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以治疗好吗(糖尿病可以治疗好嘛)
糖尿病做手术能够“治愈”?专家告诉你,根本无从下手
糖尿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慢性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非常高,所以大家对这种慢性疾病也是见怪不怪了。但是关于糖尿病,目前的治疗方式仍然不能够满足人们的期望,很多人对这种看似很不起眼的慢性疾病,着实没有什么办法。
那么,这不禁让一些人将更多的希望寄托于手术治疗。因为疾病的治疗,除了药物之外,效率较高的就只有手术了,那么对于糖尿病这种慢性疾病而言,能不能采取手术方式治疗呢?
关于这个问题,大家需要先弄清楚这3点健康常识,否则,搞不好就容易掉入“陷阱”。
1.糖尿病的临床表现是怎样的?
其实,糖尿病的本质是血糖水平升高。因为血糖水平升高了,所以会给人体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这其中就包括了典型的临床表现,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三多一少”,既多饮、多食、多尿,同时还会伴随有体重减轻。
这些临床表现,与血糖的代谢异常有很大关系。因为血糖水平升高后,患者的血液会变得更加黏稠,在这个基础上,患者的血液在运送氧气、营养物质方面,会存在很多不足,会出现血管堵塞、肾小管代谢异常等等。
所以,大家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升高了,体重却减轻了呢?其实背后的原因就是这样的。
2.糖尿病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总得来说,糖尿病的治疗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饮食治疗。因为很多人都是无法管住自己的嘴巴,才会导致身体血糖飙升,出现高血糖反应。那么,在糖尿病发病的初期,食物的管理尤为重要,如果能够采取低糖饮食,就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病几率;
二是运动治疗。坚持锻炼不仅可以降低血脂,对于血糖水平的控制,同样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坚持适度的锻炼,帮助身体消耗多余的能量,对于血糖的维持也是很有好处的;
三是药物治疗。目前有很多关于降糖的药物,比如口服的、注射的等等,这些药物可以发挥胰岛素的作用,从而帮助身体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终身药物维持治疗,这对于血糖管理也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3.糖尿病能否用手术方式解决?
关于糖尿病,目前还没有说可以采用手术方式来解决的,因为糖尿病本身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代谢异常主要包括胰岛素的缺乏,或者患者的身体对胰岛素存在抵抗行为,这样才使得血糖的水平很难被控制,从而使得患者出现高血糖反应。
针对这种问题,手术根本无法下手,也不知道该从哪里做起。所以,糖尿病患者是不能够用手术方式解决问题的。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慕秋,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糖尿病可以逆转吗
糖尿病至今仍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无法治愈。如果患者被确诊为糖尿病,理论上讲是不可能逆转的。但是,医生可以采取有效措施,使糖尿病高危人群延缓发病时间,甚至终身不发病;也可以使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延迟并发症的发病时间,甚至终身远离并发症。
研究发现,对早期、高体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强化饮食干预,在体重明显改善后,代谢指标(包括血糖等)可以逐步恢复正常,病情达到临床缓解状态,甚至部分患者可以多年不需要用降糖药。从这个意义来说,可以实现糖尿病的部分“逆转”,从而使患者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
一般来说,糖尿病有8种病理生理机制,其中,主要核心病理机制有两个。一个是胰岛细胞功能的缺陷或者下降,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缺乏,临床上常见于1型糖尿病。另一个就是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素的工作效率降低,也可以理解为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在临床上主要见于2型糖尿病。我国糖尿病患病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者数量接近90%,1型糖尿病约占5%。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虽然很复杂,但是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诱发因素还是比较清楚的。例如,高热量食物摄入过多,同时不爱运动;肥胖;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和生活方式。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β细胞功能越来越差,胰岛素抵抗越来越重。这些诱发因素中有一些是无法控制的,如年龄和遗传因素,但是也有很多因素是可以干预和控制的,如不良生活方式。“管住嘴、迈开腿”可以帮助预防糖尿病,甚至逆转早期的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人群还不能算是糖尿病患者,但是血糖要比一般人群高。如果这个时候进行干预,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糖尿病前期人群一般不用吃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多数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一部分新发的、糖尿病病程不长的已确诊患者,特别是肥胖人群,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预,尤其是体重减轻后,糖尿病病情随之消失。有些患者甚至能把胰岛素和降糖药都停掉,并维持相当长的时间。
