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吃毛豆吗(糖尿病吃毛豆行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8种高糖蔬菜会快速拉高血糖,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少吃

一般来说,医师和营养师总会建议病人多吃新鲜蔬菜,因为蔬菜低糖、低脂、低热量。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有些蔬菜的含糖量是比较高的,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就得多加注意,控制食用了。

1.荷兰豆

荷兰豆吃起来就能感觉到甜味,这是因为荷兰豆属于高糖蔬菜,吃250克荷兰豆的含糖量就相当于1 斤绿叶蔬菜了。

如果炒了荷兰豆又非常想吃的话,可以少吃几口米饭,来控制整体的糖分摄入。

2. 豆角

夏天快来了,又到了吃豆角的时节,豆角虽然是一到很美味的家常菜,但是糖分却比荷兰豆的糖分还要高,所以豆角最好是少吃。

3. 毛豆

毛豆吃起来虽然感觉不到甜味,但是含糖量也很高,仅70克毛豆的热量就抵得上1斤绿叶蔬菜了,糖尿病患者要慎吃。

4. 胡萝卜

胡萝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营养成分和保健价值都是很高的,不过胡萝卜本身的含糖量也要比一般的蔬菜高,所以也尽量要少吃。

5. 芋头

芋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且其含糖量和升糖指数较高。食用后,会让血糖明显升高。

不过,血糖控制得不错的朋友,可以吃适量芋头,但应减少相应主食的量,每吃100克芋头应减少25克主食,以保证血糖平稳。

6. 香椿芽

不得不说,香椿芽炒鸡蛋简直太诱惑了,几乎能勾起所有人小时候的回忆,现在这个季节正是吃香椿芽的时节,它营养丰富,甚至有促进胰岛素分泌或加强胰岛素的作用。但因其含糖量偏高,建议大家一餐食用量不超过20克。

7. 菱角

菱角,是一种生长在水中的蔬菜。古时候有的人会以它代替粮食。它属于含淀粉量较高的蔬菜,多吃不利于控糖。建议每日食用量不超过50克。

8. 甜菜

甜菜又叫红菜头,和名字一样,糖分很高,除了水分就是糖分了,食用后血糖升高会比较明显,建议糖友最好是不要吃。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毛豆立大功?医生研究发现:毛豆对这3种慢性病有好处,或可多吃

本文1799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刘阿姨退休后开始注重养生。她每天早晨一碗燕麦粥,配上一把煮毛豆,觉得既健康又省事。邻居看她气色好,经常问她是不是吃了什么“长寿药”。她总笑着说:“都是毛豆的功劳。”

听起来像玩笑,但其实并不完全是。毛豆,确实是个被低估的“健康宝藏”。

过去毛豆只是下酒菜、零嘴,现在医生研究发现,它对三种常见慢性疾病可能都有积极作用。关键是,吃法简单,价格也不贵。

毛豆到底是什么?别把它看轻了

毛豆其实就是未成熟的大豆,蛋白质含量高,还富含膳食纤维、钾、镁、叶酸等营养元素。虽然它看起来像“蔬菜”,但本质上更接近“植物蛋白”。

相比成熟大豆,毛豆的脂肪含量更低,更适合日常食用。它的蛋白结构也更柔和,消化起来没那么费劲。

一小碗毛豆(约100克)就能提供将近11克优质蛋白质,相当于2个鸡蛋的量。而且含有的钾元素达470mg左右,比香蕉还多。

1、对高血压患者,毛豆或有辅助降压潜力

很多高血压患者,饮食结构偏咸,钾摄入又不足,很容易让血压“居高不下”。

毛豆富含天然钾,而钾能帮助身体排钠,从而减轻血管压力。研究显示,钾钠比失衡,是高血压的关键风险点。调节这个比例,能起到一定的降压作用。

除了钾,毛豆中的镁元素也不能忽视。镁能促进血管舒张,对稳定血压有协同作用。当然,毛豆不是降压药,但作为日常膳食中的健康食材,它确实值得高血压人群多关注

2、对糖尿病患者,毛豆是控制血糖的好帮手

糖尿病患者最怕主食吃多了,血糖“蹭蹭”往上飙。但不吃又没力气,怎么办?

