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药历(糖尿病药历选择目的)
诗圣杜甫或死于糖尿病并发症,李白、白居易、李商隐等也患此病
“其实死于牛酒,并不是不可能,不过不是‘饫死’或‘饱饫而死’,而是由于中毒。聂令所送的牛肉一定相当多,杜甫一次没有吃完,时在暑天,冷藏的不好,容易腐化。腐肉是有毒的,以腐化24小时至28小时初生之毒最为激烈,使人神经麻痹,心脏恶化而死。”在《李白与杜甫》中,郭沫若先生这样写道。
(元代)赵孟頫《杜甫像》
在《旧唐书》《新唐书》中,记杜甫去世原因是:“永泰二年(766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即“饫(yù)死”(饫即饱食,饫死即撑死)说,历代质疑不绝,后人甚至伪托韩愈,写诗提出疑问:
当时处处多白酒,牛肉如今家家有。
饮酒食肉今如此,何故常人无饱死。
宋代邹定也曾提出反对意见:“自是风霜侵病骨,非干牛酒涴诗肠。”
郭沫若早年入日本福冈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3年获学士学位。他曾开玩笑说:“鲁迅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我学校的名气比鲁迅的那个学校大得多。”他以医入史,他的解释被学界赞为“最为通达”。
不过,杜甫此后又写了《回棹》,表明已乘舟离开耒阳,另有《长沙送李十一街》等诗,显非“一夕而卒”。杜甫的绝笔《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亦只称“风疾”(高血压),未及饱饫。可见,“24小时至28小时”的解释力不足。
揆诸史实,杜甫可能死于糖尿病并发症,元凶是“过量饮酒 熬夜”。
体瘦一样会得糖尿病
(清)王时敏《杜甫诗意图》册
唐代诗人喜欢写病,其中90%是描述自身病情。在杜甫留下的1400多首诗中,有140多首涉病。
据学者王思璀在《唐代知识阶层笔下的医学叙事》中统计,《全唐诗》中写眼病最多,共37人91次;其后是糖尿病,共18人35次;再后是头风(高血压),共13人23次;再次是疮疡,12人17次,惟疮疡可能是糖尿病的并发症;耳病并列第四,12人17次;足疾(可能是痛风)第六,11人15次。
糖尿病、头风、痛风等,多属慢病,说明唐代人均寿命提升。
学者林万笑认为,唐代人均寿命27岁(也有学者认为是29岁),比汉朝多5岁,但去除30%的出生死亡率,以及15%的未成年死亡率,唐代20岁以上的成年人寿命可观:
《旧唐书》中记其寿命者510余人,70岁以上者达208人。
唐代21个皇帝,包括横死者,平均寿命46岁,比汉朝高18岁。
从墓志铭看,唐代已婚女性和男性的平均寿命均为62.3岁。算上未婚者,女性平均寿命亦达56.8岁。
从现代统计看,40岁以上,每2.5人便有一人为糖尿病前期患者;50岁以上,44.8%的人血糖偏高,如体重超标,80%患糖尿病。李白、白居易、李商隐、陆龟蒙、卢纶、李德裕、马周等均患有糖尿病。
奇怪的是,杜甫、孟浩然都因体瘦闻名,竟然都在40岁左右便得了糖尿病。
并非“少喝有益,多喝有害”
糖尿病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
一方面,唐代重科举,读书人为求仕进,“夜读细书,月下看书,抄写多年”。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读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常熬夜,所以唐代诗人多眼病。现代研究表明,夜班3年以上的女性,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20%,夜班超20年,则增60%。每日睡眠不足5小时与超7小时相比,糖尿病风险增加4.4倍。
另一方面,唐人好饮酒。
