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的人吃什么糖(糖尿病的人吃什么蔬菜最好)

人民日报 0
文章目录:

这种水果吃起来很甜,血糖负荷却很低,糖尿病人也能适量吃

夏天和西瓜真的很搭!炎热的天气下,汗流浃背、食欲不佳,吃一口冰凉多汁又爽口的西瓜,相当过瘾。

西瓜除了水分高,还有没有其他值得吃的营养?炎炎夏日又该如何健康吃西瓜呢?这份“吃瓜大全”,送给你→

01

西瓜有啥营养优势?

补水是夏季的重中之重,我们吃西瓜最大的感受就是“太补水了”。西瓜的水分含量高达90%以上,真是消暑解渴的好帮手。在其他营养上,西瓜还含有维生素C、膳食纤维、钾、镁等营养,但含量都不是很高,在水果中算不上有优势,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只有5.7毫克/100克,值得一提的是西瓜中的番茄红素。

番茄红素(lycopene)是食物中的天然色素,属于类胡萝卜素的一种,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目前已经有多项研究证实了番茄红素对人体的健康益处,比如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助于调控血压、保护前列腺、保护心脏、保护皮肤、预防骨质疏松、预防多种癌症等。

提到番茄红素,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是番茄,其实西瓜的番茄红素含量比番茄还高,吸收率也更好。生番茄的番茄红素含量为2.57毫克/100克,有数据显示,红瓤西瓜品种中的番茄红素含量为3.3~10毫克/100克,黄、白、橘瓤的西瓜番茄红素含量相对较少。并且,西瓜中的番茄红素比番茄中的番茄红素更容易被人体吸收,鲜食即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其有效性比番茄高40%。

另外,西瓜的热量很低,只有31千卡/100克,有的品种热量只有26千卡/100克,都不到苹果的一半。只要不狂炫,减肥的小伙伴就不用担心会长胖。

02

西瓜冷藏后吃,更甜

很多人会发现,如果把西瓜冰镇之后再吃,口感会更甜。这不是错觉,是有科学依据的。

这是因为西瓜的总糖含量为6.2克/100克,蔗糖、葡萄糖、果糖的含量分别为1.21克/100克、1.58克/100克、3.36克/100克,由此可见西瓜的果糖含量较高。不过,有些品种的西瓜虽然果糖含量也不低,但蔗糖含量更高一些,比如京美2K、超甜梦想、光辉L1000品种等。

果糖含量丰富的水果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冰镇后口感会更甜。这是因为果糖具有冷甜特性,在40℃以下的环境中,温度越低甜度就越高。所以,冷藏后冰冰凉凉的西瓜吃起来更甜。

虽然西瓜吃起来口感甜,但糖尿病患者也不用拒之千里。虽然西瓜属于高GI(血糖生成指数)水果(GI值为72),但仅看西瓜的含糖量和GI值并不能决定糖尿病人是否适合吃西瓜,还得看GL(血糖负荷)。GL小于10就属于低GL食物,说明对血糖的影响较小。

GL=食物中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克)×GI÷100

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中的数据,西瓜的可利用碳水化合物为6.6克/100克,吃100克西瓜GL仅为4.8,属于低GL的食物,即便是吃200克,GL也只有9.5。对血糖影响不大,糖尿病人可以适量吃。

如果实在担心血糖波动大,那就放在两餐之间,上下午各加餐的时候吃100克西瓜,同时可以尽量选择靠近瓜皮的位置,糖含量相对中心部位低一些。另外,有些口感特别甜的西瓜,糖含量可能超过了10毫克/100克,比如麒麟瓜、金花宝。

03

西瓜挑选指南

1.看品种

西瓜的品种决定了西瓜的甜度,如果想买到一个“甜进心里”的西瓜,就得选好品种。小甜王、南汇8424、超级梦想、京美2K、小吊瓜L600、早春红玉、京欣一号、麒麟瓜、特小凤西瓜等,吃起来都是比较甜的。

2.拍一拍

选瓜的“祖传手法”就是拍一拍,拍瓜辨生熟还是有点科学依据的。不同成熟度的西瓜,果肉的硬度和纤维素含量不同,硬度也不一样,拍打时候振动频率不同,所以拍瓜时候发出的声音也不同。比较生的西瓜拍打时候声音比较清脆,成熟度高的西瓜拍打时候声音较为沉闷。