毛豆可能是个好选择。它富含蛋白质和膳食纤维,能延缓胃排空速度,减少碳水吸收速度,对稳定餐后血糖波动有帮助。

研究发现,高膳食纤维饮食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而且,毛豆含有植物激素异黄酮,这类成分有一定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作用,虽然作用不如药物显著,但作为日常饮食支持,是个不错的选择。

3、对高脂血症人群,毛豆或有助于改善血脂结构

高脂血症患者总是担心吃错东西,“一口下去,血脂又高一截”。但其实,不是所有脂肪都该被避而远之。

毛豆里的脂肪,大部分是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对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有一定帮助。

此外,毛豆中的大豆蛋白也被纳入了多个国家心血管饮食指南。美国FDA甚至在2000年就通过声明,每日摄入25克大豆蛋白,有助于降低心脏病风险

当然,这并不代表毛豆就是“降脂药”,但作为一种低胆固醇、高纤维的植物蛋白来源,它确实更适合高脂血症人群日常食用。

吃毛豆也讲究方法,别吃错了反伤身

虽然毛豆好,但吃法不对效果就打折,甚至可能出问题。

首先,不要生吃或煮不熟。毛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皂苷,生食可能引起消化不良甚至中毒,一定要煮熟再吃。

第二,别放太多盐。很多人吃毛豆喜欢加盐焯水或撒盐拌着吃,但这会影响钾钠比,反而对高血压患者不利。建议煮后清水凉拌,或搭配蒜泥、醋来提味。

第三,糖尿病患者控制总量。毛豆虽有助控糖,但也是含碳水的食材,控制在每餐一小碗(约50~80克)更合适

哪些人更适合把毛豆加进日常饮食?

除了慢性病人群,以下这些人也推荐适当吃毛豆:

体力活动较多的人。毛豆补钾快,防抽筋;

便秘人群。膳食纤维丰富,促进肠道蠕动;

素食者或蛋白质摄入不足者。毛豆是植物蛋白优选。

不过,痛风患者要注意,大豆制品嘌呤含量不低,急性发作期需谨慎。

医生提醒:毛豆虽好,但不能“吃它治病”

毛豆不是特效药,也不能“吃它就能治慢性病”。但在合理饮食结构中,它确实是个非常值得推荐的食材选择。

对于慢性病患者而言,能吃、爱吃、吃得健康,可能比吃贵的更重要。建议大家根据自身情况,把毛豆作为日常饮食中的营养补充,而不是盲目“神化”。

写在最后:毛豆,不只是零嘴,更是健康的选择

在医生看来,毛豆的价值远不止“下酒小菜”。它是我们身边最容易忽视的健康食材之一。尤其对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合理吃毛豆,可能是饮食干预中被低估的重要一环

它不贵、不稀奇,也不难吃。只要方法对,坚持下来,就是对身体最实在的投资。

参考资料:①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S].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② 王晓慧. 高钾饮食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 2021, 59(3): 49-52.

感谢关注!有你在,我们会变得更好!

毛豆立大功?医生研究发现:毛豆对这5种慢性病有好处,或可多吃

毛豆这么“平平无奇”,竟然对5种慢性病有“意外之喜”?当医生告诉你,平时烧烤摊上那个“打头阵”的毛豆,可能正在悄悄守护你的健康,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

很多人吃毛豆,是因为它“下酒好搭子”,但你不知道的是,它的营养背景早就“内卷”出圈。如果你正在和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慢性便秘打交道,那毛豆,或许真的该多吃一点。

