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芒果(糖尿病人吃啥水果)
糖尿病人能吃的水果清单,越吃越健康
糖尿病朋友不必和水果“一刀两断”。但是由于大部分的水果中都含有糖分,我们的糖友们还是要精挑细选。如何在不升高血糖的情况下吃水果也就成了一门学问,小D医生为广大糖友们奉上独家水果食用秘笈,帮你吃得健康,吃得安心。
1份可食用的水果清单糖尿病患者在选择水果时,要充分考虑影响人体血糖的三个指标:含糖量、血糖生成指数(GI)和糖负荷(GL)。这其中,GL值尤其关键。
● 含糖量
一般指单位质量的可食用品部分所含糖分的比重。含糖量<10%为低糖水果,含糖量10%-20%为中糖水果,含糖量>20%为高糖水果。
低糖水果:
西瓜、橙、草莓、葡萄,还有青梅、甜瓜、柠檬、桃、李、杏、枇杷、菠萝、甘蔗、椰子、樱桃、橄榄……糖尿病人在病情稳定时可以食用。
中糖水果:
香蕉、石榴、苹果、梨,还有柚子、橘子、荔枝、芒果……糖尿病人要参照水果的GI指数,慎重选用。
高糖水果:
枣、桂圆、山楂、柿饼,还有干枣、蜜枣、葡萄干、杏干……其含糖量甚高,糖尿病患者则不能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水果越甜,含糖量不一定越高。因为甜度不但与含糖量高低有关,还与糖的种类(比如果糖比蔗糖甜)、酸味有关。
● 血糖生成指数(GI)
指吃50g食物后2小时内的血糖增值,与吃50g葡萄糖后2小时内血糖增值的比值,是衡量食物升高餐后血糖能力的一项有效指标。食物GI越高,进入胃肠道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进入血液的峰值高,血糖升高快、波动大,不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GI<55为低GI食物
55-70为中GI食物
GI>70为高GI食物
糖尿病患者应该选择GI小于55的水果,如青苹果、桃、柚子、生香蕉、橘子、梨等。尽量少食用GI值相对较高的西瓜、菠萝、芒果、鲜枣等。
● 糖负荷(GL)
指食物中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以含糖量计算)与该种食物GI的乘积再除以100。它能综合反映食物中糖的性质和摄入量,同时考虑了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质与量对血糖和胰岛素的影响。
GL<10为低GL食物
10-20为中GL食物
GL>20为高GL食物
选择合适的水果,主要看GL指标。
下方表格列出常见水果的含糖量、GI和GL排行榜,标绿部分表示糖尿病人可以食用,标黄部分限量食用,标红部分不宜食用。
无论哪种水果,一次不要吃得太多,最好不超过200克。重病患者不宜多吃,病情稳定者可以适量的吃一些。
● 必先控制血糖值
不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适宜吃水果的。
这些糖尿病朋友可以放心进食水果
空腹血糖(FPG)<7.8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2hPG)<10.0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7.5%
近期没有血糖“过山车”现象(忽高忽低)
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还想吃水果,建议用西红柿或黄瓜来替代。
● 选择低含糖量、低GL水果
在病情稳定时可适当选择含糖量10%以下的水果,但含糖在20%左右甚至更多,就应谨慎少吃或坚决不吃;选择低GL的水果,可以多样化,以不超过10GL为原则。高GL的水果不宜食用,如:熟香蕉、枣、椰子、葡萄干等。
一些低GL但高GI的水果如西瓜,为了减少食用后血糖骤升,每次只能吃少量,可以分多次食用。
糖友们要牢记
果汁不等于水果
因为水果榨成果汁后GL较高,容易造成血糖升高,不利于血糖的控制。而且维生素及纤维素流失、饱腹感下降、总能量增加。另外,水果罐头也不要吃。
● 选择合适的时间吃
糖尿病朋友吃水果的最佳时间
上午9~10点
下午3~4点
睡前一个小时
这样既可以补充各种维生素C,还可避免发生低血糖,又不会使血糖过度升高。
● 控制热量总摄入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水果的进食量,切忌一次吃得太多。任何水果都含有或多或少的热量,尤其是含糖量高的水果。所以在吃了一定量的水果后,要相应地在主食中扣除进食水果的热量,以保持每日摄入的总热量不变。
常见的水果与主食之间的热量互换关系
25g米面类主食可提供90千卡的热量
能提供相同热量的水果分别是:150g柿子、香蕉或鲜荔枝,200g梨、桃、苹果、桔子、橙子、猕猴桃、李子、杏或葡萄,300g草莓,500g西瓜。
● 及时监测血糖值
这点最为重要,上述GI值是以正常人为标准,但每个人的消化吸收能力不一样,对血糖的影响也会有差异。
所以当患者刚进食水果时或进食水果的品种、量有变化时,都要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然后根据血糖情况决定吃或不吃,或增减水果摄入量。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J].中国营养学会官网,2017.