唐廷有良酝署,各州府均自酿酒,加上民间酿酒,史籍留名的酒达七八十种。晋代葛洪提出:“夫酒酸之近味,生病之毒物。无毫分之细益,有丘山之巨损。”指出酒没任何好处,却有丘山(即山 丘)般的大害。这与当代医学家基于195个国家、长达16年的调研结果近似:任何剂量的酒精都有害健康,一周不摄入,健康风险才最小。
酒不是“少喝有益,多喝有害”,而是“少喝有害,多喝要命”。但唐代社会的游牧文化色彩强烈,视饮酒为豪迈,白居易曾作《酒功赞》,称:“麦曲之英,米泉之精。作合为酒,孕和产灵。”“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且饮。”
唐人饮米酒、清酒和黄酒(一般认为,蒸馏酒是元代才传入中国的),度数低(最高不超26度),更易醉,且原料是糯米,糯米含糖量达74%,为提高酒质,唐人常磨去糯米表层,只留内芯,进一步增加含糖量。
唐人喝酒不吃饭,仅以行酒令、投壶、牙牌等游戏佐酒,更易致病。
孙思邈虚晃一枪
(宋)黄庭坚《杜甫寄贺兰铦诗》
唐代初期,便有诗人因“过量饮酒 熬夜”早夭,比如“初唐四杰”中的卢照邻,他“年十余岁,就曹宪、王义方授《苍》《雅》(即《三苍》和《尔雅》)及经史,博学善属文。初授邓王府典签,王(即李元裕,李渊第十七子)甚爱重之,曾谓群官曰:此寡人相如也。”
“寡人相如”指司马相如,汉武帝时的文坛领袖,是史籍所录的、最早的患糖尿病者,可能卢照邻此时已染病。
卢照邻少年成名,有“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名句,读书时应下过苦功夫。此外好饮,曾写“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30岁刚出头,卢照邻便“染风疾去官,处太白山中,以服饵为事”,此处“风疾”指痛风。据学者姚海燕钩沉,在方士指导下,卢照邻吃了一段玄明膏(不知何物),病情暂时稳定。没想到父亲去世,他痛哭不已,服丹即呕,致病情加重,甚至“足挛”“手又废”。
卢照邻曾向孙思邈求医,没想到,孙思邈发表了一番“吾闻善言天者,必质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的长篇哲学评论,提出“心小胆大行方智圆”的治疗原则,从卢照邻后来自嘲“不学邯郸步,两足匍匐”“寸步千里,咫尺山河”看,未得到有效治疗。
无可奈何,卢照邻在具茨山(今河南省中部禹州市、新郑市、新密市三市交界处)下“买园数十亩,疏颍水周舍,复豫为墓,偃卧其中”,在此等死,因痛到等不下去的地步,“自沉颍水”。
孟浩然之死 饮酒是主因
孟浩然是另一位受害者,和杜甫一样,他也是糖尿病患者。
孟浩然曾“苦学三十载,闭门江汉阴”,亦喜饮,至少写过20多首酒诗,如“酒酣白日暮”“载酒访幽人”“对酒不能罢”。据《孟浩然集序》作者王士源记,名臣韩朝宗曾想举荐孟浩然,孟却喝多了,约期不至,时人称为“好乐忘名”。
孟浩然31岁时曾患大病,40岁、43岁、49岁时又三次病倒。最后一次在张九龄幕中,张九龄是一代名相,此时被贬到荆州大都督府当长史。刚入幕时,孟浩然曾写“召南风更阐,丞相阁还开”等,表达感激之情,不久又写“何意狂歌客,从公亦在旃”表示厌倦。
北魏张湛在《养生要集》中,记治糖尿病法:“服药不可食诸滑物、果实、菜、油、面、生冷、醋。服药不可多食生胡蒜、杂生菜、猪肉、鱼臊脍。服药有天门冬,忌鲤鱼。葱、桂不可合食。”
张九龄喜游猎,孟浩然只好作陪,但“顺时行杀气,飞刃争割鲜”不利于病情,不久,孟浩然出现“背疽”。患糖尿病10年以上,多生坏疽,一般在下肢(占92%),也有“背疽”的病例。
孟浩然辞官静养近两年,已渐痊愈,恰王昌龄遇赦(此前被贬到岭南)北还,过襄阳拜访孟浩然,“二人相得欢甚,浪情戏谑,食鲜疾动”,孟浩然猝死,寿仅51岁。传说是吃了当地名鱼槎(chá)头鯿,这可能是后人附会,因孟浩然曾写过:“试垂竹竿钓,果得槎头鯿。”
孟浩然应死于糖尿病并发症,饮酒才是主因。
杜甫家族基因差
杜甫自小多病,曾自述“是臣无负于少小多病,贫穷好学者已”。
杜甫的父亲杜闲寿仅59岁,祖父杜审言仅63岁。远祖杜畿也只有61岁,杜畿之儿杜恕55岁,孙杜宽42岁,重孙杜预63岁,玄孙杜锡48岁,可见,家族无长寿基因。
