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可以吃青枣吗(糖尿病可以吃青橄榄吗)

健康医学科普 0
文章目录:

「血糖高」可以吃枣么?

最近有糖友问:我可不可以吃枣啊?

针对糖友的问题,今天来给大家做一个详细的解答。

枣的功效与分类:

枣可供鲜食,枣的果实味甜,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水果,吃枣可以补血、降压、增强人体免疫力。

同时,枣里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和糖分,研究表明,它对保肝护肝,镇静安神还有一定的功效。

鲜枣维生素含量更丰富,但是它有时令性,不能经常买到,而且多吃可能伤害消化功能。干枣虽然维生素含量下降,但铁含量升高,而且其营养更易吸收。

枣常可以制成蜜枣、红枣、黑枣、酒枣及牙枣等蜜饯和果脯,还可以作枣泥、枣面、枣酒、枣醋等,为食品工业原料。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青枣么?

糖尿病人可以吃青枣,它的含糖量没有成熟的大枣那么多,为20%~30%,含丰富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特别是维生素c,有利于糖尿病人改善新陈代谢,所以尽量将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在两餐之间可以吃,吃一到两个。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红枣么?

红枣,又名大枣。自古以来就被列为“五果”(桃、李、梅、杏、枣)之一,历史悠久。

大枣最突出的特点是维生素含量非常高,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红枣中鲜枣含糖量20%~30%,干枣含糖量55%~80%。

枣内含有环磷酸腺苷,能增强肌力、消除疲劳、扩张血管、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营养,因此,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适量吃红枣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有良好作用。

注意哦!红枣含糖量较高,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是不能吃红枣的。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冬枣么?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冬枣。

冬枣的含糖量是27.3%,虽然不是含糖量很高,但仍然属于含糖比较多的,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较好的情况下应少吃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黑枣么?

黑枣是采新鲜枣后,先将鲜枣煮熟、冷却晒干,再放在枣密中用木柴烘焙至枣皮发皱,呈黑色即成。

黑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有极强的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黑枣可以吃,但一定要注意食用的量,食用量的多少取决于患病的程度,吃后要监测血糖。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酸枣么?

酸枣具有养肝、宁心、安神、敛汗的作用,糖尿病患者可以吃酸枣,但得有节制的吃。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酒枣么?

酒枣是鲜枣、高度粮食白酒、耗酒制成。

它可起到养颜健体的功效,但糖分丰富,属于制成零食的红枣,糖尿病患者要在血糖控制好的情况下少吃,以免血糖增高,使病情恶化。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蜜枣么?

我们也叫做蜜饯,属于干果类的一种,是采用青枣制作而成的。蜜枣不但非常好吃而且还有很高的养生功效和日常保健的作用,我们知道青枣对于糖尿病患者

有很大好处,那么蜜枣呢?蜜枣含有大量糖分,非常甜,糖尿病患者慎食。

温馨提示: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还没有得到良好的控制,最好不要进食枣这一类的水果,不过血糖控制良好,可以少量的吃,这里指的血糖控制良好的标准是空腹不超过7.0mmol/L,餐后2小时尽量在10.0mmol/L,这种情况下可以适当的吃枣。

吃的同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进食的时间,最好安排在两顿饭中间,血糖相对偏低的时候,少量的吃,这时候吃枣对血糖的影响来说相对较小,还可以补充体内的一些营养成分。

第二,枣的含糖量相对来说是偏高的,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就算能吃也要少量的吃。

第三,吃枣以后一定要尽量减少主食的摄入量,这样对血糖的稳定是非常有利的。

吃枣,要讲究吃的时间,吃的多少。不能想吃就无限制的吃哦!


文章:史倩云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二科

配图:网络(侵删)

文章若对您有帮助,请关注@健康医学科普,非常感谢您的点赞、转发与评论的支持!

@头条健康情报局@头条健康@爱康国宾

这种长得像苹果的枣,其实是青枣

说起冬季的时令水果,你们能想到哪些呢?

枣,模样喜庆、味道香甜。除了红枣,市场上也出现了其他各种枣,有一种枣,它同时有着枣的清香、苹果的脆嫩和梨的多汁

你们知道是啥吗?

