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能吃大米饭吗(糖尿病能吃大米饭和馒头吗)
白米饭升糖指数高,糖尿病朋友记住几个小细节,米饭也可以健康吃
大家经常吃的主食就是米饭。米饭含有很多氨基酸,容易被人体吸纳,吃起来软软的很香甜。但对于经常吃米饭的人来说,血糖会明显上涨。因为米饭很容易被消化掉,饭后血糖上升很快,想控制血糖的高血压患者,需要合理的吃米饭才行。据相关专家研究得出,中国人平均每天都会吃米饭,西方人则一周才会吃一次米饭。
日本把米饭做出了花样,例如:寿司、饭团等,这样的食物搭配比较丰富,也有利于均衡吸收。那么,高血糖人群怎样才能更健康的吃米饭呢?米饭中需要加入糙米混合拌匀再去蒸煮,这样就有利于延缓消化速度。煮饭时要让米饭更软更烂,虽说这样会增加口感,让米饭变得好吃。可同时也会加快米饭在人体中的消化速度,因此平时煮饭时不用提前把米泡很久。
尽量当天做的米饭,就当天吃,因为隔夜的米饭多次加热后会变得更烂更软。夏季米饭煮熟后不能放的太久,不然就会变味,所以在煮饭的时候可以加两毫升的食醋。对于想要减肥或者是想要降低血糖的朋友们,尽量少吃米饭。
目前,在医学上糖尿病人群还无法治愈,但专家表明可以通过合理的科学食谱等治疗方法来降低血糖。糖尿病的表现“三多一少”大家都熟知,对于这些危害会导致人体组织器官慢慢发生病变,严重者功能衰竭。所以说糖尿病是导致心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和心力衰竭的典型疾病。
糖尿病的准确病因是胰岛素坏掉了,不能很好的分泌,从而血液中的葡萄糖没有被很好的利用、存储。糖尿病是可以遗传的,所以不要让不良的生活方式影响了大家和后代的健康。当免疫系统对我们自身的胰岛素发动攻击时,会导致胰岛β细胞损伤,从而减少胰岛素分泌,对于这一行为,则是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缺陷。那么,为什么免疫系统会对胰岛细胞发动攻击呢?则是因为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
糖尿病人群应保持自身免疫力,每日正常休息,坚持不熬夜的原则,科学食谱,避免过度操劳。糖尿病人群每日饮水比普通人多一些,因此,在饮水量上保持2500毫升即可。糖尿病人应该坚持运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糖尿病人群在情绪不佳时,可以去看看搞笑的视频,因为微笑可以提升免疫力,激活部分免疫细胞。
对于糖尿病人群来说,含糖量高的食品尽量不吃,脂肪和淀粉多的食品少吃,主要多吃一点蔬菜杂粮等食物。适合的食材有桃子,柠檬,苹果等,平时也应该多食一些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糖尿病人群最不应该吃的食物是含有胆固醇较高的食物,例如:猪肝、五花肉、香肠、猪蹄、猪脯、猪大肠等食物都应该拒绝吃。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患者能吃白米饭吗?2种主食不可多吃,如此吃帮你稳住血糖
现如今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在我们的生活习惯上,比如长期暴饮暴食、喜欢吃含糖高的食物、经常用饮料代替水、长期熬夜等等。当人患上糖尿病后,会有许多的困扰,我相当有体会,因为我家婆婆就是一个老糖尿病患者了,不说别的就说每天注射两次胰岛素,我看了都心疼。还有,我婆婆每天吃米饭特别注意,生怕吃多了血糖就升高了。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又会吐槽“白米饭都不能吃了,干脆饿死算了”,我知道您这是气话,我相信任何人都想好好活,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心平气和往下看。为什么说糖尿病患者不能多吃白米饭呢?