少年时,杜甫的健康状况改善,他写诗说: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杜甫好酒,在诗中曾写“寇盗狂歌外,形骸痛饮中”“朋来有醉泥”“纵酒欲谋良夜醉”等。55岁时,杜甫在《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中承认:“飘零仍百里,消渴(古人称糖尿病为消渴症,或长卿病,因司马相如字长卿)已三年。”
一般认为,糖尿病分三阶段,一是高危人群,二是糖尿病前期,三是糖尿病。从糖尿病前期到患病,6年的概率为65.8%,20年的概率为92.8%,可见杜甫在40多岁时已患病。这么早,除饮酒外,还有一个原因:经常挨饿。
《新唐书》称杜甫“性褊躁傲诞”“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旧唐书》也说:“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致仕途受挫。32岁时,他在《赠李白》中写道: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
野人对腥羶,蔬食常不饱。
因饥饿,杜甫有时卧床10多天,中年时,因安史之乱,漂泊不定,“终日忍饥西复东”,一有机会便大吃大喝,可“多病久加饭”“加餐可扶老”,易导致糖尿病。
杜甫悲剧需警惕
对于糖尿病,杜甫似乎未做有效治疗,不仅继续饮酒,还“茗饮蔗浆携所有”,即喝甘蔗汁,所以病情发展极快。55岁时,杜甫已“消渴气上冲,心中疼热,饥不欲食,甚者则欲吐,下之不肯止”,且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视力下降、耳聋,即“眼复几时暗,而从前月聋”;牙齿脱落,即“牙齿半落左耳聋”。58岁时,杜甫因糖尿病性脑卒中,竟“右臂偏枯半耳聋”。
杜甫生命的最后两年还算安定,他在夔州居住一年零九个月,在夔州都督柏茂琳的照顾下,购40亩果园、10多亩菜园,还负责了100顷官田。据学者康震钩沉,在此期间,杜甫共创作了450多首诗,占毕生所存的1/3。只是在回长安、洛阳途中,遭遇叛乱,又遇南风,无法北上,杜甫全家被困在水上,饥饿多日,耒阳县令听说后,忙送来牛肉白酒。
杜甫患糖尿病后,“食乃兼倍于常”,不知者易误为“饱饫”。此时正值冬季,而急性心脑血管病约50%发生在冬季,杜甫应是糖尿病性脑卒中复发而死。唐代36位著名诗人平均寿命是58岁,只有贺知章活过了80岁(寿至85岁),杜甫还超过了平均值。
研究显示,6.1%的东亚人有基因突变,而欧美国家不足2%,东亚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比欧美人高1.7倍。只是古人肉食仅占5%,发病较少。一旦改变饮食习惯,即使不算肥胖,也可能患病。如今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1.164亿,居全球第一。杜甫等人的悲剧,应引起今人警惕。
(原标题:诗圣杜甫真是“撑死”的?)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蔡辉
流程编辑 :L020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乳腺癌第一次化疗
我乳腺癌手术后出院了,跟医生说好,每周去2次换药。我刚回家,人们就不要去医院了,回家后,因为手术切了淋巴,右胳膊不能动,生活不能自理,不能梳头发,不能插屁股,睡下起不来,女儿计划7月份出门找工作也不行了,这些就是女儿干了,可怜女儿没劲,我又胖,睡下要起来,女儿拼命拉我,我也起不来,只是在床上转了个圈,女儿换了个角度,站的床上,多次实验,终于把我拉起来了。以后在家,白天,我只能坐在沙发上,磕睡了也不敢去床上,因为睡下就起不来了。老公快一个月不上班了,让老公上班吧!