原来这种个头更大、颜色更鲜绿,长得像青苹果的枣,一般在超市里以台湾青枣牛奶枣出售,以表明身份不凡。

青枣产自哪里?

青枣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其个头相比普通的枣子更大一些。青枣的品种最为常见的有三种,分别是台湾青枣、海南青枣、义乌青枣,所以它的产地也分别是台湾、海南和义乌

其中台湾青枣最为出名,它的产量不仅高,而且还还很稳定,每年亩产量可以达到1000公斤以上。

它属于一种小乔木果,和我国的乔木枣为一个科属,对温度的适应性比较强,零下10℃也能存活,35℃高温依旧可很好的适应。正因如此,它在温带地区也可种植,不过此时果树将变为落叶果树,同时果品口感也会有变化。

虽然青枣对环境适应性强,但也需要更高的肥料、光照和水源,在那些光照比较足量、排水方便的地方生长更好一些。每年1-2月份即可进行定植,它是阳性果树,需要有足够的光照才能长得更好一些。

青枣的营养价值高吗?

古人有“日食三枣、长生不老”之说。

大青枣果实营养丰富,具有净化血液,帮助消化,养颜美容等保健作用。鲜食肉质脆嫩多汁,甜度高,口感佳,风味独特,单果重100-400克,因而还有“热带小苹果”之美称。

鲜枣中的维生素最高243mg/100g,相比猕猴桃的62mg/100g高出了四倍,维生素C作为抗氧化剂,有预防缺铁性贫血、促进伤口愈合、预防过敏、降低胆固醇等作用。

除了维C外,其中也含有着维B、维E等成分,因此它也有“维生素之丸”的说法。

青枣中的糖分比较多,也有一定量的钙磷等成分,可以让人体的抵抗力提高。而对女生来说,多吃青枣对肌肤也比较好,能够补充胶原蛋白。

青枣中有15种氨基酸,其中的铁元素为6.56mg/100g,黄酮类化合物为392mg/100g,粗蛋白成分为2.63%。

青枣属于一种低热量的水果,所以就算在减肥期间的朋友,也可以放心的吃。而且青枣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它里面富含有果糖,和一些纤维质。

孕妇也可以适当吃一些青枣补充维生素,但是不能吃过多青枣。因为青枣糖分高,吃过多的话,容易患上孕期糖尿病。

青枣的种植前景好吗?

一般说,青枣的栽种成本不高,投资也不是太大,产量却比较高,亩产6000-8000斤。目前的收购价达到了1.5-2元一斤,在枣子中还是非常不错的。鲜枣可卖出4-5元一斤,经济效益很好。

另外,青枣对环境的适应性比较强,零下10℃也能存活,35℃高温依旧可很好的适应,在温带地区也可以种植。

马上就要迎来元旦、春节啦!

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的3月是青枣成熟的季节,正好赶上元旦到春节这段丰收期,消费需求比较高,普通枣子品种早已下市,因此青枣的市场竞争压力不大,需求稳定,种植户们可以多多考虑下!

干燥的冬天容易上火,青枣耐储藏,常温保鲜期在10天左右,喜欢的吃枣子人不妨在这个时候买一些新鲜青枣回来吃,一定能被青枣的口感惊艳到!

你们最喜欢吃哪种枣呢?

这3种食物是“升糖王”,血糖偏高的人,以后要少吃些

一提到高血糖,大家第一反应是联想到什么呢?是糖尿病还是“三高”?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血糖的世界,来了解一下我们身体里的这种重要的供能物质!

血糖是什么呢?其实血糖就是指我们身体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

一般空腹血糖的正常值是3.9-6.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正常值应该低于7.8mmol/L。这是血糖浓度的一个合理范围,超出此范围就要警惕高血糖了。

那么高血糖有什么危害呢?它不是我们身体里的重要供能物质吗,岂不是越多越好?有句成语叫“过犹不及”,过高水平的血糖浓度会造成胰岛素抵抗以及葡萄糖代谢障碍,这也是糖尿病形成的前期状态。这种状态会带来哪些不良影响呢?

