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吃的方便面(糖尿病吃方便面后果)

爆炸营养彭鑫蕊 0
文章目录:

吃方便面会升血糖吗?糖尿病人能吃方便面吗?看看你是哪种情况

要说“快餐之王”,方便面当仁不让,价格实惠的同时还能享受到不同的口味,真是美食的天地。可对于需要额外忌口的糖尿病人群,方便面又是不是能吃的食物,吃后会升血糖吗?

你真的认识方便面吗?

目前,市面上的方便面有两种形式,分别为方形、圆形,在经过油炸等加工处理后,再放上调味品、蔬菜包、酱料等,美味依旧。

为什么还有很多人说方便面是“垃圾食品”?实际上,没有垃圾食品,只有垃圾吃法,针对方便面,它本身就是油炸食品,尤其肠胃消化吸收功能较差的人,长期吃方便面、干脆小吃等,都可能影响自身的食欲。

还有很多人都不能忽视的是,方便面的面饼以及油包热量都不低,从《中国食物营养成分表》中分析来看,每百克方便面面饼的热量为447千卡,而调味品含盐量过高。

有调查发现,方便面中的钠含量高达2000~300mg,大量食用不仅对稳定血压不利,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除此以外,还有关于方便面的其他说法,如桶装方便面的包装有蜡,其内壁会遇到热水溶解,人无法消化,加入热水后,还容易释放有毒有害物质。

但实际上,之所以涂这层蜡,它主要是聚乙烯的材质,对身体健康无危害,反而是比较安全的,有耐高温的作用,大家不用担心。

既然误会都揭开了,那么对于吃方便面会升血糖吗?糖尿病人能吃方便面吗?看看你是哪种情况。

如果你血糖波动较大,或自身已经患有糖尿病,还合并了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等,不建议经常吃方便面。它的面饼不仅是高碳水化合物食物,还容易让血糖飙升。

再加上其他调味品,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自身血压、血脂水平不利。由此看来,吃方便面会升血糖。

但也不是不能健康吃,若糖尿病患者想要吃方便面,可选择粗粮面饼,以及在不添加调味品的情况下,改成适量的食盐、酱油等,再加入新鲜的蔬菜,如菠菜、油菜、小白菜、西红柿,富含蛋白质的鸡蛋,并保证主食量在一个拳头大小即可,这样的健康吃法大家不妨一试。

当然,如果把方便面的面饼换成家里用粗粮面粉类制作的主食,其健康的效果还要更好哦。

糖尿病人外出旅行必备健康零食,这4类不可少

外出旅行时,很多糖友会自备一些零食以备不时之需,毕竟出门在外,饮食时间及地点不可控的情况下,带点零食既能在饥饿时补充能量,还能防止低血糖,这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但如果零食选择不对,恐怕会使血糖飙升。

比如糖友老张,去某地旅行几天,包里带的零食有面包、饼干、方便面,还有几块巧克力和糖块,如果是你,你觉得带这些食物对身体健康,对血糖能有好处么?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出门带零食的目的,最主要一点补充人体所需营养及能量,但对糖友而言,有个前提,即不会使血糖迅速上升

因此,糖友选择零食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首先,一定要是方便携带的。

其次,能量和营养密度高,会使食物更扛饿,并且可减轻你路上的负担。

第三,缓慢升糖的(即碳水含量较低的)。

看完以上原则,可能还不够具体,在此就把这些零食罗列出来供糖友参考。

1.原味坚果(能量密度高)

坚果很多人都会带,但“原味”很重要。上次有个糖友外出时带一袋盐焗花生当零食,这样的零食,虽然能量补充到位了,但你不觉得咸么,出门在外本来喝水就不太方面,带上它,估计你还得带一大桶水才能满足需要,不然路上吵着渴要喝水的一定是你。即便不带盐焗口味的,带其他口味的,这些也都是由各种添加剂所围绕,对健康没啥好处,因此,坚果最好选原味的。