3.看西瓜柄

如果西瓜柄干枯了,说明放置时间过久,可能不新鲜了,西瓜柄为绿色的一般较为新鲜,营养保留也更好。

04

吃西瓜注意事项

1.尽量买完整的西瓜

尽量购买完整的西瓜,建议买小一点的,一家人分着吃。西瓜自从被切开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被细菌包围了,很多商家会把切好的西瓜在露天阳光下摆放着卖,这种西瓜不清楚放置了多久,很可能已经被细菌污染,露天的街边水果摊,没有合适的储存环境,尽量别买,如果能有人一起拼着买一个西瓜还好。

当然,如果是客流量较大的大型商超,并且把切好密封的西瓜放在了冷藏区域的,一般没啥问题,买回去之后要尽早吃完哦。

2.注意砧板和刀具的卫生

最好准备一个干净的专门用来切水果的砧板,避免细菌交叉污染。

3.吃不完用保鲜膜密封好冷藏

如果觉得西瓜吃不完,切开后一定要立即附上保鲜膜密封,再放到冰箱冷藏室,注意别和生肉、鸡蛋放在一起。新鲜的西瓜只要贮藏得当,隔夜后仍然可以食用。

夏天吃西瓜是一种享受,但也得控制好量,三餐之余再啃很多西瓜,也是会长胖的哦!建议每天吃200克~350克就可以,也就两块手掌那么大的西瓜。

如果你非要一次“炫”掉半个瓜,那就多运动吧,别偷懒!

来源:科普中国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公号)

老中医治疗糖尿病,为何偏选这2味最普通的中药,究竟有何奇效?

本文2042字 阅读4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医生,我母亲糖尿病十几年了,吃了不少降糖药,可血糖还是忽高忽低,听说有老中医用黄芪和山药,真有用吗?”在我的门诊,每个月总能遇到几位患者家属,带着这样的疑问前来问诊。说实话,一开始我也不信,仅靠两味“家常药材”,真能对抗这个“管不住嘴、迈不开腿”的慢性病?

可临床实践常常打破偏见。越来越多研究和真实案例告诉我们,这两味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中药,在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体系中,确有其独特价值

糖尿病,真的只是“血糖高”这么简单吗?

很多人以为糖尿病就是“吃多了糖”,血糖上去了就吃降糖药压下来,万事大吉。可真相是,糖尿病远远不是“血糖高”这么简单。它是一个涉及胰岛功能、胰岛素抵抗、代谢紊乱、慢性炎症等多重因素的复杂疾病。

尤其是2型糖尿病,很多患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却在不知不觉中出现视力模糊、手脚发麻、尿频、乏力……甚至并发肾病、眼底病变、心梗中风。所以,控制糖尿病不仅是控糖,更是控“病根”。这也正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着力点。

老中医看糖尿病,不是头痛医头

在中医里,糖尿病被归入“消渴”范畴,核心病机是阴虚燥热、气阴两虚、脾肾亏虚。简单点说,就是身体该有的津液被“烧干”了,而脾胃和肾脏的功能也出了问题,不能很好地运化和储藏营养,导致“水谷精微”不能被有效利用,血糖就“悬”在血里了。

中医治疗糖尿病,从来不是只盯着血糖,而是调五脏、养正气、扶脾肾、润燥热,从根本上改善代谢状态。而在这个体系里,黄芪和山药,恰恰是很多老中医最愿意用的两味药。

第一味:黄芪——补气“带头大哥”,血糖稳了,免疫也强了

黄芪,是中医十大补药之一,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脱毒排脓、生肌”的功效。在糖尿病治疗中,黄芪的意义远不止“补气”这么简单。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芪中的黄酮类、皂苷类成分,具有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抗氧化、抗炎、调节免疫等多重作用。

临床数据也很有力支撑:

一项发表于《中医杂志》的研究显示,黄芪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更重要的是,黄芪还能改善糖尿病常见的“气虚”体质。很多患者常感疲乏、易感冒、伤口难愈,而这些正是免疫力下降的表现。黄芪通过提升“卫气”,能够增强机体抵抗力,对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也有帮助。