高血糖与疾病

高血糖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发展为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疾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较高,因为他们的身体对胰岛素没有反应或产生不足。胰岛素是一种通过引导细胞来帮助稳定血糖水平的激素,帮助我们摄取葡萄糖并抑制肝脏葡萄糖生成。

1)高血糖眼病

高血糖可引起多种眼部疾病,最终导致视力丧失。在众多眼部并发症中,主要集中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上。尽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背后的病理原因尚不清楚,但已经提出了几种发病机制,如氧化应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和毛细血管闭塞。

2)高血糖肾病

高血糖肾病是一种常见的微血管糖尿病并发症,据估计分别在 30% 和 40% 的 1 型和 2 型糖尿病患者中普遍存在。

高血糖肾病的特征为在尿液中发现蛋白白蛋白,同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和动脉血压升高。

高血糖肾病的发展与两种类型的糖尿病相似,始于白蛋白尿或称为早期肾病—从微量白蛋白尿转变为大量白蛋白尿—然后发展为明显的肾病,最终导致终末期肾病。

3)高血糖神经综合征

在各种神经综合征中,最常见的综合征是高血糖性多发性神经综合征,占所有综合征的 75% 。高血糖性多发性神经疾病是一种外周神经功能障碍,是糖尿病患者残疾的主要原因,源于足部溃疡和截肢、步态障碍和跌倒相关损伤。

疼痛是高血糖性神经疾病病变的另一个主要症状,20-30% 的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疾病病变患者会经历疼痛,它会降低生活质量并影响糖尿病患者的情绪。

不看不知道,一下看吓一跳,原来高血糖会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们血糖的升高呢?

高血糖的危险因素

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的不同使得每个人的性格都不相同,血糖也是如此,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血糖水平过高的危险因素都有哪些吧!

(1)肥胖

研究表明,肥胖是与高血糖相关的环境因素之一。大约有 50% 的高血糖患者肥胖, 90% 的高血糖患者超重。而且由于肥胖,体内脂肪细胞和肿瘤坏死因子的水平都会升高,这些成分的数量增加会触发脂肪组织的炎症作用,这种慢性低度炎症作用会促进细胞中的胰岛素抵抗,因此,即使只是适度的体重减轻也可以对控制高血糖产生巨大影响。

(2)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

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已被证明是导致高血糖的主要原因之一。看手机是主要的久坐活动之一,不论大人小孩,手机成为了日常娱乐的主要工具,而看手机比任何其他久坐的活动都要糟糕,例如玩棋盘游戏、阅读、写作或开车。

这是因为在上述久坐活动中,看手机时的新陈代谢率是最低的。由于人们倾向于花更多时间看手机,因此他们的身体活动较少,体重指数增加。生理原因是在活动肌肉的急性收缩期间,会立即摄取血浆葡萄糖,而当身体不活动时,这种情况就不会经常发生。

(3)年龄

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患高血糖的几率会增加;根据美国国家统计报告发现,在 18-44 岁年龄段中,约有 4.0% 的人患有高血糖, 45-64 岁年龄组中增加到 17.0%,在 ≥65 岁年龄组中这一比例进一步上升到了 25.2%。

这背后最可能的病理生理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除此之外,随着人体年龄的增长,β 细胞会发生改变以及胰岛素产生不足。

(4)抽烟

多项长期研究得出结论,与不吸烟者相比,长期吸烟者患高血糖的风险更高。

这是因为吸烟者需要更高剂量的胰岛素才能实现对血糖的相同的代谢控制,这种风险是由于尼古丁引起的胰岛素不敏感造成的。此外,吸烟者增加了胰岛素受体底物 IRS-1 的丝氨酸 636 磷酸化,这种丝氨酸残基的磷酸化导致胰岛素信号传导减少。

(5)酒精

当饮酒量超过某个阈值时,酒精是高血糖的另一个风险因素。然而,当饮酒量低于阈值时,它会降低高血糖的风险。研究发现当饮酒量在每天 63 克以上,也就是一两半时,患高血糖的风险增加。当饮酒量低于 63 克/天时,高血糖的风险会降低,当饮酒量为 20-25克/天(半两)时,降幅最大。

