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吃西葫芦(糖尿病吃西葫芦升糖吗)

王医生健康Talk 0
文章目录:

西葫芦功效!医生坦言:糖尿病患者常吃西葫芦,降低5并发症风险

在当代生活节奏加快的社会中,糖尿病已悄然成为影响国人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1.4亿,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在众多糖尿病并发症防控方法中,饮食调整被认为是最为经济且有效的手段之一。而西葫芦,这种被许多人忽视的普通蔬菜,正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功效,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刘主任指出:"许多患者寻求昂贵保健品,却忽视了身边触手可及的天然食材。西葫芦就是被严重低估的'药食同源'蔬菜之一。"西葫芦不仅价格亲民,其丰富的营养价值更是糖尿病患者的'天然良药'

西葫芦属于葫芦科植物,也被称为节瓜、熊瓜等。它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本草纲目》中记载其"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西葫芦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C、钾、锌等多种微量元素,而这些成分正是糖尿病患者所需的重要营养素。

特别西葫芦的低糖低脂特性。每100克西葫芦仅含约3克碳水化合物和0.2克脂肪,热量仅为17卡路里。这使得西葫芦成为糖尿病患者理想的食物选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营养科发表在《中华糖尿病杂志》上的研究表明,低糖低脂且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稳定血糖,减少胰岛素使用量。

西葫芦中丰富的可溶性膳食纤维是其降糖功效的关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王教授研究发现,这类纤维能延缓胃排空,减缓葡萄糖的吸收速度,从而避免餐后血糖快速上升。

同时,膳食纤维还能促进肠道益生菌生长,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这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极为重要。

糖尿病患者最担心的莫过于各种并发症。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统计,约60%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至少一种并发症。而西葫芦恰恰在预防多种糖尿病并发症方面展现出显著效果

心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张教授团队研究发现,西葫芦中的钾元素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维持血压稳定,减少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每日摄入适量西葫芦的糖尿病患者,其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约17%。

糖尿病肾病是另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李教授指出:"西葫芦含有丰富的钾离子和较低的钠含量,这种电解质配比对于保护肾功能非常有益。"研究表明,长期食用西葫芦的糖尿病患者,其肾功能下降速度明显慢于不食用者

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眼部并发症,西葫芦中丰富的维生素A和叶黄素是保护视力的"守护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临床观察发现,定期食用富含这些营养素的蔬菜可减少视网膜微血管病变风险达21%

神经病变会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手脚麻木、刺痛等不适。西葫芦中的B族维生素和镁元素对神经健康至关重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发表的研究指出,适量补充这些营养素可减轻神经病变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西葫芦还能帮助预防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皮肤感染问题。其中的锌元素和维生素C有助于皮肤修复和免疫功能维持。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研究表明,这些营养素的充分摄入可使皮肤感染发生率降低约13%。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西葫芦不仅能预防并发症,还能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体重。在一项为期6个月的临床观察中,每周至少食用3次西葫芦的糖尿病患者平均减重2.7公斤,而对照组仅减重0.8公斤。这一结果发表在《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2022年发表在《营养学报》上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汇总了全国27家三甲医院的临床数据,发现长期坚持食用西葫芦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糖化血红蛋白平均下降0.7%,这一数值在糖尿病管理中具有显著临床意义。

西葫芦虽好,但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适合大量食用。部分患者可能对葫芦科植物过敏,应在初次尝试时从少量开始。同时,西葫芦性寒凉,脾胃虚寒者不宜过量食用。

如何将西葫芦融入日常饮食?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烹饪方法包括清炒、凉拌、煲汤等。西葫芦适合短时间烹饪,过度烹调会破坏其中的水溶性维生素。中医养生专家建议,西葫芦可与温性食材如生姜、胡椒适量搭配,中和其寒性。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营养学教授王教授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食用2-3次西葫芦,每次80-100克,以获得理想的健康效益。同时,她强调:"西葫芦仅是健康饮食的一部分,应与整体均衡饮食和良好生活习惯相结合,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真实生活中,68岁的退休教师李先生在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后,遵医嘱将西葫芦纳入日常饮食。三年坚持下来,他的血糖稳定在理想范围,原本明显的手脚麻木症状也大为改善。李先生的案例被收录在《中国慢病管理》杂志,成为饮食干预成功的典型案例。

西葫芦的功效远不止于此,它还含有独特的植物化学物质,如多酚类和类胡萝卜素,这些物质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北京协和医院发表的研究表明,这些成分可能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进一步辅助血糖控制。

西葫芦还是天然的"排毒助手"。其利尿作用有助于排出体内多余的糖分和毒素。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张教授指出:"从中医角度看,西葫芦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功效,特别适合现代人普遍存在的湿热体质,对糖尿病患者尤为有益。"

西葫芦这一常见蔬菜凭借其低糖低脂、富含膳食纤维和多种微量元素的特性,成为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选。长期适量食用西葫芦,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和皮肤感染等多种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在当前糖尿病高发的背景下,重新认识和利用这一平凡食材,不失为一种经济、安全且有效的健康管理策略。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2023)》.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5-409.

3. 王伟,张立新,李明.西葫芦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2,38(5):423-429.