[2]水果含糖量[N]., 沧州晚报,2018.03.09(第19版:健康).
[3]葛声.糖尿病患者吃水果讲究取舍[J].医药与保健,2013.(5):55-55.
[4]文雯.糖尿病患者巧吃水果[J].健康,2016.(5):34-34.
[5]康夕.糖尿病患者怎样吃水果?[J].药物与人,2007.(3):70-70.
本内容仅供健康知识科普之目的,不能替代医生诊断,不属于医学诊疗建议,也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请谨慎阅读。本文为因数科普原创文章,未经本平台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或引用请后台留言,征得平台同意后才可进行,转载或使用请务必注明来源。若本内容存在侵权行为,请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芒果立大功!每天这个量,可降低胰岛素抵抗,预防糖尿病
一、糖尿病的“隐形杀手”,竟然能被芒果化解?参考文献
1. 《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TheAmericanJournalofClinicalNutrition)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芒果中的多酚化合物可能对胰岛素敏感性产生积极影响,并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病的风险。
2. 《营养学前沿》(FrontiersinNutrition)的一篇论文分析了芒果对代谢健康的影响,发现其富含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改善糖代谢。
3. 《食品与功能》(Food&Function)期刊的一项研究表明,芒果中的芒果苷和槲皮素可以减少胰岛素抵抗,提高葡萄糖利用率。
你有没有发现,身边得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了?明明平时不怎么吃甜食,也不算胖,可一查血糖,居然超标了。
“为什么我会得糖尿病?”这是许多病人都会问我的问题,而答案往往让人意想不到。
糖尿病并不是一天吃多了糖就得的,而是长期的代谢问题导致的。胰岛素抵抗,这个名字听起来陌生,但它才是真正让人血糖失控的罪魁祸首。
简单来说,就是你的身体对胰岛素“充耳不闻”,让它白白努力工作,却没办法把血糖降下来。
问题来了——我们能不能让身体重新“听懂”胰岛素的指挥,让血糖回归正常呢?
最近的研究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每天吃一点芒果,竟然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糖尿病风险!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很多人都觉得芒果是“高糖水果”,糖尿病人碰都不敢碰,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芒果逆袭”的科学真相。
说到芒果,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是它的香甜口感。
但你可能不知道,芒果的独特之处并不在于它的糖分,而是它富含的多酚化合物和膳食纤维,这些成分对改善胰岛素抵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多酚——让胰岛素“重振雄风”芒果中含有丰富的芒果苷、槲皮素、儿茶素等多酚类化合物,这些成分在研究中被发现能够:
· 减少炎症:胰岛素抵抗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慢性炎症,而多酚能够降低炎症反应,让细胞重新对胰岛素敏感。
· 改善胰岛素信号传导:多酚可以促进胰岛素受体的活性,让胰岛素能够更顺利地发挥作用。
· 减少脂肪肝:脂肪肝和胰岛素抵抗常常是“难兄难弟”,而芒果中的活性成分有助于减少肝脏脂肪堆积,间接提高胰岛素的效率。
2.膳食纤维——血糖的“缓冲器”很多人担心芒果的糖分会让血糖飙升,但芒果中的膳食纤维能够延缓糖分吸收,防止血糖骤升。
它的作用就像是给血糖加了一个“缓冲器”,让葡萄糖慢慢释放,而不是一下子冲进血液里。
换句话说,吃整颗芒果比喝芒果汁要好很多,因为果汁里几乎没有膳食纤维,糖分直接被快速吸收,反而容易引起血糖波动。
三、每天吃多少芒果才合适?别贪多,也别错过!当然了,虽然芒果好处多,但也不能毫无节制地吃。
研究发现,每天适量摄入芒果(约100克,半个中等大小的芒果),就能对胰岛素敏感性产生积极影响,而不会对血糖造成负担。
这个量相当于:
· 半个小芒果(如台农芒果、贵妃芒果)
· 1/3个较大的芒果(如澳芒、金煌芒果)
如果你是糖尿病前期,或者家族里有糖尿病史,想要预防血糖问题,每天适量吃点芒果,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四、打破误区:芒果真的会让血糖飙升吗?很多糖尿病人都害怕吃芒果,觉得它“太甜了,不敢碰”。
但芒果的升糖指数(GI)属于中等,并不像白米饭、白面包那样让血糖直线上升。
相比之下,一碗白米饭(GI约80)对血糖的影响比芒果(GI约50-60)要大得多。
如果你能控制好摄入量,芒果对血糖的影响远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如果你有糖尿病,建议你在吃芒果前后监测一下血糖,看自己的身体是否能够接受。
五、除了吃芒果,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虽然芒果对胰岛素抵抗有帮助,但它并不是“万能钥匙”。
想要真正改善血糖健康,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 多吃富含多酚的食物:除了芒果,蓝莓、黑巧克力、红葡萄、绿茶也富含多酚,可以一起加入饮食中。
· 增加肌肉含量:肌肉是“吃掉”血糖的主要器官,力量训练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让血糖更稳定。
· 减少加工食品:高度加工的食品容易引发炎症,加重胰岛素抵抗,尽量减少摄入。
六、总结:芒果不是“糖尿病克星”,但它确实能帮上忙每天适量吃芒果,不会让血糖飙升,反而可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糖尿病风险。
但关键在于控制好摄入量,不要过量,同时搭配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才能真正让血糖保持稳定。
如果你喜欢吃芒果,不必再畏手畏脚,适量享受它的美味,同时收获它带来的健康益处吧!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糖尿病人注意了!专家教你用“吃”来控糖
指导专家
唐建东
郑州市中心医院高新区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毫不夸张的说,日常饮食生活对于糖尿病的控制非常重要,是治疗糖尿病的首要手段。 如何正确、健康的饮食呢?
