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ed(糖尿病饿的发慌怎么办)
糖尿病ED的4个原因及6个对策
李先生刚过40岁,自己创业。伴随着事业的成功,人也开始发福,1米75的个头,体重却将近200斤。
5年前体检李先生被查出患有糖尿病,由于工作较忙,加上也没感觉不舒服,一直没有系统治疗。
渐渐地,他每次房事都力不从心,草草了事,直到这时,李先生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遂到医院检查,诊断为糖尿病性阳痿。
糖尿病性阳痿是咋回事
糖尿病性功能障碍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一种,但却没有引起李先生足够的重视。一般医生将从糖尿病患者40岁起就开始询问性功能情况,发现糖尿病性功能障碍及早治疗。
勃起功能障碍(ED,旧称“阳痿”),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外资料显示,5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发病10年内发生ED,12%的患者是在因ED就诊时才发现患有糖尿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糖尿病病程的延长,ED的发生率也显著增加。糖尿病患者ED的发生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3-5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信。
糖尿病性功能障碍可分为性欲低下、勃起障碍、 早泄 、射精异常及高潮缺乏等,其中男性患者以勃起障碍或阳痿 多见,女性患者以性欲低下常见。
导致性功能障碍的4个原因
心理性改变:在糖尿病阳痿中约有25%~35%属于心理性阳痿,部分病人有明显的情绪抑郁 ,且这种改变先于阳痿的发生。另一部分病人则在阳痿中有心理因素成分,使原先并不严重的阳痿逐渐加重。
神经性改变:糖尿病患者神经病变十分广泛,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与生殖器官有关的神经组织受损是导致阳痿的重要原因之一。
血管病变:糖尿病的血管损害包括大血管改变和小血管改变,阴部大血管硬化及阴茎微血管改变,甚则微血管闭塞,也是糖尿病性阳痿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他:长期吸烟、酗酒及服用某些药物(如受体阻滞药、抗抑郁药等)也可诱发ED。
防治糖尿病ED的6项措施
1.心理治疗:糖尿病患者心理压力过大也是导致阳痿的重要原因之一,心理治疗可使患者重新获得自信,适合于所有的糖尿病性ED患者。
2.纠正代谢紊乱,防治神经及血管病变:要严格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等危险因素,特别是要把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即空腹4.4-6.1mmol/L,糖化血红蛋白小于6.5%。许多患者在血糖控制满意以后,性生活的满意度随之明显提高。
3.药物治疗:糖尿病阳痿大多与动脉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有关,治疗药物可以选择枸橼酸西地那非或他达那非。枸橼酸西地那非不得与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异山梨酯(消心痛)等合用,否则有可能导致严重高血压而出现意外。
该药可提高阴茎海绵体的血流量,增强并维持阴茎的勃起功能,有效率超过50%,是糖尿病性ED的首选药物,但每天最多服用一次,最大剂量是100mg(1片),建议空腹服用,服药30分钟后起效,作用时间可维持4个小时,在这段时间内,患者如果接受性刺激,阴茎可以获得勃起。
需说明的是,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可以引起阳痿,如性腺内分泌功能障碍、神经病变等。此时需根据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如性激素替代治疗、神经营养治疗等。
4. 机械装置治疗:如国外兴起的阴茎内置放假体、阴茎负压吸引等方法,疗效比较可靠,副作用少,尤其适合于老年人。
5.避免使用一些可能导致或加重阳痿的药物,如受体阻滞药、抗抑郁药物。
得了糖尿病系统治疗是关键,性福问题是大事,不要讳疾忌医。
作者:杨井金 主治医师
湖南省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国家代谢性疾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怀化分中心
审校:张美彪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
湖南省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国家代谢性疾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怀化分中心
75% 糖尿病患者面临 ED 风险?4 步治疗方案来了
在健康的 “多米诺骨牌” 中,血糖、血压的异常往往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勃起功能障碍(ED)就是其中之一。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 ED 发病率高达 50%-75%,高血压患者的风险也比常人高出 3 倍 。面对这一困扰,患者该如何科学应对?本文将为你详细解答。
高血糖和高血压对血管与神经的损害,是导致 ED 的关键。长期高血糖会使神经纤维变性而失去功能,当阴茎海绵体上的自主神经发生损伤,就会造成维持阴茎勃起最重要的海绵体结构无法充血;同时,持续高血压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阴茎海绵体动脉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导致血液灌注不足。二者还会影响体内激素水平和一氧化氮(NO)的正常分泌,破坏勃起生理机制。
