的持续时间与幅度有关。究其原因就是慢性的高尿酸血症可导致“尿酸晶体”在我们肾脏的远端集合管和肾间质沉积(尤其在肾髓质和乳头区)。这时候在镜下可见尿酸和单钠尿酸盐在肾实质内沉积,间质尿酸结晶来源于集合管,这些结晶体形成核心,周围有白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及纤维物质包裹,这种标志性组织学改变称为痛风石。
●像经典的痛风性肾病,痛风石在皮髓交界处及髓质深部沉积,存在于有长期痛风病史的患者中,肾脏不仅表现出痛风石形成,且还伴有纤维形成,肾小球硬化动脉硬化。动脉硬化及动脉壁增厚。像我院泌尿外科有些因疾病因素而需切除肾脏的患者(罹患有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的病例)我们也曾进行过肾脏的病理检查,像这类病人的肾脏病理科表现为肾脏体积变小,在被膜与肾之间可见颗粒及颗粒瘢痕,皮质变薄,髓质和锥体内可见小的泛色状的白色针状物沉积,椎体减少。
●在镜下,肾小球可正常或部分改变,甚至纤维化,肾间质-肾小管内可见尿酸盐结晶呈针状放射状排列,注意,这是痛风症特征性的病理变化。在结晶外可包绕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肾小管可正常,但多数情况下肾小管因尿酸盐堵塞管腔引起肾小管闭塞扩张,萎缩,坏死,纤维化或再生,而近端肾小管则变细,集合管扩张,内有尿酸盐结晶,透明管型和钙结晶,这是第二种类型。第三种类型就是引起“尿酸性结石”,即出现尿酸性结石及镜下可见尿酸结晶在肾乳头和集合管内沉积。
这个还真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因为这与痛风患病时间、尿酸水平、年龄、性别都有关系。在临床上确实是有痛风性肾病的诊断,但要说直接因痛风的原因引起肾衰竭而需透析治疗的相对来说发病率还是比肾小球肾炎、糖尿病等原发病更低,像我们透析中心确实也有一例因痛风原因而致肾衰竭的,但它是因为自己滥用止痛药引起了慢性间质性肾炎最后发展了五六年才到尿毒症的。所以大家无需恐慌,觉得自己有痛风或高尿酸血症就一定会引起肾衰竭,这是一个慢性的过程,时间需要非常长,所以大家只要积极把尿酸控制好,减少发病次数,问题是不大的,这点大家要相信专科医生的建议,我们在临床上接触的就是肾病患者,所以心里还是有数的。
●痛风的基础是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不仅是痛风性关节炎及尿酸性肾病等多种疾病的重要诱因,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这是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后的第四高。要想控制好尿酸,就需严格的控制进食的种类,严格的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比如这个季节“啤酒 小龙虾”虽然美味,但却是痛风的禁忌饮食。像含嘌呤高的食物如动物的内脏,牛肝,猪肝,海鲜,沙丁鱼,浓鸡汤,浓肉汁,火锅汤等都要注意,尽量吃嘌呤含量低的食物,如大米,面粉,面包,蔬菜要多吃空心菜,萝卜,土豆,青菜,洋葱,南瓜,冬瓜,白菜,番茄等,水果也应该多吃,如橙子,西瓜,香蕉,苹果等。
●同时可增加碱性食物的摄入或者维持性的用小苏打片,可增加体内的碱储存量,使pH值升高,关节液中pH大于6时,尿酸盐多呈游离状态,很少形成尿酸盐结晶,尿酸pH值升高,可防止尿酸结晶形成并促使其溶解增加尿酸的排出量,防止形成结石或使已形成的结石溶解。平时要注意控制体重,戒烟限酒,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多饮水,这可促进尿酸的排泄,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饮水的话以选择白开水或淡茶水是最为合适的,一般建议由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毫升以上,保持每天的尿量也要在2000毫升以上这以利于尿酸的排出。
作者寄语:本文是笔者综合数小时时间参考国内外文献资料综合总结而成,不加入专栏收费,无偿、免费地让大家阅读。愿对那些受到谣言误导、没有医学知识、没有健康保健观念的群体有所帮助。头条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互相学习,互相探讨,如有不同观点可在评论区谈谈自己的看法。如果觉得学到了有帮助,不要吝啬,献个爱心,点个赞,转发一下帮助更多人,感谢支持。#健康热力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