关于主食
首选:燕麦、荞麦、糙米、玉米、红薯等粗粮;豆类也是不错的选择,首选红豆和黑豆。
谨慎选择:精米、精面,以及各种粥类,消化快,容易转化成糖。
每日主食摄入量,女性一般为4-5两,男性为6-7两。主食一定要少吃多餐。
关于蔬菜
首选:苦瓜、魔芋、紫菜、洋葱、黑木耳、南瓜、藕、山药(淮山),以及各种叶类蔬菜。
不宜多吃的蔬菜:胡萝卜、豆芽、西葫芦。
关于肉类
首选:鱼肉、鸡肉、瘦猪肉、鸭肉、兔肉、驴肉。这些肉类虽然适合食用,但还是建议是要控制摄入量。
不适宜吃:动物内脏、蟹黄、鱼卵、鸡皮、猪皮、猪肠等。
关于烹饪方式
最好清炖 、水煮 凉拌;尽量少放盐,放酱油就不放盐,以淡为主。
忌辛辣、忌咸食。
关于水果
请优先选择:桃子、李子、杏、枇杷、橙子、柚子、柠檬、菠萝、草莓。
谨慎选择:香蕉、石榴、甜瓜、橘子、苹果、梨、荔枝、芒果。
禁止食用:红枣、红果(山楂)、桂圆、西瓜、柿子、哈密瓜、葡萄、冬枣、干枣、蜜枣、黄桃。
这些零食也尽量少吃:花生、瓜子、核桃、松子、甘蔗;柿饼、葡萄干、杏干等果脯。
每日水果的数量不超过250克即可。吃水果的时间尽量放在饭后一个小时(两餐之间)。
正确饮食原则
1、适量进食
糖尿病人的饮食不能一味减少,而是以“适量”为宜。长期进食过少,糖尿病人的体质就会越来越差,抵抗力低下,容易引发其他疾病。糖尿病患者每天的进食量应该保证正常生活和工作劳动的需要,在此前提下,如果血糖增高,可以加用抗糖尿病药物来控制血糖。
进食规定饮食量后仍觉饥饿,可食南瓜、荞麦片、玉米粉、新鲜蔬菜、豆制品等充饥,不可擅自增加米、面等主食。
2、多吃粗粮
血糖居高不下者,不妨用粗粮代替细粮。通常情况下,选择粗、细粮均可。忌食芋头、甜薯、藕、马铃薯等含淀粉量多的食物。
3、吃水果请适量
吃水果最好是在两餐之间或睡前用为宜,既不至于血糖太高,又能防止低血糖发生。将水果的热量计算在总热量之内。如果进食水果量较大,则应从总的饮食中扣除这部分热量。换而言之,就是要减少主食。
4、限制盐的摄入
糖尿病患者和其他人一样,要避免进盐过多,钠盐摄入过多容易引起高血压,目前我国居民包括糖尿病患者大多进盐过多(平均每日10g左右),因此对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已合并高血压者应严格限制盐量。
5、忌辛辣
糖尿病患者多消谷善饥、烦渴多饮,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而辛辣食品如辣椒、生姜、 芥末、胡椒等性质温热,易耗伤阴液,加重燥热,故糖尿病患者应忌食这类调味品。
6、戒酒
在服用降糖药的同时,如果饮酒,可使血糖骤降,诱发低血糖,影响治疗。此外,乙醇可以加快降糖药的代谢,使其半衰期明显缩短,影响药物的疗效。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忌酒。
7、戒烟
吸烟百害而无一利,烟碱可以刺激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诱使血糖升高;吸烟可导致外周血管收缩,影响胰岛素和其他降糖药在血液中的运行和吸收。吸烟能诱发血管痉挛,损害血管内壁,而糖尿病又易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
微信公众号:妙手健康;微信号:Drmiaoshou
(编辑:香蕉姐)