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糖尿病如何检测(早期糖尿病如何控制饮食)
早期诊断糖尿病 可做糖耐量测试
【来源:大河健康报】
《 大河健康报 》( 2024年12月10日 第 A12 版)
早期发现并干预糖尿病,对于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在糖尿病的早期诊断中,糖耐量测试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玲珑英诚医院 孙洪晓
糖耐量测试是一种评估人体对葡萄糖代谢能力的临床检查。该测试通过让受试者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75 g无水葡萄糖溶于250~300 mL温水中),并在特定时间点(如空腹,服糖后0.5小时、1小时和2小时)检测其血糖水平,从而判断受试者是否存在糖代谢异常。
糖尿病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如口干、多饮、多尿等,这使得许多患者未能及时诊断和治疗。糖耐量测试能够发现血糖水平的微小变化,有助于在糖尿病患者出现明显症状之前进行早期干预。
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包括肥胖者、有胰岛素抵抗问题者、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月经不规律或在妊娠期间出现过血糖异常的女性,定期进行糖耐量测试是极其重要的。一旦发现血糖水平出现异常,他们可以及时采取有效的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如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等,从而延缓甚至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正常人群的空腹血糖水平通常在3.9~6.1mmol/L之间波动。服糖后,血糖水平会迅速升高,并在1小时左右达到高峰,高峰时血糖水平一般小于9.8mmol/L。服糖1~2小时后,血糖水平开始下降,服糖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小于7.8mmol/L为正常范围。
如果中青年人群空腹血糖大于5.7mmol/L,或餐后血糖大于7.8mmol/L,可能提示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减低。这两种情况都属于糖尿病的早期阶段。通过糖耐量测试,可以进一步确认这些异常,从而及早采取治疗措施。
在进行糖耐量测试前,受试者需要保持正常的生活状态,避免应激状态,如手术、外伤或严重疾病等。同时,需要排除近期服用影响血糖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强效利尿剂等。此外,受试者应在测试前两日保持正常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并在测试前一晚晚餐后禁食8~12小时。
在测试过程中,受试者需要在5分钟内喝完含有75g葡萄糖的温水,并从喝第一口开始计时,按时采集血样进行血糖检测。整个测试过程需要患者的耐心和配合,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糖耐量测试作为糖尿病早期诊断的关键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通过定期进行糖耐量测试,可以及早发现血糖异常,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对具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人群来说,糖耐量测试更是预防糖尿病、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糖尿病8个早期信号,此类人群高危!速自查
早上奶茶、中午火锅、晚上宵夜
高油高糖的饮食习惯
不健康的生活作息
多重社会因素带来“甜蜜负担”
慢性疾病“盯”上年轻人!
目前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糖尿病患者
2021年我国糖尿病发病人数超过400万人
患病总人数超过1.41亿人
患病率高达10.6%
占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的四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
我国糖尿病知晓率仅为36.5%
(图片来源于网络)
01
糖尿病发病正年轻化!
糖尿病年轻化加剧,甚至儿童也不能幸免。
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
18至29岁人群中患病率为5.0%
30至39岁为6.5%
40至49岁则高达11.1%
我国10岁至19岁的青少年
2型糖尿病发病率每年增高26.6%
没有患上糖尿病
并不意味着就绝对安全
更多的人正处于糖尿病前期!
据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数据统计
大约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是糖前期
小医提示
糖尿病不仅引发血糖升高,更容易引发并发症,损害心血管、肾脏、神经等,导致四肢麻木或疼痛,严重时可致足部溃疡甚至截肢,并可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造成糖尿病患者失明,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
具有下列任何一个及以上的糖尿病危险因素者,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早筛查,防患于未然。
(图片来源于网络)
02
如何预防糖尿病?
1
合理膳食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高纤维食物能有效帮助血糖保持稳定,规律进食。
2
积极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
3
规律作息
戒烟限酒,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避免久坐,按时吃早餐,多喝水,劳逸结合等。
4
控制体重
肥胖是糖尿病重要危险因素。体质指数控制在18.5-23.9kg/㎡之间,同时避免腹型肥胖,男性腰围要小于90厘米,女性腰围要小于85厘米。
5
定期检查
早期筛查,提前预防。每年体检,就像是定期排雷,能尽早发现异常,积极应对。
03
警惕糖尿病早期八大信号!
一旦确诊糖尿病后
人生是否就是灰色?
其实,不需要过度恐慌
通过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
必要的药物以及持续的血糖监测
你可以像朋友一样,与它和谐共处!
预防胜于治疗!以下糖尿病早期八大信号: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 央视财经中国好医生
当怀疑是糖尿病时要做哪些检查呢?
糖尿病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是诊断、评估病情及监测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一、血糖测定
血糖测定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随机血糖等。通过抽取血液样本并即时分析来确定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二、糖化红蛋白测定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可反映过去2~3个月(也有说法为8~12周)内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通过抽血并将血样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得出结果。
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用于诊断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受检者在空腹状态下饮用一定量含有已知浓度的葡萄糖水,然后在一段时间内多次抽血以监测血糖变化。这一试验有助于判断个体是否患有糖尿病以及其类型。
四、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包括尿糖、尿蛋白等项目,有助于了解肾脏功能和是否存在高血糖情况。尿糖检测可用于快速评估肾脏功能及是否存在高血糖情况,而尿蛋白则能提示肾脏的早期损害。
五、血脂检查
血脂检查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有助于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血脂异常,因此血脂检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六、胰岛功能检查
胰岛功能检查包括胰岛素、C等,有助于了解胰岛B细胞的功能。胰岛素释放试验和C肽释放试验是常用的胰岛功能检查方法,通过测定餐前及餐后血浆胰岛素或C肽水平,可以评估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
七、其他检查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能提示肾脏的早期损害,同时也能反映糖尿病患者其他器官的受损程度。
八、检查注意事项
1.糖尿病患者在进行实验室检查前,应遵医嘱进行充分的准备,如空腹、避免进食含糖量高的食物等。
2.检查过程中应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剧烈运动等活动对检查结果的影响。检查后应及时咨询医生,了解检查结果并遵医嘱进行后续治疗或复查。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的实验室检查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指标,以全面评估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并发症风险。同时,患者应遵医嘱进行充分的准备和注意事项,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供稿科室| 门诊部(采血中心)
作者| 高蕊 韩翠玉
审核| 王云 崔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