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大黄与糖尿病(糖尿病能用大黄泡水喝吗)

中医李隆文主任 0
文章目录:

大黄,是糖尿病“灭火器”,3大配伍并发症的“天敌”!

大黄,是糖尿病"灭火器",3大配伍更堪称并发症的"天敌"!

在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历程中,大黄堪称一味神奇的药材。《神农本草经》记载:"大黄,味苦,寒,主下瘀血,破症结积聚。"

今天要分享大黄三个经典配伍,它们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大黄配黄连
黄连性寒味苦,入心、脾、胃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与大黄配伍,两药相得益彰,共同清热泻火,尤其适用于糖尿病热证患者。临床上常见这类患者表现为口干口苦、便秘、尿黄等症状。

2、大黄配丹参
丹参活血化瘀、养血安神,与大黄配伍后增强了活血化瘀的功效。这个组合特别适合治疗糖尿病血瘀证,如肢体麻木、疼痛等并发症。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这个组合能改善微循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3、大黄配生地
生地滋阴降火,与大黄配伍既能泻火通便,又可滋阴生津。这个搭配尤其适合阴虚火旺型糖尿病患者,能有效改善多饮、多尿、便秘等症状。

注:具体用药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服用。

糖尿病,巧用大黄治了上千人!肠子通了,血糖降至5.6

糖尿病,巧用大黄治了上千人!肠子通了,血糖降至5.6!

很多糖尿病患者留言说:主任,血糖高了真受罪啊,之前不注意,现在身体不舒服的地方越来越多了

这样的话听了很多,就连门诊上也是这样。

有一次有位糖尿病患者等号的时候直接闯进来问我,主任什么时候可以到我,我怕过号但是肚子太难受了,要去卫生间

我让他放心去,等他回来再看。谁知道等回来后,他一脸愁容说,便秘,总感觉小肚子疼但是去了半天也没用,又干又少...

从中医理论出发,糖尿病属于“燥病”,常听说的,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中医上还认为:津血同源。血液中有津液,如果津液受损,那么热邪就会侵袭血液,血糖自然会升高

所以,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有腹胀、便秘症状,那么对这类患者首要的任务就是——疏通肠道、排出燥屎。

这样气机才能顺畅,津液也可以正常化生,血液循环液就正常了,血糖自然下降到平均范围。

这时常用的药必定是——大黄了。味苦、性寒,可以泻下攻击、清热泻火,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常用于湿热积滞型糖尿病导致的便秘、腹胀

有一位糖尿病8年的患者。他自述最近体重持续下降,口干舌燥,每日大量饮水,频繁如厕

看诊时我得知他下腹部经常感觉疼痛,且排便艰难,两三天一次居多,严重时一周仅一次

舌苔黄而干燥,舌质红,脉象沉实

针对这位患者的具体情况,我为他开一个方子:

大黄、火麻仁、生地黄、石斛、党参、白术、桃仁等。

用药一个月调方一次后,他的大便逐渐规律,口干与腹痛也明显减轻。空腹血糖与尿糖水平均有显著下降

根据现在的状况,我让他继续服用中药一个月,最终所有不适症状均消失,血糖降至5.6

为预防复发,建议他再坚持半个月以巩固成果。

后续回访中,患者状况良好,未见复发迹象

和这位患者相似的情况的糖尿病患者,很多都可能与肠道内宿便积滞有关。

这个方子是怎么起到作用的呢?

第一步:强化通便功能

大黄的泻下能有效清理肠道,排出宿便;火麻仁润肠通便、滋养肠道。两者并用,能增强患者肠道的排便功能,解决宿便积滞的问题。

第二步:滋阴润燥

生地黄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石斛滋阴养胃、清热生津。这两种药物搭配,能够提高滋阴润燥的效果,缓解患者的口干症状。

第三步:益气养血、活血化瘀

气能生津,是津液产生的动力。

党参补气,增强患者的体质;白术健脾益气,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桃仁活血化瘀,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

结语:

当然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中医开方从来都是先辨证,再根据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中药大黄,治糖尿病肾病,可以明显改善肾脏损伤!

中药大黄是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常用到的一味药。大黄,味苦性寒,归经于脾、胃、大肠、肝、心包。其功效主要包括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及利湿退黄等。这些功效使得大黄在治疗因内热炽盛、瘀血阻滞等病因所致的疾病时,展现出卓越的疗效。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中医多将其归于“消渴病肾病”范畴。中医认为,该病多因消渴日久,阴伤气耗,热毒内生,瘀血阻络,最终导致肾脏受损。因此,治疗糖尿病肾病需从清热养阴、活血化瘀、通络排浊等方面入手。

我治疗过这样一个患者,男性,55岁,糖尿病病史18年,近5年确诊为糖尿病肾病,并出现持续性双下肢水肿,伴有乏力、腰酸、食欲不振、口干口苦、小便短赤、大便干结等症状。

初诊:患者自诉上述症状日益加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尤其是近半年来,双下肢水肿明显,下蹲及行走困难。舌红苔黄腻,脉细弦数,内热炽盛,湿浊内蕴。

辨证:结合患者症状及舌脉表现,辨证为消渴病肾病,属湿热瘀阻、肾络不通之症。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化瘀,通络排浊。

方用:大黄附子汤加减。

药用:大黄,附子,茺蔚子,丹参,泽兰、泽泻、滑石,鸡血藤,荷叶。

方子中生大黄泻热通便、排毒利湿;附子温阳散寒、助阳化湿;茺蔚子、丹参活血化瘀;泽兰、泽泻、滑石利水消肿;鸡血藤养血通络;荷叶升清降浊。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活血化瘀、通络排浊之功。

二诊:患者服用上方一周后,自觉口干口苦症状减轻,大便逐渐通畅,但仍感下肢水肿及腰酸乏力。上方增加黄芪、山药以健脾益气、固肾止涩。

三诊:患者服上方14剂后,水肿明显减轻,食欲增强,腰酸乏力症状有所缓解。又根据上方加减治疗三个月后,病情基本痊愈,水肿,腰酸乏力消失,辅助检查提示肾功能进一步好转。半年后随访病情稳定。

需要注意:以上涉及中药及中药方剂,需要在中医医生辨证指导下应用,患者不可私自用药,以免因用药不当导致病情的加重。

我是中医教授何学红,大家有肾脏疾病的相关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