手术3周换药时,李主任说,我该用药了,王医生也说我的不要紧,化疗几次就行了。这时,医院要搬了,主任说,新地方高大上,比旧地方好,我说,你们要涨价了,主任说,不涨价。不管涨不涨价,咱就得靠人家,跟主任约好,周一早早地去,但住不了,要核酸检测,我们两个花了150元做了检测,但周二才出结果,来的人太多了,我怕没地方了,主任给我安了144号床,看到新床,我是第一个病人,病房3人间,设备都是新的,跟宾馆一样,就怕了,这床位要多少钱了,住不起了。护士说,不要怕,跟以前价格一样,不涨价。
1 排队办手续
我这次主要是化疗,拿了5000元押金,第二天拿上核酸检测报告去办住院手续,早上8点多去了医院,一看,两个队黑压压一片,不知道头,一个是验收的,一个是交钱的,我和老公一人排一个对,直到中午12点半才交了钱。快饿死了,去地下餐厅吃饭,我先打了一份凉菜,一碗粥,老公去买面时,卖完了,米也没了,老公就去外面吃了,我把粥,菜吃了。吃了饭就1点多了,回到一楼,继续排队,排第三个队,就是拿住院证体检,量身高,体重,血压,给手腕上带牌子,有姓名,年龄,住院号等信息,估计是万一走丢了能让人送回来。2点多办好了,直奔11层,144床,咋地床上有东西,柜子里也有东西,赶紧问护士,144床有人吗?护士站,有了。谁?不是我,我住那?赶紧找主任,主任说,等一会重安排一个。
2 住下了
护士说先到A区登记,我把表交到A区,一看,一摞表了,3点开始分配,以前是医生分配,新院区是护士站分配,一层也没个坐的地方,只好到一楼,一楼有沙发,坐的那等的。看到有拿行李箱走来,看来是以前排队住院的都让医生叫来了,咋有这么多人!3点到了,我们又赶到A区,等人家叫名字,4点了,终于叫到我了,住院证上开的是144号,可是护士电脑上144号有人了,护士就把我安到142号了,说,这个是李主任的病房,你去这吧,拿着护士的批条,我去142床,找到142床,床上有人了,人家星期一就来了,还住了一晚上,也是主任分配的,我们又到护士站说,有人了,护士站说,电脑是你的名字,按电脑来,叫她出来吧。老公就说,这个床是我们的,她们要走了。她们说她们昨天就定了,咋能变了,老公说,以前是医生分配床位,新院区是护士站分配床位,医生说的话不管用了!还说我们昨天的床位144号让抢了,老公在病房叨叨,我说,不要瞎说,让医生听见就不好了。从早上8点出门,直到下午5点,才住进去。赶紧向姐妹汇报,住下了。
3 开始检查
我住下了,赶紧告主任,主任说谁让你住142号了,我说护士站分的,回到病房,143号说,你把主任的朔州老乡撵走了,得罪下主任了。不会吧,主任不会那么小气,我也是主任的关系户!主任是朔州人,她们的老乡有病就都来了,他好说话,就都安排了,姐姐也发现,咋尽是朔州的了!一会儿,护士给我做了心电图,又让第二天早上6点半抽血。没啥事,我们就回去了,从地下车库出来,存车费要了37元,咋这么贵了?贵就贵吧,比起化疗的药还是便宜。
4 妹妹来了
第二天早上,早早来到医院,先排队抽血,护士让先拿上自己的管子,看对名字,我有5个管子,等护士抽血。一会妹妹来电话了,她已出门,计划坐公交车,来医院,我说不要来了,她说,她来排队,昨天我排了一天队,累着了,她没病,可以排队。我说,住进来了,不再排队了!妹妹还是来了!早上听抽血的病人说,昨天医生就是开住院证了,床位不够了,有30多个交了钱的病人没床位了,就回去了。我还是幸运,有地方了,我住的是双人间,一层才有10个双人间,那都是医生给有头脸的病人留着的,我把主任的头脸病人撵走了,主任不高兴了。
5 骨扫描
早上见了医生,王医生开了个骨扫描的单子,说,赶紧去旧院区预约一下骨扫描的时间,老公赶紧开车去旧院区,预约,人家给定的时间是第二天中午11点,骨扫描要先打进去放射性药,以后自己要多喝水,下午3点才正式扫描。难道我的乳腺癌转移到骨头上了,成了骨癌了?活不长了,病越治越多!老公说不要瞎想,医生是看看情况,决定下一步的方案。进了医院,只能听医生的,医生肯定是想把他的病人治好了,不想病人死。时间到了,正式骨扫描了,医生说第二天10点到门口拿结果,自己不要来,让家属来,原来我们这些病人都带有放射性,影响周围人的健康,对孕妇和小孩不好,我去那住呀?老公和女儿都说,不怕,回家吧。我就回家了,晚上一个人睡,老公去小家睡了,我上个厕所,老公也要冲三次,把我穿的衣服赶紧扔了,说是有放射性,姐妹想来看我,我说千万不要来!