第二味:山药——“食药同源”的护脾高手,吃得进,糖就稳

山药,大家餐桌上熟得不能再熟的食材,却是一味被中医高度推崇的药食同源之品。中医称其“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肾涩精”。在糖尿病治疗中,山药最重要的作用是健脾养胃、固本培元

为什么这点重要?因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出了问题,营养吸收能力差,血糖调控系统自然紊乱。很多糖尿病人吃得不少,却常感乏力、瘦弱,正是“脾虚”的典型表现。

更别提,现代研究发现:

山药中含有的“黏多糖”和“皂苷”,能延缓碳水吸收、调节肠道菌群、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对2型糖尿病尤其有益。

也就是说,山药是那种“吃了对血糖好”的碳水,不仅不会让血糖飙升,还能帮你稳住血糖曲线。

两味药合用,远不止“1 1=2”

老中医并不是随便选了这两味药。他们看重的是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黄芪补气升阳,山药健脾固本,一升一补,既能提升机体代谢能力,也能改善糖尿病患者常见的“虚劳体质”。

更重要的是,这种组合不激进、不伤正、可长期使用。很多糖尿病人因为长期服药,肝肾负担重,而这两味药温和养生,适合慢病长期调理。不少医院的中医科,早已将“黄芪山药汤”作为糖尿病辅助治疗的经典方之一。搭配饮食控制、运动干预,事半功倍。

但要记住:中药不是“万能药”,用对了才是良方

当然,我们也必须强调一点:不是所有糖尿病人都适合这两味药。比如,体内湿热重、舌苔厚腻者,过用黄芪可能“闭门留寇”;而山药偏温,也不适合阴虚火旺者长期服用。

因此中药讲究“辨证施治”,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切不可“看网上说好就自己煮来喝”。同时,中药不能替代降糖药物。尤其是糖尿病病程较长、并发症已现的患者,更不能擅自停药转用中药。科学做法是西药控糖、中药调体、饮食运动并行,实现多层次的综合管理。

结语:越简单的,越不简单

很多人不信:为什么老中医手上就两味药,却能把病情“调稳”?其实,这恰恰体现了中医的核心——大道至简,贵在精准。黄芪、山药虽然不起眼,但在对的时机、对的体质下,能发挥出超乎想象的作用。

在糖尿病这个慢性病日益高发的今天,我们更需要这样的“软方法”——温和、长效、个体化,帮助患者在不知不觉中,走出高血糖的焦虑,走向平稳健康的生活。你不妨也问问你的医生:我适合这两味药吗?

权威参考文献:

《黄芪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中医杂志》,2020年第61卷第6期。

《山药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肠道菌群与胰岛素敏感性的调节作用》,《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年第25卷第19期。

这种水果吃起来很甜,血糖负荷却很低,糖尿病人也能适量吃

夏天和西瓜真的很搭!炎热的天气下,汗流浃背、食欲不佳,吃一口冰凉多汁又爽口的西瓜,相当过瘾。

西瓜除了水分高,还有没有其他值得吃的营养?炎炎夏日又该如何健康吃西瓜呢?这份“吃瓜大全”,送给你→

01

西瓜有啥营养优势?

补水是夏季的重中之重,我们吃西瓜最大的感受就是“太补水了”。西瓜的水分含量高达90%以上,真是消暑解渴的好帮手。在其他营养上,西瓜还含有维生素C、膳食纤维、钾、镁等营养,但含量都不是很高,在水果中算不上有优势,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只有5.7毫克/100克,值得一提的是西瓜中的番茄红素。

番茄红素(lycopene)是食物中的天然色素,属于类胡萝卜素的一种,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目前已经有多项研究证实了番茄红素对人体的健康益处,比如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助于调控血压、保护前列腺、保护心脏、保护皮肤、预防骨质疏松、预防多种癌症等。

提到番茄红素,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是番茄,其实西瓜的番茄红素含量比番茄还高,吸收率也更好。生番茄的番茄红素含量为2.57毫克/100克,有数据显示,红瓤西瓜品种中的番茄红素含量为3.3~10毫克/100克,黄、白、橘瓤的西瓜番茄红素含量相对较少。并且,西瓜中的番茄红素比番茄中的番茄红素更容易被人体吸收,鲜食即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其有效性比番茄高40%。