白米饭
据有关研究发现,吃白米饭多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比吃白米饭少的人高出50%左右。这是因为白米饭中大量的淀粉吃进肚子后会转化成血糖,导致餐后血糖升高。因此,当你确诊为糖尿病后,医生也会嘱咐你严格控制白米饭的摄入量。
糯米食品
生活中,糯米食品也经常被人当作主食来食用,但是据专家透露,糯米的升糖指数达到了87,而且糯米食品,比如糯米饭、汤圆、粽子、八宝粥等黏度大,很难被消化,因此,糖尿病人如果拿糯米食品当主食,会导致血糖大幅度升高,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能不吃糯米食品。
这么说来,得了糖尿病就真的不能吃主食了吗?那肯定是不行的!不过,对于糯米食品,我家婆婆确实一口不沾,但是白米饭却是每顿都少不了,而且平常也经常吃面食、粥类等主食。其实,患了糖尿病并不是不能吃主食,而是要学会健康的吃。
糖尿病患者这样吃主食,帮助稳定血糖:
1、糖尿病患者根据病情食用主食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无论是正餐还是加餐,主食都是不可少的,但是要撑握正确的食用方法。轻型患者:每日保证三餐,早、中、晚的主食量按照1:2:2分配;口服降糖药患者:这类患者应按照少量多餐的原则,在三餐正餐中匀出50克左右的主食来当加餐,每天吃5到6次;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这类患者除了遵循口服降糖药患者的主食食用原则外,还要注意在注射胰岛素后等待30分钟后再进食。
2、糖尿病患者吃主食,不宜软宜硬
年纪稍微大点人比较喜欢吃软食,有些糖尿病患者听说吃馒头升血糖快,便想着多喝点稀粥,既增加了饱腹感又减少了主食的摄入量。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长期吃过于稀烂的主食,会大大增加主食的吸收率,导致血糖快速升高。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主食不宜太软烂,而应该干硬一些,这样更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3、米饭中巧加豆类、粗粮
糖尿病患者吃米饭,可以在煮米饭时加入一些豆类,比如黄豆、黑豆、绿豆、红豆、芸豆;还可以加入粗粮,比如大麦、糙米、燕麦等。豆类和粗粮都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这样淀粉的消化速度会非常慢,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建议将豆类或者粗粮先在清水里泡一夜,这样的话就能与米同时成熟。
4、注意吃饭的速度
生活中有些人吃饭狼吞虎咽,每次吃饭都像好几天没有吃过饭的一样,有些人吃饭呢又特别慢,用筷子尖尖一粒一粒地夹着吃。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吃饭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不好,过快会加速胰岛素分泌,过慢边吃边消化,容易控制不住量,导致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一餐的时间,一般以20分钟为宜。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人不能吃米饭等主食?听听医生怎么说
徐先生是一名“抗糖”患者,他是在去年夏天确诊的二型糖尿病,现在坚持“抗糖”已经一年了,但是让徐先生苦恼的是他的血糖不是很稳定,他为了控制血糖在饮食方面做了很多调整。
比如每天不吃米饭面条等主食,只吃搭配好的肉食蔬菜,像芹菜牛肉之类的,并且从来不吃高糖的食物,而在检测血糖方面,徐先生每天只检测餐后血糖。
因为徐先生有糖尿病,所以当徐先生的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徐先生就觉得自己血糖已经控制在正常范围,并且不会再服用降糖药。
徐先生坚持自己的想法经常性不服用降糖药,也没有按照医生的要求服用降糖药。
医生建议徐先生按时坚持服用二甲双胍等降糖药,但是徐先生只是偶尔服用这些降糖药,因为徐先生认为药物最终都会经过人体的肝脏,频繁服用降糖药会损伤肝脏功能,甚至可能会造成乳酸中毒。
所以在这一年的“抗糖”过程中,徐先生的血糖一直不是很稳定,其实回顾徐先生的控制血糖的方法,徐先生做了一些错误示范的,就以血糖高就不吃大米等主食为例子,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也会和徐先生犯一样的错,那么血糖高,就真的可以主食不吃或者少吃为好吗?
一、血糖高,主食不吃或者少吃为好?首先,引起血糖突高的常见因素其实最常见的是饮食习惯,比如大量进食高糖食物,像蜜饯,糖果之类的,主食并不是导致血糖高的主要因素,那么主食包括一些什么食物呢?
主食是人体碳水化合物的来源,如果长期不摄入碳水化合物人体会没有能量,体内的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会流失,所以碳水化合物要适当摄入,那么主食包括谷类,豆类等种类,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这两种主食对于血糖的益处。
谷类:以大米为例,进食大米可以适当补充人体的热量,帮助人体补充营养,所以血糖高的人可以适当进食,但不要过量,因为大米属于容易消化的含糖量高的食物,过量会引起血糖升高。
豆类:以大豆为例,大豆内其实除了富含维生素B之外,还有磷酸,这种物质和维生素B可以帮助血糖的降低,所以大豆可以适当摄入。
所以说,血糖高主食可以适当摄入,不能过量食用。徐先生干脆不吃米饭等主食其实是不太正确的降低血糖的方式,除了不吃主食以外,徐先生在降低血糖方面还存在三个误区,下面来一一科普一下。
二,认识控制血糖的三个误区,正确控制血糖徐先生在控制血糖的过程中,有三个误区,这三个误区导致徐先生的血糖控制的不是很好,所以现在来纠正徐先生对于控制血糖的这三个误区,并且针对控制血糖给予一些正确建议。
误区一:只注重检测餐后血糖,忽略空腹血糖
