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不得糖尿病(怎么才能不得糖尿病足)
做好这9点,远离糖尿病
健康源于生活细节【做好这9点,远离糖尿病!】数据显示,全球每11位成人中就有1位患糖尿病,患病人数达4.25亿。说到糖尿病,我们一直都将它以老年病对待。但近年来,糖尿病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缺乏运动、作息混乱、体重超标……这些都可能成为糖尿病的诱因。今天,世界糖尿病日,教你如何预防糖尿病转发,重视! 健康微科普 (来源:头条新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健康八桂
不想被糖尿病盯上,需遵循的3个“铁律”,你都坚持做到了吗?
糖尿病是大家熟知的一种慢性疾病,也被称之为“富贵病”。现如今,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还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密不可分。
因为不注意生活习惯,所以导致身体内的血糖浓度升高,这样既加重了身体的代谢负担,又给胰腺分泌胰岛素增添了不少压力。正因为如此,现如今很多人所患的糖尿病,都属于II型糖尿病,也就是对胰岛素存在抵抗,从而在防治方面显得十分棘手。
如果不想被糖尿病盯上,在生活细节方面需要多用心,比如该忌口的、该坚持做的运动等,都要长期坚持做好。那么,怎样才能够有效预防糖尿病呢?其实,只要坚持做好这3件事就可以了。
1.控制体重,坚持运动
不管是什么年龄,坚持运动都是有益身体健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体会逐渐衰老,所以面临的代谢问题也就会随之而来。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身体所需要的能量,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而减少,所以大家平时会发现,过了30岁以后身体就会开始发福,好像也没有怎么多吃,但是体重就是会往上涨。
所以,为了不让体重增加,导致体内血脂、血糖水平升高,继而给糖尿病来犯以可乘之机,就必须坚持做好体重控制。
一方面,可以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这类食物不仅所含的热量低,而且还会给人饱腹感、促进胃肠蠕动,因而对于控制体重非常有用;
另一方面,每个星期抽四五个小时的时间,专心做有氧运动,帮助身体代谢掉堆积的脂肪,对控制血压、血糖也有好处。总之,控制体重、坚持运动是有效预防血糖水平升高的有效手段。
2.作息规律,从一而终
很多人与糖尿病打交道,都是在工作以后出现的。奇怪的是,为什么在读书期间很少会患糖尿病呢?其实,生活习惯决定了自己是否属于糖尿病的高发人群,因为在读书期间,生活相对比较规律,无论是饮食、休息,还是平时的学习,都会比较固定,所以身体内的内分泌代谢系统,基本上不会出现紊乱,故而在平时的作息中,大家也不能够掉以轻心。
特别是一些喜欢熬夜加班的人,尤其是在加班至深夜以后,还给自己点一份外卖的人,在这样长期不规律的作息环境与生活习惯下,都会给身体的新陈代谢增添诸多负担。
所以,为了不让作息成为糖尿病的高发因素,也需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千万不要去占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只有休息好了,身体才会更好地运转,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才不会不请自来。
3.定期体检,未雨绸缪
虽然说很多人患糖尿病是与生活习惯有关系,但是不可否认,有些人患糖尿病,与自身的遗传基因也脱不了干系。这是因为有一些人,可能天生就自带患糖尿病的易感基因,这些基因代代相传,所以即使后代做好了生活方面的防护,与非携带糖尿病易感基因的人群相比,其患糖尿病的风险会高出很多。
所以,为了尽可能的减少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大家每年还是需要坚持定期体检,无论自己是否有糖尿病,做体检总是能够给自己带来很多好处,因为糖尿病的发生并非一蹴而就,对于早期的高脂、高糖血症等健康问题,若能够有效防治,那么糖尿病也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所以,大家也不要对糖尿病如此忌惮,做好以上3点工作,就能够很好地预防糖尿病。另外,对于已经确诊患上糖尿病的人群,除了上述要点需要做好之外,还应该坚持积极治疗,毕竟糖尿病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根治的,治疗与纠正生活习惯同步进行,才能够更好地维护血糖健康。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素依,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一生不得糖尿病的方法!不用吃药,简单实用~
本文专家:
火箭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全民
山西心血管病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医师王敬萍
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母义明
截肢、失明、尿毒症……几乎没有什么疾病可以像糖尿病一样,本身并不可怕却可以引发许多可怕的并发症。糖尿病可以引发100多种并发症,是目前已知的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
做到下面这几条,一生远离糖尿病!
1每天锻炼35分钟
工作忙,多数没时间去健身房锻炼,可以利用零碎的时间在外面活动。除了跑步,打半个小时球、踢四十分钟毽子,都可以得到锻炼的效果。
在芬兰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周锻炼4个小时,每天锻炼35分钟,患上糖尿病的风险也会显著降低。
2上下班尽量走路
上下班能走路就走路,上下楼梯时,能不坐电梯就不坐电梯。
3每天少坐90分钟
限制久坐行为可能是防止2型糖尿病的有效方式。英国莱切斯特大学研究发现,即使是有运动习惯的人,长时间坐着仍然会损害健康。发现只要每天少坐90分钟,就能为健康带来很大益处。
4在家吃饭
哈佛大学一项研究发现,一周在家吃晚餐5~7次的人,比起一周只在家吃两次晚餐的人,患糖尿病的几率降低15%。
餐馆菜大多油盐含量高,长期摄入油盐较多,高血压、胃癌、心血管等疾病也会慢慢向你逼近,同时还会让你的体型变胖,而肥胖更易诱发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而在家吃饭,油盐可以自己掌控,同时食材新鲜,可以搭配合理,有肉有蛋,有豆有菜,再搭配些杂粮,轻轻松松吃够20种菜品。
5主食控制在250克
一般主食是早餐100克、午餐100克、晚餐50克。有时聚会也可以快乐地吃吃喝喝,但是,两小时后要安排些活动量较大的运动,比如球类比赛等。
另外,每天主食中若能有1/3~1/2的全谷、杂豆和薯类,对预防糖尿病和肠癌都非常有益。
6少吃加工肉制品
吃加工肉制品(如咸肉、熏肉和热狗)每周至少5次的人与每周进食这类食物次数少于或等于1次的人相比,患上糖尿病的可能性增加了43%。
红肉中的胆固醇和加工肉制品中的各种添加剂可能是导致糖尿病的罪魁祸首。
7避免食用浓缩糖类
如糖果、巧克力、甜点等。在我们想吃一点甜的东西时,去选择水果,而不是果汁、甜点,逐渐减少我们饮食中的糖分,慢慢地就会习惯这种不太甜的味道。
8腰臀比不能大于1
脂肪多分布在腰、腹等部位的肥胖者,要格外当心糖尿病的造访。
腰臀比是预测肥胖的一项指标,比值越小越健康。一般女性比例值在0.85以下,男性0.9以下,都属于健康范围。但当比值大于1时,罹患糖尿病的风险会明显增大。
9不做夜猫子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和卡塔尔的研究专家发现,睡眠不足会增加患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欠上短短30分钟的“睡眠债”,就可能对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产生显著的影响。
10每年测一次血糖
有体重超标、家族病史和高血压等致病因素的人,应每年验血,咨询医生的意见。即使化验结果正常,也不能掉以轻心。如果已经处于糖尿病前期(即血糖有点高,但又达不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每一至两年就要检测一次血糖水平。
来源:健康时报(ID: jksb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