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严重 空腹(糖尿病人空)
空腹血糖高,别不当回事儿!血糖受损有多严重,究竟怎么看?
体检当中发现空腹血糖升高非常常见,有的朋友引起了重视,但有的朋友却没当一回事儿。甚至,有时候医生明明已经提醒了,这很可能是糖尿病前期甚至是糖尿病!但依然有朋友抱着非常怀疑的态度,似乎觉得仅仅看一眼空腹血糖就判定有糖尿病,也太过草率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仔细想过,体检空腹血糖往往是一大早抽的血,离上一次用餐已经过了至少8个小时,照理说没有发低血糖就不错了,血糖居然还能升高!难道这还不足以引起重视吗?
大部分人都有这样一个普遍的常识:吃了饭以后血糖会升高,当血糖升得过高,胰腺当中的胰岛就会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而当胰岛的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又或者我们的身体对胰岛素的作用产生抵抗时,血糖的升高就会不受控制,从而形成糖尿病。
那为什么清晨空腹的时候,明明一整晚都没吃东西,血糖却会不降反升呢?
大家都知道,我们在睡眠时机体对于能量的需求比较小,而在清醒以后,细胞和组织对于能量的需求会明显增大。所以,在睡眠当中、觉醒以前,“聪明”的人体会提前分泌各种激素,让内源性的血糖生成增加,以此来为清醒以后的状态做准备。这些升高血糖的激素包括:生长激素、皮质醇、肾上腺素以及胰高血糖素等。
但是,在一个完全健康的人体内,胰岛素与这些升高血糖的激素之间会达成平衡,让空腹血糖稳定在一个合适的范围。而当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就会出现空腹血糖的升高。
也就是说,空腹血糖的升高可能比餐后血糖的升高涉及到更加复杂的机制,除了与胰岛素抵抗或分泌不足有关以外,还有可能牵扯到体内更多激素水平的异常。这也就是为何,我们千万不要小看体检当中的空腹血糖超标!
早在1999年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WHO就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当中,专门定义出“空腹血糖受损”这一类情况。当空腹血糖水平≥6.1mmol/L但还不到7mmol/L时,就算是存在空腹血糖受损了。而一旦空腹血糖水平达到7mmol/L甚至更高,则可以直接诊断为糖尿病。
也就是说,只要是空腹血糖水平≥6.1mmol/L,基本上不是糖尿病也至少是个糖尿病前期。尽管,由此看来,体检当中空腹血糖水平的升高可以给我们发出足够的警示信号,但是,仅仅只看空腹血糖的水平,却往往难以准确衡量身体当中血糖调节受损的严重程度。
就以糖尿病前期的诊断为例,在定义上,糖尿病前期其实包括三类人群: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以及同时存在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的情况。
所谓“糖耐量异常”其实比较容易理解,就是由于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让餐后的血糖不能及时地降下来。所以,一般是用餐或喝了糖水以后2小时,血糖还不能降到7.8mmol/L以内,就算是糖耐量异常了。
那么,如果同时有两位患者,他们的空腹血糖都是6.5mmol/L,但其中一位的餐后2h血糖为7.4mmol/L,而另一位的餐后2h血糖为8.3mmol/L,则后者合并有糖耐量异常而前者没有,因此后者的血糖调节受损情况就要比前者更严重一些。
这就很好地告诉我们,当发现了空腹血糖升高以后,一定要尽快就诊,需要进一步通过一些常规体检当中没有的检查项目来明确血糖的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这些检查很重要:OGTT 胰岛素释放 HbA1c第一个建议要完善的检查叫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英文简写OGTT。这项检查简单来说,就是在测完了空腹血糖以后,喝一杯固定剂量的糖水,在喝完糖水以后的半小时、1h、2h、3h等多个时间点分别测血糖,以此来看喝完糖水以后血糖可以升高到什么程度以及在各个时间点上又逐渐下降到了什么程度。
在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当中,所谓“糖负荷2h后的血糖”指的其实就是OGTT 2h的血糖值。
所以,OGTT对于确诊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有时候仅仅只看血糖还是不够。
比方说,在某个时间点,相同的血糖值,但体内的胰岛素水平有可能完全不同:
- 有的人体内胰岛素水平很高,这代表胰岛的分泌功能尚可,但胰岛素抵抗很严重,因此,哪怕分泌了很多的胰岛素,血糖依然很高;
- 而有的人则体内胰岛素水平很低,胰岛的分泌功能已经衰退,血糖的升高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
而这个时候,胰岛素释放试验就比较重要了。其实,胰岛素释放试验的过程与OGTT相似,也是需要喝糖水并在不同时间点上采血化验,只不过,OGTT看的是血糖而胰岛素释放试验看的是胰岛素水平。所以,在不影响结果准确性的情况下,临床上常常将这两项检查合二为一,即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
尽管胰岛素释放试验的结果并不影响糖尿病的诊断,但它对于判断胰岛的功能,指导是否需要注射胰岛素都很关键。
还有一项需要完善的检查叫做糖化血红蛋白,英文简写HbA1c。其实,如今很多体检套餐当中也包含了这个项目。糖化血红蛋白这项检查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而无论是空腹血糖还是OGTT,测出来的都只是某一个时间点的瞬时血糖。
比如说,空腹血糖水平同为6.6mmol/L,都达到了空腹血糖受损的标准。但是,一个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为5.9%,而另一个为7%。则前者可能刚刚进入糖尿病前期的状态,而后者已经进入了糖尿病阶段。
综上所述,体检发现空腹血糖升高,千万不要大意!一旦超过6.1mmol/L,大概率不是糖尿病就是糖尿病的前期。应该尽早到内分泌科就诊,完善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搞清楚自己的血糖问题是轻微还是严重,然后及早干预和治疗。
口渴、尿频?医生提醒:该空腹测血糖了,超过标准,就是糖尿病
空腹血糖>7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只要符合其中一个条件,那么就会被诊断为糖尿病。空腹血糖7.8 mmol/L,已经明确是糖尿病患者。
对于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典型的高血糖的症状,包括口渴、多尿、体重减轻,可以先通过饮食和运动观察,血糖是否能够控制在正常水平。
如果可以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可以通过饮食和运动进行治疗,但是要注意定期监测血糖。
如果一旦发现饮食和运动无法有效控制血糖,尽早用药,可以使糖尿病控制在早期阶段。
糖尿病人,空腹血糖长期8~9mmol/L左右,危害有哪些?
糖尿病患者,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已经超过1.2亿。一旦患上糖尿病,就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长期以往,就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最近总有不少人说,自己的空腹血糖在8~9mmol/L之间,也没有很高,几年都没有管过了,对身体会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对哪一个器官的危害更大?
其实,按照空腹血糖值判断的话,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或者餐后血糖大于11.1时,就已经是患上了糖尿病。
血糖8~9mmol/L说明身体处于一种高糖的状态,多余的糖可能会通过尿液排出容易引发阴道炎、膀胱炎。
如果长期处在高血糖状态,不及时干预和治疗,会导致神经和器官的病变,一旦患上糖尿病,身体的各个器官都会发生病变,而且无论哪一个器官病变都会导致很大的影响,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会对生命造成威胁。
5种常见的并发症,不妨了解一下
●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糖尿病肾病
● 糖尿病足病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并且根据研究显示,患上糖尿病的人,如果没有及时控制,大概在3-5年之后就会出现相关的并发症,大多数是从血管丰富的器官开始,从而造成严重的影响。
不要等并发症出现,才明白降糖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