6 半夜头晕
晚上吃了点饭,又吃了一片二甲双胍,我就睡了,这几天因为检查,没有吃糖尿病的药,糖尿病又历害了,一晚上能尿5.6次,不能乳腺癌治不好,糖尿病再严重了,又开始吃上治糖尿病的药了,半夜起来上厕所,一下头晕了,赶紧扶住墙,挣扎着回到床上,躺下,女儿,老公都睡了,这几天陪上我,快累死了,叫了他们,都跟死猪一样,听不见,等等吧,听到有人开门,我叫他们,说头晕了,老公女儿起来了,我说可能是晚上吃药反应了,女儿赶紧看二甲双胍的说明书,其中就有遇到放射性元素要有反应,可能是低血糖了。赶紧测血糖,2.7。不好了,要出人命了,赶紧去医院。不对,先让老公闹一碗白糖水,我喝了一碗白糖水,很快缓过来了。在家不放心,老公又拉上我,还有女儿去了医院,老公去旧医院拿骨扫描结果了,我和女儿在病房呆的。一会医生来查房了,我把半夜发生的事告诉医生,医生一听血糖2.7了,说,这是要命的事,多亏我喝了糖水,闹不好就见不着了。
8 埋管输液
化验结果和骨扫描结果出来了,可以化疗,要先埋管,有PICC和输液港,自选,一个2000多,一个5000多,选便宜的,选好后,又是签字,拿上单子找范老师,范老师说现在没有,的等,等就等吧,还有一个155号大姐也是等的。我们两个商量好就是等到明年也要等!反正就是不要贵的。我觉得旧医院肯定有了,只是搬家没搬来,下周肯定有。我们只是多掏几个床位钱。在癌症面前,床位钱算不了啥?155号是狄村的,她说,她一得了乳腺癌,她的弟兄姐妹都来看她,她们一天来一个,看见她就哭,好像她马上就死了,医生说先化疗,再手术,还有救,亲人都说没救了,气死她了,她不想回家,就在医院住的了。
到了周五,主任说估计下周二来货,我们高兴了,周一我来换药,主任说,等等我从其它科给你们借一个,你们今天就能安上,太好了,我们就在病房等的。中午时,主任给我们借回来了,我拿上了,带上开的条子,下午3点找范老师安管子,我是新病区第一个病人,范老师把床调好,又把电脑调好,让我躺下,说有一点疼,忍一下就过去了。这个管子长,范老师先量了一下,多的就剪掉了。我想看了,范老师说,不要看,怕我害怕了,我就看天花板,一会,范老师说,好了,起来吧,去底下放射科拍个片子,把结果给她。我说范老师我这管子是不是就和脑梗的支架一样了,她说,原理差不多,我说,你太能了,肯定能安了支架!给范老师戴了一个高帽帽,她老师说,你太抬举我了。我走出PICC室,到了楼下的放射科,医生很快拍照,说,没问题,可以输液了,我高高兴兴地上楼了,先告范老师,又告李主任,说安好了,叫老公接我回去。老公开车来了。主任说,一会就开始输液,今天先输普通药,明天才是化疗药。
9 化疗开始
一进医院,我就问医生,啥方案,主任说不急,埋上管子再说,一埋管子就输液,究竟咋闹呀,又急了,晚上7点多了,护士给我拿了两袋,说是护心护肝的,明天才是化疗药登场了,老公来了,快8点了,主任来了,咋没下班?主任刚下手术台,说要尽量用医保药,化疗6次,化疗药有医保的,一支100多,一次10几支,也就2000多,我说,还有那些,老公说推荐一下用的人多的,医生问我多重,我说160斤,主任说一个是50克的,要12800元,还有一个是10克的,要用5支,就的13000元,我说是不是红药水,医生说是了,就要那个12800元的,还要打2个升白针得3500多元,还有一个止吐的药,要400多元,其它就是医保辅助药,我们定了这个方案,让医生按这个方案办。算了一下,一次就得花2万,6次就得12万,破财免灾,把方案告诉了姐妹,姐姐多次跟病人打听,一再强调,不要便宜的,要人少受罪的,花多少钱也要治病了,我一得病,姐姐就找中介把山大附中的学区房卖了,说,你们先治,没钱了她先垫上,不能因为钱的原因影响治疗效果。有姐姐的卖房款,我们不怕了。
10 红药水来了