毛豆的身份其实不简单,它是“青少年”版的大豆。跟成熟黄豆比,它的膳食纤维蛋白质维生素K含量都很有看头。它不是某种“神奇食物”,但它确实在“日常饮食”里默默发光。

你可能想不到,毛豆跟高血压之间,居然有点“化学反应”。毛豆富含钾元素,能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钠,起到调节血压的作用。尤其对重口味饮食的人来说,这一口毛豆,也许就是“钠中和器”。

有研究发现,每日摄入足量膳食纤维,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毛豆的纤维不输全麦面包,而且还“温柔好入口”。对那些既想控糖又想吃得开心的人来说,它是个不错的替代品。

说到控糖,毛豆还有一张“隐藏卡牌”——低升糖指数。这意味着吃毛豆不会让血糖“坐过山车”,对糖尿病患者特别友好。比起精米白面,它的“温和”简直像个“糖友专属食材”。

毛豆的蛋白质含量也值得点赞,每100克毛豆,含有约13克植物蛋白,这对不常吃肉,或在控制脂肪摄入的人来说,是个“优雅的替代”。而且植物蛋白不像动物蛋白那样带来胆固醇负担。

再来说说高血脂。毛豆里含有丰富的植物固醇,它能“抢占”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位子,从而减少体内胆固醇的积累。不是神药,但日积月累的饮食习惯,才是健康的底气。

肥胖人群也可以考虑给毛豆多一点位置。因为它既有饱腹感强的纤维,又有低脂肪高蛋白的营养组合,吃它不容易饿,还不容易胖。和那些“空热量”的零食比,毛豆显然更有“性价比”。

很多女性朋友常有便秘困扰,其实毛豆也是“通畅小能手”。它的不溶性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排便习惯。尤其是平时不爱吃蔬菜的人,毛豆是一个“好入口”的过渡食材。

聊到这里,也许你会问:是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当然不是。毛豆虽好,但也不能“猛吃猛补”。每人每天吃个一小碗(大约100克熟毛豆),就够了。适量多样,才是饮食的黄金法则。

毛豆虽然健康,但如果你属于痛风或尿酸高人群,吃的时候要留意。因为它也是嘌呤含量偏高的食物之一,吃多了可能会“火上浇油”。适量吃,一般问题不大。

除了这些“慢性病友”,毛豆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个“友好食材”。尤其是对孩子和老年人,毛豆的易消化蛋白植物营养素,对成长和预防衰老都很有意义。

很多人对毛豆的印象,停留在“配酒小菜”。其实它的营养比你想象得更“主角”。你可以水煮、清炒、做沙拉、做汤,甚至打豆浆。只要不炸不腌不重油,它的价值就能被好好保留。

从食物的角度来看,毛豆是那种“低调靠谱”的选手。它不像蓝莓那样被营销成“超级食物”,也没有燕窝那样的“贵族身份”。但它的健康作用,是实打实地写在营养成分表里的。

如果你正在重新规划自己的膳食结构,不妨把毛豆列入“常备食材清单”。你会发现,它既能满足“嘴巴的快乐”,也能兼顾“身体的需要”。这才是食物的高级感。

很多人问我:医生,什么才是好的饮食?我常说,好的饮食不是某一种“神仙食物”,而是每一口都在为身体“添砖加瓦”。毛豆就是这样一个小而美的存在。

毛豆虽好,也不是万能。它不是药,不能替代治疗,更不能“吃出奇迹”。但在日复一日的饮食中,它是一份支持,一份调和,一份“健康的小坚持”。

健康生活,其实就是从一颗颗毛豆开始的。每天吃一点点,对自己好一点点,慢慢你会发现,身体也会温柔地回应你。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1]彭静,王莉,孙桂菊.毛豆营养成分分析及其保健功能研究[J].食品科学,2020,41(24):267-272.

[2]刘雅静,李凤英.大豆异黄酮对慢性疾病预防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9,31(5):543-547.

[3]张慧,王丽.植物蛋白与慢性病预防关系的研究进展[J].现代食品科技,2021,37(2):203-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