2.牛奶鸡蛋(补充优质蛋白,还很扛饿)

蛋白质的饱腹感要比碳水化合物高很多,而且蛋白质还不容易升糖,因此出门在外一定要带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比如生活中最普遍的牛奶、鸡蛋,在补充蛋白质同时还很扛饿,关键是还不升糖,另外牛奶还有“补水”的附加属性,但注意要选无添加糖的牛奶才靠谱。

3.牛肉干、酱牛肉(高蛋白质、低碳水化合物,关键是方便携带)

牛肉之所以成为糖尿病人的健康零食,因为其高能量,高蛋白和低碳水化合物含量。比如,100g牛肉干可以提供550Kcal能量(相当于1斤米饭所提供的热量),以及46g蛋白质及40g脂肪,碳水含量只有1.9g,因此完全不用担心升糖,关键是方便易携带,好吃还不怕坏,非常适宜作为出门在外的零食来食用。需注意的是,如果买市面上的包装食品,要留意是否额外添加了糖分,规避健康隐患。

4.新鲜蔬果(补充微量营养素和补水)

以上都是补充能量的食物,而人体所需要的还有不亚于能量营养素的微量营养素,它们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方便携带又适宜糖友的蔬果相对比较有限,对于水果而言,优先选择免洗的低GI水果,如橘子,橙子,有些要清洗的水果可以提前洗好,如苹果、梨、桃子等,对于蔬菜而言,最好选择易携带能直接生吃的蔬菜,如黄瓜、西红柿、圣女果等。

超市里最适合糖尿病人的4款主食!糖友们可无限回购

许多中老年人在超市选主食时,总觉得“看起来健康”的就是对的。全麦面包、荞麦面条、糙米饭,拿起来一看包装上写着“低脂”“高纤维”,就安心放进购物车。

但问题是,这些标签并不等于低血糖,并不等于适合糖尿病人。很多糖尿病患者一边吃着“粗粮”,一边血糖悄悄飙升。他们不知道的是,不是所有“看起来健康”的主食都能真正帮你控糖。吃错主食轻则血糖波动,重则诱发并发症。

超市琳琅满目的主食中,真正适合糖友的,其实并不多。不是贵的就好,也不是糙的就行。

关键在于食物的升糖指数(GI)膳食纤维含量饱腹感持续时间、以及它是否容易操作、能否在日常饮食中长期坚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超市里哪4款主食,是真正值得糖尿病人反复回购的“血糖友好型主食”。

别小看主食的选择,控糖路上的每一口饭,都是关键一环。

一、冷知识:米饭放凉再吃,血糖波动能平稳一半?

这不是玩笑。米饭放凉再加热,真的有助于控制血糖反应。煮熟的米饭放进冰箱冷藏8小时再吃,饭里的“可消化淀粉”部分会转化为“抗性淀粉”。这种抗性淀粉在小肠中不被吸收,能延缓葡萄糖释放,从而减缓餐后血糖上升。

英国剑桥大学一项针对抗性淀粉的研究显示:摄入富含抗性淀粉的主食,能降低餐后血糖上升幅度达30%。这不是某种神奇食品,而是你家冰箱里的隔夜饭。

如果你实在戒不掉白米饭,不妨试试“放凉饭”再吃,不仅血糖反应变缓,还能增加肠道有益菌群活性,对肠道健康也有好处。

但要注意,冷饭最好彻底加热后再吃,避免细菌污染。

二、血糖波动最小的主食:藜麦

在超市的谷物区,许多糖友可能对藜麦感到陌生,甚至觉得“洋玩意儿不靠谱”。但藜麦其实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超级粮食。它的升糖指数只有35,远低于白米饭的89。

藜麦富含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100克干藜麦含蛋白质约14克,是常见主食的2倍。更关键的是,它的纤维含量能有效减慢碳水吸收速度,对控制餐后血糖非常有帮助。