周二了,今天化疗的药登场了,一上午在病房等的,先是止吐药来了,老公支付宝给钱,拿上药,拍了照,在药盒上写上名字,床位号,给了护士,后来,红药水来了,又给了12800元,还是写上名字,床号,给了护士,药齐了。等输液。11点多了,先吃饭吧,怕吐了,不敢吃饭,护士说,不行,不吃饭更难受,该吃!我和姐姐先去吃饭,到地下餐厅刚打上饭,老公说,人家来输液了,我赶紧吃完,上楼输液,回到病房,先上厕所,躺下,护士打开管子一看说咋不换膜了,早上就该换,我说忘了,护士让拿出本子,赶紧找到本子,护士先给换了膜,才输上液,又在本子上签字,挂的两袋子开始输了。
11 加上胰岛素
老公看了两个袋子,一个是葡萄糖,还有一个药,问护士,有没有胰岛素,护士说没有,我有糖尿病,老公赶紧给主任打电话,主任说,加的4克胰岛素了,护士一会就加了。10分钟后,护士拿了一个针管,给小壶壶里加上胰岛素。我们问这些药是不是化疗药,护士站,不是,是辅助药。
12 红药水进血管了
前后输了4袋子,红药水终于挂上了,还有一个泵,管滴的速度,换上红药水后,明显的滴的慢了,左看右看就不见滴,出事了,血管堵了,赶紧叫护士,护士来了说,你家第一次化疗,滴的慢,你们看滴了7滴,没有堵了。没堵就行。慢就慢吧!等了一会还是滴的慢,又叫护士,护士来了把最底下的开关开了,滴的快了,护士问我难受不难受,我说还行,护士调到30滴,中间不断有护士来问,有没有难受,我说,只是出汗,热的不行,护士就说好,最后调到50滴,不能快了,就这了,下午6点了,姐姐看着,让老公吃饭,回来买了小花卷和凉菜,我吃了一半。姐姐看见我还可以,我让姐姐回家了,老公一个人行了,其间,护士让多喝水,我又开始喝水,上厕所的反复,推上输液泵去厕所,太麻烦了。晚上8点半,红药水输进去了,12800元输的身上我涨价了?还有2袋子,这个可以快点,输完就12点了,老公回家了,我在病房休息。
13 输液第三天
晚上我一个人根本睡不着,不停出汗,热的难受,又喝了些水,自从得病,天天在家,就是睡觉,只有晚上有时在小区走走,手术绷带裹的紧紧的,有一天,实在难受的不行,让老公放松了一下,第二天换药,王医生说,坏了,咋有水了?王医生说千万不要瞎闹,坚持坚持,忍一忍,伤口就能长平,要不就有坑了,不好看了!连乳房也没了,还说好看不好看了!早上不到6点就起来了,下楼转了转,等餐厅开门就吃了饭,身体软的不行,回病房了。
早上8点,主任来了,说今天还有2袋,就可以回家了,我说那升白针咋办?医生说明天来打,我说,再住一天,等打了针再走,医生说,你占的床,病人进不来了,一会就有人看我的床了,我的走了。早上10多开始输液,还是老公陪着,估计12点半第二袋就输了一半,护士说一半时要加药,12点了,老公要吃饭了,我说干脆拿上回来吃吧,老公说,病房吃不了饭,那加药时咋叫护士呀?老公说,呼叫器?气死我了,病人还饿的了,陪伺人就急的吃饭,要是有呼叫器他来干啥!老公吃饭去了,眼看着输了一半了,该叫护士了,老公回来了,还给我买了点,花卷,豆腐,我说咋今天吃的快了,他说,割开脖子倒进去一碗面。我手术1个月了伤口还没长好,你咋脖子上没有痕迹了?老公平时在家基本上啥也不干,就是等我伺候了,我病了,他早就受的不行了。以前让他干活他就是瞎干,让她去楼下美特好买2斤鸡蛋,回来就能烂6个,让他买点西瓜,买回来没人吃,口感不好,不沙,女儿想吃桃了,买回来的桃太硬,咬不定,女儿饿的不行,他自己煮了一碗面,吃上了。女儿没吃的!老公不想干活就消极怠工,我也就不用他了。
14 出院回家
下午3点,我们拿上医生的出院证,去一楼办手续回家,排到我时,我看人家给我办完了,就问了一下,我享受公务员补贴了,补助了多少钱?因为上次手术收费单上就没有写上,我去年在市二院住院人家就写的清楚。办手续的说,你这次全是自费,6600元。我说不对呀,我是市医保?你们没有备案,赶紧去备案。我们是周二来的,当时新院区刚开门,不正规,先让交钱住进来,再办,当时医院的网还不行,住进来把这就忘了,医院的人又给我报了医保,医保办2天后才能批了,我们又去找财务科,人家电脑上把我们又拉回医院。等下周办!