40岁以上人群最好每年进行糖尿病筛查,尽早发现糖尿病前期,尽早干预。这种干预可以真正逆转糖尿病。即使控制不住,最终确诊为糖尿病,这些干预对患者后期的糖尿病治疗和管理也会很有意义。
要敏锐地早期识别糖尿病。“三多一少”是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三多”是指多饮、多食、多尿,“一少”是指体重减少。但很多患者并没有“三多一少”的表现,而是通过查体发现自己患上了糖尿病。另外,还要警惕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异常现象,比如伤口不易愈合、身上经常长疖子等。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如果有这些异常就要到医院进行糖尿病筛查。极个别的糖尿病患者早期表现出低血糖反应,也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虽然目前还没有根治糖尿病的办法,但是有效控制高血糖的方法非常多。大部分患者长期严格地控制好血糖,完全可以保持跟正常人一样的生活质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延长并发症的发病时间,也是一种糖尿病治疗的“逆转”。(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肖新华)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糖尿病可以永久治愈吗?糖尿病通过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维持多久
糖尿病现是患病率比较高的疾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代谢特征的疾病。要预防糖尿病,首先要了解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症状的相关知识;其次要控制自己的日常饮食,注意少油少盐,少吃甜食和高糖量的食物;再者要多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情,适当的运动不仅能保持身心愉悦,可以有效地预防糖尿病。糖尿病的病因有:遗传因素、肥胖和个人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们要清楚是否有家族遗传史,要控制体重,减少脂肪、高热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注意个人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糖尿病的类型分为一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特殊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每个类型的病因也都不一样,一般发病率多的是二型糖尿病。
二型糖尿病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肥胖和个人的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就是指个人的家族遗传史;环境因素:随着经济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人们经常摄入高热量和高脂肪的食物,运动也越来越少,这是造成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早期血糖轻微升高的时候常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有些患者可能表现为轻微的口干、视物模糊或者反应性低血糖症状;还有部分患者表现为皮肤瘙痒,许多患者是在健康检查或因其他疾病就诊的时候发现血糖升高。
当严重高血糖时,有可能出现典型的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口渴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
糖尿病病程较久、长期血糖控制不好可能会出现各个器官并发症的相应症状,如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四肢远端麻木、疼痛;
眼部并发症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模糊,严重者会导致失明;糖尿病肾病表现为浮肿、血压升高等;还会出现足坏疽,糖尿病足等表现。
糖尿病不能彻底治愈,根据现在的研究和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能否痊愈还正在研究中,现在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显示能否痊愈,糖尿病是一个终身治疗的疾病。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或其他方式控制,如果经过短期强化治疗后血糖控制到正常范围,胰岛功能恢复到正常后,可在一定的时期内,单纯的通过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控制血糖。
确诊糖尿病后,可通过两周到三个月的胰岛素强化治疗,部分患者可完全恢复至正常,可维持1-2年,部分患者可维持3-5年,甚至更久。糖尿病可通过药物治疗后,血糖和其他指标恢复至正常,但胰岛功能受损而不能维持血糖者,复发可能性较大,停药后,血糖可再次升高。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要注意平时的饮食,可以吃玉米、芹菜、油菜等;适当运动,坚持锻炼,但不能过于疲劳;控制摄入的总热量;少量多餐;食用高纤维食物(高粱、玉米、大麦);多吃清淡的食物;不沾烟酒。
友情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提及药品相关信息,均需在专业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