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吊针(糖尿病吊针后怎么还血糖高呢)
- 1、女子颈痛上民营医院吊针几分钟后身亡 家属质疑用药存在问题
- 2、\u0026#34;我有糖尿病,怎么还输葡萄糖?\u0026#34;很多糖友纠结此问题,不妨了解
- 3、糖尿病病人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输液治疗呢?
女子颈痛上民营医院吊针几分钟后身亡 家属质疑用药存在问题
7月5日,广东顺德大良的梁先生的妻子因为颈痛到医院检查,但在输液过程中就突然晕厥。梁先生赶到医院的时候,妻子王女士已经不省人事了。口鼻都流血,只依靠机器辅助呼吸。
当晚,梁先生的妻子经抢救无效宣布死亡。
梁先生心痛地表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好好的一个人,输液几分钟就走了。输液的地方没有监控,所以我们也不清楚情况。”
梁先生介绍,妻子今年才50岁,女儿刚高考完,还在等着女儿的高考录取通知书。当天,妻子本来只是头,颈不舒服,到祈康老年病医院输液。
祈康老年病医院的诊断报告显示,王女士是“颈椎退行性变,考虑椎间盘突出”。此前已经在医院输液两天,开了消炎镇痛的药。事发当天是第三次输液治疗。但没想到,第三次输液期间,就出问题了。
吊针怎么会突然出事?梁女士当时吊的到底是什么针?病历上写着当天用药为天麻素,血塞通,舒血通络等。
梁先生说:“他们说是天麻素和这个通血管的针,但是呢,人民医院说高血压是不能吊这个通血管的针。”
家属质疑,医院在用药方面存在问题,而且,事发后,医院没能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
据介绍,事发的祈康老年病医院是一家民营专科医院,主要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老年常见多发疾病。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7日,记者一行人来到当事医院。一楼的门诊和吊针的区域都没有开放。
随后,记者联系到该院的胡院长,胡院长称第三次和前几次的药是一样的,考虑到病人是因为压迫到神经导致大出血,事发后第一时间联系120抢救。
至于具体的用药和治疗方面,胡院长在电话里就不多作说明,表示已交由医调委处理。
祈康老年病医院胡院长称:“行政上没有规定二级医院不能输液,我们民营医院很多都有,民营医院只要有抢救条件的,都可以做这个输液治疗。”
关于输液问题,早在2016年,广东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就开始严格控制并逐步取消门诊患者的静脉输液。那民营专科医院门诊有没有输液资格呢?
广药一院急诊科主任曾育辉说:“没有强制规定二级以上医院不能输液,但全国都是这么引导的,除了急诊和儿科之外,能不输就不输。国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很多病是不需要输液的,有不安全隐患。风险大、容易过敏等,静脉输液第一次第二次可能没问题,第三次可能就出问题了。”
专家介绍,过量输液危害严重,广东省卫计委也曾发文,老年性骨关节炎等53种常见病,原则上不需要输液。那一般情况下,椎间盘突出需不需要输液3天呢?“很多有颈椎病的,如果没有很多特别不舒服的时候,是没有必要去输液,输液它也不能把那个所谓突出的地方,输了以后也不会消失。”
专家表示,具体病情还是要具体分析。目前家属已同意尸检,公安等部门也介入事件调查。
(来源:广东公共频道《DV现场》 编辑:小真)
\u0026#34;我有糖尿病,怎么还输葡萄糖?\u0026#34;很多糖友纠结此问题,不妨了解
葡萄糖注射液是医院里面常用的溶媒之一,我们又简称为大输液。在临床上,特别是内分泌科,有些糖尿病患者的确会很疑惑:“我都糖尿病了,为啥医生还给我输葡萄糖呢?”冲动一点的甚至会破口大骂。其实他们并不理解,下面来分析一下。
大输液的作用
医院里的大输液,常用的大致可分为0.9%氯化钠注射液、5%或10%葡萄糖注射液,以及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三种。这些大输液最大的作用就是作为药物的溶媒使用,许多药物注射剂需要稀释后才能进行静脉滴注,这就需要到这些大输液来稀释,另外就是能够补充能量,例如10%葡萄糖注射液,能够为一些进食或者吸收障碍的患者提供能量。
相信一定会有网友提出这样的疑问:“氯化钠为什么浓度一定要0.9%呢?9%不行吗?而葡萄糖的浓度为何又是5%或10%呢?”
