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反射区(糖尿病的反射区图片)
7个关于糖尿病的脚部反射区
症反射区:肾上腺、肾脏、输尿管、膀胱
用拇指按法按肾上腺、肾脏、输尿管、膀胱反射区各3分钟。
对症反射区:胃、十二指肠
用屈指按揉法按揉胃、十二指肠反射区各4分钟。
对症反射区:胰腺
用拇指按法按胰腺反射区6分钟。
#健康真探社##2021生机大会##我的2021##健康真相馆#
“三高”有没有,请你伸出手!
【来源:央视网】
入秋后,气温下降,天气干燥,人体血液黏稠度增加,一些人出现血压升高、血糖波动和血脂升高的情况。手掌是健康的晴雨表,尤其是“三高”往往在手部有明显表现。掌握手上的健康密码,有助于及早识别“三高”,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手掌颜色,揭示你的健康状况
正常情况下,健康手掌的颜色呈淡粉红色均匀分布,有光泽,掌纹清晰。若出现明显发红、苍白、青紫等颜色时,多提示身体出现异常。
整个手掌发红
可能血脂偏高,颜色越明显,血脂高的可能性越大。
高脂血症的常见症状:头晕、神疲乏力、胸闷、肢体麻木或无明显症状。
手掌局部红
糖尿病的反射区在手掌小鱼际区域下方,单独这个位置发红,提示可能血糖偏高。如果年轻女性出现此处发红,也可能提示内分泌问题,比如雌激素分泌不足。
高血糖患者的常见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不明原因的消瘦,也有许多患者没有明显症状。
手指局部发白
沿着中指向手腕方向画一条竖直平分线,其中靠近食指的下方二分之一区域,是高血压的反射区。这里出现白点,提示血压可能偏高。
高血压患者的常见症状:头痛、头晕、心悸、烦躁、颈部僵硬、恶心,也有许多患者没有明显症状。
大拇指和手掌交界处青筋凸起
大拇指和手掌交界处有一条横纹,如果这个位置有青筋凸起并扭曲,要考虑冠心病的可能性。如果青筋是直的,则考虑为长期劳累、心理压力大。
冠心病患者的常见症状:胸痛、胸闷、心慌、心烦、心前区有紧缩感。
手掌局部区域呈现黄褐色
提示曾患有慢性陈旧性疾病。
手掌局部呈现黑色
要根据身体器官在手掌的反射区,考虑相应部位出现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当手上看到黑色后不要紧张,正常的痣和外伤等原因导致的黑色,不在此考虑范围之内。肿瘤等疾病的诊断较为复杂,还应根据情况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诊断结果为准。
来源:央视财经
初审:李慧
复审:徐伟
终审:刘振鹏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鼠标手和糖尿病足是一类病
医学指导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王业忠教授
爪形手、鼠标手、高跟鞋足、糖尿病足……看到这几个病名,你会联想到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王业忠教授介绍,这几类病虽然部位不同、病名不同,但却是同一类疾病——周围神经疾病。这类患者多受手脚麻木疼痛的困扰,严重的甚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在尝试过药物、理疗、打针后仍难以缓解,该怎么治疗呢?王业忠建议,如果明确是周围神经疾病,可到神经外科就诊,必要时可考虑微创手术治疗。
糖尿病足和爪形手 都是周围神经病变
在讲台上为学生们讲了三十几年课的赵老师终于要退休了。她本来计划着一退休就出去旅游,可没想到前一阵子突然开始双腿麻木、疼痛,白天痛得走不了,晚上痛得睡不着,针灸、理疗、吃药、打针都试过了,效果并不理想。赵老师到医院神经外科检查,医生发现本来就患有糖尿病的她已经发展到糖尿病足,出现了周围神经病变,建议她手术治疗。
跟赵老师不同,四十多岁的张英(化名)是服装厂的职工,常年在流水线上从事重复单一的挑拣工作。三年来,她右手无名指、小指以及手掌边缘疼痛麻木,有时疼起来像有无数只蚂蚁在爬,严重时又像刀割。试过多种治疗都没有明显好转,张英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就诊。医生一看她的症状,告诉她这是“爪形手”,需要手术根治。
据王业忠介绍,赵老师和张英都是受手脚麻木疼痛的折磨,虽然部位不同、病名不同,但是她们得的却是同一类疾病——周围神经疾病。临床上,排除颅脑、脊髓病变、脊神经根压迫外,最多见的就是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的手脚麻木疼痛。
常见周围神经病变有四类
常见的周围神经病变都有哪些呢?
王业忠指出,这类病变在手脚上有迹可循——比如,手麻手痛比较常见的病种有鼠标手和爪形手,而脚麻脚痛也有两种比较常见的病——高跟鞋足和糖尿病足。
爪形手
爪形手是尺神经压迫损害的一种表现,尺神经损害出现环指尺侧及小指一指半尺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疼痛、麻木,严重的手部精细动作也会受限,出现手内肌萎缩,有环指、小指末节屈曲功能障碍。
鼠标手
鼠标手很多人都听说过,多见于腕管综合征,是正中神经损害后,拇指、食指、中指和环指桡侧的一半(三指半)的正中神经支配区出现感觉异常,疼痛、麻木;严重者肌及骨间肌萎缩,出现精细活动障碍。
高跟鞋足
在周围神经病变中,脚麻脚痛也比较常见,高跟鞋足或称“模特足”,就是其中的一种,因工作需要,经常得穿高跟鞋在T台上走猫步的模特、芭蕾舞演员等多发,主要是因为前脚掌用力,足底跖神经压迫损伤所导致的,多表现为前足底疼痛麻木,严重时趾骨间肌萎缩,可导致行走困难。
糖尿病足
糖尿病患者也经常出现脚麻脚痛等不适感觉,夜晚症状尤其明显,有的甚至夜不能寐。其实,糖尿病的危害之一就是导致神经慢性损害,神经功能障碍,在手术中可见受累的神经肿胀,呈脂肪化改变。临床上,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慢性周围神经损害的并发症之一,可累及腓总神经及胫神经,出现双下肢疼痛麻木,感觉丧失或感觉过敏。糖尿病足患者后期还可出现运动神经功能障碍、肌无力,严重者可有肌萎缩、深反射消失,同时还可能出现皮肤营养改变、血管功能障碍、骨质疏松等症状。
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微创手术
鼠标手、爪形手、高跟鞋足和糖尿病足……虽然疼痛的部位不同、病名各异,但这些患者多数是受到周围神经病变带来的手脚麻木疼痛的困扰,严重的甚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像赵老师和张英那样,在尝试过药物、理疗、打针仍然难以缓解的,最终都需要做微创手术。
王业忠提醒,其实不少人连该看哪个科都经常搞错。如果明确是周围神经疾病,可到神经外科就诊,有些医院还设有周围神经疾病专科门诊,必要时可咨询专科医生,考虑做微创手术,通过神经显微减压、神经梳理和去交感化等办法来解决。(翁淑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