了解了高血糖的危险因素,我们就要积极的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除此以外,还要通过食物来预防治疗高血糖的发生发展。“让食物成为你的药物,让药物成为你的食物”,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的名言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认为食物对餐后血糖和整体身体健康有重要影响。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指出我们现代生活的特点是更多地处于餐后状态,也就是说能量过剩,消耗减少。不规律的进食场合和进食时间,情绪化进食和深夜进食,促进了高血糖的发生发展。因此,改善饮食刻不容缓。

三种食物是“升糖王”,要少吃

第一种是高糖分甜品:

比如我们平时吃的奶油、蛋糕、糖果等,这些都是名副其实的“热量炸弹”。但是大家在饭后啊,以及聚餐的时候都喜欢吃这些食物。

这是因为糖分会使你的大脑分泌多巴胺,使人心情愉悦,越吃越想吃,但是这些高糖分甜品会使胰岛素水平快速升高,促进糖原和脂肪的合成。将人体代谢不了的糖分转化成脂肪和糖原存储在人体内。所以平时要少吃高糖分甜品,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胰岛素水平,还能够达到瘦身减重降血糖的目的。

第二种是糖分高的水果:

比如枣、荔枝、龙眼等。很多人存在一个同样的误区,认为每100克的水果的卡路里是很少的,在减肥的时候可以吃水果,少吃饭。

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就拿枣来举例,青枣清香,红枣绵甜,但不论是清枣还是红枣的含糖量都很高,而且每次我们也不是就只吃一两个,可能你在那看电视的时间就把一袋子枣都吃完了,这样就造成糖分大量地累积在体内。

水果中的糖分主要是果糖,果糖在人体里面会经肝脏转换成为葡萄糖,所以大量地吃一些含糖量高的水果,无疑会升高血糖,提升胰岛素水平。

第三种是淀粉含量高的食物:

这也是最防不胜防的一种,像土豆、山药、红薯等。

可能大家都觉得这些是粗粮啊,好东西,可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对身体好。

确实是,但是这些食物富含大量的淀粉,像我们平时用的马铃薯淀粉、红薯淀粉,不就是从土豆和红薯里提取出来的吗。

还有人觉得做法不一样,热量就会不同,那确实油炸的和水煮的热量会不同,但不管是水煮的还是油炸的,它们的淀粉含量都很高。

像奶香土豆泥、烤红薯,这两样食物不仅淀粉含量高,甜度更是“爆表了”,高温的烹饪方式使得食材水分挥发,而糖分被保留了下来。

而淀粉在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转化成葡萄糖,积累在人体内,使人体血糖升高。

想要降低血糖,现在大家都知道要少吃什么食物了吧!那么我们怎么才能随时知道自己的血糖水平呢?

随着现在的技术越来越成熟,我们在家就可以轻松的测量血糖。

自己使用便携式血糖仪就可以检测。

方法如下:

  • 1.测试前先洗手,因为污垢和残留物会导致不准确。
  • 2.将单条试纸插入血糖仪。
  • 3.使用刺血针刺破指尖,取一小滴血,其中血量应足以填充测试区域。
  • 4.将血滴放在试纸上,不要涂抹,因为涂抹会导致不准确。
  • 5.然后等待血糖仪显示血糖水平就可以了。

血糖仪会为大家提供快速且相当准确的血糖水平测量结果。

通过上文,我们了解了高血糖是受多种因素和原因影响的复杂问题,对于预防糖尿病和改善心脏代谢危险因素来说至关重要。饮食是葡萄糖代谢的基础,均衡饮食,低碳水饮食是实现减肥和维持体重以及改善餐后高血糖非常合适的方法。

最后给大家一些饮食建议供大家参考:

(a) 将白天消耗的碳水化合物总量降低到每日能量摄入的 40-50%;

(b) 在午餐时间消耗大部分碳水化合物;

(c) 添加瘦肉蛋白、植物蛋白和“好”脂肪(如橄榄油、花生和坚果等)在膳食中。

参考文献:

[1] 唐益民.血糖负荷与食物交换理论饮食指导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5):1783-1785.

[2] 崔婷. 主食习惯与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的关系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8.

[3] 洪美娟,栾丽丽,何艺芬.食物模型结合角色模拟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