4. 李红,张佳,王明.常见蔬菜对糖尿病并发症预防作用的系统评价.营养学报,2022,44(2):178-185.

5. 张力,王刚,刘芳.葫芦科蔬菜在糖尿病饮食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中国食品学报,2021,21(10):156-164.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宜多吃西葫芦?

西葫芦是一种低热量、低脂肪、低糖的蔬菜,是糖尿病患者优选的食物。并且其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西葫芦富含的维生素C,有增强胰岛素的作用,能调节糖代谢。西葫芦皮薄、肉厚、汁多,可以炒食、做汤或制作馅料。

西葫芦怎么做好吃?

原料:西葫芦400克、猪瘦肉100克

调料:葱花、植物油、生粉、酱油、盐各适量

做法:

(1)西葫芦洗净,去皮,切成片;猪瘦肉洗净,切片,加生粉、酱油腌渍片刻。

(2)锅入油烧热,下肉片大火翻炒至肉片断生,盛出。

(3)锅入少许油烧热,下西葫芦片炒熟,放入肉片翻炒,快熟时加少许盐调味,撒上葱花炒匀即可。

糖尿病人注意了!专家教你用“吃”来控糖

指导专家

唐建东

郑州市中心医院高新区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毫不夸张的说,日常饮食生活对于糖尿病的控制非常重要,是治疗糖尿病的首要手段。 如何正确、健康的饮食呢?

关于主食

首选:燕麦、荞麦、糙米、玉米、红薯等粗粮;豆类也是不错的选择,首选红豆和黑豆。

谨慎选择:精米、精面,以及各种粥类,消化快,容易转化成糖。

每日主食摄入量,女性一般为4-5两,男性为6-7两。主食一定要少吃多餐。

关于蔬菜

首选:苦瓜、魔芋、紫菜、洋葱、黑木耳、南瓜、藕、山药(淮山),以及各种叶类蔬菜。

不宜多吃的蔬菜:胡萝卜、豆芽、西葫芦。

关于肉类

首选:鱼肉、鸡肉、瘦猪肉、鸭肉、兔肉、驴肉。这些肉类虽然适合食用,但还是建议是要控制摄入量。

不适宜吃:动物内脏、蟹黄、鱼卵、鸡皮、猪皮、猪肠等。

关于烹饪方式

最好清炖 、水煮 凉拌;尽量少放盐,放酱油就不放盐,以淡为主。

忌辛辣、忌咸食。

关于水果

请优先选择:桃子、李子、杏、枇杷、橙子、柚子、柠檬、菠萝、草莓。

谨慎选择:香蕉、石榴、甜瓜、橘子、苹果、梨、荔枝、芒果。

禁止食用:红枣、红果(山楂)、桂圆、西瓜、柿子、哈密瓜、葡萄、冬枣、干枣、蜜枣、黄桃。

这些零食也尽量少吃:花生、瓜子、核桃、松子、甘蔗;柿饼、葡萄干、杏干等果脯。

每日水果的数量不超过250克即可。吃水果的时间尽量放在饭后一个小时(两餐之间)。

正确饮食原则

1、适量进食

糖尿病人的饮食不能一味减少,而是以“适量”为宜。长期进食过少,糖尿病人的体质就会越来越差,抵抗力低下,容易引发其他疾病。糖尿病患者每天的进食量应该保证正常生活和工作劳动的需要,在此前提下,如果血糖增高,可以加用抗糖尿病药物来控制血糖。

进食规定饮食量后仍觉饥饿,可食南瓜、荞麦片、玉米粉、新鲜蔬菜、豆制品等充饥,不可擅自增加米、面等主食。

2、多吃粗粮

血糖居高不下者,不妨用粗粮代替细粮。通常情况下,选择粗、细粮均可。忌食芋头、甜薯、藕、马铃薯等含淀粉量多的食物。

3、吃水果请适量

吃水果最好是在两餐之间或睡前用为宜,既不至于血糖太高,又能防止低血糖发生。将水果的热量计算在总热量之内。如果进食水果量较大,则应从总的饮食中扣除这部分热量。换而言之,就是要减少主食。

4、限制盐的摄入

糖尿病患者和其他人一样,要避免进盐过多,钠盐摄入过多容易引起高血压,目前我国居民包括糖尿病患者大多进盐过多(平均每日10g左右),因此对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已合并高血压者应严格限制盐量。

5、忌辛辣

糖尿病患者多消谷善饥、烦渴多饮,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而辛辣食品如辣椒、生姜、 芥末、胡椒等性质温热,易耗伤阴液,加重燥热,故糖尿病患者应忌食这类调味品。

6、戒酒

在服用降糖药的同时,如果饮酒,可使血糖骤降,诱发低血糖,影响治疗。此外,乙醇可以加快降糖药的代谢,使其半衰期明显缩短,影响药物的疗效。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忌酒。

7、戒烟

吸烟百害而无一利,烟碱可以刺激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诱使血糖升高;吸烟可导致外周血管收缩,影响胰岛素和其他降糖药在血液中的运行和吸收。吸烟能诱发血管痉挛,损害血管内壁,而糖尿病又易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

微信公众号:妙手健康;微信号:Drmiaoshou

(编辑:香蕉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