徐先生有糖尿病,而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是检测血糖水平的重要指标。空腹血糖要在空腹八小时左右测量,早上起床喝点水就可以开始测量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的别称是基础血糖,它的测量结果在3.9-6.1mmol/L(正常值)意味着胰岛素分泌功能的正常运行,如果超出这个正常值就意味着机体的糖代谢异常,并且可能是糖尿病的前期阶段,所以空腹血糖的重要性就体现在此,不能被忽略。
误区二:饮食控制血糖后糖尿病会完全痊愈,不用再服用降糖药
糖尿病分为很多种类,其中有部分重型糖尿病其实是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的。
因为患者自身的胰腺功能已经被破坏,无法正常分泌出胰岛素,所以需要通过外界的介入来使机体获得胰岛素,所以说对于这类重型糖尿病患者,仅仅通过饮食来控制血糖,糖尿病是无法痊愈的,更别提没有降糖药的帮助。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饮食控制血糖同样重要,但是不能忽略降糖药的功效,因为饮食控制需要身体和精神上的高度自律才能完成,彻底地运用饮食管理来控制血糖需要时间和精力,并且徐先生饮食控制血糖也没有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降糖药的按时服用会很大程度上地帮助糖尿病患者来控制血糖。
误区三:降糖药不能频繁吃,会对身体有危害
医生嘱咐徐先生要按时服用二甲双胍等降糖药,徐先生完全没有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服用,所以对后续的血糖控制会有一定的影响,降糖药服用过多才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但是正常量的降糖药摄入不会有非常大的影响。
通过徐先生控制血糖的一些错误示范,我们会发现其实运用正确的方法控制血糖才会有一定的效率,所以现在来科普一下正确的控制血糖的方法。
首先是定期检测各项指标,比如血糖,最好在家备用血糖仪,糖尿病患者在佩戴胰岛素泵的,需要在三餐前后两小时,睡前测量血糖,一共七次,才能有效监测血糖的情况,当血糖逐渐被控制好之后,就可以变成一天测量四次,控制血糖就已经完成第一步了,糖化血红蛋白也需要定期到医院检查,像刚确诊糖尿病又没有并发症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建议<6.5%。
其次,饮食结构的调整对控制血糖也会有所帮助,对于二型糖尿病来说,要合理搭配食物从而摄入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脂肪都属于三大营养素,这三者需要注意均衡搭配,其中碳水化合物占据三大营养素的一半左右,豆类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比较高,所以烹饪中可以适当加入豌豆等豆类蔬菜;
蛋白质要比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要少,肉类和蛋类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可以适当加入;脂肪是三者中比重最低的,富含脂肪的坚果类的食物不能过多食用,否则体重会增高从而影响血糖,这三大营养素的合理分配是比较理想的控制血糖的食物搭配,同时糖类食物是需要规避的一类食物,尽量不吃糖类食物,否则血糖升高的速度可能比我们想象中要快很多;
最后,如果饮食结构的调整对于血糖降低的效果不明显,药物治疗的介入就会起到重要作用。如果饮食和对于像徐先生这样的二型糖尿病,常用的药物有二甲双胍,这个药物适用于二型糖尿病伴有肥胖的病人,它可以有效改善体内胰岛素抵抗的情况,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同时抑制葡萄糖的生成来降低血糖。
在掌握了正确控制血糖的一些方法后,控制血糖的一些注意事项也需要知道。
三,控制血糖的注意事项锻炼减重干预血糖是常见的控糖方法,包括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这两个运动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以下:无氧运动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运动方式,因为无氧运动是一种力量训练,可以提高肌肉的强度,机体的运动过程会消耗体内的蛋白质以及糖代谢的能量,会为良好的体魄奠定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有氧运动不能一开始就做高强度的运动,因为爆发力太强的无氧运动会导致机体吸收糖分的速度延缓,机体堆积大量的乳酸,会出现乳酸性中毒。
有氧运动是也是干预血糖的重要运动方法,可以将有氧无氧有机结合起来。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盲目地开始参加不符合自身身体素质的运动项目,比如参加一些短期快速减重的健身项目,自己身体会跟不上锻炼的强度,血糖控制的目的会和预期的不一样,减重锻炼是需要循序渐进的,先从缓慢的慢跑或者跳绳开始,从每天半小时到慢慢增加时间,坚持锻炼运动也是需要很大毅力的,这种适应自己身体强度的运动锻炼才可以达到有效控制血糖的目的。
还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年纪比较大的中老年朋友服用降糖药的两个注意事项:一是在服用二甲双胍药物需要注意,服用这个药物一定要定期检测肾脏功能,避肾功能不全引起的乳酸中毒;二是中老年人还需要注意服用降糖药引起血糖过度降低,会导致低血糖引起的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出现昏迷的情况,所以随身可以携带一点巧克力,以备不时之需。
从锻炼运动方面着手,血糖的控制是有科学依据的,只要坚持正确的方法,血糖的控制是很简单的事情。
四,总结从徐先生的事例中,对控制血糖的三个误区我们已经有所了解,所以徐先生犯的错可以成为控制血糖的一个错误示范,大家要引以为戒,不能没有科学依据地去控制血糖,听信错误的方法,从而导致血糖控制的不稳定。
学会从饮食控制血糖,用减重运动干预血糖升高,以及药物治疗降低血糖,这些方法都是控制血糖的好方法,科学地控制血糖,高血糖就能远离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