另外,西瓜的热量很低,只有31千卡/100克,有的品种热量只有26千卡/100克,都不到苹果的一半。只要不狂炫,减肥的小伙伴就不用担心会长胖。

02

西瓜冷藏后吃,更甜

很多人会发现,如果把西瓜冰镇之后再吃,口感会更甜。这不是错觉,是有科学依据的。

这是因为西瓜的总糖含量为6.2克/100克,蔗糖、葡萄糖、果糖的含量分别为1.21克/100克、1.58克/100克、3.36克/100克,由此可见西瓜的果糖含量较高。不过,有些品种的西瓜虽然果糖含量也不低,但蔗糖含量更高一些,比如京美2K、超甜梦想、光辉L1000品种等。

果糖含量丰富的水果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冰镇后口感会更甜。这是因为果糖具有冷甜特性,在40℃以下的环境中,温度越低甜度就越高。所以,冷藏后冰冰凉凉的西瓜吃起来更甜。

虽然西瓜吃起来口感甜,但糖尿病患者也不用拒之千里。虽然西瓜属于高GI(血糖生成指数)水果(GI值为72),但仅看西瓜的含糖量和GI值并不能决定糖尿病人是否适合吃西瓜,还得看GL(血糖负荷)。GL小于10就属于低GL食物,说明对血糖的影响较小。

GL=食物中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克)×GI÷100

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中的数据,西瓜的可利用碳水化合物为6.6克/100克,吃100克西瓜GL仅为4.8,属于低GL的食物,即便是吃200克,GL也只有9.5。对血糖影响不大,糖尿病人可以适量吃。

如果实在担心血糖波动大,那就放在两餐之间,上下午各加餐的时候吃100克西瓜,同时可以尽量选择靠近瓜皮的位置,糖含量相对中心部位低一些。另外,有些口感特别甜的西瓜,糖含量可能超过了10毫克/100克,比如麒麟瓜、金花宝。

03

西瓜挑选指南

1.看品种

西瓜的品种决定了西瓜的甜度,如果想买到一个“甜进心里”的西瓜,就得选好品种。小甜王、南汇8424、超级梦想、京美2K、小吊瓜L600、早春红玉、京欣一号、麒麟瓜、特小凤西瓜等,吃起来都是比较甜的。

2.拍一拍

选瓜的“祖传手法”就是拍一拍,拍瓜辨生熟还是有点科学依据的。不同成熟度的西瓜,果肉的硬度和纤维素含量不同,硬度也不一样,拍打时候振动频率不同,所以拍瓜时候发出的声音也不同。比较生的西瓜拍打时候声音比较清脆,成熟度高的西瓜拍打时候声音较为沉闷。

3.看西瓜柄

如果西瓜柄干枯了,说明放置时间过久,可能不新鲜了,西瓜柄为绿色的一般较为新鲜,营养保留也更好。

04

吃西瓜注意事项

1.尽量买完整的西瓜

尽量购买完整的西瓜,建议买小一点的,一家人分着吃。西瓜自从被切开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被细菌包围了,很多商家会把切好的西瓜在露天阳光下摆放着卖,这种西瓜不清楚放置了多久,很可能已经被细菌污染,露天的街边水果摊,没有合适的储存环境,尽量别买,如果能有人一起拼着买一个西瓜还好。

当然,如果是客流量较大的大型商超,并且把切好密封的西瓜放在了冷藏区域的,一般没啥问题,买回去之后要尽早吃完哦。

2.注意砧板和刀具的卫生

最好准备一个干净的专门用来切水果的砧板,避免细菌交叉污染。

3.吃不完用保鲜膜密封好冷藏

如果觉得西瓜吃不完,切开后一定要立即附上保鲜膜密封,再放到冰箱冷藏室,注意别和生肉、鸡蛋放在一起。新鲜的西瓜只要贮藏得当,隔夜后仍然可以食用。

夏天吃西瓜是一种享受,但也得控制好量,三餐之余再啃很多西瓜,也是会长胖的哦!建议每天吃200克~350克就可以,也就两块手掌那么大的西瓜。

如果你非要一次“炫”掉半个瓜,那就多运动吧,别偷懒!

来源:科普中国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