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冠心病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吃什么药较好)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如何应对?
【科普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如何应对?】
来源: 健康八桂
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为你定制 “个性化”运动方案!
毋庸赘言,运动对身体的好处胜于很多灵丹妙药。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听过的人多,做到的人却很少。纵然知道运动有千般好处,我们还是败给了自己的懒惰。直到有一天大病来袭,管不住嘴,为了多活几天,也得忌口限食;迈不开退,为了不早见上帝,也得忍痛走两步。
几乎每种病患,医生治疗时都会提到“锻炼”两个词,运动锻炼不仅可以改善疾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可以使病情向好的方向发展,有利于疾病的转归和痊愈。但是对于不同的疾病,也有不同的运动技巧,一概而论要当心加重病情或诱发其他疾病!今天小编就因病而异,为你定制 “个性化”运动方案!
1.高血压
我国北方是高血压多发的地区,发病率高达29%。如果运动不足,高血压的发病风险还会增高23%!事实证明,运动是人类对抗高血压的有效手段之一。散步、慢跑、骑车、游泳等均为动态的等张性运动,可通过全身肌肉的反复收缩,引起血管的舒张和收缩,促使血压下降。
那怎样的运动量才是合适的呢?不论是以上的哪种运动,最好要坚持每天一次,每次30~60分钟。运动时,我们的脉搏应该保持在110次/分左右。而健身的力量运动,快速跑步等无氧运动高血压患者还是不要轻易尝试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运动后切记不要马上洗热水澡,以免诱发心脏和脑部缺血。
2.心脏病
在我国,心血管疾病几乎是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病!据说如果运动不足,风险还会增高57%。
如果你的心脏还健康,为了让你的心脏能够保持健康状态,每次运动时脉搏至少达到135次/分以上并持续15分钟才有效。对于已经得了心脏病的朋友来说,就要根据心功能受损程度来选择运动形式及运动量。一般来说,轻症心脏病人可以进行散步、慢跑、打太极等运动,运动时脉搏要保持在104~120次/分左右。对于心功能不全或心绞痛发作频繁的患者可做一些不增加心跳次数的轻微活动,主要以休息为主。
3.糖尿病
糖尿病和锻炼的关系有多大,相信有点医学常识的朋友都知道。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坚持天天锻炼,将会大大有利于改善病情。病程短、轻型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坚持体育锻炼并注意饮食控制,就能很好的控制病情。而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运动锻炼也有助于降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只要病情及体力许可,要坚持每周运动3—5次,每次运动时间以20~45分钟为宜,不要超过60分钟。最好选择散步、健身操、太极拳、游泳、舞蹈等项目,但注射胰岛素后以及饭前或患有心绞痛时不要运动,以防发生低血糖或加重并发症。但要提醒大家,存在视网膜合并症的糖友应尽量避免运动。运动期间也要注意做心电图、测血压,防患心血管病的发生。
4.慢性支气管炎
不少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都会严格限制体育锻炼,担心因为运动诱发咳嗽、喘息加重,因此,这些朋友多好静少动。其实,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朋友在疾病的缓解期可以适当做些节奏缓慢的有氧运动,这样反而有助于改善呼吸功能,预防发作,因为有氧锻炼能使通气量增加,提高血液中氧气含量。早上7时至9时,空气质量较好,经过一夜的休息,身体状态也尚佳,可以进行慢跑、骑自行车、跳健美操、打太极拳、打乒乓球等运动。
也许健康的你还不知道运动给你带来了多少好处,你不知道,不运动已经和肥胖、吸烟一起,并称为人类生命的“三大杀手”!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18-64岁的健康人,每周至少应该有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活动,一天不过20分钟而已,而你及格了吗?不多说了,小编要去运动啦!
慢病之王高血压与糖尿病,哪个更可怕?医生的答案可能和你不一样
现代社会,很多人都有高血压和糖尿病。高血压和糖尿病都是常见的慢性病,同属于“三高”(即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有人问,高血压与糖尿病哪个更可怕?为什么?在当前我国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高血压与糖尿病的危害哪个大?
其实,高血压与糖尿病都是很难以治愈的常见慢性病,至于哪个更可怕,这个还真不好说,二者都是心脑血管疾病如心梗、脑中风的最常见危险因素,完全可以说,没有控制的高血压与糖尿病都很可怕。我们看看高血压与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
(1)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
1)脑血管损害:高血压易引起脑部大、中、小动脉硬化,使血管变窄,形成血栓,易致脑梗死,同时高血压还会使血管变脆、容易破裂,引发脑出血。对我们的生命和生活质量产生巨大的威胁。
2)心脏损害:一旦人的血压升高,那么心脏作为帮助人体血液进行循环的一个重要器官,它的压力也会变得非常的大。短时间可能没什么影响,但时间一久,心脏的负荷就会过大,动脉硬化、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等问题就会接踵而来。
3)肾脏损害: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伤,肾脏是调节体液电解质平衡的重要脏器,若血压控制差,其肾损害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病程的延长会进一步加剧,发展为肾小球硬化、肾功能不全,最终进展为尿毒症。
4)外周血管疾病:持续高血压可增加大动脉血液动力学负荷,导致弹性蛋白受损断裂及胶原纤维增加,弹性动脉管壁结构和功能均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动脉硬化。
5)眼底视网膜病变:要知道,人的眼球和视网膜上也有很微小的血管。因此,人一旦得了高血压,那么视网膜也会发生病变,轻则视力下降,重则失明。
(2)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
1)心脑血管病变:主要包括糖尿病性心脏病、脑血管及外周血管疾病。由于此并发症具有隐匿性,因此一旦确诊2型糖尿病,就应注意防治心脑血管病变。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为常见,常发病于四十岁以上患者且病史较长的患者。病变与血糖、血脂、血压的控制情况及患病时间长短有关。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白内障、青光眼以及视网膜血管阻塞及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
3)糖尿病肾病:属于微血管并发症,常与糖尿病眼病同时发生,肾脏损害逐渐加重直至肾衰竭,糖尿病肾病是造成肾功能衰竭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4)神经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主要为周围神经病变,而少见中枢神经病变。临床症状主要包括麻木、疼痛、感觉异常、泌汗障碍、心率过快、排尿困难、胃肠道不适等,严重者可导致足部溃疡和截肢。
5)下肢血管病变:病因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表现为下肢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常伴冠状动脉疾病和脑血管疾病。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肢体发冷、麻木、行走无力,严重可致肢体坏疽。
6)感染:对于一些糖尿病患者来说,还可能合并感染,常见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和肺结核、泌尿系感染和皮肤感染。
值得注意的,很多糖尿病患者,没有控制好血糖,易出现血压升高;而很多高血压患者,若不能控制好血压,也会可能合并糖尿病。
结语
从高血压与糖尿病的并发症可以看出,高血压的并发症更凶险、往往会由爆发性的疾病发生如脑出血或大面积脑梗,而糖尿病也会导致更多器官发生重大病变,二者都很可怕。不过,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改变生活方式、注意饮食、适度运动和合理用药等,高血压与糖尿病也并不是那么可怕,高血压或糖尿病的人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样拥有健康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