15 预计费用
第一次化疗,自费药1万七,加上医保自己要花的,估计超过2万了。
晚上,单位的王主任说,单位给买的保险了,她问了岳老师了,可以理赔,让收齐资料了。我看了一下,买的是太平洋保险的女工癌症险,不知道能陪多少,就电话联系客服了,客服帮我报了案。第二天下午,本地的客服联系我,让我备齐资料,我说,我化疗6次,预计超过12万,她说,只陪一次,就是确诊那次,最多1万。不管咋地,能赔多少算多少,还是有个单位好。
健康科普堂 | 如何认识糖尿病
“没有全民的健康,就没有全民的小康。”随着我国民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饮食结构也日渐丰富,不过“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一些亚健康问题也逐渐找上门了,特别是高血糖引发的糖尿病,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1.什么是血糖?
血糖是血液中的葡萄糖,简称血糖。正常人空腹时血糖一般在3.9~6.1mmol/L之间,餐后2小时不超过7.8mmol/L。
2.糖尿病的典型表现?
主要表现在“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
3.常见的不典型表现有哪些?
出现以下症状也要警惕糖尿病:
皮肤瘙痒
视物模糊
还包括:反复生疖长痈,皮肤损伤或手术后伤口不愈合;男性不明原因性功能减退、勃起功能障碍(阳痿);过早发生高血压、冠心病或脑卒中;下肢麻木、烧灼感;尿中有蛋白(微量或明显蛋白尿)。
4.哪些人容易患上糖尿病?
年龄大于40岁,有糖调节受损史,久坐、超重、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有巨大儿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的妇女。还包括:患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多囊卵巢综合征;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抗抑郁药物治疗。
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复检查
注:空腹状态是指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热量;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不能用来诊断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异常。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一般应控制在空腹血糖小于7.2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应控制在小于10.0 mmol/L;每3~6个月应该检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小于7.0%。当然,血糖的控制目标应该因人而异,年龄偏大,合并心血管疾病者不应控制太严。
得知患上了糖尿病就应该开始积极控制血糖,如不有效控制,将陆续出现各种并发症!
糖尿病治疗的目的是要使糖尿病患者获得最大程度的健康,避免残疾,延长寿命,享受与没有糖尿病的人们一样的生活质量。如何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如何使糖尿病患者长寿?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办法是:
1.通过综合治疗,使糖尿病患者血压、血脂、血糖全面达标。对糖尿病的综合治疗包括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相关检测。糖尿病患者应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经常参加糖尿病健康讲座,适当活动,坚持用药,定期检测。
2.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戒烟。严格戒烟可有效防止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脑血栓。戒烟和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同样重要。
3. 糖尿病的治疗必须要做到综合治疗、全面达标,至少应做到以下5项:体重、血糖、血压、血脂、戒烟,否则难以预防、治疗和减轻糖尿病并发症,降低糖尿病患者残疾发生率,延长寿命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国内外大量有关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本期专家】李妍,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历。长年从事内科教学工作,擅长诊治内科各系统疾病,尤其对于糖尿病及其各种并发症、代谢综合征、痛风、骨质疏松、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科常见疾病的诊治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围绕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及不明原因肝损伤、肝硬化等非传染性肝病有较为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