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耳穴(糖尿病耳病)

郴州市中医医院 0
文章目录:

耳穴,藏在耳朵上的“健康乾坤”


《灵枢·口问》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亦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上走于目而为睛,共别气走于耳而为听。”

为什么身体有病变要贴耳穴呢?耳穴为什么有效呢?这些疑问肯定大家都会有,下面就带您走进耳穴的神奇之处。

耳朵是缩小的人体,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耳穴上有相应的反射区,十二经络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耳是经络通过、终止、汇合的重要部位。人体的内脏或躯体发生病变时,往往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出现阳性反应点,甚至变形,变色,脱屑,瘀络等病理表现。耳廓与经脉关系密切。

各脏腑组织在耳郭上均有相应的反应区,叫耳穴。刺激耳穴,对相应的脏腑有一定的调治作用。通过中医辨证思维针对病症在耳廓上进行选穴,将王不留行籽贴压于耳部的穴位上进行按压刺激,通过经络传导,达到活血通经、镇痛消肿、利尿通淋、镇静安神、补益气血、调节脏腑功能等功效,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五 官等各科。其中对各种痛症、炎性与过敏性疾病、失眠、便秘、高血压、糖尿病等几十种病症疗效显著。

耳穴疗法没有绝对的禁忌症,但如严重的器质性病变,如高度贫血,血友病不宜针刺,可用耳穴贴压法;有严重的心脏病则不宜使用,更不宜采用电针、放血等强刺激疗法;孕妇及习惯性流产者禁用耳穴治疗;外耳患有病症,如溃疡、湿疹、冻伤、破溃等也不宜使用。

耳穴具有适应性广、疗效迅速、操作简便、经济实用、副作用少等特点,能预防疾病,并对各种疼痛性疾病、各类炎症性疾病、各种慢性疾病、变态性疾病、功能性疾病及其他戒断治疗具有治疗优势。

外伤性疼痛

取穴:神门、神皮、

相应部位、循经取穴

桡骨远端骨折(腕穴)

失眠

取穴:心、神门、神皮

配穴:神经衰弱点、睡眠深沉穴、肝、肾、脾、胃、耳中、耳尖

便秘

取穴:大肠、直肠、消皮、三焦、肺(肾)

配穴:耳尖、肝、脾、肾、心、肺

高血压

取穴:肝、胆、肾、

交感、心皮、三焦、耳背沟。

配穴:角窝上、心、脾、肾

脏腑疼痛

取穴:神门、交感、内分泌、消皮。

病变部位

胃疼(胃穴)

呕吐

取穴:神门、耳中、消皮、胃、贲门等。

温馨提示

以上图片是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而选取的穴位,每个人的症状和体质不一样选穴也是不一样的。耳穴虽简单易学,但一定要通过辨证取穴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想要体验这项无不良反应效果又杠杠滴中医操作,请到郴州市中医医院咨询。

耳穴贴压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早在黄帝内经就有论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穴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常用穴位有内分泌、交感、三焦、肾上腺、皮质下、胰、肝肾等,药物配合耳穴治疗,受到患者点赞好评。

耳穴压豆法: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一种外治疗法。又称耳廓穴区压迫疗法。

准备物品:酒精、棉签、镊子、探穴器、耳豆。

耳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各脏腑组织均在耳廓有相应的反应区,当身体有不适时会在其所代表的区域出现局部反应。

贴耳穴:

1.观察耳朵皮肤完好无破损,进行清洁皮肤。

2.使用探穴器精准的寻找穴位,按压时会有酸、麻、胀、痛。

3.右手用镊子夹取准备好的药豆,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

每个穴位轻轻按压1-2分钟,每天按压3次,按压时会有酸、麻、胀、痛等不适,持续3-5天,两耳交替贴敷,15天为一疗程。

耳朵是全身经络汇聚之处,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论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同时耳穴在糖尿病及老年常见病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治疗中还有一些注意事项:过敏、防水避免脱落、皮肤感染等。(赵华)

健康小站话养生|压一压这个神奇的部位,能降糖?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史小雅 王淑女 记者 郑佳颖

压一压耳朵上的某个穴位就能降糖,这是真的吗?其实这并不是什么“神奇之术”,在中医里,耳穴治疗确有其事,并且对多种不适和疾病都有一定作用。

什么是耳穴?耳穴是指分布在耳廓上的穴位,是人体各部分的生理病理变化在耳廓上的反应点,也是在耳廓上用于防治疾病的刺激点。

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通过经络互相联系,通过气血灌注互相影响。

图源:视觉中国

因此,就耳而言,因分布于耳部的静脉均于脏腑有联系,故耳与脏腑在生理、病理方面息息相关。

了解了这一点,就能比较容易地理解:通过刺激耳穴可以调整人体的气血津液,影响人体阴阳平衡,从而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其中,对于糖尿病,耳穴疗法在辅助降糖、改善症状、防治并发症等方面都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

图源:视觉中国

耳穴治疗如何操作?首先,对于耳穴的刺激有不同的方法。包括各类针具(毫针、皮内针);灸法;耳穴刮痧法及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王不留行籽压丸法。

其次,要了解耳穴的分布,即找到要治疗某种疾病所对应的穴位。耳穴的分布就像一个倒置的婴儿,分布规律如下图:

图:慈溪市浒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第三,在耳穴选择时,强调少而精、压痛点优先的原则。穴位选择的方法有:按疾病部位选穴:即根据患者患病部位,选取相应耳穴,如胃病取胃穴、目病取眼穴,肩痛取肩关节穴等。

根据藏象、经络学说,选取相应耳穴:如耳聋耳鸣、脱发等取肾穴,因肾主骨,开窍于耳,其华在发,故取肾穴主之;又如偏头痛,属足少阳胆经循行部位,可取胆穴治之。

图源:视觉中国

根据中医辩证,选取相应穴位:比如糖尿病,属代谢性疾病,患者多有脾肾不足、气阴两亏,所以脾、肾、肝、心、神门、内分泌等是常取穴位。

总体而言,耳穴疗法对疾病疗效明确、操作简便、无副作用,是一种比较适合糖尿病患者日常保健的中医适宜技术。但要提醒的是,耳穴疗法期间不能停止降糖治疗。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