有人会担心藜麦贵,其实精明些,选择混合藜麦和糙米、燕麦一起煮饭,既经济又美味。藜麦口感略带坚果香,适合与菜饭搭配,尤其适合早餐或午餐时食用。

建议:每日摄入30克干藜麦,混合搭配主食,血糖控制和饱腹感双赢。

三、被很多人低估的主食王者:山药

你可能没想到,山药其实是一种升糖反应低、营养密度高的天然主食。它富含黏液蛋白和多种酶类,不仅能够延缓糖分吸收,还能保护胰岛功能

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中心的研究指出:山药的升糖指数仅为35~50之间,远低于红薯、南瓜等常见“糖友爱吃”的食材。

但要注意,山药必须蒸煮后整块食用,打成汁、炒山药片、山药饼这类做法,升糖指数会迅速升高。尤其市面上的“山药粉”“山药代餐”,多含添加糖或经过精加工,慎选。

操作建议:选择铁棍山药,洗净后整段蒸熟,每次摄入量控制在100克以内,搭配绿叶菜食用效果更好。

四、血糖稳定的“平民战士”:荞麦挂面

很多人以为只要是荞麦做的,就一定是低GI。但市面上的荞麦挂面成分鱼龙混杂,真正全荞麦的产品少之又少。但如果你认真挑选,找到荞麦含量在80%以上、不含精白面粉的挂面,它确实是糖尿病人极好的主食替代。

荞麦含有丰富的芦丁(Rutin),这是一种天然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保护血管的作用。东北农业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每日摄入含芦丁的荞麦主食4周,能显著改善糖耐量,降低空腹血糖。

但要记住:泡面式的“荞麦方便面”几乎全是高升糖陷阱。真正的荞麦挂面需要在冷水中泡软后,再焯水煮食。

建议每次食用不超过60克干挂面,搭配毛豆、鸡蛋、菠菜,形成“低升糖、高蛋白、高纤维”的黄金组合。

主食也分“聪明吃”和“盲目吃”,差别可能就是一个糖化血红蛋白的距离。

很多人以为只要不吃糖、不碰甜食,血糖就能控制好。但主食才是你每天摄入最多碳水的来源,它的选择和搭配,远比你少吃一口蛋糕来得重要。一个常见误区是:以为粗粮就一定安全,结果糙米饭吃多了,血糖却飙得更高。

再比如红薯,虽然是“粗粮代表”,但它的升糖指数高达70以上,尤其是蒸熟后的红薯,几乎与白米饭无异。糖尿病人真正要做的,不是“吃得少”,而是“吃得对”。

别忘了饮食的心理学效应。

当你吃下对身体友好的食物时,心态会更放松,血糖也更稳定?这并非错觉。心理压力会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影响血糖水平。

一项发表于《Psychoneuroendocrinology》的研究表明:长期焦虑状态的人群,糖耐量下降的风险提高了近40%。

吃饭的节奏、环境、心情,也直接关系到血糖波动。不是说要你冥想佛系,而是提醒:在选对主食的同时,也别让“吃饭”变成精神负担。

总结一句话:糖尿病人吃主食,不是靠“忍”,而是靠“选”。

在超市里,别再盯着标签看“全麦”“粗粮”就安心下单。真正适合糖友反复回购的主食,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低升糖指数、高纤维、强饱腹感。藜麦、整块山药、冷饭、真荞麦挂面,才是值得你投资的“血糖友好粮”。

而这四种主食,看似普通,却是最有性价比、最科学、最容易坚持的搭配选择。不是说别的都不能吃,而是要学会“主角配角分明”,别把升糖快的食物摆在餐桌C位。

吃饭这件事,不是战斗,而是智慧。

参考文献:

[1]李静,陈志敏.不同主食对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3,43(3):205-208.

[2]朱晓燕,胡小松.藜麦营养成分与健康作用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4,45(10):167-172.

[3]王丽丽,马文斌.荞麦黄酮类物质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J].中国粮油学报,2022,37(9):98-103.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