严格的血糖血压管理是治疗 ED 的前提。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 7% 以下,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稳定在 130/80mmHg 以内。除了遵医嘱服用降糖药、降压药,还应配合饮食调整和运动干预。饮食上遵循 “三低一高” 原则(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多吃富含 Omega-3 脂肪酸的深海鱼、粗粮和绿叶蔬菜;每周进行 150 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二)心理调节:走出 “心因性” 误区约 40% 的 ED 患者存在心理因素干扰。疾病带来的焦虑、自卑情绪,会通过大脑皮层影响神经传导,加重勃起功能障碍。建议通过正念冥想、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压力,伴侣的理解与支持同样重要,共同学习性健康知识,消除因疾病产生的沟通障碍。
(三)药物治疗:安全用药有讲究- 一线药物:PDE5 抑制剂:西地那非、他达拉非等药物能通过抑制 5 型磷酸二酯酶,增加阴茎海绵体的血流量。但需注意,正在服用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的患者禁止使用,以免引发严重低血压。
- 新型选择:盐酸阿扑吗啡舌下片:不同于作用于血管的 PDE5 抑制剂,盐酸阿扑吗啡舌下片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激活多巴胺受体,调节勃起相关神经递质,适用于轻中度 ED 患者。其舌下含服的给药方式起效快(15-20 分钟),对血管功能要求较低,适合血糖、血压控制稳定但存在血管损伤的患者。不过,该药可能引起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肝功能不全者需谨慎使用。用药前务必咨询医生,严格遵循剂量(推荐起始剂量 2mg)。
部分患者盲目相信 “补肾壮阳” 保健品或民间偏方,不仅可能延误治疗,还可能因成分不明加重血糖血压负担。此外,认为 “只有药物能治疗 ED” 也是误区,单一疗法效果有限,必须结合基础疾病控制、生活方式改善才能达到最佳疗效。
血糖高、血压高合并 ED 并非无解,通过科学管理基础疾病、多维度综合治疗,多数患者能重获正常性生活。但请记住,任何治疗方案都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才是守护健康的正确方式。
糖尿病ED可防可控!做好5件事,功能或能恢复!
“血糖控制好了,为什么还是出现ED?”
“糖尿病ED能逆转吗?日常生活该注意什么?”
功能障碍(ED)是糖尿病男性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研究表明,约62.7%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ED问题。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和神经功能,影响血流,导致“起立”困难。但好消息是,通过科学的日常生活管理,可以显著降低ED风险,甚至改善已有症状。本文总结5大关键措施,帮助糖尿病患者保护功能健康。
一、严格控制血糖:ED预防的核心1. 血糖波动比单纯高血糖可能更危险
- 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减少一氧化氮(NO)的生成,而NO是“起立”的关键信号分子。
- 血糖波动大(如餐后骤升骤降)比稳定高血糖更易导致微血管病变,加速ED发生。
2. 如何优化血糖管理?
- 监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目标控制在<7%,若合并心血管疾病可放宽至<8%。
- 避免低血糖:夜间低血糖可能影响相关激素分泌,加重ED。
- 合理用药:二甲双胍、SGLT-2抑制剂等药物可能对ED有保护作用。
> 关键点:强化降糖治疗可降低1型糖尿病患者的ED风险达50%。
二、改善血管健康:促进血液流通1. 控制血压和血脂
- 高血压会加重血管硬化,减少血流,建议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
- 高胆固醇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相关功能。
2. 增加有氧运动
- 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NO水平。
- 凯格尔运动(盆底肌训练)能增强起立硬度,适合糖尿病ED患者。
1. 戒烟限酒
- 吸烟会直接损伤血管,使ED风险增加2倍。
- 过量饮酒(>2杯/天)会抑制睾酮分泌,降低想法。
2. 健康饮食
- 地中海饮食(富含Omega-3、全谷物、橄榄油)可改善血管功能。
- 减少精制糖和高脂食物,避免肥胖(BMI>30者ED风险增加30%)。
3. 保证充足睡眠
- 睡眠<6小时会降低睾酮水平,增加胰岛素抵抗,间接影响相关功能。
四、心理调节:减少焦虑和抑郁的影响1. 糖尿病ED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 40%的ED患者合并抑郁,形成“焦虑→ED→更焦虑”的恶性循环。
- 伴侣支持至关重要,共同面对问题可提高治疗效果。
2. 心理干预方法
- 认知行为疗法(CBT):帮助患者减少对ED的过度关注。
- 正念减压训练:缓解糖尿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1. PDE5抑制剂(西地那非、他达拉非)
- 安全有效,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与硝酸酯类药物联用(可致致 命 低血压)。
- 他达拉非可用于长期改善血管功能,适合糖尿病ED患者(需要医生指导)。
2. 睾酮替代治疗(仅适用于低睾酮患者)
- 糖尿病男性睾酮水平普遍较低,补充后可改善相关功能。
声明:上述内容仅用于科普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