其实,这是与人体的血浆渗透压有关,血浆的渗透压简单来说就是能够维持血管和细胞内外水分平衡的压力。而0.9%的氯化钠注射液和5%的葡萄糖注射液其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我们称为等渗溶液。高于这个浓度就是高渗溶液,如果大量输入高渗溶液,则容易引起组织水分大量渗入血管,不仅会引起静脉炎,还容易引起无尿导致急性肾衰,所以临床上输液时最好输入等渗溶液。
糖尿病不能输液葡萄糖?真相来了
糖尿病当然可以输葡萄糖。葡萄糖会引起血糖升高这个不假,但其实大多时候这种作用并不明显。为何这么说呢?
我们以5%葡萄糖注射液为例,即使输入250ml5%葡萄糖注射液,也就是相当于输入12.5g葡萄糖,从对血糖影响的角度来讲还不如糖尿病患者平常吃一顿饭的十分之一。
另外,在医院里糖尿病患者是需要监测血糖的,如果血糖升高,完全可以增加胰岛素或者其他降糖药的量来降低,也可以在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胰岛素来冲兑, 1U胰岛素大约可以冲兑3-4g葡萄糖。
而且,医生当然也清楚葡萄糖会对血糖有影响,所以不会无缘无故给患者输葡萄糖,要么出于患者病情特点考虑,要么是药物配制的需要。比如许多患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或心衰,就不宜输入过多的氯化钠注射液,所以只能选择一些葡萄糖注射液。
另外一些药物如大多数改善循环的中药注射剂,都需要使用葡萄糖来配制,因为这些药物在氯化钠注射液中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盐析效应。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那就是糖尿病患者并发严重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或进行胃肠手术治疗后,需要通过葡萄糖来补充一定的能量,这也是为了保证身体能量需求,促进机体恢复的需要。
许多糖尿病患者会因糖尿病这个名称而望“糖”生畏,其实糖尿病不仅仅是摄入糖分导致的,更多是与平时的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有关。
因此,无论是在医院里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其实都可以在适当的范围内摄入糖分,而不必为此过分紧张。
#谣零零计划# #健康科普排位赛# @头条辟谣 @头条健康
糖尿病病人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输液治疗呢?
“欢迎来到赵乃倩的小课堂”
经常有患病多年的糖尿病病人需要住院治疗,这时候,他们大多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住院期间可以输液吗?可以输一些好药吗?”如果得到的回答是:“你不一定需要输液。”他们接着就会说:“如果不输液,我为什么要住院?”仿佛住院就一定要输液,不输液就没有住院的必要。
看似活蹦乱跳的糖尿病病人为什么要住院呢?是为了对糖尿病病情做出全面评估,更正病人认识上的一些错误看法,纠正病人在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上的不正确做法,根据具体病情,制定更为恰当的长期治疗方案,有效预防严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是不需要输液治疗的。
那么,糖尿病病人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输液治疗呢?
首先,在糖尿病病人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时。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乳酸性酸中毒及低血糖昏迷四种。其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和乳酸性酸中毒均可有恶心、呕吐、脱水、休克和昏迷等表现,需争分夺秒给予静脉补液和静脉补充胰岛素等紧急救治措施,以改善组织灌注, 纠正休克。低血糖昏迷则需立即建立静脉通路,输注50%的葡萄糖溶液,纠正低血糖,以避免低血糖持续时间过久,对重要脏器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其次,在糖尿病病人发生急性大血管并发症时。糖尿病病人比非糖尿病病人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也更为迅速,容易引起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当糖尿病病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和急性下肢动脉闭塞等急性大血管并发症时,直接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等再灌注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措施,可开通闭塞动脉、恢复血流和缩小梗死面积,减少死亡。
第三,在糖尿病病人发生重症感染时。糖尿病病人在血糖控制不良的情况下,出现感染性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增加。糖尿病病人合并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重症肺炎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较为常见,部分病人会发生糖尿病足合并感染,少数病人还会并发肝脓肿和肾脓肿。当糖尿病病人发生重症肺炎、肝脓肿和肾脓肿等重症感染时,需要在胰岛素降糖治疗的同时,静脉使用抗生素积极抗感染治疗,以有效地控制病情。
此外,在糖尿病病人合并胃肠道病变不能进食、合并恶性肿瘤需要化疗和合并静脉血栓形成等情况下,也需要静脉补充营养、静脉使用化疗药物和静脉溶栓等治疗。
可见,输液治疗多用于糖尿病病人发生急危重症之时,也用于口服药物等非侵入性治疗措施无法凑效的情况下,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治疗手段。对于输液治疗的正确态度应该是,能不输液则不输,该出手时再出手。这样的态度适用于所有疾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